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皇宫 ...
-
切完瓦的金砖促拢在一块,太阳下刺的人眼睁不开。那是在安国从未见过的夺目。
皇室的车队走在菜市上,安锦掀开纱帘。如往常一样,百姓们仿佛对隆重的车队习以为常,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
吵闹的声音太过刺耳,念安关上了帘子,太阳还是透了进来。映在雕着绣花纹路的木头上。
或许太过无聊,念安吃力的摆弄着姿势。让自己弯曲的手臂尽量看起像一只鸟。
正午时分,帘子外想起一声尖锐又带有穿透的声音。想必这就是徐公公,一只干枯又松弛的手从狭细的地方伸出来。直直触到念安的眼前,又婉转一扭。显得系在手腕处的珠宝更加骇人。
“小主”那声音又一次传来,念安把手依在徐公公的臂膀上。借力出了去,这才看清徐公公的容貌。那夸张的眼线,极力掩饰着满脸的皱纹,再配上着实不平凡的穿着,实在是看不出来一点子与其他妇女不同。念安怕只是在宫中那些妃嫔身上看到过如此的打扮,徐公公用长长的指甲揉搓着自己的眉毛。
眼中满是打量,那细长的眼睛笑起来满是奸诈,让人不寒而栗。
徐公公:“这位小主是?”
念安:“念国嫡公主念安”
徐公公:“原是念美人啊,听澜还不快快侍奉美人回宫啊?”徐公公头也不回的说着,念安更没想到,隆国皇帝早就把自己的位份定好了。顺着徐公公身后望去,才发现后面还跪着几个仆人。他们穿着统一,硕大的帽子挡住了他们的脸,只是听着徐公公的那一声叫喊。便有一人动了动,小心翼翼的起身也不忘把头更埋一处。
走向念安,便顺势扶上轿子。慢慢地离开宫门,而徐公公仿佛没遇到念安一样,又转过头去端庄地等待着下一位妃嫔的到来。
人影渐渐疏离,寂静凄寒的宫廊中只有高高的红墙。红的吓人,让人心神不宁。向上看,忽而看见一群麻雀在空中盘旋。便再也看不见了,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也不知它们飞向何处。念安知道自己最终变成话本中困于束缚中的鸟了。
念安:“抬起头来”念安看着跟走在轿撵旁的听澜说到。
听澜:“是,小主”眼前的少年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修长的睫毛显得他的鼻子更加挺拔。再配上那棱角分明的脸,在宦人中是更夺一筹的。
念安:“温润如玉,颇有文人之风嘛,为何刚才低头,不敢看我?”
听澜似乎有些慌乱,解释到:“回主子,刚才是宫中的规矩。没有美人的应许,奴才是不能直视娘娘的,这是大不敬。”念安这才想起隆国和念国的治国之道是不同的,所以这宫中之人的观念自然是与她不同。见念安并未责骂于他。
听澜出口提醒到:“娘娘来于念国,奴才早听闻念国皇帝治国有方,百姓皆乐。朝纲稳定,举国上下无不以开明著称,但娘娘此地为隆国。只是与念国不相并举,宫中的规矩自是更加严苛”
念安:“我知道了,我们先回宫中,再寻嬷嬷”
听澜:“是”
说罢,便无人在应答。
桂玲宫在一处偏僻院子,倒也算安宁,独有的里面会有几棵竹子。正午过后的阳光却依旧毒辣辣的,透过竹叶的影子刚好映在一个年老的嬷嬷身上。
嬷嬷拿着戒尺别过手。近距离的指导念安,只要念安做错一步动作。就打一下,直到做完浑身青紫的念安忍不住喊疼。届时嬷嬷才会放下戒尺,泫然欲泣的样子:“打在您身,痛在我心啊,娘娘”只是语气太过激动,说的话跟唱歌似的。
宫中不免会传出“嬷嬷会唱山歌,每次都要给宫中的娘娘献歌一曲”日子久了,便成真的了。
直到反复询问念安不会有任何异常才安心离开。
这时听澜走了出来,双膝跪地:“娘娘,宫中下旨,要所有妃嫔明日清晨去皇后宫中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