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出评人员:客栈掌灯离
    故事据说源于一个阅微草堂笔记的记载:
    灶婢雀儿在呼救无能的情况下,以点燃后院积柴示警,挽救了被强盗围困的主人一家。家主欣赏其急智许配给了自己的嫡子做正室,为防日后礼教所限有变动更是命子当夜礼成。
    听来便是奇女子了,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介灶婢嫁入豪门之后如何慢慢成长成家中主母?诚如作者文案所言,同样引起了笔者的疑问。
    《雀栖梧枝》一文语言平实,叙述条理清晰,故事背景构架完善,人物性格把握得当,以笔者角度而言,是难得一见的好文——恰似镜中万千世界,道尽难料是非曲直。
    作者行文慎密,笔下世界虽源自一个看似荒唐的XX故事,却被巧妙的三言两语布置开来:从坐在大堂上等待远归的夫君的大太太角度切入,以一个家族主母的角度出发——灶婢一跃成为大奶奶感性上的排斥,和家教家规所限制下理性的不得不接受,两种心理的相互交织,让这个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交代。同时,也为这一看似荒唐的故事赋予了一个有效的解释,让一切看起来真实了不少
    一个男子三十岁后无子方可纳妾的家族,一个前朝相族虽已远离权贵却富贵犹在,一个上位管事懂礼擅持家等等,所以才有大老爷因相中其机智娶灶婢为嫡子正室,所以才有虽不满大老爷临时决定却依然妻礼相待媳妇的大太太……而这位灶婢出生的大奶奶其实也是大家庶子分家落败之后不得不送去庄子上做工,在此,身份上适当的抬高让后续故事也有铺垫。
    这一切完全的考虑都让故事的发生有了可能。笔者一直以为小说便是镜中世界,唯有真实才能动人。而这正是本文的亮点所在。以此为据,接下来的生活发生得便理所当然起来,一步步成长起来,却又依然怀有一颗真挚的心,这样的女主无妨不让人怜惜。
    看过一种关于小说世界构造的说法:一个小说世界的构架如同行走在浓雾之间,远处的景色一片模糊苍白,但近处的行人、街道、树木和建筑仍然清晰可见。《雀》一文便似如此,圈定了视线可及的范围(杜家),设计他的一草一木,让它变得合理而真实。但是,是否正是因为作者为了刻画一个力求真实的故事做到面面俱到反而成了文的负担呢?是否正是因为铺垫过多的慢热而让全文的吸引力下降了一个层次呢?而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戏剧冲突又是什么何时到来呢?
    我理解的雾中景色,看见的只是前方眼前所及,旁支的附带景色只是衬景,而并不需要详细罗列出来。此文却让我有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错觉,即便全是为后文主线所做的铺垫,这铺垫是否又太深远了呢?比如宁五奶奶此人,前期拜访欲认亲也好,后期被休自寻新出路也好,各方描写(事件经过结局心理等方面)似都埋下了伏笔,描写得面面俱到,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结局,或者说推动全文主题的决定性作用。行文至此,一路披荆斩棘之后依然前途茫茫,而荆棘大道上左一斧右一剑虽历尽艰难,描绘得当却失了一分灵动。
    客栈大厨有一个奶娃娃的“奶经”,而喂养孩子的吃食也是需要定量定份的,多了会吃成小胖子,少了又会营养不良。而要给娃娃喂奶,只需提前片刻将奶粉冲泡好,无需提前一日放在外面,这样即使用到也会因为“放太久变质”而吃坏了肚子。
    笔者以为,必要的夸张,强烈的喜剧冲突可能会让此文更加亮眼。倘若优化下全文布局,边缘化掉一些次要的背景描写,更快的切入主线,此文的成绩定会更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