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营业中 ...

  •   “哟,老板,发达了啊,这转眼不见,小摊直接升级成店铺了啊!”这几天常光顾的客人一走进来,就调侃了几句,“看来,我们的钱很好赚呐。”

      “是啊,多亏了大家照顾我的生意。”集霂倒也没说这屋子是从哪儿来的,只是顺着对方的话笑笑。

      有些时候,不“炫耀”自己的幸运,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好运气的,有的人穷极一生都无法办到的事,别的人光是靠误打误撞就成功了,那是非常伤人的事实。

      可是,谁说运气不算是实力呢?

      他认为自己无疑算是相当好运的人,但也曾经因此遭人嫉恨,甚至受到攻击。

      于是,他就养成了不将自己凭运气得来的好处说出的习惯,后来确实没再碰到类似的事了。

      嫉妒心是很可怕的,他完全理解其存在,不过危害到他的时候他也会感到恐惧。

      彼时的他还没有系统“护体”,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商人,做出了一点儿小成绩,然后就被是冤家的同行给盯上了。

      对方并非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时运不济的倒霉蛋,在听说他得了贵人相助后,便眼红了起来。

      这样的人,最常把一句“凭什么”挂在嘴边,好像谁都欠自己似的。

      那人当时堵了他店门几天,每天都骂骂咧咧地为自己鸣不平,说自己的努力不输给他,凭什么得到那个机会的不是自己。

      集霂当时也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觉得“机遇”本就是讲个机缘巧合的,又不是套个公式就能代进去,不然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就不是骗人的了。

      他也把这想法如实说了,可对方根本不听,嚷嚷着机会就应该落到自己手里。

      这得是有多大的手啊,别人的机会也要接?

      要他看,这不是手大,而是脸大。

      原本他以为对方这样站在门口喊喊话也就完了,毕竟不仅不影响他的生意,反而比隔壁商铺的促销喇叭更加吸引人。

      这几天里,店里来了不少实际上是奔着看热闹来的顾客,还都买了些东西充当“付门票”。

      这在视觉效果上,也近似于后来那种用吵架来引流卖货的路数吧。

      虽然他不吃这一套,可就有爱吃瓜看戏的消费者喜欢,吵得越凶越能激起购物欲。

      可惜没过多久,他就不能再由此而获益了。

      因为,那人看几天下来不仅没有坏了他的生意,还帮他做了免费宣传,气得拎了桶汽油来,直接放了一把火。

      而店铺被烧时,集霂正在店中整理货架。

      由于尚未到营业时间,所以卷帘门是关着的,他看不清外面发生了什么,甚至没察觉到燃烧产生的气味和声音。

      被救出去后,他看着烧变形的金属卷帘门,向热心肠的路人道谢。

      现在想想,仍是很后怕。

      万一没人发现呢?

      万一那人没被抓到呢?

      万一……都是过去的事了,假设再多也无用。

      他只能,引以为戒,小心防范。

      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养成了购物习惯的探险者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店里,基本上都会向店主道贺。

      “恭喜恭喜,这商店看上去非常好,感觉卖的东西都高档了起来呢。”有人发现了商品种类与过去小摊上的不同。

      商人没有说这些物件的具体来历,只是说:“都是新进的货,自然有所不同,多看看、多选选啊。”

      有相对识货的探险者看中了一配饰,小声跟队友商量了一番。

      “我瞧着这有些年头了,而且和我家里人以前用的很像——那一批生产出来的,直到现在都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这要是以如今的市场价买到,那绝对就是赚到。”这件事可不好让旁人听去了,否则可能会错失良机。

      有时候,购物不仅要提防商家设下的圈套,还要警惕别的消费者抢先一步买走心仪的商品。

      这可不是轻松的事,里头是很有讲究的。

      不过此人的队友、尤其是队长,显然就不在乎什么讲究不讲究的,直接就把那几件被指出来的配饰全款拿下。

      “咱们一人一件,刚刚好!”队长十分豪迈地分发下去,顺带给自己佩戴上了。

      集霂数着刚收到的钱,找了零给对方。

      一口气买这么多配饰,估计是知道些什么了。

      信息差这种东西,在各行各业基本都适用。

      但最为关键的“末日预言”,他们却是不知晓的,只是清楚过去曾受到欢迎和夸赞的配饰。

      专注于眼前和过往,其实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是不用为了将来而担忧。

      因杞人忧天而导致的惶惶不可终日,是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有的人光是一想,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老板,能赊账不?”此处的探险者消息闭塞,并不认识“恶名在外”的店主,问出了不知死活的话。

      商人极其果断地说:“不能哦。”

      拿什么赊?你的命吗?

      要知道,下地城可是以命相搏的工作,命丧地城几乎是所有探险者的宿命。

      他这要是赊出去了,对方有没有命来还钱都不一定。

      而且因为下去之后高概率生死不明,所以不少探险者会故意假死来“金蝉脱壳”,好逃避一些责任和处罚。

      例如,发现一个密道后,便卷走全队的资产,然后通过无人知晓的小道逃之夭夭,从此销声匿迹、杳无音信。

      这样的人,他这几年里见过不少,有不知多少探险者向他倾诉——或者说是“控诉”过。

      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你认为可以交付后背的队友,也是有可能背刺你的。

      不过那些人丢了道具后,自然是少不了重新找他来买的,这一点在结果上,竟是有利于他的。

      因此他也不会特意提醒顾客防范队友,一来是那样做有离间他人之嫌,二来是若真发生了对自己也有好处。

      权衡利弊后,他每每听到有人说那些话,便只是笑着推销被偷走的相似商品。

      不推荐同款的原因,是怕对方被勾起不好的回忆,见了伤心。

      “我就赊一点点,出了地城就还钱,真的。”那人嬉皮笑脸地说,像是不把商家的否定当一回事。

      集霂心道,这种flag都敢立,看来是不打算活着出来了。

      嗯,可能死后都出不来呢,永久留于地城中的探险者可不在少数。

      “虽然不能赊账,但是店里也做物品回收。如果真的缺钱且急用,可以选择先把现有的东西卖了。”他提醒对方有这样一条路可选。

      那人苦着脸说:“可我,身上什么都没有啊,实在卖不了。”

      “没有?”店主的语气很是惊讶,“手无寸铁地下地城,居然还说能‘出来’?”

      看完了全程的其他探险者也帮着说话了:“就是,我们小队装备精良还不敢这样夸下海口呢。我看啊,就凭这家伙的准备程度,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你咒我!”想要赊账的那人气得跳脚,“你竟然敢咒我!”

      说话的探险者完全没在怕的:“我不但咒你,我还想揍你呢!”

      受到威胁的人看看孔武有力的对方,再瞅瞅皮包骨头的自己,识相地走出了商店。

      哼,自己这是不跟没脑子的莽夫计较,在店里扬言要揍人的家伙,难道就能全须全尾地从地城里出来了?

      商人看到这个结果,主动给“直言仗义”的探险者送了一件小赠品。

      “老板今天这么大方啊,那我就收下啦。”对方似乎比较喜欢用语气词,情绪起伏变化非常好懂。

      赠品的售价不高,实用性强,不受职业限制,能白拿一件自然是好事。

      而且这相当于是奖励,就像是对“见义勇为者”的鼓励一样,店里其他人看见了,也不会争着也要一份。

      由此可见,集霂会选择赠送这样一物件,那可真不是随手拿的。

      新店开业第一天,他本来就有想过要不要来个“好礼相赠”的活动。不过这个世界没有相似的讲究,索性作罢,不然可能会被同行指责。

      原世界那是商业太“卷”了,才会有那么多招数,现在他压根就不需要愁这些,就入乡随俗吧。

      “有容量大一些的行囊吗?”有探险者拎着个破破烂烂的包凑过来说,“刚才说能回收,这个能收不?回收的钱不用给我,算在新的费用里就好了。”

      “能收,如果换这一款的话,差价只需要补这些就可以了——这在我店里,叫‘以旧换新’。”店主趁机把这一理念灌输到新顾客脑中。

      这句话他说得很大声,几乎店里的所有人都可以听清。

      众人琢磨了一下这个词,莫名感觉好像有些实惠,但不知具体是个什么操作。

      “这么破、嗯、咳,旧,这么旧的包,也能回收?还是能抵钱的回收?”有稍稍关注柜台情况的探险者讶异地开口道。

      这放在过去,扔了都要给处理费用吧,毕竟地城里用过的东西,有概率会受到污染,不能随便丢弃。

      “当然能,只要是在我店里‘以旧换新’,都可以减免新物品的金额。”商人说出这番话后,只见不少探险者都拿出了自己的旧物,跃跃欲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营业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