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早上半梦半醒间有人在耳边呼喊:“大姐,大姐!”

      严婉皱着眉头醒过来,果然是严祥在一边摇晃着她的胳膊。

      严婉半睁着眼睛刷牙洗脸,水缸里的水凉的拔牙,洗漱需要事先兑好烧热的水。洗完脸严婉才觉得清醒过来。

      冬天天干,但是严婉家买不起商店出售的雪花膏。小小一瓶就需要一块多钱,雪花膏在这个时期属于妥妥的奢侈品。

      严婉从刚来到这个时代,手上、耳边就长满了冻疮,又红又痒还不能抓。只能硬挺过冬天等待春天到来冻疮自然消失。

      好在虽然买不起雪花膏,但是普通的油膏还是可以的。严婉从房间的木头抽屉里拿出一瓶扁扁的油膏。淡黄色的膏体抹在脸上,使劲用手揉搓半天才服帖融入皮肤。这油膏是在走街串巷的卖货郎那里买来的,一瓶二毛钱,但是严婉家并没花钱而是用泛滥的土豆半袋换来的。严婉从冬天初来就抹起,今年的冻疮果然没有再复发了。

      洗漱完天还全黑着,厨房的油灯透出一线光亮。严母正在用油布打包面饼,这是她早早起床烙的饼,面饼粗糙干硬但是抗饿,严父和严祥已经一人吃了半块饼,严父招呼严婉:“婉儿,二牛家拖拉机快走了,这饼装好了你路上再吃吧。”严婉答应着上前。

      严父仔细将背篓里的蔬菜妥帖放好,都是刚刚从田里摘得,绿油油的尚且带着寒霜。底下一层是花菜、卷心菜、大白菜,中间是严家奶奶编制的竹篮,竹篮里放了鸡蛋、打捆扎好的菠菜和蒜薹等等。

      在严婉灵泉灌溉下的蔬菜都很水灵,口感也好。但是现在却是不能光明正大地出售,好在隔壁柳树屯有一户人家,大名不确切,周围人都叫他二狗子。人长得憨厚老实,家中父母早年都因病去世,只有他一人。最近两年他悄悄私底下收购村民多余的粮食、蔬菜等等,可以换取精面瘦肉、各种布票油票等。

      作为严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严父很认真对待收购的蔬菜,都是精心挑选的优质蔬菜。

      严祥打着手电,严父背着背篓一步步慢慢走着,严婉在身后不时托着。好半天终于到了村口,二牛家的拖拉机轰隆隆响着,有熟悉的人招呼着严父,三人被拉上拖拉机后,又等了约一刻钟拖拉机就出发了。

      拖拉机坐了满满一车人,严婉在靠近车尾的位置,又是狠狠颠簸了一路。到镇子上时,天才半亮。严婉下车深深呼吸几口,呼出嘴里残存的车尾气。冷冽的空气顺着身体一路冰凉下来。

      严祥揉揉坐疼的屁股,拽着严父的袖子:“阿爸,我们去哪啊?”严父揉揉严祥的头发,“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去完了阿爸给你们买好吃的。”

      严父并不识字,但是一路上顺着街巷七拐八绕的也来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深深的窄巷,从外头看起来毫不起眼,属于路过都不会注意到的存在。严父嘱咐严婉姐弟在外头等着,自己背着背篓进去了,不一会功夫就出来了。身后的背篓明显变轻了许多,严父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这一趟他换了二斤灰面面粉、一斤半猪肉,还有一小袋小毛鱼的搭头,这小毛鱼肉少刺多,吃起来很是麻烦,因此哪怕食物紧缺的这现在也没多少人爱吃。

      此外,面粉需要的粮票还好说,猪肉买起来可是需要不少肉票的。他又摸了摸藏在身上的三五张布票油票,还有零零碎碎的钞票加起来有两块钱,二狗子为了方便都将钱破开给了严父零钱,对此他当然没有意见。

      严婉注意到巷子里不时有人进去,神色警惕,或背着背篓或穿着宽大的棉衣。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市?

      但是严父很快就出来了,看起来今天是无缘进去一探究竟了。

      严父虽然表情很少但是明显的喜悦还是被严婉感觉到了,他们一行三人往前走过了两条街,严婉一直默默记着路线。

      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阵香气传来,严婉的肚子顿时就咕咕叫了起来。刚刚在拖拉机上被颠簸的毫无胃口,因此烙饼还好好的在背包里。

      这香味带着毫不收敛的面香、油香,对于缺少油水的他们而言实在是充满了诱惑。严祥也巴巴地吞了一口口水,严父停下来,看向面前气派的国营饭店,大声说道:“走!今天带你们两去吃饭店。”

      饭店白墙绿漆,门口悬着大大的招牌,越走近这香味越是勾人。一进门就看见人群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白墙正中央悬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鸡蛋肉丝面,一毛钱一两。雪菜面五分钱一两,豆腐脑五分一碗,富强馒头两毛钱三个,油条八分钱两根……

      一块黑板写的满满当当,严父听严婉读完感叹:“这饭店可真贵啊。”但是说完还是一咬牙带着姐弟两排起了队。透过透明的玻璃窗口能看见里面的师傅在忙着煮面、炸油条、舀豆腐脑。

      窗口收钱的服务员大约三十多岁,头发用发夹卡的利落,声音洪亮。但凡有人看了太久菜单就会赶着说:“这位师傅,排了这么久没看好麻烦您走到后面慢慢看吧。”来人就会通红着脸草草点几个菜。

      很快到了严婉三人,严父要了两碗雪菜面,二根油条。拿着递来的取餐号码,他们找了个座位,严父将严婉二人安顿好后又排起了取餐的队伍,看着快要排到了严婉也上前帮忙端起了面条,严父还要了油纸将油条打包起来。

      雪菜面上面飘着一层油花,面条雪白入口细滑,哪怕味道比不上后世层出不穷的各类面食。但是对于此时的严婉来说,这一碗面条就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面条了,食材真的很重要,国营饭店的面粉就是比自家吃的灰面粉好吃许多。

      严婉吃了半碗后就把面碗推给严父,严父正在用茶水就着吃烙饼。一口咀嚼半天才咽下,望着推来的面条推辞,“你们吃吧,阿爸不饿。”严婉直起身子拿过烙饼将面条推过去,“我吃饱啦,这面条太咸了一点,我想吃饼了。”

      “是嘛?”严父不信这么贵的面条会难吃,接过一尝,明明很好吃的啊。严祥也在一边抗议:“大姐,这面条哪咸了,再淡就没味啦。”说着又大口吃了起来。严父也大概猜到严婉是想让他吃面,一边感慨孩子长大了一边吃了起来。

      几人吃完很快来到了早上说好的集合地,有几个人托着包裹背篓已经在等了。大家或多或少带了米面等等,几人聚在一起吹牛,严父把背篓给了严婉看管,和其他几个汉子一起抽起了卷烟。

      不一会儿,拖拉机轰隆隆扬着灰从路边驶来了。驾驶员二牛坐在前面,他年纪不大,看起来瘦弱却又颇具力量,车后放着好几个篮子,里面盖着布看不出来是什么。

      二牛下来将人员安排坐下,又嘱咐离篮子近的几个人看好它别倒了,里面是他一大早从屠宰场买来的猪肉。预备回家吃一点再带一些分给妻子的娘家。

      这么多猪肉真的算是猪肉自由了,可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实现猪肉自由。

      严婉惆怅又颠簸地回了家。

      回到家打开背篓才发现好大一块猪肉,严家人看着这难得的猪肉都很是开心。严父把收着的油纸包打开,扑鼻而来一股油香味。哪怕已经冷掉了,油条的香气依旧还是很强烈。他把油条给了严母和严家奶奶。她们两又各自取下一段分给严婉、严祥和严父。

      最终每个人都吃到了油条,晚上煮了一锅粥,就着油条咸菜,也是很满足的一顿。

      晚上严婉问起了严父去的巷子情况。

      “发夹?没看见卖发夹的,大家都是卖点粮食、肉、各种票什么的。倒是有人做好了馒头去卖,比饭店的便宜,可惜没什么人买。”

      这黑市听起来和严婉想象的很不同,像是粮食交易市场。并没有后世市场的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但是听到有人做起了馒头去卖,严婉也开始动心了。前世作为美食吃播,菜谱还是记得不少了,可惜现在的原材料匮乏,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做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