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二天,吴建英留在家里照顾吴建芬,吴建树带着三弟跟随李老师走到场镇,坐班车行驶三十多里地后,再步行几里路才到达同事陈老师家。
      次日,在陈老师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收养吴建成的人家。男主人年近四十、瘦小,会篾匠活;女主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三间木质结构的瓦房,外加一间宽敞的茅草屋,用作干手艺活的场所。
      分别时,吴建成哭得稀里哗啦,拉住背着半麻袋粮食的大哥不让走,吴建树抹了抹满脸的泪水安慰道:“三弟,不是大哥心狠,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这么做也许我们都会饿死。这里吃穿不用愁,他们就你一个孩子,肯定会对你好的。听他们的话,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个有用的人。”
      吴建成停住哭,用松开的手抹了抹泪水和鼻涕泡:“那你跟姐姐妹妹要来看我啊?”
      吴建树重重地点点头,转身同两位老师离去。吴建成站在那儿望着渐去的人影一个劲儿地抽咽,当人影从模糊的视线中彻底消失那一刻,发疯般追了上去,没跑几步就摔趴在了田埂上,一手撑着身子,一手疯狂地拍打着田埂,努力翘起头望着大哥消失的方向嚎啕痛哭起来:“大哥......”
      此时此刻,年少懵懂的他内心是多么的悲伤与绝望......
      改名换姓的吴建成每天清早都会跟着养母去割猪草、砍柴啥的。吃完早饭,基本就是给养父打杂,拿拿竹片,递递工具,扫扫地下......就算偶尔没事做了,也是傻傻地守在养父身边,没地方玩,也没人找他玩。这样的生活既辛苦又无趣,好几次想跑回老家去,可一想到大哥的叮嘱,而且这里不会饿肚子,一个人就偷偷躲起来伤心痛哭。白天还好过点,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就是一天。夜晚特别难熬,习惯了跟大哥一起睡觉的他心里除了失落,还伴随着独守空房的惧怕感,每每这个时候就会躲在被子里小声哭泣,泪湿枕巾。困倦入睡后,常常又会被噩梦惊醒......
      播种完小麦,吴建树选在星期天去看望三弟,没有带上两个妹妹,主要是没钱赶车,怕她俩走路吃不消。
      天没亮就出发,赶在午饭前到了三弟家。正在拿篾片的吴建成看见大哥走进院坝那一刻,连忙扔掉篾片,边呼喊边飞奔过去死死抱住大哥哭诉思念之苦。三弟明显消瘦了很多,可见这两三个月过得多不容易,紧紧搂住三弟因哽噎而颤抖的身子,兄弟俩都哭成了泪人儿......
      吃过午饭,吴建树本来是要返回的,可吴建成说什么也要他留下来陪自己玩玩,看着三弟可怜巴巴的哀求,怎能让他失望。
      这天下午是吴建成来到这个家后最开心的日子,先是兄弟俩帮养父干完该做的事,然后俩人找来拇指大的竹子,吴建树给三弟做竹筒枪。
      吴建成拿上竹筒枪带着大哥在屋后的竹林里欣喜地玩了一会儿后,问道:“大哥!你会不会做红缨枪?我们班上有几个男同学扛着红缨枪去上学,好神奇啊。”
      吴建树虽然没有做过,但看见过,想到明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必须满足三弟这个心愿,也好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争口气。
      从养父那儿要来工具,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一支由木头枪尖、玉米须红缨、竹竿把柄组成的红缨枪就做好了。
      迎着绚丽多彩的美丽晚霞,吴建成精神抖擞地扛着红缨枪,迈着矫健正步,笑容满面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朝土丘走去,跟在后面的吴建树看着三弟如此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禁不住热泪盈眶。
      兄弟俩挨着盘坐土丘,吴建成激动地说道:“大哥!我长大了要去当兵,像解放军叔叔那样保卫祖国,也要保护你跟姐姐妹妹。”
      三弟的话宛若一股暖流融遍吴建树全身,一把搂过来脸贴着他的头,内心五味杂陈,没想到十来岁的三弟如此看重亲情,而作为大哥却供养不了他,愧疚、自责涌上心头......
      夜晚,兄弟俩早早就上了床,吴建成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与家人、发小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时不时还发出“咯咯”笑声,看得出他对昔日的生活情景是多么的留恋、怀念。吴建树表面上配合三弟有说有笑的,内心却很不是滋味,为了不让三弟沉醉过去而影响心情,便把话题引到他学习上,陪他朗读课文、做算术题。最终,吴建成一手拿书、一手握笔进入了梦乡,这一晚,吴建成终于睡了个踏实觉。
      清晨,兄弟俩吃饱养母做的窝窝头后,吴建树礼貌地跟叔叔婶婶道别。
      在大哥陪伴下,吴建成一路上显得无比开心,一会儿指着远处的树林,给大哥讲述与养母一起去打柴的情景,一会儿又指向村落后面的一片竹林,称与养父一块儿去砍过几次竹子,一会儿又捡起泥块打向旁边树枝上栖息的鸟儿......
      来到学校大门外,吴建成从书包里陆续摸出三个鸡蛋交给大哥,说这是他在出门前偷偷放到书包里的,这让吴建树又惊又喜,虽说三弟的行为不可取,但他的这份心意体现出了浓浓的手足之情。
      临别时,兄弟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很久、很久,直到校园内传来上课钟声才迫使俩人分开。
      放学刚一回家,就遭到养母一顿数落,骂他是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吴建成没想到养母会这么抠,站在那儿低头落泪,直到养母骂够离开后才边抹泪水边去放下书包,继而去帮养父干活。
      临近过年的一个掌灯时分,两个妹妹洗完脚,吴建树刚去坐到洗脚盆前,就听见屋外传来吴建成急促的呼喊声:“大哥!二姐!四妹!”
      吴建树赶忙去拿上煤油灯走出厨房,急匆匆穿过院坝,把煤油灯交给跟过来的吴建英,迅速打开竹片做的大门。借助微弱灯光,肩背书包、手持红缨枪的吴建成看到大哥二姐后瞬间泫然泪下......
      吴建成在狼吞虎咽吃饭的同时道出了跑回来原由。原来,放了寒假的吴建成想给他们拿一块腊肉回来,顺便耍一段时间,可两位大人都不同意他回老家来,养母还说胆敢偷走腊肉就打断他的腿。这两口子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尤其养母不仅抠门,还一直对他凶巴巴的,呆在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遭罪,于是产生了逃走的念头。今天上午,趁养父母出去做事这当儿,拿上两个窝窝头、带着自己的东西逃离了那个受尽委屈的家。由于对那段乘车路程不熟悉,沿途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回家的路。说完原因,接着又哀求大哥不要把他送回去,吴建树爽快地答应了三弟的请求,因为他也看出来了那家人远不如小弟的养父母。当即暗下决心,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把弟妹仨养大。
      转眼间来到开学季,吴建成不想去读书了,要留下来帮助家里干活,吴建树没有同意,一来这么小做不了什么事,二来只有多读书以后才有出息,还能兼顾到上学的四妹。
      重新回到熟悉的学校,吴建成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努力学习,就连老师安排的勤工俭学--挖泥炭、摘油茶果、松果等都是积极响应。除了这些,还有让他感到开心的事,就是每次中小学生集中在寺庙改建的大礼堂,然后一个个五花大绑、胸前挂着白底黑字姓名的□□分子被背着枪的民兵推上台,这其中就包括曾有才的父亲曾愚忠,接着就有领导拿上大喇叭声讨他们罪行,当说到打倒现行□□分子××时,台下师生群情激昂、吼声震天、高举拳头呼应。之所以每次参加这样的批斗大会吴建成都会兴奋不已,主要是因为曾有才家的几姊妹老爱跟他们争抢野果子啥的。
      为了多挣工分,吴建英常常会跟着大哥去干些相对轻松的活,吴建成和吴建芬放学回来也很自觉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管兄妹四人的努力依旧没能改变全生产队最穷的现状,时常为温饱发愁,但他们过得很快乐。
      艰难挺过几年,迎来改革开放。过完年没多久,已经到了成人年龄的吴建树打听到黄鳝能卖钱,白天不好捉,便砍来芽竹取其一段劈成两半,用刀将两头做成锯齿状,再用火熏烤中段,最后弯合一起放入水中冷却;照明油灯用一截铁丝作支架,灯罩用篾条做成锥形框,周围糊上纸。每当夜幕降临,只要不下雨,吴建树都会带上器具去捉黄鳝,有时弟妹们会跟着一起去,为了不影响睡眠,一般只干两三个小时就返回。正常情况下,每次都会收获十来斤以上,这其中包括泥鳅、鲫鱼、黄辣丁等。不正常的情况嘛,遇到刮风,突降大雨,或是不小心踩滑田埂跌入水田,不仅糊一身泥,还会损失一灯油,还有种情况,出门后碰到看坝坝会电影,尤其弟妹都跟着时,又放映的是战斗故事片,如《地道战》、《侦察兵》、《平原游击队》......在那个娱乐节目匮缺的年代,看电影胜过挣钱。有时候赶去时电影都放了一半,正面人山人海,根本没地方观看,只能绕到背面去,姊妹几个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