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童年耍事  ...
            
                
                
                    - 
                          说起耍,厂头的娃娃童年确实是好耍的。
  因为有太多的小伙伴儿可以一起耍了,有从出生就放到一起带大的,穿叉叉裤就在一起耍的冒根儿朋友,还有大点的娃娃带到一群小不点儿,各种花样儿到处耍的。
  有时候大人也会加进来带到大家一起耍。
  每天住得近的小朋友,会搬起小板凳儿一起看动画片,《大风车》和周末的《东芝动物乐园》,《变形金刚》《花仙子》《机器猫》《一休哥》《美少女战士》《地球超人》《圣斗士》《黑猫警长》等等等等。
  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吃了晚饭,就感觉得到大家蠢蠢欲动的心情。
  要是听到楼下院坝头有啥子动静,马上就要放下一切到窗口去观望。
  要是再听到哪个喊一声,“某某某,快点儿下来耍!”就更不得了了,马上出门下楼,路上顺便再喊上几个小伙伴儿。
  晚上多数时候就在宿舍区头活动,最适合的户外节目子就是“逮强强猫儿”(捉迷藏),一个人头靠墙蒙到眼睛数30下,其他的人赶快到处藏起来等他来找。找到的就算输,数了一轮又一轮不厌其烦,藏了一遍又一遍始终也不厌倦。
  最适合室内的节目,女生们肯定都会投票给大型角色扮演情景剧——扮客。
  那题材简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仙女下凡游戏人间,可以演到妖魔鬼怪祸害千年,从《西游记》可以演到《白蛇传》,从扮老师学生演到姐妹吵架。
  演戏嘛,就比“强强猫儿”复杂多了。
  需要一两个大姐姐带到先选主题,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集体搞创作,你扮啥子我演啥子。
  定好了就要选道具,多半是姐姐家头的,也少有自带的。道具种类就更不得了,床单纱巾啥子都来,披肩围巾样样都上。幸亏不化妆,不然不晓得有好“好看”!
  有一次演《还珠格格》,大家还真的把纸板儿涂黑,剪各种红纸片儿当花瓣粘成一大朵牡丹花,两边还各坠了一小串红丝线,那么重咋个固定到头上的真是忘了,光是想下也觉得是挺有技术含量的事。
  说话的时候两边的红线一甩一甩的,戴个折得很细白纱巾。
  那一次佳居然演了活泼的小燕子,她那时的性格可能不太像女娃子吧。
  佳小的时候厂头效益还可以,过年过节经常组织职工一起搞点儿文体活动。
  一次元旦厂头搞文艺表演,合唱跳舞啊,佳上午去了幼儿园,姑妈喊李二把她接过来看表演,演的啥子佳记不到了,只留下了一张姑妈蹲下来和她一起照的相。
  嘴巴头还鼓起一大坨,是姑妈给她的巧克力,甜得很。
  过年开过几次趣味运动会,拔河投篮运球啊。在那栋绿色马赛克办公楼下面,大家热火朝天地又跳又蹦,高兴得很。
  最让人心潮澎湃的绝对是套圈比赛。
  用钢管靠墙围出一个区域,一排一排摆满各种奖品,第1排就是香皂洗发水,越往后当然就越好,最后一排摆的全是活鸡活鸭和鱼的标牌,很有年节的气氛。
  5块钱10个圈儿,大家争到试哈手气,一个个圈扔出去,此起彼伏地喝彩或者可惜跟到来。
  多数是“奥!可惜了,就差一点就套到鸡了!”
  少数就是“奥,哎呀,可以可以,洗发水还是可以嘛!”
  极少数的“呵嗨呀!你太凶了太凶了,硬是把鸡都套到了,回去过年有嘎嘎吃了!安逸安逸!”还有“快点儿,快点儿,来10个圈儿,鸡都要没得了!套鸡套鸡!”
  李二没有套到鸡的,但是佳仍然很高兴,看到别个的鸡鸭鱼就高兴得很,像自己吃到了嘎嘎一样。
  费头子们(顽皮的小孩儿)耍的又何止宿舍区和厂头搞活动,大点儿的在厂头骑自行车打球踢球都很多。
  最吸引人的,还是一串小娃儿到厂区车间草地废墟头探险的过程了。
  春天厂头的小花园儿会开好多花,长廊顶上被七里香和金银花藤爬满,旁边花台里面开的月季玫瑰一串红。
  环卫科里面的植物就更多了,还有处理污水的沉降池。一层一层地延到往上头爬,最上面的池子最大,多数时候池子头都是淤泥没有水,有水都是黑黢黢的。
  有一次探险,娃娃们在最上面的池子淤泥里发现,躺了一只像老鹰一样的大鸟!咖啡色的,脚上还有脚环,说不定是哪个动物园逃出来的,飞到这里咋个就死了呢?受伤了?被人打下来了?饿死了?
  有一年冬天,佳他们发现了在厂头的大烟囱顶顶上,居然有一窝大老鹰!真正的大老鹰,比污水池那只大多了,就一直不停在冒起热气的大烟囱顶上盘旋,盘旋。探险旅程各种解不开的谜团还有很多。
  女娃儿们最喜欢在厂区头,利用周围一切物资环境“扮客”。
  是的,女生就是对角色扮演无比痴迷,从室内演到室外,一个二个都是戏精。
  在厂头就找个空地,捡些尽量完整的白瓷砖当盘子,把一切能找到的花花草草果果拿来当“食材”,“工艺菜拼盘比赛”马上开始!
  小朋友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不可估量,花鸟虫鱼啥都摆得出来。
  摆好了赶紧上菜,“客官,你慢慢吃哈!”
  “嘿,这个菜很好看,味道也巴适,简直不摆了!”
  女娃儿们光搞这一件事都能搞半天。
  有一回夏天,长廊下面有一只白色的猫咪尸体,横在路中间。小伙伴儿们商量一起把它埋了,为它修一座坟。
  于是几个女孩子一起,一个抬前爪一个抬后爪,慢慢移动到旁边的花坛里面,挖了个坑把猫安葬了。小时候都很善良的,认为对的马上就去做。
  佳小的时候特别爱狗,还在厂区头捡过一只流浪狗,是一只白色的狮子狗,眼睛大大吐起舌头硬是活泼可爱,从厂头一直跟到娃儿们出来就不走了。
  大家商量哪个来管它呢?都说不要,父母不让养,只有佳觉得它可爱又可怜牵回了家。
  狗狗很乖不吵也不闹,就是家头实在太小,人都要挤不下了,哪里还有狗的位置?周围太多小孩,大人最怕的就是狗咬到别个,还是不让养。
  晚上没办法大家又出来商量对策,小脑壳们想不出,最后只好一个大姐姐出面牵走了。
  佳从走廊窗子看到她牵狗出门,转个弯就看不到了,也不晓得狗被带到哪儿了。姐姐也不说,佳还伤心了好一段时间。
  对于佳来说,厂头还有个好耍的地方——保卫科。
  李二上夜班的时候,佳吃了晚饭没事就跟到一起去耍一哈儿。
  保卫科收发室有啥耍的呢?有报纸啊,有时候还有杂志可以乱翻哈,还有很脏没人擦的大风扇,吹的风很凉快。冬天可以拿电炉烤火,还可以煮东西吃,他们上夜班经常用电炉下面吃。
  很早以前,保卫科还在厂区的最里面,养了一条德国牧羊犬。佳最喜欢跑去看狗了。但是太大又不敢靠太近,远远的看到叔叔些把它牵出来遛。
  大狗黑黄黑黄的耳朵竖起,眼睛炯炯有神很漂亮。“德国品种硬是不一样!”
  佳喜欢威风的大狗,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牵起的时候,就是“生人勿近!”好帅嘛!
  收发室还有警棍,佳没去动过。厂门口另一边的小仓库,停了一辆军绿色的边三轮摩托。佳倒是挺喜欢坐一哈,又有点威风又有点儿好笑。和另外几个费头子一起坐到摩托上,儿娃子一边挥手一边喊,“打仗了,打仗了!”
  “虽然有点儿骑马打仗的感觉,但这种边三轮摩托不是有点儿像小鬼子坐的吗?我们又不是鬼子进村的!”
  要骑马打仗,保家卫国,肯定是要军训的,小小的保卫科一样也要。
  佳上小学有一年夏天,和几个男娃子一起,跟到保卫科去军训过一次。地点就在青城山脚下的某个军营里面,营区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空气特别清新。大家有种来过周末的心情。
  但是军训哪里是过周末,硬是要军事训练过硬才行哦。解放军叔叔训练他们打靶,趴到地上端起步枪,抵到肩膀上。每打一枪,肩膀痛一下,确实不好打。手枪就没敢让小娃娃们碰,只过了哈眼瘾。
  厂区安全事故
  小娃儿在生产区域闲逛玩耍,总归是有安全问题的,以前也确实安全生产管理得不到位,有漏洞。
  有年暑假,一大群女娃儿,像平时一样进入厂区废弃区域玩耍。不同的是,今天她们选择了从没去过的那栋废弃车间大楼。
  六七层的高楼,只修了大体结构没有修完,也没有投入使用,就更没得人管。就只有一个结构框架,墙都没得。听说厂头本来要扩大生产规模搞扩建,结果后来效益可能不好了,没修好的新楼就废弃不用了。
  混凝土的楼梯没得扶手,每层楼只有楼板儿和边缘承重的立柱,有些地方楼板中央是空的,专门留来放大型机器的位置,空了一个大洞,整层楼完全是空的也没得分隔。
  她们也不晓得为啥子,突发奇想就上2楼去耍。还是“扮客”,大家各自准备自己耍的东西。
  突然听到重重地“啪”一声!
  大家都没反应过来,不晓得是啥子声音。佳突然回头,觉得没对。
  刚刚,明明,丽丽就在她背后!遭了!
  佳从旁边不远的楼板儿上,一个大空洞看下去,正是和她们一起耍的小伙伴儿丽丽!
  从洞里头掉下去,绊得趴到1楼地板上,一动不动,头周围一滩血!她小小脆弱的身影和穿的鲜艳紫红色水果套装,佳一辈子都忘不了!
  虽然是2楼,但厂房的楼层比一般房子高很多可能有五六米。
  一群小娃儿吓懵了,不晓得咋办。一个十几岁的粮店大姐姐,赶紧边哭边跑回去喊大人。是丽丽的爸爸赶来把她抱起去医院抢救的。
  他后来说,那天太急身上没带钱。他们打车的那个出租车师傅,看到这个情况啥也没说,喊他赶紧下车去医院,娃娃要紧!
  后来的事,佳吓得啥都记不到了,只晓得几个女娃儿到那个大姐姐家一起抱头痛哭,啥也不敢做也不能做。
  对于丽丽出的事故,佳也一直有很深的负罪感,总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都有点儿不敢面对他们一家人。他们都住二楼,就在斜对面的房间,是同一年出生,从小耍到大的“冒根儿”朋友,佳都不敢去问情况如何。
  后来妈妈说,丽丽情况很严重,虽然生命没有大的危险,但是左上臂和右腿粉碎性骨折,幸好内脏没得事。
  佳跟到父母和雨儿一家人去医院看丽丽,看到她手臂、腿上、膝盖上都打起钢钉,还有一些血迹。原本很漂亮的圆脸蛋儿,变得很肿,涂了药红黄红黄的,都快要认不到了,还不能说话。看到丽丽这么造孽,佳吓得哭了。
  后来大人就都不准娃儿到厂区头去耍了,大家也不敢了。
  粮店
  宿舍区隔壁左手边,就是原来的粮店。最早还会卖点儿米面烟茶,还有打牌的,后来也隔成几间铺子租出去了。
  店面背后,就是粮店的宿舍,佳他们经常去耍。多大一个水泥光坝坝,空荡荡的,最中间有个已经用水泥敷起封了的井口。这一片儿的地名不是静居寺吗,据说原来的寺庙就在这儿附近。后来不晓得为啥子没得了。传说这个井口下面,就封了一座观音像。佳每次走那儿过,还心怀敬畏。
  粮店的房子就更老了,都有一点点儿像古建筑了。大挑高的灰瓦屋顶,砖墙中间还有木柱承重,老屋门口两边的石阶上种了好多花。经常有人在水泥坝坝上晒东西,干海椒、泡青菜和盐菜干儿。水泥坝坝就变成,红一块青一块白一块。
  院墙下面,不晓得从好久开始,就一直堆了几根粗大的老木头。也不晓得从哪儿砍的,说不定是那个传说中庙子里头的老树子。有一年夏天,雨下得勤,木头上居然长出来好多黑木耳。
  佳觉得安逸,准备扯回去给也爱好稀奇的李二看。旁边的小伙伴儿都问:“这个是啥子?”
  喜欢植物的佳很神气,“这个是木耳啊,雨多的时候,有些木头上就要长!”
  李二一看,“这个木耳还长得好哦,扯回来炒菜嘛。”
  宿舍和粮店之间,跑来跑去的夏夜总是漫长。不是来点儿游戏项目,就是要来摆点儿玄龙门阵了。快要7月半的晚上,娃儿们围到一辆拉货的三轮车,听粮店大姐姐讲鬼故事。
  “话说那7月半啊,鬼乱窜啊,鬼门关这两天硬是大打开的哦!……一双红色的绣花鞋……哎呀,快看那边有个啥子?!”
  姐姐一吼,吓得大家魂都没了。哇啦哇啦大叫起来,赶紧从三轮车上跳下来,四散奔逃。
  佳自从那次过后,一想到7月半就心头有点虚。晚上多早就回家,不敢出门。流行的鬼片也不敢看了,但是说不敢看又想看。别个看的时候,只有麻起胆子,边蒙眼睛边听声音。一个二个吓得哇哇叫,还是要去租来看。
  VCD DVD真的是周末和寒暑假的利器啊。李二带佳去大华电器批发市场,买了一台DVD换掉了原来旧的VCD机,也给佳佳买了好多动画片和歌碟,《宝莲灯》放了好多遍。
  当然最受益的,是在新华书店买的一套英语碟。以前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李二小学就买了,让佳反复看。佳也喜欢,至今都记得里面的老师自我介绍“Hallo! I\'m Wang MinHui!……”
  李二的欣赏水平,当然只停留在国产流行上。对于全球流行文化熏陶和掌握,还要靠在姑妈家跟到辣子姐一起超才行。
  辣子基本很少看国产的,都是好莱坞的大片,偶尔港台经典片,像杰克逊、辣妹、Beyond等经典流行音乐启蒙,都是不得少的。所以,佳始终觉得自己某方面,要比院坝头其他小伙伴儿,稍微洋气那么一点儿,晓得多那么一点点儿。
  糍粑店
  从大路拐进糍粑店,就全部是一坝老平房了。一下雨,路上都是稀泥巴。一直走到菜市都很热闹,各种小铺子和小摊摊打堆。
  那时候,出了二环再走一截就有田了。费头子们还有一种耍法,就是去田坝头撒野。
  田坝周围,还是修起一些房子了。这片田,估计也是已经规划了圈了地的,过不到好久可能就要占了修房子吧。不过还是有人在种菜,粮食倒是莫得人种,可能菜收得快又实用。
  佳第一次,认真仔细观察莲花白上面的菜青虫,就是在老菜市后面那块田坝头。大大的圆白菜,表面几片叶子被虫吃得,烂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洞洞,旁边白色的菜蛾扑来扑去。青虫吃饱了,就会变成蛾,白白小小的翅膀会掉粉。它们太普通了,也不是像书上说的,都变成美丽的大蝴蝶嘛!
  田坝集体活动当然少不得,也是最好耍的。
  佳最喜欢去田头烤东西的环节。红苕、土豆、芋儿啥都可以拿来烤,最奢侈豪华的是烤香肠。从屋头带一根冬天做的香肠,找个长点儿的不锈钢签签儿,实在没得就竹子木头签签也将就,把香肠穿起。
  先找一个稍微避风的地方挖个土坑,在坑里面堆柴,下面最好铺垫点儿木屑好助燃,不然树枝木头太粗了,紧到点不燃。把红苕土豆啥的直接埋到柴堆堆头,上面明火烤香肠。火烤得香肠冒油滋滋滋地响,香得人吞口水。香肠烤好还非烫,大家就忍不到拿手去撕点儿来尝一哈。
  香肠吃得差不多了,可能底下的都还没好,就在旁边再耍一哈儿。耍得差不多了,拿个大棒棒刨开木灰,刨出灰黑的成品,在地上翻滚几哈晾冷。红苕心心软皮皮脆,香气四溢,怪不得佳喜欢,好吃又好耍。
  住2楼的时候,佳他们在右手边最里面,靠向院坝那间,窗子外头可以看到很多。
  小小的院坝,大人小娃儿们来来往往,俱乐部的平房,后面一栋也是五几年修的三层宿舍,和佳他们这栋几乎一模一样。还能看到厂区幼儿园的小大门,放学的时候,很多家长在那儿等到接娃娃。院墙隔壁的粮店,最老的那栋“古建筑”也斜插进她的视线,余光可以扫到粮店的院坝。甚至佳读的小学,从他们家窗子也能看到基本上整个教学楼的背面。
  学校的那栋楼,在附近算比较高比较好的楼啰。不过打开窗户,首先进入视线的,还是那棵大构树。大构树够大,一个小娃儿还抱不到,大概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树子丫丫铺满三层宿舍的小半个瓦房顶了。树也够老,树杆上包包坑坑的,最下面还有一个可以钻进去一个小娃儿的大树洞,基本上很大一截树干都是空的了。
  佳通过它,晓得树空了心也能活,还长得那么大。每年夏天,大树都会接很多红色有刺一样的果果。红果果掉到地上的时候,拌得稀趴烂,根本就没得刺,那个“刺”是很软的。掉的果果化成一滩红水水,粑到地上滴点儿都不好打整,估计扫地的很头痛。
  构树很常见很普通,满街都是,也不好看,不是绿化树,没得人会专门种。那么多,都是因为那些红果果掉到地上或者鸟儿吃了果子,顺便就把种子带到其他地方了。但生命力又极其旺盛,不怕干不怕环境不好,一沾地就疯长。有时候还不是地,一点点儿啥子房前屋后的缝缝,都能长出小树苗。长得太多了,还会影响房屋稳定性,根系太过发达,把墙角角屋顶顶都要拱穿。
  佳对它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那个大树洞。
  洞里面有烂木屑样的东西,黑黢黢的。经常会有小虫虫儿出没。小手板儿那么长的黑底白点天牛子,趴到洞洞旁边发木。两根好长的须须,一动一动的,触角顶端有点点弯,像发射信号一样。
  有时候还会有绿色带金属光泽的甲虫出来,圆溜溜的身体很紧凑,触角好像是一个小小的丫丫,扇翅膀儿的时候,像机甲启动。绿色金属甲下面,还有几层软薄透明的茶色小翅。
  更小的七星瓢虫啥子就多了,那些太大的虫有点吓人,但小的瓢虫就一点儿不了。佳让它们在手上爬过几次,小小的红色圆点在手臂掌心上快速爬过,感觉痒痒酥酥的,一点儿都不得咬人。
  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满足佳的奇思幻想。总觉得树里面别有洞天,想进去那个充满神奇奥妙的世界一探究竟。这个洞就是个入口,那些从洞里面出来的大大小小虫子就是精灵,偶尔出来观察一哈,看外头有没得啥子异常。
  大洞上方不得好远,还有一个多大的木头结节。结节上还有一个小小的黑色的洞,感觉就是一个小窗口,用来嘹望的小平台,精灵们上至树顶的每一个枝端,下达树的每一个根系,形成他们自己的小小宇宙,硬是奇妙得很呀!
  雪
  成都很少下雪,每次一飘点儿雪,所有人都会放下手头所有事,去看一哈稀奇。
  有一年佳快上小学了,正好是星期天,大冬天都还在赖床睡觉,突然妈妈一声,“李佳快起来!下好大的雪哟!”
  “真的啊!”佳马上从热热和和的床铺头弹起来。
  “哇,硬是雪啊!都铺起了!”
  拉开窗帘外头一片白茫茫,俱乐部的红砖瓦上,挨到粮店的院墙上,正对窗子的大沟树上,甚至他们家窗子沿沿上,鱼缸边边上都铺了一层白色的雪颗粒!虽然不算厚,但对于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来说,足够稀奇了。
  不光是娃娃,大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水龙头儿放出来的水有好冰欠,人的心头就有好火热。
  几个人一起到厂头去耍雪,厂门框框上、栏杆上、大卡车头上到处都是积雪。好多人都来了,拿起铲铲在地上铲一下,棒棒到处戳一下。
  后来有人提意,“这么大的雪,成都好多年都没得了!我们去望江公园儿照相嘛!”这一呼吁,大家纷纷响应。几家人带到娃儿一起出发,走两站路就到望江公园儿了,一路上的所有人都很兴奋,到处都堆起大大小小的雪娃娃。
  望江公园那么多竹子上面,全都压起很厚的雪,竹叶就像变白了一样。照相的时候,郑叔叔使劲摇了几哈旁边的竹竿,一哈子哗啦啦大雪纷飞。佳他们几个南方娃娃儿,哪儿见过这样子的情景啊,兴奋得大叫!照的相也就是,基本雪花儿占了大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后面十几张笑脸,真正的脸都要笑烂了。
  佳的老家两边都在乡坝头,也经常到乡头耍。
  李二这边,是在简阳的乡坝头,属于小丘陵地带,时不时有点儿小山坡,坡上基本都是柏树。春天看油菜花的时候,加上微微起伏的柏树坡和蓝天白云,特别漂亮!
  爷爷奶奶的房子虽然九几年翻修过,但可能修得太早,又长期没啥人住,显得很老很旧。红泥瓦院门两边几棵竹子,一进门是放农具的地方,再是院坝。水泥倒的院坝栽了几棵果树,柿子树最高大收获也最多,每年10月两层楼高的大树上,结满了又圆又大的水柿子,枝枝都要压断好几根。多的一串有三四个,一个有大人的手板儿那么大!
  所以只要有时间,一大家人每年都会举办“金秋挆柿子大会”。
  一根长竹竿,顶端那节用刀花成篾条状,再横起插两根篾条,做成一个连在竹竿上的竹兜兜,就可以开始挆柿子了。竹杆又长又重,有些柿子的位置又高又刁钻,所以这个活碌不仅考体力还考技术。
  一般青壮年都会先把位置不好的先挆下来,好弄的留给老人自己挆。找准目标了,长竹杆先伸过去,把柿子装进兜兜里头,顺到一个方向转,实在不行两边都转几圈,听到枝枝“嘭儿”一声断了,基本就成功了。最后还要小心地移开竹兜,生害怕把旁边的柿子误伤碰掉了。
  有时候一串连得太紧了,实在分不开单独挆,就只有上高难度动作,两三个一起整。这种时候最好有两个人拉起床单在树下面接到,以防万一。有时,拿起床单都还是会有失手掉落,或者上下两边没配合好,床单不在目标掉落范围内的事故发生——伴随到大家的一声“哦霍!”柿子掉到地上摔得稀巴烂,奶奶总会补一句,“莫得事,等哈儿宰烂喂鸭子。”
  辛勤劳动之后的果实总是最动人的,看到满满一大筐,红红黄黄的大果果,都觉得特别好看,特别喜欢。不吃都安逸,当然吃起就更安逸咯。
  院坝头还有一个东西,也有甜甜的记忆,还特别美丽。三四月份,梨儿树开花的时候,满树雪白。因为没人修枝就长得太高了,雪白的梨花像一团团白云样,都长到二楼去了。梨儿每年产量不高,只有二三十个但味道特别好,清脆香甜到蜂子都不放过。经常一个梨儿,满身都是蜂窝眼儿。
  虽然量少,每年奶奶还是会给佳留一两个尝下味道。太高了不好摘果,也只有拿棒棒挆。
  有一年,一个头那么大的梨儿挆的时候拌烂了,爸爸都舍不得给鸡吃,总是说:“外面哪儿买得到嘛?!味道又好又没打药!”
  还有一颗不大的枣子树,产量就更少了,佳从来没有吃到过。这几棵果树,都是李二几姊妹小时候亲手种的。
  那时候,千军万马在三岔坝修水库,淹了几个镇。移民更是千千万,李家就是移民中的一户。老李几兄弟,都移到不远的江源镇。李爷爷是老大,和老幺移到一起,挨到定居到这片背山面水的小地方。
  房子周围都是竹林,夏天可以挖笋子不过是苦的,李二倒是不怕觉得越苦越好。背后的山坡树林头有迁来的祖坟,有时候爷爷也要去拜哈。
  门前的小河早年就干了,李二都是小时候才下水摸过鱼,还被水冲走过一回。吓得奶奶架势哭,等他回来了,忍不住狠狠打了几哈。干了之后,要摸鱼就只有到秧田头的小水沟了。
  有一年暑假,稻田金黄,李家和康家的孙辈都来耍了。李二亲自下田摸鱼,拿个竹篓到水沟口口上堵到。一哈哈儿,就有好多小小的菜板儿鱼,躺到篓篓里面板来板去。还到泥巴里头抠黄鳝摸泥鳅儿,佳看到爸爸摸鱼的样子一直笑,笑得比稻谷还灿烂。
  那时候四爸还做了几亩田,暑假正好遇上农忙收稻谷。摸了鱼再去田头,假把意思地割几把稻子,摆个姿势照张相,好像就真的农忙过了一样。
  以前没得那么多机器,丘陵地带机器也不方便,都是手工收割,再用打谷机打谷子,最后晒干称重。用新米煮的稀饭才香哦,每年四爸都要给他哥哥姐姐几十斤新米。
  苞谷倒是实打实的集体上阵,都亲自掰了的。七八个小娃娃儿全部一窝蜂冲到地头去,也不怕叶子割人,见到苞谷就上手。城头来的娃娃,哪里分得来生熟,急得奶奶使劲喊:“要照到那个须须老了的红了的掰哦!生的不要动啊!”
  看大家都沉醉在亲手掰下苞谷的瞬间,姑妈像以前一样,忙到组织大家照相“来,笑一个,自然点嘛,手放到苞谷上,看镜头……”
  一家人对乡间野味的热衷,也是因为佳的老汉儿李老二。香老家房子背后,山坡上有一个好大的鱼塘。李二下去摸过蚌壳儿。好大一个一个的,壳又黑又亮。把沙子泡干净,炒出来一大盘!舅舅还在里面吃出来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珍珠。
  夏天摸黄鳝泥鳅儿更是不消说,偶尔打个斑鸠鸽子也是有的,最让别个毛骨悚然的是“干黄鳝”。每次到乡坝头,李二不仅要到场上去问,看哪里买得到,哪家拆老房子了,还要问哈别个有没有挖到蛇。
  在他手下断送的蛇,不下10条,真资格的看到啥子都想到吃。
  蛇一般炖汤,和鸡一起炖就叫“龙凤呈祥”。奶奶每次看到他的龙凤汤,心头就开始翻江倒海,啥子都吃不下了。蛇胆就拿来泡酒,小时候佳还被逼到吃过白糖臜蛇胆,说是清热解毒的。
  多整几回佳也不怕了,有一次李二刮蛇皮,她还帮到逮蛇尾巴儿。屋头的人都觉得新鲜稀奇,每次他整起,大家也觉得安逸,只有奶奶和姑爹不觉得。奶奶是吃不下,姑爹是信佛不能杀生。
  有一次他直接把李二买来的,放到厨房背后麻袋头的一条菜花蛇放起走了。放生积德嘛,不过李二怪不安逸,以后都不在他面前说吃蛇了。
  还有一样呢,是大家都喜欢的,那就是“三大姑”,后来才晓得也就是鸡枞。鲜香的美味很难得,人工养不出野生的味道,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或者是有某种树木,而且是以前长过的地方才会有孢子,加上各种环境条件都适合才有可能再长。
  李二说他们小时候,夏天一下了雨再一出太阳,第二天对面山坡上,柏树底下经常都有。哪像现在?要吃必须出高价,还买都买不到!
  佳小时候,每次夏天回简阳都要闹到去山上找蘑菇,也真的跟到李二到柏树坡上去找到过一两回。下过雨又出了太阳,坡上的黄泥巴二干二干的,一脚踩上去还会起个印子。找蘑菇最好是要上午早点去,因为蘑菇代谢快长得快。清早上菌子冒出来,上午就开繁咯,菌子很小气,中午点儿不摘就烂了。朵朵没开的要搕得久一点,开了的摘下来也很容易烂。
  穿过树丛丛,扒开草堆堆,发现一点点儿白生生的头头儿,心情立马兴奋,眼睛都放光了。一般一个窝头有,就不止一朵,所以才叫三大菇。泥巴里面都还有好长一截,多挖点免得浪费可惜了,不过也要留点儿根根二年子才好又长。
  挖出来白色的杆杆儿,灰色的朵朵儿,带泥巴的根根儿,一阵诱人的菌香。鼻子好的凭闻味道都能找到哪里有蘑菇。
  “还有一种和“三大菇”很像,但是白杆杆儿上带一圈“裙边”的千万不能要哈!那个是有剧毒的毒蘑菇,吃了要死人的!”李二传授佳采菇真经。
  拿回家宰半只土鸡,过油爆香,和菌子一起柴火炖汤更香,满屋都是菌香。
  佳再大就找不到了,只有过买,从一开始的二三十涨到了八十一百多!每年夏天都还是多少要买点来尝哈鲜,是最想念的味道了。
  还有一样,也是小娃娃特别喜欢的——竹筒饭。砍了新鲜的竹子来,取中间几节均匀的,竹筒筒截面上,用刀竖起砍个大口子,砍下的竹皮不断尾可以当个盖盖。腊肉豌豆儿过油炒香,加盐和酒米饭米再炒,最后装到竹筒头加水,竹盖盖好架到柴火上烤。听到鲜竹被火烤得出水裂口子,“砰砰吱吱”的响,竹子清香也烤出来了,大家开始搓手板儿心。等闻得到饭香肉味的时候,几个桶桶拿出来稍微凉一哈,马上解决掉。
  不过去乡坝头耍也出过事。三年级的元旦,放假正好是周五,姑妈喊她过去耍,但她跟到李二和香去了郑叔叔的老家彭州乡坝头耍。天冷得有点起冻了,一不小心就滑到沟沟儿头去,把鞋子打湿了。又冷,只有随便找一双来穿起。
  佳上楼梯的时候,又不晓得咋个的把两只手都揣到裤子包包头。鞋太大,一哈没走稳就绊倒了,直接头栽下去,鼻梁磕到水泥台阶上!突然感觉到剧痛和水泥的冰凉,然后又是一阵温热。拌下去了手都还踹起的,动都动不到,痛得也哭都哭不出来了。
  李二赶紧抱起满脸血的佳,去旁边的小卫生站找医生。口子有点大,白色的鼻梁骨都看得到了。那种就在人脸上眼前缝针的感觉很奇怪,也不叫痛,像自己被提起来了。
  下个星期一,佳就鼻梁那儿粘个工字形的大胶布去上学去了。大家盯到她看,有男生说,“哇!李佳你是变形金刚嗦?!”佳低下头不开腔,走开了。
  小卫生站的就是普通针,拆了线鼻梁上留了好大好深一个红疤疤。才开始几年还有点硬,过了很久,才慢慢变软点儿颜色变淡点儿。佳怕别个看到她的疤疤,更爱低头了。也怕别个说,“哎呀,李佳破相了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