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旧史新历 ...

  •   北赤嘉兴十一年,益州沧吉地界瘟疫横行,民不聊生,乱葬岗上尸体堆积如山,人人自危.
      当地知州对此并无作为,藏于府中,置府外望其采取措施的民众于不顾,惹得民心惶惶,百姓暴乱,凡沿街设施俱毁,满目狼藉.
      可叹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同年天降大旱,一片荒芜,颗粒无收,无数难民饿死,沿街百姓乞讨,大批百姓逃亡,瘟疫扩散,方圆数百里,生灵涂炭,横尸遍野,知州下令封城,由于没有粮食充饥,民众为了活命,犹如没有理智的野兽般生吞活剥同类,人吃人现象成为当地的一时之风,一时之间,像是回到了原始时代,竟分辨不出哪朝哪代,朝暮与四时.
      朝堂对此充耳不闻,此时的沧吉犹如人间炼狱,衔接黄泉,直通十八泥犁.
      终于,次年三月下旬,乾武帝下旨派遣医师前往救助,由骠骑大将军霍提风带队护其左右,同时,令益州知州开放粮仓,救济难民.
      霍提风领旨后,率一队轻骑同往,行至荆州,进入一片密林,见参天大树耸立期间,树身上缠满了与蟒蛇相比不相上下粗壮的藤蔓,日光只能从树与树间的缝隙一缕一缕地透过来,让人不知昼夜,当真是设埋伏的绝佳位置.
      周边也静得可怕,只闻马匹发出的马蹄声与嘶鸣声不绝于耳,林子深处还时不时传出几声凄厉的鸟叫声.
      任谁呆在这种环境之下都不可能不感到无边的焦虑与紧张,霍提风也不例外,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是为处在这样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环境而忧心,而是他在战场上厮杀多年锻炼出的对危险提前预知的能力在脑海中不断拉响警铃,正是这种没来由的感觉使他不安,让他神经紧绷,不敢懈怠.
      这种感觉在心中愈发强烈,像是种子从萌发到已然长成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扰得他有些心神不宁,随即大声喊道:“全员警惕!”
      话语刚落,只听队伍后方突然传来一声惨叫,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后面,纷纷回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一支利箭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倏的向陈及安背后射去,电光火石间,陈及安似是背后长了眼睛般,上半身向后一仰,躺在了马背上,顺利躲过了这一箭,他不禁感叹:好一招擒贼先擒王,不过用这招来对付他还是太嫩了点.
      “将军,您怎样?”一旁的副将伯汶钰关切的问道,心里不禁为自己的失职而懊恼起来.
      “无碍,一支破剑还伤不到本将.”
      霍提风说完立即从马背上起来,像是向他证明般朝伯汶钰轻轻地笑了笑,就开始观察四周情况.
      哪知敌人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时间,数百个埋伏在深幽密林中的刺客此时如瀑布般一股脑倾泻而下,蜂拥而至,霍提风心想,真是好一份惊喜大礼.
      他用像是看垃圾一样的眼神注视着这群不知好歹的亡命之徒,不紧不慢地抽出佩剑开始迎敌.
      在医师团启程五日后,朝廷来报,在荆州秦江一带行途途中,医师团不幸遇刺,骠骑将军及其副将伯汶钰下落不明.
      乾武帝对此感到十分愤怒,在朝上当场发怒:“大胆狂徒,天子脚下,乞容此等宵小之辈撒野,查!给朕严查!”
      一些平日里十分积极的老油条见圣上发怒,也不敢多说什么,仅仅只是顺着圣上的意附和几句.
      不多时,乾武帝下旨让医师团继续前进,同时遣右金吾卫大将军林郑仁前往搜寻二人踪迹.
      四月中旬,陈、伯二将随林将军的队伍回京面圣,向圣上诉说遇刺的具体情节,乾武帝听后体恤二人途中因职遇刺,身受重伤,特令二人回府,允他们调伤修养半月后再上朝.
      隔日,医师团顺利到达益州,在当地行医治疗五日,颇有成效,在这两项举措同时进行的情况下,益州当地的情况出现好转之势.
      乾武帝听此顿觉悬在心中的巨石化为烟雾,如释重负,龙颜大悦,于是大赦天下,许诺天下所有学子不论身份贵贱,学识高低,只要是想在庙堂之上大展鸿图的有志青年,均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当朝为官,为朝堂效力,替君王分忧.
      奈何好景不长,同年六月四日,正值夏花绚烂,炎炎烈日之时,靖节王起兵造反,整个长安城被围的水泄不通,至使城外驻守的铁骑进不来,城内的主要兵力也随着靖节王一同造反,后无援助,前无兵力,皇帝只能像缩头乌龟般躲在宫中.
      六月五日,靖节王已率领府兵打至养心殿,就在这快要取得胜利之时,四皇子刘逢棣带领北衙剩余诸军前来救驾,阻挡了叛军继续前进的脚.
      此战中,四皇子英勇善战,在四万禁兵与十万府兵的对战中,利用宫中曲绕的地形及其精妙的指挥,扭转局势,化被动为主动,打的叛军节节败退,最后被逼出宫城.
      四皇子乘胜追击,将俨然有序进攻的叛军一一逐破,四分五裂开来,沉重地挫败了叛军嚣张的气焰.
      只一天,长安的形式就被扭转过来,靖节王的叛军如同无头苍蝇,到处鼠窜,四皇子的威信在百姓中也渐渐增长起来,大受褒奖.
      这时,宫中传来噩耗,乾武帝突发隐疾,暴毙身亡,此消息一出,原本就漂泊不定的民心又开始动摇起来,四皇子在肃清叛军遗党时听此信,即刻返回宫内,亲眼见父皇尸首后,悲痛欲绝,怒火在心中伴随着哀伤疯长.
      接下来的几日,四皇子痴狂地搜寻叛军余孽,在闹市斩首,无一生还,长安城上空似是有乌云笼罩,红日当头,血气直冲九霄云外,此次叛乱也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赤轮政变”.
      叛乱一事落幕,新帝开始竞选,朝中守旧派改变原本想要扶持太子登基的想法,开始支持四皇子继承皇位,毕竟此时四皇子在民间的呼声太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历史发展历程而言,反其道而行之的君王臣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们也不敢公然与百姓为敌,引起民愤就不好收场了.
      七月,四皇子刘逢棣登基,改国号为周,年号庆安,新帝欲发动改革,但天不承意,各地灾害频发,中属荆州水患最为严重,遂遣都水监令陈及安及骠骑将军霍提风同往治理.
      这陈及安是在先帝科举考试时从大批人才中脱颖而出高中榜眼的新起之辈,因其在治理水患方面突出的天赋才能,新帝这才选派他去往荆州,希望能在当地有所作为.
      刘逢棣刚刚登基,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既然想要整顿朝中风气,唤醒大周王朝这头沉睡的雄狮,就必须要发动改革,所以他现在急需能为己所用的心腹.
      就此来看,让陈及安这个没有背景的后辈治理水患,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番考验.
      反观霍提风则不同,他是主动请缨去往荆州.
      圣上本来在他提出此事时是万分不解的,心想他不过一介将军,虽然在战场上打仗如鱼得水,所向披靡,但对治理水患一事应当一窍不通,所以他并没有前去的理由.
      而霍提风却说是在随着圣上肃清叛军余党的过程中,找到了有关荆州遇刺幕后之人的蛛丝马迹.
      本来荆州遇刺一事应在霍提风复职后作为首要探查任务,毕竟搁置时间越久就越不好追查,但赤轮政变一事一出,再加上新帝继位,在朝中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洗牌,此事已然成为一件悬案,无从下手,但此时既然有了线索,就不应该放任不管,圣上也就应允了此事.
      八月中旬,两人启程去往荆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