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八章 胭脂 ...
-
“阿讷,这玉你还是帮孤交给安少吧。”平城长君绾了一个夫郎的发髻,将一个墨绿色的锦盒交给丁讷,“那日孤答应送了他,怎再好要得。”
丁讷将锦盒又交回平城长君:“他物归原主总有他的道理的,再说你们即已决定结这儿女亲家,不如将这玉算做日后相遇的见证。平城长君的玉交予今后诞下的孩子,我将玉交予安少保管。此后这玉便是您和安少之间的情谊之物。”
“你始终这般,孤说不过你。那收下这把团扇吧,也算作一丝旧忆。”平城长君将手中的团扇放在丁讷手上,“这扇上的画是你画的,字是伯丰题的,章是七妹刻得,却是孤用的。你们那时说这是给孤的生辰礼,想来竟是过了许多年。”
丁讷接过扇子,她看着那个字还有扇面上的美人,她恍惚记起当年的种种来,她笑着道:“亏的这扇的主人此般有心。”说着收了扇放入包袱里,她起身抱拳,“八月时伯丰哥的忌日,皇上要我赶回都城。今日我就此拜别,若有可能我定会南下带着安少一道来看您。要好好的过日子,她终究是你一辈子能依靠的人。”
“去吧,记得和伯丰说孤也嫁了人,让他不要担忧孤。”平城长君挥了挥手,抹着泪看丁讷头也不回的牵着马走了,“阿讷,锦绣长歌从来都是孤与你一人抚琴一人舞剑,你为何还要记得那剑招呢?”
北望都城,他看不到家乡一树一木,他握着手中的凤凰玉,想起许多故事来。他终于想明白很多事,回头唤了近身的宫人:“和诗,滇王何时回府?”
“她们说滇王还要三日后才能回府。”和诗扶着平城长君,“平城长君,回府吗?”
“嗯。”平城长君重重的点了头,他想起他不再是那未央宫里可以随时在皇父跟前撒娇的小儿郎了,他已平白的做了滇王三个孩子的父亲,“父亲,不知道我怀着的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反孤呢?”他抚着自己的小腹,竟无一丝欢欣和喜悦。
滇南终究不比都城来的亲切,独处滇南的平城长君不免思念故土亲人。他最爱登上大理城的北门城墙,从日出站到日落,他眼里全是对故土的眷恋,可是他知道他恐怕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到都城了。
“夫君如今身子重,还是多在府里歇息,若是觉得乏味也可以教教孩子们一些诗词歌赋。我是个武夫往日对她们的学问也不在意,倒是前些日子听管家说那三个孩子每日晨起都捧着书背。”爨刀禄登上城墙抱着平城长君下来,并一路抱进了下面候着的马车里,“孤听央词说,夫君从前在都成里那是有名的才子,连那些仕女都对你佩服的不行。”
平城长君坐在马车里淡淡的回了个笑,他撩开车帘子看着街道上的行人,微微叹息着:“不打战的时候老百姓最是满足。”
爨刀禄听了这话不知道该如何接,她心里一震对平城长君的想法又多了几分异样,这个平城长君终究不是那文弱的皇子,他心中必然记恨着某些人某些事。如此思虑一番之后,爨刀禄又恢复了往常的语调,给平城长君扇了扇子答道:“夫君说的极是,战祸一起百姓便流离失所,其实连世家子弟也一样惨遭杀戮,国不国家不家,这都是些宵小私欲所致。”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圣人这话说得好,但这世上却没几人能真正做到的。”平城长君依旧看着外面的街道和行人,“孩子们很聪明,一点就通。伯震今年十三,仲齐也十一了,让她们勤练功夫那本没错,可也得专门请先生来教的,不然就毁了这两个孩子。”
爨刀禄拉过平城长君的身子,将车帘子勾到一旁的金钩子上,握着他的手央求道:“往日这两个孩子调皮不知道气走了多少位先生,难的她们看到你愿意这样勤奋的学着,你怎好又把她们推给其他的先生去,指不定又要闹出什么事情来。夫君啊,为妻可是经受不住那闹腾了。”
平城长君抽出手重重的打了爨刀禄的手背佯怒道:“刚还说孤身子重要多歇息,现在立马听到要花银子请先生就肉痛不肯了?”
“哪有哪有?”说着爨刀禄从胸口掏出一袋银子来献宝似的往平城长君前托,“你看,这是孤如今的全部家当,尽数交给夫君您保管,以后夫君每日给孤三文铜钱做日常零花,这样不生气了吧?”
“噗!”平城长君接过钱袋子,掂量了掂量又扔给爨刀禄,“这统共算足了才五十两银子还不够孤去鼓花堂买一盒珍珠血燕盏胭脂呢。真不够诚意,怎么也得给个百八千两才行。”说着已经笑得弯腰揉肚子了,“钱袋子里还装了什么,一股子脂粉味?”
爨刀禄接过钱袋子,打开从里面取了一个银饰小盒来,慢慢打开放在平城长君前,贼贼的笑着:“那你猜猜这是什么香?”
“恩。”平城长君靠近银盒仔细的闻了闻,而后惊喜道:“胭脂墨!”
爨刀禄点点头将这银盒放到平城长君手中:“孤听说夫君从前最爱用胭脂墨写字,所以买了来送你。”说着又从他手中拿走,“不过胭脂墨对孩子不好,等你生了孩子孤再给你,现在孤先收着馋死你。”
平城长君看着手中空空有一丝小小的不悦,但爨刀禄说的没错,胭脂墨中有少许附子粉,对胎儿很伤。但是他更知道胭脂墨除了能用来慢性堕胎还有另外一种用途,那是他从小就见过的惨烈之事。她勉强继续保持惊喜的表情,然后如常的撒娇道,“你也知道对孩子不好,还特意戴上身上,是不是对孤烦了厌了?”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的事情。去接你回府的路上正好看到有个人去典当行典当,孤就买了下来。还没想到那些多事情,是孤没有想到周全,夫君你就罚孤好了。”说着爨刀禄将胭脂墨交给马车外同行的妇人。
“给孩子们请个好先生,孤亲自来挑选先生,定能挑个让孩子们心服口服的好先生。可不许你继续压榨孤这弱身子来给爨家卖命,孤还得留着身子看到儿孙满堂呢。”平城长君笑着靠着爨刀禄的肩上,她看着街上的行人忽然有些羡慕,他们至少是自由的,是无需这强颜欢笑的过日子的。
对于选先生一事,爨刀禄很上心,平城长君也很上心。爨刀禄上心的原因自然是希望自己儿女聪慧日后能在某些事情上帮她一把,而平城长君的上心则是因为平白做了后父得适时的收拢这些孩子的心,以防日后自己去了,这些做姐姐的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
滇王府招先生的告示一出,整个滇南不免一时喧闹,连外面的一些学子也都纷纷来了大理城应招。爨刀禄带着平城长君对各个应招之人的家世学识都先细细的挑了一番,最后留了七个在府里试讲。爨刀禄有三个女儿,这先生请来就是为老大和老二教学用的,所以平城长君带着孩子去府里的学堂听讲。
平城长君原先也是和乾元帝、丁讷等人一起在宫里受方太傅训诫的,自然有了方太傅那般幽默风趣又学识渊博的先生在前头做榜样,她看着那上头讲着课的先生就觉得不是个样儿。没有一个能瞧着可信的,不是这个只会讲论语,就那个不会讲经算,左右就是没寻摸到一个能比得上方太傅一分的先生。
“前些日子也不知道是谁非得说孤不关心孩子课业,如今忙了这一大圈不也找不到个好的先生不是。所以说,不是孤以前不给孩子们找先生,而是好先生根本就没有嘛。”爨刀禄看到一脸气鼓鼓的平城长君,端了被茶过去扶着他进屋,“实在不行,孤再去别的地方挖挖墙角过来?”
“算了,这些先生都留着,一人教一门课总还是能应付的了得。”平城长君接过茶杯一口饮进,“只可惜方太傅早年仙游了,不然我便想着把孩子们送去都城那里跟着方太傅学。”
爨刀禄正在给平城长君抚背的手停了那么片刻,然后又继续了。她心里隐约觉出些什么东西,未央宫的平城长君依旧是未央宫的平城长君,原来如此。
滇王府一下子招了五个先生来学堂,但学生却只有爨伯震和爨仲齐两人,看着冷冷清清的学堂,平城长君就想起旧日里宫里皇子公主每个人都有的伴读,于是他就和爨刀禄说:“如今府里先生也有了,不如将各家亲戚里年龄和伯震她们相仿的孩子也请到府里来读书,这样亲戚间也亲密些,孩子们也不会太孤单。你往常把她们困在府里,孩子们到这个年纪也没什么朋友姊妹的,这日后也总是不好的。”
爨刀禄擦着她的枪,抬头对平城长君笑了笑:“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看那两孩子这几日确实有些郁郁寡欢,可能也是因为缺少玩伴儿,整日里被五个先生轮流耳提面命也是乏的很。”
于是这一年的七月里,爨刀禄的各家亲戚都带着适龄的女儿来了滇王府,平城长君略微数了数竟然有二十三个,心下倒是惊了一把。这些多的孩子若是同一个学堂里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情来。于是他就按着年龄大小将十岁以上的分了一个班,十岁以下的也分了一班,如此者滇王府的学堂总算是正正常常的开张了。爨刀禄常常说是要下乡查访民情,所以留平城长君一人在府里的时日很多,他便常常和伯震她们一起听那几个先生讲课。日子久了,他便也习惯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日子。
平城长君平和的为人处事原则,成了日后爨伯震在听闻自己母亲和平城长君的纠葛后对平城长君仍然无限褒扬的缘由。她甚至说过一生侍奉平城长君如同亲父的话,许或司命星君对平城长君大半生不幸的弥补,爨伯震确实也在爨刀禄死后对平城长君视同亲父,病床前衣不解带的伺候着直到他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