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2020年5月30日 ...
-
高中毕业前,班主任带队去西藏做毕业旅行。一伙人乌乌压压、风风火火、东奔西窜,又活泼又高兴。
一去一回,只待一天而已,没什么好纠结的。在借宿的藏村里耍上一阵,大半天就已经过去了。
我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跟着藏民阿嫲放羊。阿嫲的羊群不大,小羊都毛绒绒的。它们排着长队游走于青青草地,羊和羊相互挤着、咩着,我们只要跟在羊队附近,找得到羊,随便怎么跑、闹都行。
阿嫲会说些普通话,夹杂着藏语,不过大概意思我们都听得懂。她让我带头身长一米三的羊过来。
放眼望去,羊还是不少的。
我跑到羊队边上琢磨,一米三大概多长?
一头队外的小羊背着大片的青草地、黑土、红云就直噔噔地冲我跑来,它脖子里缠了数圈红花绳,眼睛晶亮,顶了我几下就不走了。它是羊队的头羊,管着羊队不要走散、不要走偏。我抓了抓它脖上的红花绳,觉得就是它了。
阿嫲说,缠了花绳的羊,是一辈子不杀的,这些羊和人同生共长,将来回归河流时,羊会驮着灵魂顺流而行。
阿嫲问我,伞呢?
我懵了。
原来阿嫲是让我去帮她找店老板要一把一米三的伞,回来的时候随便牵头羊就行。
为了缓解尴尬,我脚步飞快,冲去村小卖部,跟老板说,阿嫲要把一米三的伞。
店老板说,一米三的都买完了,现在没有。
同学建议先拿把别的伞,不行再来换。
伸手握了把挂在眼前的伞,准备拿下来的时候灵光一闪,问老板,一米三的伞一般是用来做什么的?
店老板说,量大小,那家的棍子也做一米三的。
我高兴极了,告别老板和同学,一溜烟跑去卖棍子的院落。印象里他家门口就堆着许多炮制好的棍子,根根干净圆润。可是没找着。对着店门来来回回看了遍,偏偏少了他们家。敲开一扇铜钉黑木门,伙计告诉我,他家铺子已经关门走了。
我灰心丧气。
走到坡下,侧边高台上传来一声吆喝,是卖烧饼的大哥,他热情洋溢、兴致高涨,招呼我上去吃几个热乎乎的烧饼。
心里惦记着自己没有找到一米三的参照物,我故意辜负大哥的好意,不愿意就此重新振作起来,只是推说自己不饿。
烧饼铺里正巧有一个同学,听见声音也探出脑袋,请我上去吃饼,说饼可好吃了,香!
我还是不愿意。
突然发现高台墙边堆了一摞高高的柴棍,许多棍子都笔直利落。它们长短不一。
同学本也吃好了,看我不留,也准备和我一起回队。我眼睛放光,故作平静地问大哥能不能抽几根柴火走。
大哥看我想要,也随我。
同学提着烧饼和大哥嘻嘻哈哈了一会儿,我也选好了数根长短不一的棍子,和大哥道谢离开。
离开村子时阿嫲把小羊送给我,我好惊喜,抱着羊回家。羊和灰灰住在一块儿。
高中生涯最后一天的课,最后一场考试,所有人都很兴奋,教室里躁动不安。老师也不压制我们,任凭同学们自己调节。
大家都知道这次的卷子不会改,还是愿意写,一阵热火朝天的喧闹讨论后,大家各在其位,动笔把想好好填答的题目写满。
我准备写最后三题和作文,一直以来我都没法在考试时间内写完作文,我想这次只写这个部分,我要把它完成。可是下课铃响,沉浸于答题的同学们心满意足,我却还是没有写好。
下课了,也是放学了,老师却没有宣布下课,也不安排收卷子。
老师请我们翻开语文课本,这些日子一直在复习英语,最后的最后,她带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散文诗。
这时候我觉得,浅韵的文字让我有些难过。
回家路上,小羊跑到桥上来接我。
它毛绒绒的,羊毛打着卷,面上的毛泛着一层黄色,红花绳绕出几圈缠在脖子里,它摸起来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