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进村的第十天 ...

  •   找鸡蛋真是个眼力活。
      付荟现在棚子里找,果真就在鸡笼里看到了两个,但是她不方便拿。
      第二层的鸭笼里也能看到几个,都是她用手电筒照到的。
      除此之外,又拿着手机开着手电筒在院子里找,在挨着菜园子的粪桶后面找到了一个,在粪瓢里找到了一个。
      这一圈下来,付荟找了有十三个鸡鸭蛋,还不包括鸡笼里的。
      她根据对比的结果,将鸡鸭蛋放好,然后就结束了朱奶奶家的院子之旅。
      回到家里,付荟先把大电驴推进来,充上电。
      然后关上门,先烧洗澡水,然后回到卧室的沙发上用手机剪辑视频。
      上次的视频还没有发表,付荟又想起了装网这事,前几天忙着修枝、忙着给大哥打包,还有装集成灶、打橱柜的事,都让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抛诸脑后了。
      网络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安装集成灶的师傅都说了,霍灵灵买的集成灶设备都能联网,万物互联,手机掌控。
      视频剪辑完了,付荟便去洗澡,洗完澡之后已经快八点,她穿着睡衣躺在床上,看微信里的聊天记录。
      老妈某宝给她转了一万块钱,交代说最近工作不好找,不要急,慢慢来。
      老爸也给她的银行卡转了一万多,备注是,女孩子在外面,不要亏待自己。
      看到这两条信息,付荟眼眶便红了。
      瞒着父母来到乡下的事情,让她有些愧疚,她们再一关心,她更加过意不去,所以把钱都退回去了,然后给家里打了一个视频,聊了一会儿家常。
      和父母融洽地聊了半个小时,老妈说的都是邻居、亲戚的一些八卦,老爸则说一些最近和老妈发生的趣事。
      聊完天,付荟就觉得有些困了,放下手机,不到九点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付荟八点醒的。
      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朱奶奶喂鸡,这次她学聪明了,先把鸡食调好,再打开的鸡笼门。
      等鸡鸭们蜂拥而出,奔向食盆的时候,她就立即伸手从鸡笼里掏蛋。
      鸡笼太长,有些蛋光从门口掏根本就拿不出来,付荟对着鸡笼研究了半天,最后发现鸡笼侧面的木栏居然是可以往一边拉开的,这样一来,蛋就轻而易举拿出来了。
      蛋拿出来之后分类,放到了柜子里,付荟就回家打算做个早饭吃。
      没想到一到家里,打橱柜的师傅就上了们。这次只来了老板一个人,他说这次只是收尾,用不了那么多人。
      本来打算自己做早饭,现在师傅来了,她方便做但这厨艺也拿不出手。
      不然被师傅指正到时候还耽误了他的工作。
      算了,去外面吃吧,吃完了再问一下网络安装的事。
      这次的早饭付荟没有去狗东物流点旁边的早餐店,虽然他们的早饭很好吃,但她还是想多试试几家,尝遍整个小镇的美食。
      这次她来到的是小学对面的一家早餐店。
      镇上的早餐店并不多,加起来就七八家,骑着小电摩不到五分钟就可以走完。
      现在,过了上学高峰期,店里只剩下一些穿着睡衣过来买包子,吃面的大人。
      这家早餐店东西很多,有包子、油炸,有粥有面也有粉。
      付荟的早餐向来就丰盛,看到铺子里这么多吃的,就忍不住都想尝一尝。
      早餐店的柜子和炉灶都摆在门面外面的棚子里,呈一个L形状,正面两三米是蒸锅和蒸笼,拐角的地方油炸的锅,往里面去的那一排,就是煮面煮汤的锅。
      这初春有点冷,现在就老板和老板娘在经营,一个煮面,一个卖包子,都穿着统一的迷彩长褂子,防水耐脏的那一种,后背上还印着某一款食用油品牌的商标和文字。
      付荟先要了一碗米线,要的木耳肉丝还加一个荷包蛋,但是老板说荷包蛋没有,都卖光了。
      这个时候刚好一个大哥过来买包子,蒸锅揭开,付荟看到包子那么大一个,里面的馅的红油还透出了包子皮,所以忍不住也要了两个包子。
      一个肉的,一个梅菜扣肉的。
      他家的包子很大,拿起来能挡住付荟集中的五官,不过挡不住她的大脸。
      米线还没有出来,付荟捧着包子去里面坐着。
      拉开大门口透明的挡风门帘,付荟走了进去,屋里人很多,吸面的声音一片一片的。
      店里进门两边的小桌子,一边是水缸,一边是小的配菜区域。
      水桶是一个大的不锈钢缸,有点像一些药店在夏天摆在门口的凉茶缸,下面带着一个小笼头。
      配菜很多,有酸菜、酸萝卜,酸豆角,凉拌海带……,每一种一个大盆子。
      外面端着粉进来的人,第一步就在在这里加菜,拿着盆里的勺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往里面怼配菜。
      付荟的粉还没来,她先啃了一口包子,是梅菜扣肉馅的,没什么扣肉,几乎都是梅菜。而且梅菜偏硬,包子皮也偏硬,但吃起来,味道不差。
      就是那种有嚼劲的包子。
      肉包的话,馅稍微软和一点,包子皮就不敢恭维了,厚且硬,但这种包子突破了一贯的包子的风格,加上馅在味道上属于上乘,所以付荟也不嫌弃。
      包子吃完,粉就好了,有点噎,赶紧喝了两口水,这个时候老板在外面吼着木耳肉丝米线好了。
      然后付荟便走了出去,端上热气腾腾的米线,学着其他顾客在小料桌上怼上各种小料,然后就找个座位坐下,开吃。
      付荟开吃的时候才意识到周围各种嗦面、嗦粉的声音。
      气氛是拉满了,好像正等待着她加入阵营似的。
      她拿起筷子,先尝了一口最上面的小料,腌黄豆不错,咸辣中带着姜香,酸萝卜不好吃,太酸了,酸菜可以,酸度适中……
      小料的味道都尝到,付荟便把它们用筷子扒开,然后吃下面的米线。
      木耳肉丝的米线,汤底很清澈,付荟加了小料没有加辣椒,先尝了一口,这米线吸了筒子骨鲜汤入嘴是爽滑的,就是有点烫,不过好吃,就算没有辣椒油和老干妈的加持,也是非常美味的。
      一碗六块钱,所以那一小勺子的木耳肉丝也不挑了,付荟吸了一大口,快吃完的时候又来了一口最上面的小料菜,搭配起来很绝。
      这家早餐店测评,汤粉不错,包子就不要买了。
      吃完付荟便骑着小电驴去了我不动营业厅,因为她的卡是我不动的,但是我不动的老板告诉他,他这里不安装网络,主要原因是我不动在这块还没有覆盖网络,她要装网络,只能装电信的。
      为此付荟又找了电信的营业厅,装网是可的,但是没有她想要的那种一年四百的套餐,最低的都是一千二,而且最好是办一张电信的卡。
      农村装网好像没有什么退路,师傅也没有很热情,一副平静地模样,但是目光稍带挑衅。
      那种你爱装不装,反正这个镇,网络都是我包了的既视感。
      一年一千多的网络对付荟来说有点奢侈,她以前在汌市都是一年三百六的网费,虽然网络差得要死,但是总比流量套餐划算。
      付荟在纠结,也在犹豫。
      不装网,这一千多就省了。
      装了网,她在地里干活也可以做烤鸡腿,还可以上传自己辛苦剪辑的视频……
      万一做自媒体火了呢,这一千算个卵。
      经历了一番纠结之后,付荟还是豁出去了。
      大几万都花了,这一千多算什么?
      所以当下,付荟就办了一张电信卡。
      办卡之前付荟先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是不是双卡,得到肯定答案后,就是办卡、登记、选择套餐,缴费。
      付荟选择的是一年一千多的套餐,套餐送路由和送定制手机,付荟选择了路由,这样安装网络的时候,她也懒得再去买了。
      但是师傅说她在村里接线还要再加钱,所以这安装费什么的一共是一千六。
      办完网络已经是九点多了,师傅拿好工具跟着她去村里装网络。
      到家的时候,橱柜师傅最后的收尾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正在装橱柜门。
      镇子小,这橱柜师傅看到了网络安装的师傅,两人打趣地大笑,又闲聊了一阵,才开始各自的工作。
      网络安装师傅在屋里屋外转了一圈,然后就扛着一把折叠楼梯拎着一捆线背着一个箱子出去了。
      两个师傅各忙各的,付荟便端着一把小凳子坐在外面玩起了手机。
      好久没有关注群消息了,翻了一遍,霍灵灵还在家里,爷爷已经出院,但是为了避免她下乡,父母已经切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出门也跟着保姆。
      汪满金和刘有莹依旧是一线打工人的日常,忙碌充实但又麻木不仁。
      付荟出现,群里的几人都在问她这几天在忙什么,都没有冒泡。
      付荟:我忙着给猕猴桃修枝,给别人换工打包。
      刘有莹:感觉怎样?
      付荟:还不错,现在每天起床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倦感。
      汪满金:厌倦感是我不错了,我不止起床有,是除了周末,都有。
      刘有莹:@灵灵,你的地呢?
      霍灵灵:我的地还要等几个月,上一家还没到期。
      霍灵灵:荟子,菜种子你拿了吧?
      付荟:拿了,还没拆呢。等有空了,我看在前面开一块地还是在后面开一块,把它们种了。
      刘有莹:种地可要有力气,你这土结块成了硬土,翻地麻烦。
      付荟:麻烦也没事,慢慢来。
      汪满金:那倒也是,你这没有项目期限,也没有心理压力。
      霍灵灵:集成灶安装得怎样了?
      付荟:差不多了。
      刘有莹:你们那旧厨房还装了集成灶?那不得把以前的柜子都推掉?
      霍灵灵:要推掉吗?
      汪满金:当然,不然你怎么集成?
      付荟:灶也打好了,一会等师傅忙完,我拍给你们看。
      霍灵灵:辛苦你了荟子,破费了。
      付荟:我这灶都抵不过你一个冰箱贵,是你破费了。
      ……
      聊天被橱柜师傅打断,他说柜子都好了,让她去看一下。
      付荟收起手机,跟着师傅进来厨房,然后打量了一圈。
      说实话,她这厨房整体看上去有一点不搭,比如说对角处贴了瓷砖的柴火灶台,和灶台后面那被烟熏黑的墙跟现代化的橱柜对比。
      都已经这样了,整体的布局和设计也怪不了师傅,所以付荟就左右看了看,摸了摸,然后摆弄了一下各种嵌入式的电器,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验收工作就宣告结束。
      橱柜打完,师傅走了,付荟再次站到厨房门口,拿出手机,打算给整个厨房拍个照片。
      这次再认真地打量整个厨房,水泥地面,一边是深色的岩板橱柜和集成灶,一边是浅色的岩版橱柜和冰箱,对角年代感的土灶台,冲突式的格局,激烈的对比,把历史岁月,时代变迁都展现在了这个房间里,仿佛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看着居然还挺和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进村的第十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