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直到天光破晓,这场暴雨才稍稍停歇了下来。

      齐延就着衣角擦拭着眉间颈后的雨水,他宽大的布衣早已被雨淋透,脚下的靴子也被泥泞染得看不清颜色,忽而一位带着巾帽的姑娘上前,从宽袖中呈出一叠手帕,递给齐延。

      “公子高义,若不嫌弃,还请用此方手帕。”

      姑娘玉手纤纤,圆润的指甲泛着淡淡的粉色,她的身上也淋上了不少泥水,但仍然难掩周身华光气貌。

      “公子忙碌昼夜,想必受了不少山雨寒气,我这里还有些烧刀子,不如一并用了吧!”又有一壮汉上前,将腰间挎着的水囊递给齐延。

      齐延接过水囊巾帕,欲拱手略谢一二,却被壮汉骤然打断:“公子何须言谢,若不是公子高义救我们于山洪之中,只怕我们如今早已是黄土白骨,葬魂他乡了!公子大恩,应是我们拜谢公子才对!”

      这话一出,引来山洞无数附和。

      齐延的确救了洞中众人一命。

      他路遇山岭之间,观天色似有疾风骤雨之相,观地势恐有山洪之势,于是奔走相告,劝说山岭之人暂避一二,起初岭中行人对他所言多有不信,甚至还恶语相胁,唯有方才的巾帽姑娘置信于他,还帮助他劝告众人,直到风起雨落泥河轰鸣,岭中众人才恍明他语,连忙跟随他奔走避害。

      齐延带着众人躲入他早寻到的一处山间岩洞之中,外头狂风暴雨山洪呼啸,为避岩洞积泥聚水,齐延带着众人挖泥去水昼夜不休,直至第二日天光破晓,暴雨初歇,齐延才带领着众人随雨而歇。

      “侥幸罢了。”

      人群间忽的冒出一声冷哼,但只一瞬便被夸赞应和声掩埋。

      壮汉忽的相问:“公子似是京都口音,不知南下黄州所为何事?”

      “学子熙熙,所为不过‘学问’二字。”

      “公子莫不是也是听说丰宁书院名号,远道丰宁求学?”有同为求学而来的学子眼睛一亮,相遇同道之喜不自胜之。

      人群中又冒出一丝冷哼,那冷哼之人似乎更为倨傲了起来,双手抱臂,斜仰着下巴,似乎对齐延一众很是鄙夷。

      齐延并不在意那几声哼叫,他摇了摇头:“在下所为并非丰宁,而是——”

      “沧溪。”

      “沧溪?”壮汉不解书中事,并未听过沧溪书院的名声。

      学子也疑惑半晌,复而惊讶地望着齐延:“沧溪?可是那间在银湾镇的小书院?”

      沧溪书院并不出名,若不是学子与这间书院有过一段机缘,他也不甚了解沧溪名号。

      早年间学子求学问道于四海,于银湾镇时偶遇一先生携一幼女端坐溪边品茗,先生蘸水作诗,诗中气韵不输如今诗文大家任一,学子惊诧不已,忙掏纸笔相记,可先生却摆摆手,任传世之诗消没风中,便自在行去,去留如心。

      事后学子访邻探寻先生身份,才得知先生客居银湾,启书院于沧溪之源,那便是沧溪书院。

      “公子果真见识广博,只是……”学子话音一转,“在下曾在沧溪求学三日,那位顾先生虽有大才,但从不讲明经科举一事,若公子求学所为今年秋试,只怕丰宁书院更合适些。”

      天子月前颁旨,愿广纳天下贤才,增开恩科,是以广大学子纷纷游走求学,希以摘桂今秋,丰宁书院是近岁声名鹊起的大书院,去岁科考,黄州三十六名举子中,就有二十名出自丰宁,丰宁书院的院长更是放下豪言——要这满墙金榜皆出自他丰宁门下。

      故此,不少学子问丰宁之名远赴黄州求学。

      “在下仰慕顾先生已久,此行无关功名。”齐延拱手婉拒。

      “齐兄不再考虑……”

      学子有些着急,他所见的齐延胸怀大才,他自是不忍齐延久穿布衣,不踏殿堂,可学子话一说出口,却被那冷哼之人骤然打断,那人异常倨傲,斜着眼走出人群,不屑地望着齐延:“丰宁书院岂是那么好进的?况且……”

      秦少爷冷哼两声,幸灾乐祸地道:“只怕你的沧溪书院也要落空了。”

      “这是为何?”学子有些讶异,他就不在黄州,并不知沧溪书院近况。

      “沧溪书院久不收学子,入不敷出,我听闻三日前,那顾先生之女顾书意前往碧水城张员外家要债,还被张员外当乞儿赶了出城,沦落到要债的地步,只怕沧溪书院离关门不愿,您这一路求学,只怕是要落空了。”

      说着,秦少爷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他早就看不惯齐延那一副光风霁月运筹帷幄的样子,如今见齐延所愿落空,心中畅意无比。

      “公子慎言,顾先生大才,哪怕是一事因黄白一物受困,那也是龙游浅滩,世人重结果而非过程,在下倒是更看过程而非结果,哪怕求学之行落空,此行收获亦会使在下受益良多。”

      齐延不再理会秦少爷,学子壮汉一众人也难以言说,除少数心热丰宁书院的游人奉承秦少爷两句之外,山洞复归寂静。

      半日过去,天色复晴,众人三两离去,学子壮汉等人也对齐延拱手拜别,那巾帽姑娘也不例外,姑娘拢着袖子,不经意地问:“顾先生行止随心,公子可还愿赴沧溪?”

      “耳听不如眼见,先生在与不在,总该亲眼一观。”

      “那顾先生从不延讲明经科举,公子为何向他求学?”

      “求学问道一事,无关功名,无涉利禄。”

      “若是公子有朝一日置于数九寒冬,身无蔽体之衣,行无果腹之食,在利禄与道学之间,选择可依旧如常?”

      “如常。”

      “但人死如灯灭,公子无命,何谈道学?”

      “这……”齐延顿住了,似乎不解面前这姑娘为何步步紧逼,“在下学识浅薄,还请姑娘见教。”

      “从心则矣,有人背德郁郁一生,有人祈食以为后日之碌行,都从心则矣。”

      齐延没再回答,低眉思索半晌。

      顾书意死死盯着齐延,直到耳边一阵似风般的声音响起,她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恭喜宿主完成初级任务【诲人不倦】,奖励积分*10,正在为您更新商城物品。”

      的确,顾书意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人。

      她本是现代社会兢兢业业早八晚十奋战在一线的科研民工,一日傍晚在实验室与学姐聊起隔壁文学组的课题《论古代科举与现代教培的联系》,感叹文科硕论就是好水,二十八号混凝土与意大利面加起来都能写一篇三万字的毕业论文,结果背后说人长短报应不爽,第二日睡醒,顾书意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成了银湾镇顾先生的独女,顾先生虽经营书院,却肆意往来,不喜金银,学子几乎散尽,没了钱粮之源,顾书意只能勉强靠着变卖家财度日,然而家财总有尽时,山穷水尽之刻,她于匣中寻到一张碧水城张员外的借据,便赶赴碧水城要债,谁知那张员外满口否认,甚至还将她诬作乞丐赶出了城。

      她自碧水城归银湾镇,路经和风岭,便到了此处。

      和所有穿越女一样,她也有个系统,只是这个系统异常古怪,顾书意摸索半年才弄清了这系统的运作原理,成功启动了系统,在完成无数个教小孩写字的低级任务后,顾书意终于开启了系统商城,并喜提新手奖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套。

      祸不单行,商城里也没啥好东西。

      顾书意略扫了两眼,在那本《王后雄高考辅导手册(第五版)》那里,捂住了悲伤的眼眸。

      ——“商城已更新完毕,宿主可重新点击预览商品。”

      顾书意点开脑中透明面板,一眼就看见了那抹熟悉的高等数学绿,她再次捂住了悲伤的眼睛,仰望天空45度角,争取不让眼泪流下来。

      “姑娘,您这是……”齐延不解地看着顾书意,关切地问道。

      “没事,风大,迷了眼睛。”顾书意放下了手,长叹一口气,“齐公子若要要前往沧溪书院,我可与公子同行。”

      “我就是顾伯雍的女儿,顾书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