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烂柴村的小康之路·一·七生娘的营生 ...
-
都说呀——阎王爷管死,七生娘管生。
七生娘,那可是烂柴村家喻户晓的人物。
之所以叫七生,是因为她是七个孩子的娘。正所谓久病成良医,女人生孩子也是越生越熟门熟路,七生娘干脆做起了接生婆。从她一双手底下,不知道滚下来过多少孩娃儿。
不过若是碰上别的村庄,七生娘也不会被当成神来供奉着,偏偏叫她碰上了烂柴村。
烂柴村从前并不是正经庄子,而是几个村子中间空出来的一块荒地。那时候恰逢天下大赦,一伙从县大牢里放出来的囚犯没去处,便一块儿在此地安了身。其实他们当初也没犯什么大事,至多不过欠了人家几钱银子没还、偷了只鸡,还有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咋进去的。但周遭村庄多多少少有点不放心,没人愿意给他们差事干。没办法,这些人只好砍点柴上远点的镇上换两个钱。这点钱自然连顾自己吃喝都够呛,哪儿还够娶媳妇?再说方圆几十里也没人敢把闺女嫁来。于是烂柴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棍村。
过了一二年的苦日子,光棍们才翻了身——村里来了个厉害人物。此人刚来村里的时候抱着一个妇人,骑一匹大黑马,手里拎一条乌油油的鞭子,一马鞭下去就抽倒了一个光棍住的窝棚:“什么鸟村子,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哎呀,壮士啊,你把俺们村唯一一个歇脚的地方给抽倒了……”
所谓的壮士这才看见窝棚底下还趴着一个手里死护着俩馒头的黑汉子。他手执马鞭上前一步。
“我说我说还不行吗?你别打我馒头主意……”
壮士翻翻白眼。
“俺们村子里的豆是一群游手好鲜的银,不游手好闲能进了县打捞(大牢)吗?咱除了砍柴啥都做不了,哪儿盖得了方子?旁边村子里没人愿意帮咱们盖方子,再说咱们也请不起泥瓦匠。这……这不才没方子嘛。这个棚子还是我偷偷跑到二里地外的牛家撞拆了个猪圈才搭起来滴。你就给俺毁了……”
“我会盖房子。你们往后都听我的,我保证你们住得上房子。”
“真滴啊?那咱娶得上媳妇啵?”
壮士又翻翻白眼:“罗嗦啥,我说娶得上就娶得上。”
“那太好了,俺去通知俺山洞里的兄弟,叫他们都来见你!”黑汉子挪动着要起来。
“慢着!”壮士喊道。
“啥?你还是要俺的馒头!!!”
… …
后来,壮士就成了烂柴村的村长,带领烂柴村二十八条光棍儿发家致富奔小康。再后来,光棍们吃上了粮食,住上了房子,娶上了媳妇。
但是神通广大如村长,也只能给他们弄来媳妇,却弄不来娃儿。而且生的时候一个没仔细,别说娃儿别想要了,连媳妇都得赔进去。
连村长都没法子了,难道就这么偃旗息鼓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七生娘自学成材了。往后谁家媳妇生娃,都苍蝇一样围着七生娘转悠十天半个月。只要是她一出马,这家的香火就算是稳当了。
老瓢子自豪地说,村里可以没有村长,可不能没有七生娘。
老瓢子是谁?七生娘他男人呗。
这话刚说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家的二亩地就被不知道谁家的牛啊马呀糟蹋得一根儿野草都不剩,他上村长家哭诉的时候,村长叭唧着烟袋儿,眼皮也没抬起来就扔给他俩字:活该。
等老瓢子讨不着好磨磨唧唧蹭出去,村长才撂下烟袋,摸着两个闺女的头,高深莫测地说:“大娃、二娃儿,叫你叔把牲口拉回去吧。你们娘又要生了,还得靠七生那手艺。”
七生娘当了这么久的接生婆,当然比那呆头呆脑的老瓢子精明些。“瓢子啊,咱怕是得罪村长了。咋个办?”
也没等她琢磨出咋个办,村长就召她来接生了。这次,饶是手底下过了无数条人命的七生娘心里也打起鼓了:村长家的那位,身子骨儿一向不大厚实,前头两个娃能平平安安爬出娘胎已是万幸,这第三个……
没底归没底,七生娘一不能砸了自个儿招牌,二不能叫村长把家里另外那点地再给平了,卯足了劲儿,她也就把孩子顺顺利利给弄出来了。
“哇——啊——咔嚓——”这孩子也真够邪门,一出世便逢着老天打了个惊雷。
七生娘本就累了个几天,这会子一个受不住直挺挺地栽下去了,也顾不得一伙儿人手忙脚乱地瞎嚷嚷:“了不得了,七生娘给孩子吓昏过去了。”
后来,烂柴村村民一致认为,这就是村长家的三丫头与众不同的预兆哇。
要说以往,七生娘劳苦功高,谁家不是问一声:“七生娘,你给俺家孩子想想叫啥名儿吧?”七生娘没读过书,可自认见识不少,她就顺着口编:“孩娃的名儿,取贱点好,我刚来的时候,看见一捆青草,不如叫草娃儿吧。”别人便千恩万谢,草娃草娃叠着声儿地叫下去,心里头送了口气:咱家算是走运了,七生娘上个月去接生的路上看见两条狗那啥还跟人家取名“狗种”呢。
以村长的威严,当然不用问七生娘的意见,何况人都昏过去了,想问也问不了啊。村长望望床上自个儿的媳妇,她倒是念过书,大女儿的名字就是她取的,叫绒生,说是大闺女生出来的时候头发稀稀疏疏像鸟儿身上长的绒毛。只是后来他媳妇身体更加不好了,生完二闺女就好久醒不过来,这次也是。
村长这个人性子又急,不立马想出个什么名字叫叫娃儿他不舒坦。怎么办呢?有人就说了:“村长村长,七生娘不是每次看见啥就叫啥吗,你也试试看呗。”是啊,不光七生娘,他媳妇不也是这么取名字的么?
试试就试试呗,他抱着小女儿,在村子里绕了好几圈,直到跟随他的队伍越来越短。
最终,他停在一棵树旁边,眨巴眨巴眼,看着一脸期待以为村长要给娃儿取名“树干”的村民们说:“村里的豌豆花开得多好啊,就叫豆花吧。”于是张豆花其名横空出世。
此时的村长啊,并没有注意到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满脸的怨念。
不过,怨念也是一时,当那闺女长大之后听见七生娘充满遗憾地说:“咋不叫我给取名呢?我可是早就想好了要取啥名字,我来的时候啊,太阳刚下山,我就想这家孩子就叫‘下山’了……”
爹,感谢您当年不辞辛苦地抱着我满村乱跑,并于黑灯瞎火中看见了那神奇的豌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