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春闱风波再生,少年持正不阿 ...
-
上元节的喧嚣尚未散尽,京城已浸在料峭的春意里。国子监的柳树抽出新绿,檐角的冰棱融化成水,顺着瓦当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浅浅的水痕。宋云安踏着晨光走进翰林院时,就见几个老翰林围在廊下低声议论,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
“宋编修来了?”掌院学士见他进来,招了招手,语气沉郁,“你来得正好,出事了。”
宋云安心里一紧,快步上前:“大人,何事?”
“今年春闱的闱墨,被人动了手脚。”掌院学士将一卷誊抄的考卷递给宋云安,“原定的会元卷,不知被谁换了,换成了一篇立意平平的文章。阅卷官们争执不下,有人说是笔误,有人说……是有人故意为之。”
宋云安接过考卷,快速浏览一遍。被替换的文章他有印象,出自江南才子苏明远之手,此人在前几场考试中表现优异,策论尤为精彩,被几位主考官一致看好。可眼前这篇,字迹虽模仿得相似,笔锋却软了许多,尤其结尾处的论点,更是与苏明远平日的主张相悖。
“这绝非苏公子手笔。”宋云安肯定道,“学生曾与苏公子在国子监论过策,他主张‘农商并重’,可此文结尾却说‘重农抑商’,前后矛盾,定是被人篡改了。”
“你也看出来了?”掌院学士叹了口气,“可有人说,是苏明远自己改的,想迎合主考官的心意。更有人……把这事往你身上引,说你与苏明远素有间隙,是你动了手脚。”
宋云安眉头骤蹙。他与苏明远确有过争执,去年在国子监讨论《盐铁论》时,两人因观点不同吵过一架,这事在京城士子圈里不算秘密。可他绝无可能在春闱上做手脚——这不仅违背本心,更是欺君之罪。
“是谁在背后嚼舌根?”宋云安压下心头的火气,声音冷静,“春闱考卷有专人看管,加盖了骑缝章,岂是轻易能换的?定是有人蓄意栽赃。”
掌院学士看着他坦荡的眼神,暗暗点头:“老夫也信你不是这种人。只是此事牵连甚广,景逸王已上奏陛下,说春闱有舞弊嫌疑,请求彻查。陛下震怒,命周明轩大人牵头,会同刑部、礼部共同查办。”
宋云安心里一沉。景逸王这时候跳出来,绝非为了公正,怕是想借春闱舞弊案大做文章,打击异己。而他,很可能就是第一个被打击的目标。
“学生愿配合调查。”宋云安朗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定能还苏公子一个公道,也还翰林院一个清白。”
消息很快传开,定国公府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青月急得团团转:“夫人,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小公子!春闱的规矩那么严,小公子怎么可能接触到考卷?”
白云桃坐在窗前,手里拿着宋云安幼时的启蒙书,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神色平静:“他想查,就让他查。安安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们查。倒是你,去给青禾传个话,让她在宫里多留意,看看景逸王和容妃有没有什么动作。”
“是。”
宋彦博从兵部回来,听闻此事,只是淡淡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已让人去江南查苏明远的底细,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另外,周明轩是个公正人,有他在,定不会让安安受委屈。”
话虽如此,夫妻俩心里都清楚,这场风波绝不会轻易平息。景逸王既然敢出手,必然做足了准备,怕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宋安往里钻。
三日后,周明轩在都察院开堂审案。涉案的考官、誊抄官、监场御史都被叫来问话,宋安作为“嫌疑人”,也被叫到堂前。
景逸王坐在旁听席上,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看着宋云安道:“宋编修,听说你与苏明远曾因学术之争,闹得很不愉快?”
“是有过争执,但仅限于学术。”宋云安直视着他,不卑不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生虽与苏公子观点相左,却从未想过用旁门左道打压他。”
“是吗?”景逸王挑眉,“可有人看到,春闱前一日,你曾去过后厨,而负责运送考卷的杂役,恰好在后厨歇脚。你敢说,你没趁机接触过考卷?”
这话一出,满堂哗然。周明轩皱眉:“宋编修,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宋云安坦然道,“那日学生去后厨取母亲让人送来的点心,恰逢杂役在喝水,学生与他说了两句话,仅此而已。”
“说的什么话?”景逸王追问。
“问他辛苦不辛苦,还给他分了块点心。”宋云安道,“当时后厨还有其他杂役在场,可作证。”
周明轩立刻让人去传后厨的杂役,果然证实了宋云安的话。景逸王却不肯罢休:“就算你没亲手换卷,也可能指使他人。你身边的小厮,那日也在贡院附近徘徊,不是吗?”
宋云安心里一凛——他竟连自己身边的小厮都查了,显然是早有预谋。
“我那小厮是去给我送御寒的衣物,”宋云安冷静道,“当时很多考生的家人都在贡院外等候,并非只有他一人。”
周明轩让人核查,发现宋云安所言属实。景逸王的脸色沉了沉,却又抛出新的证据:“这是从苏明远的书童那里搜到的,上面写着‘若落榜,可寻宋编修相助’,你敢说你们之间没有交易?”
那是一张字条,字迹确实像苏明远的。宋云安接过一看,却笑了:“王爷有所不知,苏公子的书童曾来向我借过银子,说是苏公子盘缠用尽。我当时没在家,就让管家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这字条是他感谢我,说若将来有机会,定会报答。”他看向周明轩,“大人可去查定国公府的账册,那日确有一笔二十两的支出,用途写着‘赠苏公子书童’。”
周明轩立刻让人去查,果然在定国公府的账册上找到了记录。景逸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还想再问,周明轩却抬手制止了他:“景逸王,宋编修所言皆有佐证,暂时看来,与舞弊案无关。我们还是先从考卷本身查起吧。”
他转向负责保管考卷的官员:“考卷的骑缝章,是否完好?”
那官员脸色发白,支支吾吾道:“是……是完好的。”
“是吗?”周明轩拿起那份被替换的考卷,对着光仔细看了看,“这骑缝章的边缘,有一道细微的裂痕,不像是原章,倒像是……拓印上去的。”
众人凑近一看,果然如此!那官员顿时瘫软在地:“是……是小人一时糊涂!景逸王的人找到小人,说给小人五千两银子,让小人拓下骑缝章的印,再……再替换考卷……小人一时贪念,就……”
真相大白!满场哗然。景逸王猛地站起身,怒视着那官员:“你胡说!本王何时指使过你?!”
“王爷息怒。”周明轩神色严肃,“此事已涉及宗室,下官不敢擅自做主,需上奏陛下,请陛下定夺。”
景逸王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他没想到,自己布下的局,竟被周明轩三两下就拆穿了,还差点把自己搭进去。
宋云安站在堂下,看着这戏剧性的反转,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景逸王这次失手,下次只会更狠,他必须更加小心。
【系统提示:宋云安在舞弊案中自证清白,展现坦荡品格,触发“持正不阿”特质,好孕值+300。当前好孕值:4600+300=4900。】
系统的提示音在白云桃耳边响起时,她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宋云恙和宋云阳放风筝。青月从外面回来,喜气洋洋地把审案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道:“夫人您看,我就说小公子是清白的吧!周大人真是公正,一下子就把景逸王的阴谋戳穿了!”
白云桃笑着点头,心里却想着宋云安方才派人送来的字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小心后续”。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真正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
几日后,景元帝下旨,以“诬陷同僚,扰乱春闱”为由,罚景逸王闭门思过三个月,涉案的官员被革职查办,苏明远的会元身份得以恢复。一场风波看似平息,京城的空气却更加凝重。
宋云安在翰林院的声望,因这场风波不降反升。士子们都赞他“身正不怕影子斜”,连之前对他颇有微词的老翰林,也对他刮目相看。
这日,宋云安从翰林院回来,见宋云阳正在算今年的春耕账目,宋云恙趴在旁边看,时不时用小手去拨算盘珠子。白云桃坐在廊下,手里缝着一件小小的夹袄,是给云恙做的。宋彦博则在教宋云安新得的一套剑法,父子俩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大哥,你真厉害!”宋云阳放下算盘,满眼崇拜地看着宋云安,“那些人那么坏,都没能冤枉你!”
宋云安笑着揉了揉他的头:“不是大哥厉害,是公道自在人心。做人,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宋云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大哥,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个好人。”
众人都笑了起来,暖融融的笑声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