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十年深秋 ...

  •   天启五年十二月,隆冬,大雪三日,苍山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亭中有一华服公子,狐裘锦衣,坐于亭心,面前一把焦尾桐木琴,专心抚琴,琴声清寂。
      一曲终了,忽听得一声喟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只见一弱冠男子,倚槛而立,眉似远山,目若点漆。
      男子俯首:“失礼了。在下子音,山野村夫。适才闻先生曲中寂寥之意,情不自已,惊扰先生雅兴。”
      “你可听出曲中寂寥?”
      “...旷世孤寂。”
      华服公子起身:“在下大理寺卿,伯琴。先生也来湖心亭赏雪与否?”
      “在下为赏曲而来。”
      伯琴了然一笑,信手一曲,洋洋洒洒。子音抚掌:“汤汤乎若流水。”
      伯琴手指轻转,琴音宽厚。子音曰:“浩浩乎若高山。”
      伯琴大喜:“某抚琴多年,未有善闻如先生者。”
      遂相交,情愈厚。

      又年,子音游于市。见人群聚集,朝廷发文:“大理寺卿伯琴,玩忽职守,诬陷忠良。上命入狱,不日贬谪塞北。”
      平民皆唾弃,谓伯琴不理政事,无所作为,致使抚远将军蒙冤被杀。
      子音不以为意,散家财,探狱。
      伯琴于狱中,阴冷潮湿,衣衫单薄,血痕透裳。
      “伯琴。”子音轻唤,将所带斗篷穿过栏杆,批于伯琴背上:“此间阴冷,莫要感染风寒。”
      伯琴闻言,眼中惊异一闪而过,喉头轻动,仍旧紧抿唇角。
      “你何时启程?”
      “三日后。”伯琴不觉,手指握紧衣角,指尖泛白。半晌,踌躇开口:“我已声名狼藉,你…又何苦,来受我牵累。”
      “你何曾牵累过我?”
      “你不怪我,身居高位,不曾作为?”
      “我知道你,哀莫大于心死。”
      伯琴猛然抬头,一双明目紧盯子音良久,眸中光芒闪烁:“我亦憎恶自己无能。抚远将军以莫须有之罪下狱,我四处奔走筹谋,不敌世家大族暗中苟合,谋害忠良。尚书之子知法犯法,草菅人命,我欲秉公执法,却败于官官相护,终难回天改命。科举舞弊,我一力上表述情,谁料层层拦截,陈情奏表难以上达天听…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奸佞当道,吾实不愿同流…”
      子音颔首:“举世皆浊,凡尘皆醉,我知你怅然寂寥,无所适从。”
      “你不问我,何不弃官归隐,同你一般,遁入山水,不问世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世人皆谓你爱慕名利,我知你是不忍。归隐之道,并不艰难,更可搏得一世清名。只是你若弃官,大理寺卿一职必然旁落入世家大族之手,届时,朝野上下必然愈加倾覆。你放不下黎民苍生,宁愿顶着骂名,也不忍离去。”
      伯琴会心一笑,眼神清明:“知音难求,吾此生得君一人,足矣。”
      “闻君此言,生亦何忧,死亦何惧。”
      伯琴黯然:“可怜从此相隔天涯,望君,保重。”
      子音笑而未答。

      时已入秋,伯琴带一骑轻从,北上出关。路遇一黑衫男子坐于马上,怀抱焦尾。
      “子音?!”伯琴催马至男子身旁,子音莞尔:“我本是四海为家之人,早就想去领略塞北风光。”
      伯琴目光落于焦尾之上:“它…”
      “千金散尽还复来,焦尾如今终于物归原主。”
      伯琴接过焦尾,细细摩挲:“只有你在,它才有意义。我们走吧。”
      脉脉斜晖里,两个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大雪满朔北,胡笛又苍凉。你说边塞的笛茄与你的琴声想和,会否别有一番滋味?”

      塞北气候恶寒,风物恶劣。伯琴任一闲职,无事便为子音抚琴,生活清苦,却也怡然自得。
      春秋五度,子音在初春时节病倒。塞北苦寒的气候早已侵袭子音本就单薄的身体,一病如山倒。伯琴遍寻医士,怎料江湖郎中学艺不精,子音的病一日日加重,到春末竟频频咳血,卧床不起。
      伯琴心急如焚,无奈地处边塞,偏僻至极,名医难寻,药材稀薄。伯琴竭力照料,日夜不离,子音仍旧日渐消瘦。
      屋漏偏逢连夜雨。时年,关中大旱,自冬至夏,滴水未降。时至九月,旱灾接连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朝廷补给迟迟未至,断水三日。子音一言未发,伯琴暗自惊心,思及子音身体定难承受缺水之难。心一横,拿起匕首划破手腕,用碗接了一碗血,之后包好伤处,用衣袖遮盖。
      把碗端到子音床头,唤醒子音。
      子音只觉一股腥味,眉头微蹙,气息奄奄:“这是何物…”
      “是鹿血。今早侍从进山,猎得一公鹿。如今关中干旱,只先以此代水。”
      子音端详伯琴苍白的脸色,明白入秋以来,饥荒蔓延,莫说公鹿,便是树皮枯草都难寻。子音并未戳破伯琴的诳语,略一点头,将碗中鲜血尽数饮下。放下碗,费力直起身体。
      “伯琴,可否为我再弹一曲?”
      “自然。子音想听何曲?”
      “你我初遇之时,你弹的那曲,高山流水。”
      伯琴不语,取来焦尾,挥手弄弦,袅袅乐声似水流般涌出。
      第一波音折如江南流水,缠绵悱恻,丝丝入扣,八百里杨柳春风。
      第二波音折如浩瀚山脉,云雾缭绕,壮怀激烈,八千里山高路远。
      第三波音折如…如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声裂帛,魂兮,归来!

      深秋,姗姗来迟的雨水化作满天飞雪飘满苍穹。点苍山上多了一座新坟。
      伯琴披着那件已经破旧的斗篷,盘坐在墓碑旁,膝上放着焦尾。
      北风夹杂雪花染白了他的青丝。
      伯琴静静抚摩琴弦,然后慢慢将所有琴弦握在手里,用力一扯,琴弦尽断。
      伯琴把焦尾埋在子音身旁。
      子音已逝,伯琴终生不复弹琴。

      天启十九年春,新帝登基,改年号为永定。伯琴受诏返京,归京途中杨柳千里,时人称奇。
      伯琴归京,上授内阁学士,直帝阙。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帝大宴群臣。
      宴酣,帝谓伯琴:“素闻爱卿善琴,何不献曲一首,以助兴。”
      伯琴笑曰:“塞北十年,琴技尽失。”
      帝抚几叹息。

      知是年少物华长
      音绝灞陵杨柳伤
      难觅人间知音者
      求去千里不还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