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女孩夜聊第二夜 ...
你更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呢?悬疑片,爱情片,黑白片,默片....还是恐怖片,又或者是你心里别的电影分类呢?
我更喜欢结尾是悲剧的爱情片,因为等到电影结尾,我就会异常兴奋的对自己说:看吧,我说什么,这就是现实。像极了某些人当他们劝阻无果后你仍干了这件事情但是以失败告终时他们的嘴脸:看吧,我说的什么,我早说过这样子行不通的,你非不听。我清楚我心里有个叛逆的小孩,倒不是因为别人跟我说别做什么我就会尝试一下,而是因为我想做的事情总是打破别人的规则。总是有个声音告诉我,难道我一定要过正确的人生,难道我什么事情都得成功吗?在人际关系中,在学业上,在事业上,在生活里哪怕学做一个蛋糕,当然我本人做得一手好的泡面,我非常能接受自己的失败,甚至比成功接受的也要彻底,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成功,失败了是常有的事情,而是我觉得自己尽力而为了就好,很多事情我对结果没有百分百的主导权,失败了还想做就再做。
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对自己宽容一点。我的生活里有很多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而选择结束自己人生的例子。我当然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纠结,悲伤,痛苦。我只是觉得当你在读这些字的时候,你能明白你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对。
我有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是大家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举个更好笑的例子,就是现在呢世界上有一百万人在同时吐,只不过因为一些人是因为吃坏了肚子食物中毒,另一些人是听了一些令人厌恶的话,与令人厌恶的人有了不愉快的经历。
当你有了足够精力去应付生活里的烂人烂事,你就会发现,诶,好的睡眠好的饮食习惯真的太重要了,因为当你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时,你会觉察到别人的无关紧要,也许,他们仍然存在在你的发呆空隙中,他们的任何一句话,他们的表情,动作,你对他们的回应,但是慢慢地,你会从这种场景中剥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而不是亲历者。
我总觉得,大脑就是一只猫,但凡你阻止他,那晚上大脑就会放烟花,给你各种联想,想法,各种emo时刻,那如果你顺着他呢?他会越来越嚣张跋扈,总是不禁让人发问,如果我受大脑控制,大脑又收谁的指示呢?
大家可能知道有个很有趣的实验,大概一位教授在课堂进行演示,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空杯子,一些沙子,几个鹅卵石,一些水。他问同学们怎么才能最大化利用杯子的空间,大家都说先放鹅卵石,再用沙子和水填满,果然被子空间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教授问那如果倒过来呢,先用沙子和水填满,再放鹅卵石,果不其然,鹅卵石在水里飘着,而水都溢出来了。鹅卵石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框架,人一定要有稳定的内核,这就需要长期的构建,如果你觉得自己哪个方面不足,你只是没有支撑他的体系,或者你还没找到与其的连接方式。
或者说,曾经你也相信过他,终于看到了不止你自己站在未来了,只是突然看到了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被爱的人不用撒谎,因为爱他的人会主动帮他圆谎。到后来就是不停地安慰自己了对吧:你的感受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所有的为他的狡辩分析都会回归至你的直觉。最有趣的一点就是,你仍不觉得他对你造成的不舒服不尊重的感受可以覆盖你们之间的所谓的“小甜蜜”。真的很折磨人啊,这种境地,这种“下一次来电”的境地。
因为此时此刻,你的可爱的小脑袋瓜里全是他给你的承诺,那些“与你无关”的承诺,那些完美他人生的“拼图”。这么久以来,我还是觉得女孩始终是最美好,但我又坚信着自己的脆弱,一次次地,完全不长记性,一次次被伤害,一次次被抛弃....可能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的原因,我在慢慢地构建自己的体系,正所谓,不破不立。
真正吸引你的是什么呢?是这个人给你描述的美好未来,还是这个人描述的和他的美好未来呢?我的答案每次都是,这个人描述的和我的未来,因为我不止是想要参与这项“活动”,因为我也想要主导。任何人对我提的条件都应该是以他的付出为前提的,这其实也不要太像做生意,我也无意去将其描述成一次等价值交易,而是它是由支撑体系的,你的付出是有东西和他陪伴的,和他互相支持的。
同理,当你听别人给你画饼的时候,自己有个想法就是也许我忘记这些或许是“举足轻重”的不愉快,就可以得到一切,我要忍辱负重,我要隐忍,我要忍受,就想做考试题一样,熬很多的夜,看很多的书,掉很多的头发,我才配,这些痛苦只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是的,没人能给你指明道路,任何人的未来都充满着不可预测性,你把所有的当下抛弃,为了“更遥远的快乐”,牺牲这十年为了未来的十年,这样的交换,女孩,你觉得值得就值得。我只是有点心疼你,因为这些痛苦都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不是你自己主动找到的。你把很多选择权都交给别人,把很多想法都隐藏在心中,而是像一匹被缰绳套牢的马一样,我无意告诉你你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只是觉得,你得给自己一个机会,一次听你自己描述未来的机会。
当你跟他人诉说一种困境时,比如你跟你的好朋友闹了矛盾,但是你不能理解她,觉得他伤害了你诸如此类的,听你诉说的人可能会讲:啊没关系啊你大度一点就行了,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心不要那么狭隘诸如此类的。你可以通过别人对你的建议,通过他人你的反应看出他们的需求,有一些人甚至为你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而感到生气,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代入你的角色,而是给你带来这些不舒服的感受的人的角色,他们希望当他们做这些事时他们能被原谅,能被这些受伤害的人原谅理解,在你身上得到救赎,通过在你身上实施控制仿佛弥补了他们以前的“失控”。害,八卦就是减压。
我觉得人最幸福的事情,不是达成了愿望,而是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可能这样说,会显得非常虚伪,但事实确实如此。需求没有满足之前,脑子里都是如何去完成这个需求,如何实现目标,但是,你知道,这些完成之后,人获得不是幸福,而是一种得到后的倦怠。当娱乐新闻在描述某位金融大佬的时候,总是用“欲望满足后的倦怠”来形容,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形容可笑之极,为什么人们会追求一种“倦怠”,而不是一种幸福,当然我展开论述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而是社会似乎很喜欢追求一种“希望”所有欲望被满足的风气。另一方面呢,我也不是宣传一种“有梦想人就了不起”的观念,我从不认为有了梦想的人就了不起,他的生活就比其他人的生活高尚多少,而是,我认为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受到过童年创伤的人似乎更容易理解这一点,前文我们论述过,人会在亲密关系中会复演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好吧,我承认,大部分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童年创伤”,一颗敏感的人更能体会到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观察过或多或少的人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论一些人经历过怎么样的创伤,他们似乎更容易营造出一种幸福的状态,这可能就是因为这类人有一种变得幸福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体会过被遗弃,被忽略的小孩更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关心,什么才是正向的情绪反馈,什么才是有益的家庭投入。但让人心痛的一点就是,绝大部分人抛开治愈而是会不断惩罚自己的“内在小孩”,甚至把这一种恶性循环延伸到自己与小孩的关系当中。
大概大部分都听过一种概念“良性自虐”,比如当你受伤后,不断地抠刚长好的结痂,把自己没有处理好的关系延伸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当然不属于这个范畴。我认为任何投射都是发展的,就像前文提到的一点,我们为什么会跳不出这种恶性循环,是因为曾经这段关系有变好的时候,哪怕是一瞬间,无论关系有多么的恶劣,都会觉得只要等待下去就有好的转机,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新评估这段感情。虽然分析事情的动机,刨析自己非常痛苦,但是起码可以避免造成更大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痛苦。
很久都没有更新了,可能也没有多少人关注,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波澜壮阔的,希望在文学的世界里,能和大家产生一些链接,一些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夜聊系列会更新下去的原因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女孩夜聊第二夜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