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别走进雨里 ...
-
灰色的天,连绵不绝的雨,花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这是小城的八月。
陈晓星实习结束,他们的第二个篇章也要在不久后随之落幕。
江泽瑄父母早已回到上海,他执意要多留一段时间。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想延迟后半场的分别。
两张车票,驶向不同的方向。
陈晓星一直在忍,一路上,她给江泽瑄讲了好多个笑话,都是前一天晚上记下的。
她不想看他哭,他一哭,她就真的走不了了。
江泽瑄故意订了比陈晓星晚的车票,要亲眼看到她上了车,他才能安心离开。
雨还在下,陈晓星没想到,是自己先哭了。
“我想你怎么办?”
江泽瑄将陈晓星拉入怀中,“你要是想我,我就去找你。如果我没有出现在你面前,请你一定要再等等我,我一定会去。
“江泽瑄,我们不会再画上句号了对不对?”
“傻瓜,是省略号。”
陈晓星上了车,除了江泽瑄,她还有自己的路要走。
江泽瑄将伞塞到陈晓星手里,“上海是晴天,S市还在下雨,下车后别淋到雨。”
火车徐徐向前,他们隔着车窗挥手道别。
她最后给他留下了一句话:“江泽瑄,别走进雨里。”
成年后的时钟走得格外快,指针一圈一圈旋转,滴滴答答就走过三年。
江泽瑄比陈晓星早毕业一年,他用这些年攒下的钱,和一位前辈搭伙成立了家摄影工作室。他们的工作室在一栋破旧老楼里,平时除了拍摄,江泽瑄就是在扫掉到地上的墙皮。
尽管如此,江泽瑄还是很开心,他在小小的房间里,构建了一场关于未来的梦。
陈晓星恨不得全天二十四小时无休,她一边实习,一边筹备着论文。之前她和江泽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坐车到对方的城市,如今两个人都忙了起来,见面频率也就随之减少了。
不过还好,一切按部就班,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美好注定无法久存,这是陈晓星多年后回想起那段日子时说过的一句话。
这段感情最大的裂隙,不是来自那七年的分别。
工作室的生意短暂好过几个月,然后是长时间的停滞。之后江泽瑄的合伙人没了信心,带着一批设备离开了。
怕陈晓星担心,江泽瑄对她撒了慌。他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现实是他连工作室的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理想和现实无法比肩,但他不想认命。
那段时间他们总是吵架,江泽瑄一边和现实斡旋,一边想着怎么哄陈晓星开心。
江泽瑄其实很累,可陈晓星不知道。她只是想,为什么他最近这么没有耐心,为什么他对她的关心减少了,为什么他和自己通话时总是心不在焉?
在一个前辈的牵线搭桥下,他终于拿下一个大单子。凌晨一点,江泽瑄刚结束应酬,他喝的烂醉,一回家便栽倒在了床上。
次日醒来,一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几条未接电话。
电话接通后,陈晓星抽泣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
“江泽瑄,爸爸走了。”
半夜,陈晓星被外面传来的一声响动惊醒,她走到客厅,地上是碎掉的玻璃。
没有任何征兆,一场突发性脑梗将陈晓星父亲从这个世界带走。安抚好妈妈后,陈晓星蹲在医院的楼道里,拨通了江泽瑄的电话。
她不再强装坚强,埋头失声痛哭。
江泽瑄买了最近一班的高铁票赶到S市,殡仪馆门口,陈晓星终于等到了她的依靠。
“江泽瑄,你来的太晚了。”
他抱着她,一遍遍说着对不起。
弟弟年纪还小,妈妈性格软弱,奶奶年事已高,陈晓星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她什么都不懂,只能一点一点去学,最后为父亲办了场周到的葬礼。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父亲离开的那天,她就被迫成为真正的大人。可她一点都不想长大。
江泽瑄陪了陈晓星几天,就因为工作问题回了上海。陈晓星其实一点都不想让他走,但她不能拦他,只能试着去体谅他的不易。
他回到上海当晚,照例和陈晓星通话。互道晚安后,他迟迟未挂掉电话。
听筒边传来熟悉的声音:“你和那女孩趁早结束吧,她爸爸没了,家里还有那么小的弟弟,以后不都得落在她身上?对你没什么好处的。”
“妈,你有完没完。”
她听到门被重重关上的声音后,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作为长女的陈晓星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手中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她的心随着步伐沉重起来。
原来爸爸也没有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