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突生异变 ...
-
当七尾蜈蚣飞向小易时,小易反射性的伸手一挡,在众人没有发现之时,胡小易的手心突然发出微弱的红光,那点萤火之光竟然让剧毒凶狠的七尾蜈蚣避之唯恐不及。一接触到红光,七尾蜈蚣迅速逃窜出了老远。见此情景,小易虽然疑惑,但也容不得她思考了。
有生以来,胡小易从来没有见过眼前这等斗法场景,早在看到老和尚时,她就觉得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快到让她抓不住。
现在她已经没法思考了。
两个小孩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草庙中黑衣人和老和尚彼此怒目而视,作势斗法。
忽然间,一声炸雷响过,震的她的耳朵嗡然做响的时刻,她看到天际一道绚目闪电横空出现,竟打入人间大地,落在了那黑衣人长剑上。片刻间黑衣人全身的衣服高高鼓起,双目圆睁,便如将要迸裂一般。这时,这个草庙之内,在电光强烈照耀之下,已如白昼。
那在夜晚中盛开在剑尖上的闪电,竟是如此美丽,以致于让胡小易屏住了呼吸,而在普智的眼中,也再度出现了奇异的狂热。
“这便是道家真法的大能大力么?”
只听黑衣人一声大喝,左手剑诀引处,用尽全力一振手腕,惊雷响过,剑上电芒疾射而向普智。一路之上,草木砖石,无不激震飞扬,只有当中道路,留下深深一道炽痕。
普智连退三步,撤去手印,双掌合十,面露庄严,全身散发隐隐金光,低低念道:“我佛慈悲!”
“啪”的一声,只见他身前仅剩下的七颗碧玉念珠尽数碎裂,在身前三尺处幻成一个巨大“佛”字,金光耀目,不可逼视。
下一刻,电光与那佛字,撞到了一起。
胡小易突然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仿佛全身血液在刹那间全部倒流,她手足皆软,不能呼吸,只觉得那一个瞬间,风止了,雷歇了,整个世界停了下来。
然后,她不由自主地向后飞去,在她甚至还来不及感到害怕时,只见白光金芒,绚丽无匹,远胜过天上太阳。整座草庙,四分五裂,以那斗法两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包括天上震飞出去。
她一颗心里,空荡荡的,只觉得凌厉风声,不断从耳边掠过。
她的脑中,出现了一个念头:我要死了吗?还是这个真实的梦终于快要结束了?自己终于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了吗?
此时的她反而没有一丝恐惧,竟然感到松了口气。在这陌生的时空中她一直没有找到归宿感,死也不是那么的可怕。
就在此时普智以全身的法力,将七颗碧玉念珠的粉末聚集汇成一道金光狠狠地砸向黑衣人。黑衣人来不及躲开,被砸个正着。“哇”的一声,口中吐出鲜血,阴狠的眸子圆瞪着:“老秃驴!算你狠!”
之后,提剑迅速地消失在黑暗中。
普智看着黑暗中消失的背影,然后缓缓向胡小易走了过来,步履蹒跚。
小易浑身剧痛,虽然很想就这样的晕过去,却依旧清醒着。微睁着双眼看着普智的一举一动。
普智没有理会此时躺在地上的三个孩子,他苦笑着朝自己胸口看去,只见透过焦臭僧衣,依稀可以看见,一股黑气已在胸口渐渐合围,只剩下心口一处小小地方,未被侵袭。慢慢伸手向怀中摸索,他的手抖的厉害。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摸出了一颗红色药丸,约莫有指头大小,平平无奇。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想不到还是让鬼医给说中了,我到底还是要服他这一颗‘三日必死丸’。”
他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一点头,将这药丸吞了进去。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远山。天空中终于飘下了雨。
青云山耸立在风雨之中,朦胧神秘。
“道家术法,当真神妙,竟能役使诸天神力。若与我佛家互相印证,取长补短,必能参破长生不死之迷。只可惜道玄真人修行远胜于我,却终究和我那三个师兄一般,放不开门户之见,放不下身份地位。唉!”
普智长叹一声,收回目光,落到两个小孩身上。这时雨势渐大,淋湿了他们的头脸。草庙已在刚才的斗法中四分五裂,附近也没有什么可完全遮挡风雨的地方。
他心中忽地一紧,不由得为这两个孩子担忧。他刚才强运真元,以天音寺“大梵般若”奇功,借佛门至宝“翡翠念珠”之力,生出降魔大力,方才挡下了那邪人威力无比的“神剑御雷真诀”,并反挫重创于他,令他惊而遁逃。但他重伤之身,又生生受了道家奇术一击,已是油尽灯枯,连最后一线生机也绝了。眼下他不过是靠鬼医给的奇药“三日必死丸”苟延残喘,延长寿命三日而已。
“那妖人受创虽重,却未伤根本。我走之后,他必折返杀人灭口。到时不仅这几个小孩,只怕全村人家的性命都有危险。这、这、这如何是好?”
普智心乱如麻,他修为道行极高,但一来知道自己必死,心神先乱了几分;二来担忧无辜百姓性命,偏偏那妖人似是青云门中极有身份地位之人,若贸然上山求援,只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胡小易静静地看着那个老和尚独自纠结着,身上的痛已经减缓,但她却不能动弹。此时的她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闪即逝快到让她抓不住。剧痛分散了她的精力,她不能再想下去了。
普智心中最遗憾的,便是他平生大愿,竟不能完成了。他身为天音寺四大神僧,天下景仰,尊荣已极,但对他而言,更重要的却是参破生死之迷,解开长生死结。只是他早在五十年前,便已醒悟纵然自己再如何勤加修炼佛门道法,也只能增强功力修行,而不能解开生死之迷。
他苦苦思索,数十年后,竟真的被他想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办法。方今天下,佛、道、魔三教最为鼎盛,术法造诣最高最深。魔教名声恶劣,邪术残忍不道,人所不取;而道家奇术,精深神妙,与佛门各擅疆场,若能联手研习,必能突破僵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心胸开阔的三个师兄却异口同声地反对,以为邪说异想,反苦口婆心地劝告不止。他心有不甘,乃几度拜访道家名门,光是青云山就上了数次,却无一不为青云门掌教道玄真人婉拒。
想到这里,他苦笑一声,颇有自嘲之意,心道:都只有三日性命了,却还想什么长生不死,岂非庸人自扰?
只是他虽放开心胸,但看到那几个兀自躺在地上的小孩,心中却实在是放不下,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良策,向左右看了看,见远处还有一棵松树,尚可遮挡一、二风雨,聊胜于无,当下强打精神,抱起几个孩子,勉力向那里走去。
好不容易走到树下,小心放下三人,普智已是精疲力尽,一下子坐倒在地,背靠树干,不停喘息。
胡小易本来减缓了的剧痛,此时被那老和尚一提一放,痛感一下加剧了。连睁眼了力气都没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这一句道家名言,带了几分凄厉激愤,从普智口中,缓缓念了出来。
苍穹如墨,环盖大地。无边乌云压顶,雨丝从天空落下,细细密密,冷风吹来,点点滴滴,打在脸上,寒到了心里。
他仰望苍穹,半晌,才慢慢收回目光,看着身前这两个小孩,低声道:“三位小施主,老衲有心相救,无奈有心无力。事情本由我而起,反倒害了三位,真是罪孽啊!唉,你几人若是青云弟子,在那青云山上,众人之中,只怕还安全些,现在却……”
小易听到这句话,突然大惊。她想起来了,这是诛仙中的话,这句话她记得尤为深刻。一系列的熟悉感终于串联起来了,那么这个世界是……诛仙的世界。她竟然到一本小说中来了?!
这时忽然,普智全身一震,口中喃喃道:“青云弟子,青云弟子”他心念急转,似乎抓到了想到了什么,却又要在眨眼间将要失去。片刻之间,他竟已出了一声冷汗。
然后,他的眼中,不知为何,又再度出现了那莫名的狂热。
他仰天大笑,笑声中却带了一丝疯狂!
“妙极,妙极!我虽命不久矣,但若传授一人佛家神功,再令他投入青云门下,修习道家术法,岂非一举两得,既可救他几人性命,又能替我完成心愿!”
“佛道二家自古隔阂,老死不相往来。青云门决想不到,一个年幼少年,又自小生活在青云山下,会身怀佛门大法。只要有人身兼两家之学,必可突破万年来长生不死的迷局。嘿嘿,若如此,我死有何憾?”
胡小易听到普智癫狂的声音,心中大骇。不行!不行!不能这样子一定要阻止他。!李大叔他们不能死,不能!然而小易本身已是受了重伤,此时一下子急火攻心,竟然晕死了过去。
普智一念即决,整个人竟是亢奋无比,两腮涨红,眼有血丝,下意识地看到了林惊羽的身上,手伸了出去。但伸到一半,却又停下,心中思索:此事关系重大,当今各门诸派门户之见极重,极其忌讳偷师,若为人知晓,事情败露,必死无疑。林惊羽这小孩资质极好,若为青云门收录门下,必定备受师长注目。他小小年纪,只怕藏不住这天大秘密!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目光转而落到了张小凡和胡小易的身上,想起了白天张小凡临死而不低头的倔强性子,点了点头,道:“资质差些,也不打紧,以后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他又看了看胡小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抓起她的手看了看,虽然看出这个孩子似乎有些问题,但却一直不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但他以时日无多了,也就再不迟疑,伸手在张小凡身上拍了几下,以残余佛力,将之救醒。
张小凡悠悠醒来,眼前模糊,耳朵里兀自嗡嗡作响。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正常,看清了眼前事物,顿时吓了一跳,张大了嘴合不拢来。
只见那个老和尚全身伤痕累累,坐在他的跟前,左边身子像是被什么焚烧过一般,枯焦难看,脸上黑气重重,一脸死气。但不知为何,老和尚却神情兴奋,满眼笑意。另外,他还看到了小易躺在一旁,昏迷不醒。连忙扑过去,想推行小易。但小易却丝毫不见转醒,张小凡愣愣地看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小易,你不会是死了吧?!你不要死啊!'
普智细细端详于他,安慰道:“小施主,你放心,她还没死,我会帮你治好她的。”
小凡抬起头看着普智,急切地道“真的吗?你快治好她,快!”
普智看了小易一眼道笑:“你放心我会的,你先回答我的问题,这风大雨大,你两个小孩子家,为何来此偏僻之地?”
张小凡怔了一下,道:“傍晚时看到你还站在庙中,后来看天要下雨了,这里破烂的很,我想会很冷,就给你送点吃的来。”
普智嘴角一动,合十道:“善哉,善哉。万物皆是缘,命中早注定,我佛慈悲。”
张小凡奇道:“你说什么?”
普智微笑道:“老衲是说,小施主与我有缘。既如此,老衲有一套修行法门,小施主可愿意学么?”
张小凡道:“法门是什么东西?”
普智呆了一下,随即大笑,伸出枯瘦手掌,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也不是什么东西,就是教你一些呼吸吐呐的方法。你学了之后,要答应我几件事,好么?”
张小凡似懂非懂,但还是道:“你说罢。”
普智道:“你决不对旁人说起此事,就算是至亲之人也不能说,你办得到吗?”
张小凡想了想,道:“小易和爹娘也不行吗?”
普智点点头。
张小凡想了想,先赶紧答应他让他快点救小易。这样想着也就点头答应了
普智见他小小年纪,脸上竟是一片坚忍,漫天雨丝如刀如剑如霜,打湿了他的小小脸庞,有几分憔悴。忽然深深吸气,垂下眼帘,不再看他,口中却继续道:“另外,你每日一定要修习这法门一次,但不可在人前修炼,只可在夜深人静时方可进行。最后,非到生死关头,切切不可施展此术,否则必有大祸。”
说到这里,他重新睁开眼睛,盯着张小凡,道:“你做的到么?”
张小凡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救小易要紧。
普智微微一笑,再不多话,便开始传他一套口诀。
这套口诀说长不长,只千字左右,但枯涩艰深,张小凡用尽心力,足足用了三个时辰,方才尽数背下。
普智待他完全熟记,这次松了一口气,神情间疲惫之极。他看着张小凡,眼中忍不住有慈爱之色,道:“老衲一生修行,从未动过收徒之念,想不到将死之际,倒与你有了师徒之缘。说来你也应该知道我的名号。”他顿了一下,道:“我法名普智,是天音寺僧人。呃,孩子,你知道天音寺么?”
张小凡想了想,摇了摇头。
普智哑然失笑,道:“真是个孩子。”然后又想起了什么,伸手到怀中摸索出一颗深紫珠子,细细看了好几眼,递给张小凡,道:“你且把这个珠子好好收起,不可让外人看到。待日后安定下来,你找个深谷悬崖,将它扔了下去,也就是了。还有,我刚才告诉你的名号,你也决不可对外人说起。”
张小凡接过珠子,道:“知道了。”
普智摸着他的头,道:“你我有这般宿缘,也不知来生可会相见末?孩子,你就跪下给我叩三个头,叫我一声师傅吧!”
张小凡看了看普智,却见他已收起笑容,脸色庄重,当下点头称是,叫了一声:“师傅。”便跪倒在地,重重叩了三个头。他刚刚叩完,还为抬头,便听普智低低笑了一声,但笑声中却颇有悲苦之意和决然断然。
张小凡正要抬头问他现在可以救小易了吧?!却突觉后背被人一拍,登时眼前一黑,又再度不醒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