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前进!帝国舰队 ...

  •   “现在开始对13550计划的讨论会。”
      大礼堂是很宽敞亮堂的,巧妙的设计让两侧厚实的防弹板成为装饰的一部分。这当然不是民用建筑,门外的卫兵两两一组,虽然更多是仪式上的巡逻、手上拿着的也是老旧的仅具备纪念意义的燧发枪,人们却不敢对此不敬,即使是上议院的议长也恭敬地向他们敬礼,所谓帝国权势的象征也即是此。
      主持人并不是别人,而是弗里德里希四世,目前银河帝国高登巴姆王朝的现任皇帝。他亲自发起了这次会议,以免部分权贵因为某些利益问题而恼羞成怒。坐在下面的大部分是军方将领,但政府的实权部门领导也同样包括在内。这是有大事情要发生了,有些人这么想道。
      一旁的侍者在指示下迅速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发给了诸多将领和官员,这是通过礼堂内的局域网进行发送的,不费功夫。只有「冷眼」奥贝斯坦一人拿到了特制的纸质材料,上面有特殊染料可以让他的头环识别出来。帝国在现任皇帝上台后进行了诸多产业转型,将主要物力放在了较为高科技的研究上,进而衍生出了诸多产业技术。其中基于神经材料的人机交互技术帮助很多军人修复了自己的残肢。虽然对眼睛的研究仍然不足,研究者依然发明出来了将雷达的扫描图样传输给大脑皮层的技术,也让帝国参谋长奥贝斯坦能够发挥其在军略上的奇智。
      他拿起厚厚的纸页,一摸就知道大概有三四十页的样子,读了起来。13550计划,起名风格依旧延续了帝国不讲人话的传统,虽然比以前的北欧神话起名法好多了,但还是让人无法通过名字直接理解其内容,从保密主义的角度上说倒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事物,倒是给官僚系统增添了不少麻烦。
      计划的内容不是很异想天开,也不复杂,无非是将帝国的数个民生领域进行一个协调性沟通,借此将人力物力集中在一起攻克某个特定的军工难题。看了下时间表,确认是较为长期的计划。现在是1986年,根据计划的时间基本是要持续到2005年底才算完成第一阶段。这也让奥贝斯坦放心了。工业人才的培养和对精细制材的准备是以十年甚至更长为周期的,就如同当年不列颠用百年育成适合铺设龙骨的巨木,又用了近三十年进行风干,以国家主导、在民间以利润为中心的造舰计划一般。漫长的周期并不是百年霸业的阻碍,而是让更为优良的文明和民族借以雄霸于世界之林的机会。
      计划的另一方面就是在现有科学进步持续缓慢的情况下对未来五十年的军事冲突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为此进行对人员的培训,同时对帝国军校进行改制。这就有些麻烦了,奥贝斯坦想道。他的双手轻轻不自觉地在眼睛上摸着,轻轻扒开眼睫毛衬托着的眼皮,感受着义眼的冰凉感,那种无形的刺痛,来源于他记忆深处的童年和每个人的言语和潜意识中对他的排斥,在他能够看到之后就更是明显。他对事物的感知是和他人不同的,严格来说,他的感知更像是昆虫的视角。一层层交叠的清晰的边界编织而成的丝状的布满漏洞的布料上是深浅色和气味和味道。人类的脸部的表情在他的眼中不是隐藏着的事物或是遮羞布,而是散发着臭味和辛辣或是苦涩的恐怖事物,没有人,甚至是他所效忠的莱因哈特大人,带来甘甜的滋润。他的心就如同干涸的大地一般崩裂着缝隙,却没有雨水,只有一阵阵风沙,带走这片荒漠上为数不多的残存的绿意。恐怕如果不是莱因哈特对他的担保,他在每个月定期的心理检查后恐怕就要以反社会人格的原因被停职了吧。
      军校虽然说是帝国皇帝直接掌管下的,经过了这两百年,底层的各个权贵已经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利益网,很难进行任何一星半点的改革,更何况是这种大幅度改革,简直是要了那些贵族们的命都不止。
      “很难。”不知是谁这么说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觉得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之中了。
      奥贝斯坦却觉得有些蹊跷。要进行军事上的理论讨论,按照惯例直接下发任务给参谋部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就行了。在他看来,这一次皇帝的命令,更像是……
      集权。
      历史上所有军事改制都是迫于压力下进行的,且大多不是外部压力,而是某些奇怪的内部斗争。而那些因为纯粹的外部压力而催生出的自我改革的军队,并不都是强军,但一定是能够在世界之林屹立不倒的军队。强如迦太基,罗马也依旧击败了他们。德三的巅峰时期军事战术战策战略居于世界之首,却依旧被人力优势拖垮了。倭国的海军曾经雄傲整个西太平洋,但也依旧以着堪称悲壮的姿态沉入了海底化作了礁石和尸骸。这都不是帝国的榜样。罗马之所以能够在成为帝国之前雄霸地中海和欧洲,是因为它在扩张中自发性的三次军改。因为外部的军队威胁而催生出来的改革,没有任何利益团体牵扯的改革,使得下一次自我革新使得了可能。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对军队编制的拆分,都无怨无悔地接受了,进而在山地里、平原上、丘陵和沙漠上,都成为足以一战的部队。攻城战和野战都有着十足的韧性,在进攻时保持着迅猛和配合,防守时不贪图后方的物资和生命,冲锋时勇于踏前,撤退时保持着充足的斗志,即使是一天一夜的阙战也无法消磨他们使其溃败。不只是士兵,还有商人,庞大的因为利益而自发性为士兵提供补给,扎营时随意挥霍的物资,让一座座堡垒竖立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上,让补给永不断绝。
      没有国家在诞生的那一天就注定要征服整个世界,但注定有那么几个国家将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它或许已经消亡了,语言习俗文化信仰全部消失,但只要还有人还记得它的故事,它的意志就将流传在这世间,直到永远。
      “这才是帝国的道路啊。”
      贵族是不是阻碍,要看接下来的事情了。只有帝国回到高登巴姆王朝初期的黄金时代,帝国军人才有雄霸世间的可能性。奥贝斯坦突然醒悟,这个计划并不是为皇帝自身准备,而是为他的主君——莱因哈特准备的。只有莱因哈特积累下的军功可以压制住那些贵族,即使是以内战为代价,也只有莱因哈特和其麾下的青年将领们才有对那些权贵那么深刻的反感,足以让改革得到延续。
      虽然发现自己的主君被他姐夫当枪使了,奥贝斯坦却不准备拒绝这个提议,对他而言,这种事情,这种将让整个地中海染上鲜血的事情,
      实在是太诱惑了,太有吸引力了。

      履带划过的是水坑,是倒映着月亮的水坑,充满着泥泞和鲜血的水坑。旁边堆积的是沙袋和木头和还未拆开的混凝土,反坦克武器在旁边的空地上被发现了,那人带着伪装网在树上伪装着,大概是想进行伏击,却被下车的步兵三梭子打成了这么一个尸体。他大概是没想到帝国的普通的小兵也会装备红外仪。
      在履带式战车驶过的路面旁三十米处,通讯兵在展开别名为鸟卜的电子频道分析器。这种仪器本来计划是装在车体上,但因为战争的提前开启只能手动固定式安装。不过现在大多都是治安战,只需要确认敌人的电台位置并传送给打击指挥部就行了,指挥部会把所有情报集中在一起分配打击任务。在城市里的炮兵驾驶的不是自行履带式榴弹炮,而是自行迫击炮或是改装过仰角的较为老旧的还是用105mm线膛炮的坦克进行火力支援。一般的目标步兵战车上的88mm炮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更大口径的,但有时候还是需要这些间接炮火支援的。整个城市里大多数普通人都默认了事实,但以色列本身的国家体制就决定了其极端的排外性,致使对帝国军人的袭击一直不断。
      距离这里五十公里的海面上帝国舰队正游荡着,六艘八千吨的驱逐舰借助着152mm的主炮轮流对地进行打击。帝国自己和东方合作发射了不少导航卫星,使得卫星定位制导的炮弹成为了较为普遍的装备,对地打击的性价比上升了许多,在获得完全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基础上,用便宜的炮弹就能达到昂贵的巡航弹的效果。导弹的引擎就算是冲压式的加工起来也极其复杂和困难,其成本居高不下,在这点上炮弹就好多了。
      舰内的官兵们还在继续着各种工作。无人炮塔和弹药的智能管理系统让工作简单了许多,当然相应的较为复杂的需要定期维护的雷达和各类电子设备就需要大量人力了,二战时期一艘驱逐舰需要约一百人进行操作,如今一艘主力舰上也需要至少两百人,毕竟吨位和各类功能都增加了。帝国的这六艘主力舰上总共一千五百人,让各类舱室都较为拥挤,这么做是为了锻炼各类新晋官兵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为日后组建帝国第四支主力舰队做准备。
      初次进行远洋航行的船长显得很是紧张,稍微有点经验的政工人员就没有那么神经过敏、大呼小叫的。一会导演部发来了模拟作战指令,要求他们在保持当前火力密度的同时为红方的航母编队拦截蓝军靶机发射的导弹并击落所有靶机,让紧盯着雷达屏幕的船长轻松了很多。演习的重点是处理各个雷达之间的协调工作,避免通讯天线、火控雷达和对空雷达之间发生干扰,同时又对舰上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的冗余产生了考验。如果对空导弹阵列还在进行维修,或是平时维修没有到位,导弹没法发射或是引信无法开启,回去之后相关负责人员肯定是一撸到底,全部拿起铺盖走人。而同时进行对地打击和进行对空拦截就十分考验舰队整体的素质,六艘主力舰需要进行妥善的职责安排。这是对海军官兵的综合素养的考验。若是一艘舰艇发射的防空导弹被另一艘拦截机炮当作目标击落,或是导弹击落后机炮继续开火甚至差点击中友军犯下初级错误,那么六个舰长全部逃不了干系,日后升职肯定是没有了。
      幸好,无论是和地面部队或是和红方航母的沟通都没有出岔子,几艘舰艇上也进行了关键简短的情报共享。虽然导演部刻意刁难,蓝军的靶机对舰艇进行了通信压制,在关键的十五秒内各舰舰长不约而同地切换成了激光通信恢复了协同。负责巴尔干机炮的人员十分细心,同时负责对舰上火控程序进行调试的技术人员也很用心,没有出现误伤的情况,弹药和燃油的消耗也控制在了远洋海军的标准范围内,
      “如何?”
      负责演习靶机释放的齐格飞向右手旁站立着的奥贝斯坦提问道,询问了他的意见。
      回答也同样很简洁。
      “新兵中好的。”
      言下之意就是还无法投入战场。
      听到齐格飞情绪中的不解,黑发的奥贝斯坦没有转头,用右手转过头环看向齐格飞,接着补充道:
      “仅仅是根据上级指示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的工具不是帝国需要的将领。人工智能和机械完全可以取代他们这些笨拙的蠢猪。帝国需要的是有智慧的军人,而不是脑袋里空空如也的匠人。”
      “那你觉得正确的方式是什么?”齐格飞自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也做不到更好的处理了,有些不服,就发问道。
      “很多,”奥贝斯坦似乎是觉得这么不够礼貌,终于把头转过来了,但头环又歪了,朝向了身后的战况演示图。帝国的战况演示图从苏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相较于对部队编制的展示更多的是将每个部队运动的状态和整备情况展示出来,每一个图标上的箭头都是一场即将发生的战役,只需要五六张根据时间划分的演示图就可以将一个小型数万人的军事冲突的整体情况描述清楚。“我们需要能够自我思考的将领。比如这次,靶机是从哪个方向放飞的,在没有装备雷达的情况下是如何监测到我军,贸然根据上级命令进行开火拦截是否会暴露舰队的具体位置,有没有下一波或者后续的打击。但没有哪怕一项是这个部队准备探寻的或者向上级质疑过的。固然,这次演习是我出的题目,是固定的题目,并没有对部队的额外要求。我也决定给其危机处理能力优良的打分,并宣布其顺利完成新兵培训。但你要知道,齐格飞·冯·吉尔菲艾斯上将,完成了上级命令却没有对此进行思考为下一步行动进行准备的部队并不是13557计划所需要的,他们在思想上还欠缺,很多。”
      13557计划,齐格飞在心里默念着这个词语。他很快记起来了,这是13550计划的下属计划之一,目标是为三十年后的未来战争培养具有适合未来战争的素养的官兵。陆军因为其物质性无法进行这种思想上的改革,传统的高学历部队例如海军和空军就已经全盘位于13557计划之下了。
      “这次演习里放飞靶机的是一艘伪装成货船的无人机航母。监测到红方航母的是我蓝军部署在海岸上的五辆对海警戒雷达车。原本因为蓝军之间的信息链被切断,没有监测到进行对地打击的是六艘驱逐舰,但现在因为鲁莽的执行拦截任务的同时进行了对地打击,我已经掌握了红方六艘舰艇的具体雷达信号和坐标了。”
      略带有显摆,奥贝斯坦给吉尔菲艾斯展示了模拟的战况演示图,同时还有他指挥频道中已经开始行动的部队。
      “这是……”
      齐格飞一脸震惊,紧盯着围绕着红方驱逐舰的数个蓝点。
      “我让毕典菲尔特帮了个忙,虽然我们一直不太喜欢对方。现在数艘快艇已经快接近红方舰艇了,当然还有无人小艇和地效飞行器,啊,发射的演习用鱼雷也有啊。算是给新兵的一个小小教训吧。”
      他转过身向话筒里的导演部下达了指令。
      “向红方下达就地防守的指令。”
      三分钟后,无名所以的六艘驱逐舰还悠哉游哉地在水面上调整着炮管的射击诸元时,毕典菲尔特率领的蓝军特战部队一鼓作气,伴随着演习用鱼雷和无人快艇被拦截的爆炸声中在浮游的小筏上放飞了螺旋桨驱动的巡飞弹。多达三百架铺天盖地的巡飞弹一架架撞击在外部装甲上,油漆和颜料撞开,让舰艇染上五彩斑斓的颜色。
      “只剩主炮可以使用了!”
      连较为隐蔽的火控雷达外壳的透波罩都被染成了红色,更别说上面的通讯天线了,内藏式的鱼□□和拦截喷进炮因为装甲的厚实并没有被判定为失效或者殉爆,但是转向系统已经被导演组判定卡住了。
      “冲上去!俘虏他们!”
      大喜过望的蓝军特战部队直接伴随着手持式导弹的毫米波雷达的锁定声冲上了高高的外层甲板,肆意地朝着舱室内喷洒辣椒水。骇客和工程部队用模拟炸药将大门打开。六艘舰艇一艘艘沦陷。半小时后,演习结束。
      “我这人心善,给你们个中良的评价,放心,不会撤职的。”
      奥贝斯坦依旧是歪着头环,对着被叫来开检讨会的几位胆颤心惊的舰长这么说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