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朱棣反了。

      公元1399年,朱棣以奉天靖难的名义起兵,时年40岁。

      张昺谢贵献出了朱棣靖难之役中第一捧祭旗的鲜血。从此,朱棣不得不踏上了一场九死一生的局,为自己的前程和全家老小的性命赌一个天下。

      “但是人朱棣好歹是个王爷。”祁幻推了推镜框,从桌面拿起一张明代疆域地图,举起来对着屏幕接着说道:“虽然前路确实凶险,但是他不属于农民起义,不用走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套星星点火的路数。他一上来就派出大将张玉,直接占据了北平城作为自己的据点。你这要放在农民起义,占这么大一座城,那得花多少功夫。”

      朱棣眯起眼睛凑近了盯着光幕里的地图看,发现有些地方并不是大明疆域,心下不禁有些打鼓。想着仙人不至于拿张假图骗人,这图哪儿来的呢?

      “啊……当然,这块儿,这里,这里,还有这儿,这些在永乐之前不是大明的领土,完了咱们说到后头大家就知道了,朱棣自己会去把这些地方搞过来的。”

      朱棣:我上哪儿我就搞过来?!

      “那么咱们接着说到朱棣占领了北平,但是只占一个孤城没有用啊,所以他顺便就把周边外围也都打扫了。这样一来呢?周边这些朝廷的军队节节败退,就一路败退到了怀来这个地方。怀来有个将领,名字很衰啊,叫宋忠,也不知道是送谁。这个人他收编了从北边正面战场上败逃下来的军队,把他们进行重新的整合调配,打算跟朱棣正面刚。”

      朱棣:怎么又是这个缺德玩意儿。

      “宋忠你别说这个人也有点脑子,他起码翻过兵书,知道有一个词大概叫‘哀兵必胜’。他就在军队里开始造谣,说朱棣把他们兄弟家人全都杀了,现在打回去就是为全家报仇。那这帮人一听,一个个不都得杀红了眼吗,但是他忘了,他对面的那个人叫朱棣……”

      朱棣听到哀兵必胜的宋忠,笑得前仰后合,他把玩着手上的扳指,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放进光幕的铜盘中。

      【“燕王朱棣”大手一挥,送出超级火箭x10】

      厂花在我床上:哇!!!好多超火!!老板大气!!!

      心里有座坟住着魏王人:又是燕王大哥!王哥大气!!王哥再来一个!!

      朱棣:本王再来你个头本王姓朱!

      于是这一日,宋忠带着大批必胜的哀兵来到朱棣面前的时候,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二哥,爹呢?”

      “大侄子!你兄弟昨儿个喝大了!”

      “赵家小子在吗?你爹让我给你带个话!”

      “诶!!!我牛兄弟人呢!怎么老没见啊!”

      “巷口那个面馆的老板娘喊你回去结账呢臭小子!”

      “我们家也没事儿啊?”

      “你们家好着呢!”

      ……

      战场一时间人声鼎沸,却不是兵器声和喊杀声,反倒像个菜市场,两方人马收了兵刃,搂搂抱抱地开起认亲大会来,这个仗是没法打了。

      原来“仙人”将宋忠造谣的事儿提前捅到了朱棣面前,朱棣一想这好办啊,把自己的军队布阵重新安排了一番,打头的便是南军的亲属。两边人马一上阵,全是老熟人。本是红着眼来,结果红着脸打,宋忠的谣言随即不攻自破。等这帮大头兵反应过来,才发现上了宋忠的当,气得连刀都扔在地上,纷纷骂着“宋总兵骗了我们”,转身就四散奔逃了。
      宋忠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其实朱棣也试图劝降宋忠,可是宋忠的名字里带着个“忠”字,虽然打仗的才能很一般,但是他对建文朝的忠心还是对得起他这个名字的。

      “事情传到了南京的时候啊,朱棣已经一路高歌猛进打到真定了,真定就是咱们今天的河北省正定。建文帝当然害怕啊,但是都这个节骨眼儿了,害怕有什么用呢?你要削藩,把人逼急了,人家回过头来打,你得防御啊。这时候咱们就不得不聊一下朱元璋在洪武朝时候杀功臣的事了。当时能打的几乎全被他杀完了,当然我们理解他是为了保住老朱家的江山,这也没错,但是他估计忘了,自己的儿子也很能打。”

      朱棣苦笑了一下,心说有什么办法呢,我想打吗?

      “为了防着儿子,他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人,那就是老将耿炳文。”

      朱棣:?!?!

      祁幻举着地图,在上面真定的地方点了点,对着屏幕说道:“这里,将是朱棣第一次面对耿炳文的地方。”

      莽莽最好吃:这里我知道!朱棣要去勒索宁王了!

      祁幻看着弹幕笑道:“哈哈哈哈对,这位没说错哈。朱棣遇到了他起兵路上的第一个阻碍,长兴侯耿炳文会带着三十万大军在真定拦截他,而他自己手上的兵力呢,其实去掉那些临时招募的人,正经一直跟着他的只有不到十万人。于是朱棣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朱棣:这一天到晚的办法是真没少想啊。

      “他去宁王那里借兵了。说是借兵,其实就是给人家捆上,把人家兵都拐走了。”

      朱棣:老十七?朵颜三卫?!!?

      “宁王手下有一支当时战力十分强悍的雇佣军,我一说您就能想起来,就是朵颜三卫,又叫兀良哈三卫。为什么说是雇佣军呢?因为古代当兵除了军饷,最重要的就是忠心,但是朵颜三卫不一样,他们都不是汉人,是蒙古人,人家凭什么效忠你汉人皇帝呢,对吧,就纯靠钱。但是这个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没有敌手的。”

      朱棣一拍大腿,当即决定,绑架老十七。

      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比朱棣小了18岁。朱棣成亲一年后,朱权才刚刚落地,基本上属于是朱棣急眼了都能生个朱权出来。但是朱棣欺负小孩儿不嫌寒碜,他带上了自己的人马,真的跑去绑人了。

      这一日,朱棣率大军来到了大宁城下,派人对守城的侍卫叫门。守城的士兵一看燕王的阵势,以为朱棣杀疯了不辨方向,不往南边去,杀到内蒙古来了,急忙连滚带爬跑去报告了宁王。

      宁王一听也吓了一跳,跑去城墙上看,冲着朱棣喊道:“四哥!不知四哥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城门我实在是不敢开!四哥请回吧!”

      朱棣仰起头,把脸笑成一朵红彤彤的大喇叭花,也喊道:“十七!我有事相求,自己进城,不带他们!放心!”

      时人评价“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宁王脑子好使出了名的,当然不信朱棣的鬼话,直到亲眼看着朱棣把大军驻扎在老远之外,一个人单枪匹马走到城下,又叭叭了半晌,这才把人放进来。

      朱棣一见到朱权,脸上的笑别扭了几下,竟然在眼眶里续了点眼泪出来。朱权见他这样子不由得心下打鼓,只听朱棣骂骂咧咧地开口了:“允炆这个臭小子,丝毫不顾念亲情。十七,你听说了吗?老十二全家都自焚而死……如今我也被逼得无法,说是靖难,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

      朱权苦涩地点点头,说:“谁说不是呢,四哥,不瞒你说,我也难得很了。”

      朱棣抹了一把泪,抓上朱权的手,说道:“可如今我心里是真的怕了,刀剑无眼,这一天天的过得是什么日子。今日四哥来,就是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帮个忙。”

      朱权:“四哥请讲,有什么我能帮的一定在所不惜!”

      朱棣叹了口气,摇摇头:“唉……眼下我想求朝廷放我一马,留我条活路,往后再不敢提造反的事啦。只求十七你能为我写封信给允炆,求他能赦免我的过错。”

      朱权心说你这不造反造得好好的么?怎么造一半儿忽然跑来找人求情了?

      朱棣觑着朱权的脸色,面带悲苦地接着说:“十七,还有一事,我带了几个管事的人,能否让他们也进城来?你放心,军队不会入城,只是放进几个人,我要与他们安排投降请罪的事宜。待你书信写好了,我这就带人去请罪。余下的部队也得有个安排。”

      朱权想了想也对,毕竟十几万人的军队,在自己的地盘上原地解散也太不像话了,他盘算着朱棣也不过是个懦夫而已,便应下了这个请求,派人将朱棣说的几个管事带进了城。

      这边朱权还叭叭措辞写信呢,那边朱棣带进来的几个人花钱可花海了。原来进城的这几位,虽然兵器都没带,但是带来了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钱。

      朱棣本人每日在宁王府跟朱权喝酒谈天,有关政事半句都不提,可宁王麾下的朵颜三卫。在这几日里,已经被朱棣用糖衣炮弹腐蚀成筛子了,就差在大伙儿的盔甲上写个“燕”字。

      盘桓了几日,朱棣终于提出要走,兄弟两人也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一路送行到了城郊。到这时,朱棣这才忽然变了脸,对朱权说道:“十七,不如与我一道靖难去吧?”

      朱权心说我那信憋了大半天才写完,你转脸就要接着干了?于是当即说道:“四哥,莫要玩笑了。”

      气氛有些凝滞下来,朱棣说:“可我需要你,也需要你的朵颜三卫。”

      话音刚落,原本站在朱权身后的朵颜三卫,都纷纷走到了朱棣这边。朱权目瞪口呆地立在原地,半晌才回过味来,怒道:“这他妈我地盘儿!想什么呢你?!”

      朱棣也不多话,摆摆手,早已在四周设好的伏兵霎时间一拥而上,将宁王捆了个严实。

      朱棣看着咬牙切齿的朱权,笑道:“我不用想,自有仙人替我想。”

      朱权愤恨地叫道:“狗屁仙人!”

      可是任他叫破了喉咙,在建文帝的朝廷里,宁王朱权还是被划到了谋反这一档的名册里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