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口吐人言 ...

  •   于闲有些好奇,故人?是指那枚棋子?齐棋?

      由于于闲仍然是一条鱼,尽管觉醒了灵智,但是要口吐人言,还是道行没到的,但没想到老翁,竟然也听得懂她的鱼语。

      老翁看出于闲的好奇,便开口解释道,“老朽对于鸟兽虫鱼之语亦有所涉猎。”

      于闲:“敢问老者,故人可是指的是齐棋?”

      老翁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小友还真的识得她啊。”

      于闲不解,“老者何出此言?”

      老翁见于闲有修行的根骨,便耐心地与它说道几番,“生死棋于小友而言,既是机遇,亦是难关,成则一飞冲天,败则万劫不复,如此,小友还要继续吗?”

      于闲听完老者的话后,仍然没有退却的意思,“若要一辈子当一条对外界事物无知无觉庸庸碌碌的鱼,那我宁愿承受万般苦难去成为一条能跳出方寸之地的鱼,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感知一切对我而言未知的事物。”

      老翁:“哈哈哈,好,好啊,既然小友意志坚定,那老朽便赠小友一番机缘。那西面秦国之地,乃是龙兴之地,近日其宗室中将有真龙之人应劫而生,小友不妨前去西北面修行修行,在龙气的熏陶之下,必能对修行有所增益。”

      于闲谢过老翁,便回了洞庭湖中自己的洞府,准备带着生死棋去看看西北面老翁所说的那番机缘。

      从洞庭北上至长江,再北上前往汉水,对于鱼类迁徙而言,大约要一月有余。

      这路上于闲带着生死棋,游游停停,见识了不少新鲜事物。

      魏国大梁水系密布,是天下诸国的经商往来密切之地,尽管西面秦国新建的都城咸阳,分流了一部分商队客源,但是大梁城的天下商贸枢纽的位置还是不可动摇的。

      在这里于闲呆了一段时间,白天的时候,观察这些在河面上来去匆匆的人,有商贾,有渔人,听着他们的对话,观察着人类的行为举止,到夜晚时分便开始自己的修行。

      这日复一日的枯燥修行,让于闲的修为更加快速。

      有一次夜晚她说话,竟然还引起了守夜的人的注意。

      原来是在这多日的观察学习中,于闲已经慢慢学会了口吐人言,但还未当自己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便给这打更的人给吓了一跳。

      夜色沉沉,打更人走在街上,突然听到有人声,可是环顾四周,明明无人,瘆得慌。

      于闲见状,连忙住嘴,内心却无比欣喜,这短短数月,它就已经能如人类一般说话了,看来修成人形,成精,指日可待。

      再留在这大梁城,也无大的必要了,换一处地方继续修行才是正道。

      于是于闲带着生死棋,继续北上,前往老翁所说的秦国看看情况。

      来到秦国的第一天,这让于闲耳目一新,这里的人与魏国大梁城的迥然不同。

      大梁城中的人,多的是王孙公子,每日行走于酒坊买醉,河面上的商贾讨价还价,小市民们的日常等琐事家里家常。

      而这大秦咸阳城,比之大梁城多了一份肃穆,这里很少看见有流连酒坊之人,多的是每日交班行色匆匆的守卫,商人在咸阳城的交易,也有固定的地点,一切井然有条。

      正逢秦赵两国起刀兵,秦国的氛围便更加浓重,从上到下,都渲染着一种战争的氛围。

      秦国犹如一机械组装而成的一般,以高效的做事风格,在最快的时间集结好后勤粮草,随军出征。

      听说此次秦赵之战,赵国出兵45万,秦国与赵国这是背水一战。

      秦国上下,人人严阵以待。

      这军事是于闲不懂的,她也想着去看看这个让两国都严阵以待的大战是何模样,于闲意欲前往长平一观。

      长平,赵城邑,拥丹河。

      汉水属长江,丹河属黄河沁水支流,于地面上无交通,但地下水网密布,于闲可从地下河前往长平。

      于闲即将亲眼一观长平之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