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回 二爷识破不点透 符刚谈笑灭捻匪 ...


  •   上回说到韩三发现梁上架着一个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韩三兄弟苦苦寻找的韩家老二——韩小四。
      “二弟?”韩三一愣。
      “二哥!”
      “二哥!”韩小五、韩小六赶忙拉几抬桌、爬高蹬低,把韩小四放了下来。
      “二弟,怎么回事?”韩三问被抬到床上的韩小四。
      “二哥,你的夜行衣呢?”韩小□□处寻找。
      “二哥,你说话呀!”韩小五急了。因为他看到,立在门边的老仆比彦图正疑惑的望着他们兄弟几人。
      “这就是把总大人要找的钦犯?”比彦图火上浇油,“快把捻匪绑去前厅。”
      “老头,别胡说!”韩小五瞪着阿彦,“这是我家二哥。”
      “我哥衣服是绿的,不是符把总要的黑衣。”韩小六据理力争,没有使强。因为他瞥见那老仆身旁挤站着好多看热闹的兵士。
      “兵”可高出“勇”一头。
      早有好事的兵跑去报告了符把总。
      俄倾,一名百长驾到。
      “吕百长。”门口众兵分列。
      “传把总令,将人押到大厅。”姓吕的百长下令。
      “是。”几名兵士冲进屋里,不由分说将床上的韩小四架起,拖拉着去往正房大厅。
      韩三兄弟无奈,只得帮抬起老四,让他少受点罪,一起来到大厅。
      兵士将韩老四扔在地上,吕百长向符把总复命:“把总大人,人已带到。”
      “把总大人,这是我家老二,不是捻匪。”韩三想上前,被亲兵拦下。
      “舅舅,他是我二哥,是您外甥啊。”韩小六带着哭腔。
      “刘老爷,此人可是贵府之人?”符把总没理会韩家兄弟,转头问旁边坐的刘培生。
      “不是。”刘培生有些担惊,人是从自己家后院逮到的,不管是不是捻匪,自己都脱不了干系。但不至于受怕,眼前这位七品把总,刘培生还没把他太放到眼里。儿子虽然不在了,但曾经可是六品京官。何况在场的人,算上二爷刘健,都是汉人,拿他那个正宗满族正蓝旗的老爷,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二爷,此人是大刘庄的人么?”符把总又看向刘健。
      此刻,刘健已猜出黑衣人是谁了,笑着摇摇头,回复把总,“不是。”
      那位看官问了,刘健猜出的黑衣人是谁?呵呵,此人正是少奶奶身边的丫鬟!
      在黑衣人与韩家三兄弟打斗时,虽然其行走说话、武功招式皆以男身示人,但刘健还是从其呼吸声中,觉得黑衣人不太像一个男人,待到黑衣人露出花花绿绿的矮靿足衣时,刘健得到进一步确定。
      适才刘建又注意到丫鬟的眉梢也有一处断痕,跟他在黑衣人打斗时,从其罩头眼孔中看到的断眉一致。黑暗中,韩氏兄弟不会注意也看不到的小节,却被刘健看得一清二楚。
      刘培生家的少奶奶张氏,是十年前少爷刘凯仝外派颍州府做额外外委,回京时,把治雉河集十里八乡最美的女孩娶了回来。
      丫鬟小翠是陪嫁丫头,那年才八、九岁。
      地上躺着的这个歹人,是韩家兄弟,没跑了。仅看外貌,就知道这四个小子简直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猥琐至极、欺软怕硬之徒。
      刘健扫了一眼刘李氏、刘张氏以及小翠,心下明白。刘家老太不是知情人,估计这件事是少奶奶刘张氏伙同丫鬟小翠做的。两人定是先设法制服韩家老二,套出原委,丫鬟换装,现身搅局。
      “韩三,你说他是韩四,可有证据?”符把总把矛头指向韩家兄弟。
      “舅,他就是我二哥,还要什么证据?”韩家老六心急嘴快。
      “问你了吗?掌嘴!”吕百长看到符把总几乎无人察觉的手势后,向亲兵下达指令。
      “是!”两名兵士架起韩小六的胳膊,像先前拖韩小四一样,把韩小六拖出大厅。
      少倾,庭院传来韩小六杀猪般的嚎叫。他嚎声越大,板状异物击人嘴脸的声响就越响、越频。
      片时,韩小六不再发声,打脸的声音也变得缓慢且有规律。估计不是他学乖了,而是根本发不出声了。
      “把总大人,我等追捕捻匪,兵分明暗两路。”韩三眼见两个弟弟有险,却不敢明着求情。只得斟酌着字句,向符把总解释,“我带人在明,我二弟在暗……”
      “依你这么说,地上之人就是的二弟韩小四?”符把总打断韩三的辩解。
      韩三略微迟疑,咬着牙说,“回把总大大,正是。”
      “你的意思我明白。”符把总心底暗笑,“你们奉韩老爷命令追击捻匪,你走明路,追到刘家门口;韩小四走暗路,追到刘家后院。是这样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韩三吓得够呛,话说得都不利索,“把总大人,刘老爷断然不会窝藏捻匪。”
      刘培生老爷是满人,岂有满人反满的说词。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们韩家老二为什么出现在刘老爷家里?”符把总大起猫戏耗子的兴趣,“韩三,你告诉我。”
      “这……”韩三解释不了,“把总大人,这,我确不知。烦等二弟恢复神志,问问他。”
      “他若神昏一年,我便等他一年?”符把总看着韩三,“他若厥脱一世呢?”
      你才神昏一年,你才厥脱一世呢!韩三心里骂着符刚,脸上陪笑,嘴上陪罪,“外甥该死。我掌嘴。”
      韩三说完,“啪啪”地抽起自己耳光,他害怕了。
      常年在外闯荡的外甥韩三,从远房表舅符刚的眼神中,看到了杀机。
      “来人。”符把总果然没让韩三失望,打了哈哈后,笑着说,“把这四个捻匪探子拉出去砍了!”
      “是!”几名亲兵一拥而上,饿狼扑食一般,将韩三、韩小五以及地上昏厥的韩小四连拉带踹地拖了出了。
      “舅舅!不要啊!”
      “我是你外甥啊!”
      “我是乡勇什长,你无权杀我!”
      “刘健跟捻匪勾结,你怎不敢动他?!”
      “我证明二爷通匪。”
      “符刚!你不得好死!”兄弟四人的哀求、咒骂声此起彼伏。
      “鸟之将死,其鸣必哀;人之将死,其言必恶。”符把总打着哈哈,环视屋内几人。
      从韩小四出现,刘培生和老伴刘李氏就疑心重重。地上那个年轻男人为何夜潜刘家?儿媳知不知晓?难道韩家老二跟儿媳有染?儿媳是不守妇道、败坏门风的□□么?刘张氏守寡经年,眼看朝廷的旌表就要到刘家了,这时候出这种事,刘家以后还怎么见人?!
      刘培生和老伴见符把总看过来,两张老脸上不约而同地挤出对符把总“快刀斩乱麻”的感激之色。
      刘健面色如常,一脸跟韩三兄弟不熟,事不关己的样子。符把总将韩三带的三乡丁卒杀个干净,人头当捻匪拿去邀功,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杀韩氏兄弟灭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丫鬟小翠早搀着少奶奶躲到屏风之后,相互拥着,大气都不敢出。
      符把总豹眼环视一周,被把总看到的兵士,一个个知趣地退出大厅,继而退到刘家大门外,看起斩杀韩氏兄弟的热闹。
      胖厨僧库勒去了前院东厢伙房,老仆比彦图回了倒座门房。
      瞬息间,刘家院落里就剩主客婢六个人。
      符把总又打了个哈哈,伸手看看手心,自语道,“天快亮了。”
      “夫人,带他俩下去吧。”刘培生伸出一指对老伴刘李氏摆了摆。
      “嗯。”刘李氏唤过少奶奶,携丫鬟小翠来到两溜椅子之间。
      老夫人刘李氏面向刘培生和符刚,双脚平行,双手扶膝,随即一躬腰,膝盖略弯屈如半蹲状,口中轻语:“妾身告退。”
      刘李氏起身,复向刘健行了一礼。
      刘健拱手还礼。
      少奶奶和丫鬟随后向众人行了万福礼,扶着老夫人出厅,过东耳房,进后院,来到主卧房。
      “张氏,你们过来。”老夫人不顾屋里丢失的小物小件,正站在拔步床边的万历柜前发愣。
      “奶奶。”
      “主人。”张氏和小翠向婆婆万福请安。
      “帮我推一下。”黄花梨雕花万历柜,老太太一个人推不动。
      婆媳二个女流合力,万历柜纹丝未动。
      “我来。”丫鬟小翠用力一推,万历柜“吱”的一声,向前移开三尺有余,露出墙体里一个小橱。
      “林小翠,你的力气见涨啊。”老太太掏出钥匙,打开橱门。
      橱柜里是一些白花花的白银和黄澄澄的黄金,还有几张银票。
      “是舅老爷教得好。”林小翠讨好地说。
      “破财消灾吧。”老太太挑出两张五十两银票,橱柜上锁,“翠儿,把柜子推回去。”
      “是。”林小翠答应。
      “张氏,你们就在这屋呆着,我去前厅给老爷送钱。”老太太拐着小脚,边走边头也不回地说,“一会儿回来,给我解释解释,那个韩家老二是怎么一回事。”
      “奶奶我扶你。”张氏赶忙追上。
      “不用!”老太太狠狠一甩手,拐着小脚走了。
      大户人家,男在有志,女在守节。
      有志的儿子死了,守寡的儿媳守不守得住节,便成刘家至关重要的事。
      少奶奶姓张名妞,是西捻军首领梁王张宗禹的族妹,也是手刃僧格林沁的张皮绠的族姐。她的确未守住妇道,跟韩家老二韩小四的确有染。
      去岁八月十五,张氏带着丫鬟林小翠去村外后山的大庙进香还愿,途遇几个歹人。
      歹徒见张氏姿色颇美,遂见色起意。“保镖”林小翠挺身而出,结果不出意外,三、二下就被歹人打倒在地。
      危急关头,韩小四正巧路过,遂仗义出手,一把银剑舞得贼众四散逃命。无费甚力,救下张氏及林小翠。
      此后,张氏与韩小四便有了来往,张氏进香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韩小四有练武天赋,尤精剑术,武功造诣是韩氏兄弟中最高的。
      适才村道上,韩三、韩小五、韩小六三兄弟围攻的黑衣人林小翠,如果小翠有韩小四的武功的话,兄弟仨拼尽全力,在她的剑下,也走不过三招。
      也正因为韩小四武功高强,才被大哥韩三委以独自暗行之重任。
      韩小四出发得早,寻迹跟踪赖兴华等捻众来到大刘庄,左等右等不见大哥韩三带人马前来。寻思着时候尚早,便夜入张氏守寡的刘家,以期在东厢客房跟张氏大姐来场短暂的鱼水之欢。
      及至见面,衷肠互诉后,大姐问起小弟因何而来时,韩小四一五一十、未加隐瞒、道清原委,张妞听闻顿觉哀伤。
      颍州府治雉河集的张氏族人,捻军头目张乐行的缘故,惨遭清廷数次围剿,几近灭族。张乐行带出来的族人也大多战死沙场。
      现在听韩小四说到徒骇河之战,捻军全部覆灭。张妞明白:与她有亲戚关系的治雉河集张氏族人,也许仅存张皮绠一人了。但她一弱女子,能做什么?
      一柱香后,云收雨毕。
      丫鬟林小翠端来一碗热汤给少奶奶张妞服用。
      韩小四要喝,张氏只是不许。
      “公子若渴饮,奴婢去温老爷喝的山药枸杞大补汤。”小翠小声坦言,“此为避子汤,公子饮不得。”
      “好,好。快去。”韩小四乐不可支。
      不一时,林小翠端着托盘送来一碗热汤回来,放到床头几上。
      张妞兰花指轻掂调羹,口气如兰将汤吹凉些许,喂与韩郎。
      不一会儿,韩小四饮食了半碗。
      突然,韩小四一声未语,夜行衣都未及穿,便栽倒在床上。
      “韩郎。”张妞一惊,忙抬头悄声问,“小翠,你把韩郎怎么了?”
      “小姐,我在门外把风,听见你们说的话了。我给他喝的是我师傅用凤茄儿、川乌、草乌磨成的蒙汗药,他睡到天亮就没事了。想救禹爷和绠子,只能如此了。”小翠安慰着张妞,“小姐如果不想救他们,我配些浓甘草汁给公子灌下去,立时就清醒。”
      林小翠是孤儿,幼时被卖到治雉河集,蒙张氏族长收留,讨百家饭长大,是以对治雉河集的人心存感激。尤其是最大户族,张氏家族。
      小翠直到八、九岁时,跟着张妞嫁到天津府盐山县大刘庄刘家以后,生活才安稳下来。而张妞,也是治雉河集的张氏族人。
      小翠过十那年,主母刘李氏的弟弟李五正巧造访刘家,见小翠瘦弱的让人心疼,便收其为徒,让其隔三差五到大庙里,李五一帮人教其些功夫强身。
      一来二去,小翠不仅身子见好、武功见涨,连江湖豪气亦有了几分。
      正在张妞犹豫踌躇之时,韩三的人马进了村。
      小翠不待小姐想出结果,索性穿上韩小四的夜行衣,顺带背上他的宝剑,并将韩小四扛到隔壁间客房,踩桌子架于的房梁之上。
      安顿好后院,林小翠顺木梯爬上房坡,飞檐走壁来到东厢伙房的房顶。
      前院,不知外面发生何事,正透门缝小心窥看的老仆比彦图见自家房坡上趴着一个黑衣人,着实吓了一大跳。林小翠连忙嘘声显露身份,让老仆莫惊。这便惊动了刘健,引出刘健的声音:
      “出来吧,藏头遮面算什么英雄好汉。”
      再说此时刘宅中堂。
      “天光已亮。”符把总打着哈哈,抖了抖刘培生夫妇奉上的两张银票,揣入怀中,“我也该收兵回营了。”
      “把总大人,您辛苦。”刘培生陪着笑。
      刘培生出手就是一百两大清宝钞,对于七品武官的符刚来说,不能算少,他一年常俸还不足五十两。
      “刘老爷、二爷。”符把总起身,打了个哈哈,“符某临走,掏心窝子说一句话:您二位手中如果还有这宝钞、银票,甚至通宝、重宝,趁早都换成金饼银锭。这纸,终不如真金白银攥在手里放心呐。”
      “谢谢。”
      “多谢把总大人提醒。”两位刘老伯向符把总拱手道谢。
      三人走出大厅,老仆那彦赶忙打开大门。
      天空微微泛着朦胧的鱼肚白的颜色,东方的朝阳还不见踪迹。
      “二位,留步。”奔波一宿的符把总此时哈欠连连,他急需烟枪的滋润。
      “恭送把总大人,应该的,应该的。”刘培生和刘健送符把总出大门。
      刘键招手,兵士后面的刘安快步奔过来,以极快的速度,向刘健手中塞了一卷纸张。
      那是一卷银票,整整十张百两大清宝钞。
      “把总大人,劳累了一晚,要不要去刘府歇息片刻?”刘健走近符把总,将手中银票递到他手中,“将士们也都累了,去刘府吃些饭再回营?”
      “二爷,那可不成。在下要回营复命。”符刚暗暗捏了捏银票厚度,脸上堆着笑,“谢二爷,谢老太爷。我们这些武夫怎敢前去打扰老太爷的清净?”
      符把总打着哈欠,银票入怀。左手接过亲兵牵过来的战马缰绳,转到马侧,左脚认镫,右手扶马鞍桥,右脚蹬地,左脚用力,右腿跨鞍,把总轻巧地坐入鞍内。
      众骑兵纷纷上马,战马“萧萧”的嘶鸣声、马蹄踏地的“哒哒”声,纷乱响起。
      “二爷,小的告退。刘老爷,走了啊。驾!”符把总笑着率众呼呼啦啦出了村子。
      大刘庄有些胆大的村民,家门开条窄缝,探头张望,见青石板路上一片狼藉,几十具无头尸体横在路中,遂吓得紧闭房门,连狗吠都不许出声。
      “二爷,进府再坐一会儿?”刘培生客气地说。
      “刘老爷,我也得回去复命了。”刘健笑答。
      “那回见了,二爷慢走。”刘培生。
      “刘老爷请回。”刘健拱手道别。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