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诛鬼节 ...
-
顾蓁蓁在烟霭村住了下来。就如樊大娘所说,村子不大,仅十几户人家,并非家家紧靠,而是错落有致地分散在一处,村庄大部分人姓陈,樊大娘他们是村里少有的外姓人家,二十几年前搬迁过来,房子在村里最边缘处。这里的每户人家都圈了一小院,在小院里种少许蔬菜。村子外边是几处田地,不过土壤并不肥沃,田地收成不多,因此,大多数村民多以上山砍柴、采药为生。距离村庄十里地处,有一条清澈小河,村庄的水源来源于此。
顾蓁蓁提着衣物,来到河边清洗,听到有人在唤她。
“蓁蓁姐!”
顾蓁蓁回头,看见一清秀的年轻女子手跨竹篮提着衣物向她走来,是村里陈立叔家的女儿,名唤陈春儿,年方十六,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二人年龄相仿,顾蓁蓁在这段时间里,和她熟悉了起来,村里各家人的情况,顾蓁蓁都是从她嘴里得知的。
“春儿”,顾蓁蓁起身打了个招呼,“陈立叔在城中还没回来吗?”
“没有,我爹都去了两日了,也不知是不是在路上耽搁了。”,陈春儿有点担心。
“应该没事儿,不是有好几人结伴去的吗?说不定这一次的草药卖得了个好价钱。”,顾蓁蓁安慰说。
“嗯!”,陈春儿又开心了起来,“我爹说了,这一次他们上山摘得的草药很多,其中还有一两味止血功效极好的药,可真是难得。”
“蓁蓁姐,樊爷爷这次倒是没有去都城呢。”
“是,樊大,呃,我是说樊伯伯,他前两日上山扭伤了脚,正在家里修养。”顾蓁蓁差点没能改口。那日,樊大娘为了让她在村里不受争议,对外称她是樊大爷远方表弟家的小女儿,因着家里遭了难,这才过来投奔亲人,称樊大爷和樊大娘为伯伯婶婶。
“对了,过几日是七月初十,是诛鬼节,我们一块儿去都城看看吧,听说很热闹,都城城主有祭祀活动,而且还能见到术士呢。”,陈春儿欢快地说,“我也就小时候去过一次,我记得城里的东西可好吃了。”
“祭祀活动?”顾蓁蓁心想,“会不会和我在祭坛上看到的是一样的?”
“好啊,不过怎么去?就我们两个人?”
“当然不是,还有正林哥他们几个一块儿去,我们早上去买诛鬼节用的东西,下午就回来。”陈春儿说道。
顾蓁蓁记得樊大娘曾经说过,衍都与村庄的距离不近,不知道具体是多远的距离。
“好啊,说好了,你到时候过来找我”,顾蓁蓁微笑说。
诛鬼节,是为了纪念人鬼之战第一次胜利的节日,当时妖鬼力量强大,人类节节退败惨遭屠杀,人鬼之间的战争,打得很是艰难,七月初十,阳气最胜之时,术师们与军队集结在一起,对抗妖鬼大军,虽说将当时的多数妖鬼成功斩杀,但也因此死了很多人。因此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诞生了诛鬼节。每年的诛鬼节,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红灯笼,贴符纸,做竹篓饭庆祝,并且城中会进行祭祀活动,以告诛杀妖鬼而牺牲的勇士的亡灵,而城中同样会邀请术士,为民众免费发符纸。
“蓁蓁,回来啦。”
“哎,樊婶婶。”顾蓁蓁放下手中的衣篮回应到。“樊婶,春儿约我诛鬼节到都城采买,顺道逛逛,您看这。”
“好好好,你们年轻人去逛逛热闹热闹,你还没见过衍都的诛鬼节吧,场面盛大值得一去。这样,我给你拿点银钱,你在城里给自己添件衣物,总不能老穿着我老婆子的衣裳。”樊大娘转身从房里拿了个灰色的布袋,从里面倒了些个铜板出来,“别嫌弃,老头这些天扭伤了脚,家里就剩这些了,不过置办套衣裳还是有的。”
顾蓁蓁连忙摆手,“这怎么能行,我不能要,樊婶,您快收回去。”
樊大娘拉过她的手,把银钱塞到她手中,说道:“别和我客气,我看你啊,就像是我的女儿,心疼都来不及。再说了,一个貌美姑娘,咱得穿得亮眼喜庆些,老婆子的衣裳颜色老旧,不适合你,拿着吧。”
顾蓁蓁感动得抱住了她,“谢谢你,樊婶。我真的太幸运了,能遇上你和樊伯。”
“好了,好了,开开心心玩儿去”,樊大娘拍了拍她的背。
是夜,顾蓁蓁听到了敲门声。她起身开门。
“春儿?”顾蓁蓁揉了揉眼睛。
“我们出发吧,蓁蓁姐。”陈春儿已经整装待发,背着个小包袱在门口。
“哈?不是早上吗?现在是几点,不是,我是说现在是什么时辰。”顾蓁蓁惊讶。
“寅时,咱们现在出发,大概三个时辰就能到衍都。蓁蓁姐,你快些收拾,我在门口等你。”陈春儿欢快的说道。
“啊,好的好的,稍等我片刻。马上就来。”顾蓁蓁抓紧换衣服,她想了想,除了樊婶给的银钱,也没什么好带的。自己之前的睡衣被打包放在床脚,连同那把剑。
顾蓁蓁将银钱装进荷包,挂在腰上,整理了一下头发,便轻轻带上门,同陈春儿一起向着村口走去。
远远的,她便看到村口有四位少年在等着,最大的是十八岁的陈正林,他是村长的二儿子,身子挺拔,皮肤略黑。见到她和陈春儿,便腼腆地低声叫了声“蓁蓁姐”。
“蓁蓁姐,这是正林哥,我就不介绍了,你们已经认识了,这是陈正轩,正林哥的弟弟。”陈春儿叽叽喳喳介绍着,“这是陈亦安,东边陈先生的儿子,是咱门村少有的读书人。这位是李瑾,他们家和樊爷爷一样,也是后面才搬过来的。”
顾蓁蓁抬眼瞧过去,除了陈正轩是个十一二岁的小萝卜头,陈奕安和李瑾同陈正林一般,都是十七八的少年,身量一般无二,陈奕安较之二人,稍微白弱。虽然穿着朴素的麻衣,但少年人的朝气就如同明亮的太阳,让人看着心生亲近。
“蓁蓁姐”“蓁蓁姐”,少年们微笑地和她打招呼。
“你们好!”顾蓁蓁微笑回应。
“哎呀,走吧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们得赶在天亮时到都城呢。”陈春儿将她拉到了一辆驴车上。
驴车?顾蓁蓁坐了上去,“我们够坐吗?”。驴车不大,仅够两三人的位置。
“我们不坐”陈正林走到前面拉着驴绳。
“对,女孩坐上去就行。”其余人附和到。
“那正轩也一起吧。”顾蓁蓁对着小萝卜头说。
“不用,我和哥哥一起走,我也是男子”,看到陈正轩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样,顾蓁蓁忍不住一笑。
“没事儿,蓁蓁姐,他们走习惯啦,出发咯。”陈春儿兴奋地说。
几人便不再多话,趁着月色出发向衍都。
“古人的作息真是早啊,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虽说休息的时间挺早,但是寅时出发也太早了些”,顾蓁蓁捂着嘴打哈欠,心里默默地想,“寅时是几点?凌晨三点?三个时辰是六个小时,那就是说大概九点钟到衍都。”
“衍都,在古代应该是个大都市了,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情形。”顾蓁蓁内心充满了期待。
天黑路远,繁星点点,在驴车慢悠悠的摇晃和身边小声的交谈中,困意袭来,顾蓁蓁慢慢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