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记者不总是为正义而战 ...
-
第八章,记者不总是为正义而战
上午社会新闻部办公室内就余头和谢亚兵两人。
谢亚兵正向余头汇报昨夜他查到的情况。他说,经过仔细查证,致民工轻度中毒的糕点是一家港商独资企业“辉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据出售这家公司产品的多家商店反映,他们那里也经常有顾客买了该公司生产的糕点后来投诉质量问题的事发生。
昨晚从刘琴家出来,那些店铺都打烊了,他只好挨家敲门,把店主从床上叫起来了解情况。
余头皱眉。
他说,没道理呀,既然这家公司的产品获得市工商局颁发的“产品质量信得过”荣誉称号,就说明他们的产品质量有一定保证呀!
谢亚兵建议,还是老办法,不事先打招呼,找个时间到他们公司实地看看。
余头点头同意,说具体让谢亚兵自己掌握,但要尽快安排进行。
他强调,食品质量事关群众身体健康,越快解决越好!
谢亚兵答应,这两天他先设法弄一些该公司的背景材料。
余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材料递给谢亚兵:“这份材料你看看吧。”
谢亚兵接过材料在一旁翻看着。这是市政府有关部门搞的一个民意调查,在“市民最不满意”一栏中,“电动自行车经常被盗”一项名列第二。
李迪远走进办公室。
余头见了,喊:“李迪远,你过来!”
李迪远看着余头:“余头,有何吩咐?”
余头说,昨天接到一个群众电话,反映西门区通市外的一条主干道路灯长期不亮,导致夜间车祸频频,前几天夜里甚至有一个行人差点大货车碾了。他让李迪远马上到现场看看,抓条消息回来。
李迪远回答:“行,我跑一趟!”
稍稍浏览了一遍,谢亚兵把简报收起来,对余头说,他准备先抓盗车团伙的稿子,一两天后紧接着就搞食品公司的调查。
余头同意后,谢亚兵就在办公室拨通了《法制报》的电话,对方答说陈大伟还没来。于是,他下了楼,跨上摩托车,直奔谢大伟住处。
还在睡觉的陈大伟被剧烈的敲门声吵醒。
他睡眼惺松地下床开门一看,是谢亚兵。
谢亚兵一见面就骂他:“喂,你小子还有一点人味吗!”
陈大伟打着呵欠埋怨:“一大早的,你让我再睡一会好不好!”
谢亚兵叫道:“还一大早,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陈大伟瞥了一眼闹钟,才发现已是上午10点半了,连忙道:“糟糕,上午报社还有个会议!”说完手忙脚乱地想穿衣。
早上,刘琴还特地打来电话。
还在宿舍床上倒头大睡的陈大伟手机铃声吵醒。他迷迷糊糊的找了半天手机,发现手机在书桌抽屉里。
他拿出手机,听到刘琴声音:“昨晚你到哪去了?一整晚不见人影!”
陈大伟问:“有事么?”
刘琴说,他不是答应了谢亚兵晚上来她家商量行动计划的么?是不是又在哪里喝多酒了?
陈大伟猛然想起谢亚兵约他昨晚去刘琴家的事,连忙支吾:“是,是喝多了。”
刘琴关切地问,醉得厉害么?她那里有一包别人送的药橄榄,据说醒酒特好,要她送去吗?
陈大伟急忙推辞:“不要,不要,我真的没事!”
刘琴不放心的叮嘱,记住,如果有事给她电话!
趁此机会他翻看了一遍手机中的未接电话,竟有30条之多。他也没细看谁的,倒头又睡了。
见陈大伟手忙脚乱的样子,谢亚兵幸灾乐祸地笑道:“你省点力气吧!等你赶到报社他们早吃午餐去了!”
陈大伟想想也是,颓然坐下,叹道,那神经质老总又得唠叨他几天了!
谢亚兵逼问他,昨晚干什么去了?竟然放大家的鸽子!”
陈大伟支吾道,没干什么,喝多了酒而已。
谢亚兵冷笑:“你小子的酒量我能不知道?你这套把戏蒙刘琴可以,想对付我还嫌嫩!”
陈大伟叹口气,苦着脸说:“你先饶过我行不行,现在连我自己也稀里糊涂的!给我一点时间吧,我一定把一切一滴不漏地告诉你!”
确实,他现在对昨晚发生的一切还还有点蒙,怎么糊里糊涂的就和王一曼过生日去了?
李迪远开着一辆“奥迪”轿车进了西门区电力管理站的大门。在报社里,能开上“奥迪”级别小车的编辑、记者还没有几个人。
停好车,李迪远走到传达室问值班员:“请问你们管理站有领导在吗?”
值班员瞥了他一眼,反问:“你有什么事?”
李迪远说:“我想打听一下,这大路上的路灯怎么许久都不见亮了?”
值班员说:“路灯都亮着,你的汽车大灯不就发挥不了作用了?”
李迪远笑道:“这理论倒新鲜!要是你们这个经验能推广开来,一座城市每年节约的路灯费用可是相当可观哟!”
值班员疑惑地上下打量着李迪远,又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李迪远答:“我在《榕江日报》工作。”
值班员又问:“记者呀?”
李迪远点头:“算是吧。”
值班员马上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放下电话说:“我们站长在三楼401房,你上去吧。”
李迪远道了声谢,转身上楼了。
没多久,西门区电力管理站站长,一个年近五十的小老头满面笑容地送李迪远下楼了:“李记者,您太客气了,想请您吃顿便饭,您却一味推托!”随后,他把一个红包往李迪远的口袋里塞,“咱们就算交个朋友,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说!”
李迪远笑道:“交朋友没问题,但是路灯问题近期内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站长满口答应:“我们一定马上尽快解决这件事,您放心吧!”
二人握手道别。
李迪远算干部子弟,家境优越。但凡事有得必有失,虽然处在父母的光环下,李迪远的学习成绩却一直不好。后来勉强上了个大学,毕业后也去了几个单位,但都因为种种原因离职了。他嘴巴甜,口才好,对人对事很有一套,可就是经常与女人缠不清,每到一处都有花边新闻传出。最后一个单位据说是因为把一个女孩肚子搞大了又不认账,事情沸沸扬扬,只得离开避风头。他老子在省里工作,和“榕江日报”老总关系不错,就把他空降到报社来了。
当记者虽然辛苦,但接触面广,见到的人多,受人尊重,所以他也想好好在记者岗位上努力一番,省得一回家就挨他老子的训。记住了以前的教训,对女人方面他收敛了许多,现在除了接近赖玉茹,他也暂时没有其她涉猎对象。赖玉茹太漂亮了,简直是他心中完美的女神。所以明知胜算不大,但一有机会他还是心甘情愿的陪伴在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