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人品好没钱也一样被人看不上 ...

  •   第十八章,人品好没钱也一样被人看不上

      夜已很深,星海□□上方的霓虹灯像是也闪烁得有些疲惫了,一半亮一半不亮。
      陈大伟匆匆走进夜总会大厅,问一位女服务员:“请问,一曼在吗?”
      女服务员回答说,一曼已经下班走了。
      陈大伟疲惫地在大厅角落找个位子坐下,叫服务小姐送来一听啤酒,独自慢慢喝着
      每天夜里把王一曼送到宿舍再回家,已是夜里两三点。偏偏这几天报社事多,不能睡懒觉,因此老是犯困。今晚他想先小睡一觉后再来接王一曼,谁想却睡过头了。
      此时,在大厅另一头的齐斯儿看见了陈大伟,走过来紧挨着陈大伟坐下,贴着他的耳边嗲声嗲气地说:“帅哥,一曼不要你了,今晚我来陪你吧?”
      陈大伟瞥了她一眼,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没问题,不过我这几天手头紧,得记着帐。”
      娱乐场的女人最怕穷鬼,他想摆出一副穷样。
      齐斯儿马上识破了陈大伟的伎俩,笑嘻嘻地把脸贴在他肩膀上,缠绵地说:“记账就记账,只要你像对一曼那样对我好,倒贴你我也甘心!”
      陈大伟黔驴技穷,只好咬牙切齿吓她:“你给我走远点!老子今天没心情!再吵,把你卖到深山老林去!”
      齐斯儿搂紧陈大伟,开心地叫道:“哇,终于有人肯救我脱离苦海,太好了!”
      陈大伟无计可施,只好甩开她,落荒而逃。
      王一曼其实还在楼上包厢里忙着服侍客人。
      今晚的客人特别多,她在各包厢间忙碌进出,累出一身汗。
      作为朋友,她器重陈大伟的品格;作为老公,她觉得陈大伟远不具备她要求的条件。所以,她不想继续没有结果的交往,便请姐妹们帮忙打发陈大伟。
      见陈大伟走了,齐斯儿上楼叫住王一曼,说:“喂,你那位大记者已经被我打发走了,拿什么谢我?”
      王一曼笑道:“谢谢你。以后遇到你无处可去、或被人甩了,就再让你挤我的床铺吧!”
      齐斯儿骂道:“乌鸦嘴!姑奶奶会无处可去、被人甩么?”
      王一曼说:“那好,改天我帮你多联络几位好客人,让你多赚些钱!”
      齐斯儿说:“这还差不多。”

      回到宿舍,陈大伟倒头就睡。睡到不知道几点,正迷迷糊糊,枕头旁的手机铃声响起来。他不想接,任由铃声拼命响。可是那铃声却固执得很,响了一遍又一遍。
      陈大伟猜到了,一定是谢亚兵找他,因为只有他才这么固执,才猜得到他此时一定猫在家里睡觉。
      接起电话,果然是谢亚兵。
      谢亚兵在电话里骂他,今天不是约好去“辉煌食品公司”暗访吗,怎么到这个点了还在睡觉!
      陈大伟猛然想起,他前天确实和谢亚兵约好今天去暗访的。他挂了电话,迅速起床,胡乱搓了把脸,拎起采访包匆匆出了门。
      和谢亚兵汇合后,二人立即骑着摩托车出发了。
      一辆标有“榕江电视台”红色字样的面包车停在离“辉煌食品有限公司”一条街的地方。
      来之前谢亚兵在电话里和赖玉茹说得很清楚,因为是突袭性质,所以事先不能让被采访单位知道他们的行动,开始采访后则不能让被采访单位知道他们采访的目的。因而,她一下车就让司机把汽车开到远处等他们,省得曝露目标。
      第一次参加曝光性采访活动,赖玉茹的心情多少有些紧张。以前她经常听说,某某新闻单位的记者采访某某单位阴暗面时,人被打伤、甚至连摄像机也被砸坏等等,挺恐怖的。
      谢亚兵还没到,赖玉茹和小赵只好站在路边等。
      “小赵,记住,”赖玉茹再次强调,“待会要是冲突起来,你一定要设法保护摄像机!”
      小赵说:“没那么严重吧?他们还真敢碰机器?”
      其实小赵心里也没底。以前他在新闻部时也参加过一些曝光性采访,但都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打“死老虎”活动,采访结束拿份材料回去就可以播发了。
      赖玉茹道,难说,反正有备无患。
      等了好久,赖玉茹实在不耐烦,想给谢亚兵打电话时,一阵摩托车马达的轰鸣,谢亚兵和陈大伟各骑着一辆摩托车来了。
      当然,谢亚兵迟来是因为陈大伟,但此时时候已不早,顾不得解释和埋怨,他们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从谢亚兵他们落脚点往左百余米处,便是“香港辉煌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处边门。
      谢亚兵事先已了解清楚,公司正门戒备森严,不许任何外人进出。所以,今天他想从这一处边门来个突袭。
      陈大伟留在外面负责接应,以防万一有极端情况发生。
      果然,两扇旧木头边门虚掩着,貌似无人值守。谢亚兵、赖玉茹、小赵三人推门入内,发现眼前是一个很宽敞的大场地,足有二、三百平米,分别用木板、塑料片搭起若干个四面通风的棚屋。在那些简陋的棚屋中,几十名逢头垢面、衣帽不整的男女正埋头干活,有的在案板上和面,有的在用模型把面团弄成各式形状,有的在把成型的糕、饼形状的面团往多层木架上垒,一片忙碌的景象。看那些工人,显然都是各地农村进城打工的乡下人。
      进门之前,谢亚兵已和赖玉茹和小赵说清楚,进行这种曝光性质的突击采访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避免和对方正面冲突,实在采访不下去就撤,因为新闻单位毕竟不是执法单位,对方有拒绝采访的权利;二是设法麻痹对方,争取对方的主动配合;三是速战速决,争取时间抓拍主要事实镜头;四是尽量多录制反映事件本质的同期声。
      谢亚兵还和他俩分了工,万一进厂后遇到阻拦,由他和对方打交道,他俩负责摄像和现场采访。镜头拍得差不多,他俩马上先撤。
      他们仨正想往棚屋那边走,忽然从一旁闪出一个干瘦的老太婆,拦住他们去路:“喂,干什么的?”
      谢亚兵一指小赵手上的摄像机,说:“电视台的!”说毕拨开老太婆,大大咧咧地领着赖、赵二人依然往前走。
      老太婆却不吃这一套,一把扯住小赵抱在手上的摄像机,很坚决地说:“不管是谁,没有我们魏老板的批准都不能进!”
      谢亚兵回头笑道:“我们就是魏老板请来的呀。”
      老太婆睁大精明的小眼睛,狐疑地说:“我怎么没听魏老板交待过?”
      赖玉茹故作不悦状:“不让我们进,走,我们回去。”
      谢亚兵向老太婆下最后通牒:“再挡我们的路,我们真走了!回头就对魏老板说是你不让我们拍!”
      小赵也加了一把火:“别跟她罗嗦,我们回去吧,让老板炒她鱿鱼算了!”
      老太婆抓着摄像机的手松了,犹豫了一下,丢下一句话,让他们先等着,她找总经理去。
      看着老太婆飞快地向庭院尽头的一座小砖楼跑去,谢亚兵三人相视一笑,急忙加快脚步向棚屋的加工场处走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