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第九十一章 聊聊一武德(四) ...

  •   【云青青没有在那个问题上停留,她继续播放视频,这个时候的时间轴来到了隋唐。】

      .

      隋文帝时空。

      杨坚敲击桌面的手指顿住了。

      两年前隋代周后便停止了向突厥的岁贡,突厥因此趁大隋立足未稳发兵大举进攻,杨坚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

      隋与突厥这两年刀兵未止,但自从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东西突厥因此正式分裂,并开始内讧和互相征战。

      “听这教授的意思是,西突厥溃败,东突厥内附?”杨坚沉吟,转而露出微微的笑意,“至少这个消息可大大鼓舞如今的战事。”

      至于西突厥后来的辉煌,暂时不需要考量这个问题了,西方世界广袤,大隋暂时无力征服。

      但很快,杨坚就笑不出来了。

      “隋炀帝穷兵黩武导致民变?大隋二世而亡?!!”杨坚脸色大变,捂着胸口觉得呼吸开始困难了起来,独孤皇后顿时扶住他的身体,连声安抚他的情绪。

      杨坚慢慢缓过劲了,咬牙道:

      “去请太子与晋王入宫。”

      顿了顿,又补充道:“将秦王、蜀王、汉王都请进宫来!”

      他到要看看这个堪比秦二世的隋炀帝究竟是哪个好儿子!!!

      杨坚只觉得一呼一吸之间,喉头都带着血腥气。

      .

      隋炀帝时空。

      杨广勃然大怒,一脚踢翻了桌案。

      “放肆!!!”

      他怒吼出声,呼吸粗重,双目赤红,接连几个跨步走到天幕前,恨不得撕碎这个妖言惑众的邪物。

      “隋炀帝!隋炀帝!朕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汉武,后人竟敢如此污蔑!!”

      杨广像一只暴怒的公牛,在殿内来回踱步。

      “二世而亡?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高句丽?”他的脑中灵光闪现,“定是这三征高句丽损耗了国力,朕不征了!

      不不不,这岂不是说朕堂堂天子怕了那区区弹丸小国?待到大隋准备充足,定能将其一举拿下,届时便是不世的功绩!”

      .

      明成祖时空。

      朱棣的眼里冒出了危险的光。

      “北京是朝鲜的?”

      .

      秦始皇时空。

      淳于越及一干儒家弟子气得火冒三丈。

      “齐鲁之地历来为华夏腹地,贤人毕出,更是出了至圣亚圣二位圣人,这所谓韩国好大的脸!竟敢如此大放厥词!”

      “孔圣人自为我华夏先圣,与这边陲小国有何干系?!”

      儒家弟子们:拳头硬了,想去以理服人了!

      齐鲁之地的人们:造船!出海!捶死他们!让他们看看谁才是老祖宗!

      .

      【云青青却有不同的见解。

      “有一种说法是高句丽不是韩国人的先祖,他们乱认爹,把高句丽当成本国历史来叙事,只是为了混淆并取得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继承的合法性。”

      云青青摇了摇头,啧啧道,“领土不大,野心不小。”

      再看视频,云青青精神一振。

      “到我大唐了!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云青青点了暂停。

      “听说在长安成西方的安远门外,曾立着一块石碑,从安远门出城的商贾与行人皆能看到,石碑上面刻着由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九个大字——

      ‘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

      据说由于使者出访、将士出征都走安远门,所以这里被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朝廷在此立碑,告诉即将远行的使者与游子——

      从这里往西九万九千余里都是大唐的疆域,远行的游子啊,你不要思念家乡,你虽然离开了长安,但一直都踏在祖国的土地上!

      何为巨唐,可见一斑!”

      发表完自己的感慨,云青青才继续播放。】

      .

      唐太宗时空。

      被点到名的虞世南呼吸急促,苍老的脸上露出与年纪严重不符的激情澎湃。

      “大唐将会迎来盛世!而我此生竟有幸得见!”

      他要好好保养身体,争取为这盛世的到来多出一分力!

      李世民激动地握拳,与殿内的诸位大臣们对视一眼,君臣双方都能从彼此眼中看到瞠目结舌的震撼和目眩神迷的茫然。

      “如今的西边疆界在……”李世民茫然了一瞬间,讷讷开口询问,不待臣子们回答,便自答道,“好像是在伊吾一带?若朕没记错的话,好似距长安仅仅三千余里。”

      天哪!李世民做梦也没想过,居然有朝一日他能在三千余里前加一个“仅仅”来形容,这是怎样的一种飘飘然啊!

      “伊吾那边过去是什么地方来着?”

      面对天子的垂询,堂下的相公们相顾无言。

      说来惭愧,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竟然从未关注过长安西去一万里的犄角旮旯,究竟有哪些小国存在……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交换了眼中的思绪。

      【罪过罪过,这今后都是大唐治下疆土,我等怎能对此一无所知呢?】

      【是极是极!回头就去找资料好好了解一下,看看要如何治理。】

      萧瑀加入了群聊。

      【还是要多多选拔贤能才是,不然日后这广袤的疆土要任用何人来治理呢?】

      .

      唐高宗时空。

      李治听着这话露出了一个与有荣焉的笑容,低声道:“阿耶乃千古圣明之君也。”

      武后笑着附和。

      再听到教授说到大唐只满足于周边小国的称臣纳贡的时候,李治忍着痛苦看向了舆图上的西方。

      随后他的目光又从西边一路滑到了北边。

      “天地之大,大唐也不过偏居一隅啊。”

      武后听出了李治语气中的遗憾与向往,却只是抿了抿唇,没有多言。

      .

      一句“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惹得多少人心潮澎湃。

      汉宣帝时空。

      刘询翻出匈奴日逐王降汉的奏报,按耐住心头起伏的情绪。

      “至此,车师以西北道亦通,匈奴于西域尽除矣!”他的目光自舆图上的长安一路往西,“也不知长安以西九万里究竟是何等盛景!”

      刘询吐出一口浊气,告诫自己切莫浮躁。

      “传诏!以郑吉为骑都尉,兼护北道诸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改号都护。

      设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督察乌孙以南之康居等三十六国。务必使大汉之号令畅行于西域!”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豪气冲天地道:“有朝一日,咱的大明疆域定能越过大唐,届时大明也定能称得上一个‘巨明’!”

      刚从凤阳老家回来的儿子们连连附和,晒得黝黑的一张张脸上都露出了同样激动的红晕。

      朱元璋看着寄予厚望的长子,感叹道:“咱把江山打下来,坐稳咯,接下来的拓土开疆就是标儿的任务了!”

      朱标连称“不敢”。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有什么不敢的,日后的大明就得交到你的手里啊!”

      朱棣看着父亲偏爱大哥的模样,心中一刺,但他下意识地忽略了不适感,趁着心潮澎湃之际,高声附和道:

      “到时候我当大将军,为大哥征战四方!”

      “哈哈哈哈哈好小子!”朱元璋高兴地也拍了拍朱棣的大脑门,“志气不小啊!是我老朱的种!”

      看着儿子们激情昂扬的模样,朱元璋心中的念头更加明晰。

      他要将儿子们分封至各地!

      等到朱标登基,坐镇京师,其余儿子分镇诸国,如此既可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此乃长治久安之计!

      当然,虽然他相信以朱标的能力与威望能弹压得住各位兄弟,但是后代子孙可不能保证,所以还是要对诸王做出一些限制的。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也是骚.动不已。

      他读史书之时也曾了解过大唐的辉煌气象,却不曾像今天一样从这样微小的角度去品味其中之恢宏。

      “朕定要击败瓦剌,夺回阴山!”

      最好是能像太宗皇帝一般御驾亲征!

      ——当然,朱厚照知道这话说出去,他会被官员的唾沫星子淹没,所以他决定是假装安分去,偷偷筹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聊聊一武德(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