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七十七章 参加一高考(二) ...

  •   【监考老师在随机抽取的同学的见证下开启密封袋,然后分发试卷,并重申考试规则。

      开考铃响,考场上顿时只剩下了沙沙的写字声。】

      .

      明神宗时空。

      李贽看着印满了小字的试卷先是一愣,待到看清内容之后,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时人以四书五经为本,重八股破题撰文,多少人穷经皓首的典籍,在后世竟弃之不用!可笑!可笑!可笑!”

      李贽连呼三声可笑,也不知是在笑谁。

      .

      宋仁宗时空。

      范仲淹看着试卷上的内容也颇为不解。

      他自幼寒窗苦读,终于中举步入仕途,为官多年过程中也曾大兴文教,教导学生应试,却还是第一次见一张试卷出题者的内容长篇累牍、答题者的回答寥寥无几的情况。

      “不过此考虽参考人数众多,却也并非为选拔官吏,只为晋升更高学府,想来这也是其中无论政问策之题的缘由了。”

      范仲淹按耐自己的不习惯,仔细端详着卷面上的内容,试图揣摩出题者的逻辑。

      “如今大宋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只重经义而轻应用,实在不妥。”

      “若能从中窥得后世取才之法,或可撬动一丝半毫。”

      .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难得兴致勃勃地扒拉着天幕看后世人的答题过程。

      他暂时没有想到开科取士这一朝堂政.治的层面,他只是单纯看着有些考生抓耳挠腮、痛苦不已的样子觉得分外开怀,顺带着对折磨他们的试卷感兴趣而已。

      但当他看了一段阅读理解的散文之后,再看到下面的“请问作者划线处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什么内涵”的时候,霍去病的表情是:???

      他怀着一种莫名的敬畏,沉下心来去看其中一个考生的答案——

      【一、阴沉的天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惆怅以及对当下环境的抨击与不平;
      二、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三、体现了作者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心态;
      ……】

      霍去病被这些文字冲击得没再去看余下的第四五六七点,他看着身边的侍从发出了来自灵魂的疑问:

      “朴,这不就是一段关于山水的描绘吗?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内涵?为何一段景色可以乐观向上又可以悲怆不平?”

      “难道真的是我读书不够吗?!”

      朴没有回答,只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霍·不懂问答题得分技巧·去病: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

      【云青青和家长们热情地交流着高考及填报志愿的事宜,但是随着暑气渐涨,不少家长都选择了去周边找个店铺休息,志愿站反而慢慢安静了下来。

      云青青松了口气。

      她克制住自己没去看考场的情况,而是打开手机开始刷实时资讯,看每年那意料之中的意外情况。

      “也不知道今年的古诗文阅读会选什么材料?我记得我那年好像是节选了一段史书?这几年高考都挺喜欢考二十四史的吧。”云青青喃喃道。】

      .

      宋仁宗时空。

      听到云青青的念叨,赵祯更加专注地看着天幕,目光在镜头中的考生及其作答的试卷上来回,终于让他捕捉到了一个答题进度比较快的考生。

      他细细看去,开篇就是“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一路读完下去,赵祯不由得为狄青的战功赫赫而振奋,待看到尹洙、韩琦、范仲淹等熟悉的名字之时更是精神大振。

      “这狄青竟在我朝!”赵祯激动地拊掌,“此人涅面?善!大善!”

      赵祯即刻便招人去寻狄青。

      “延州有乱、广源州蛮反,此二事不远矣,当早作准备才是!”

      .

      宋神宗时空。

      赵顼看着最后一段的“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有些怔忪。

      “狄将军……可惜了。”

      “我的谥号,原来是‘神’吗?”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开怀笑道:“好小子!实乃良将也!”

      .

      各时空对选段的内容反应不一,但对考卷本身有了更多的兴趣。

      ——说不定其中便有本朝之事呢?或许还能窥见自己名留青史呢!

      .

      唐玄宗时空。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1]”

      李白看着那白纸黑字写着的“唐·李白”,不由得心神一震。

      “这当中的李白是我吗?”

      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但是李白自觉此诗行文措辞颇有自己的风格,只是比如今自己的笔触更为圆融磅礴。

      “无论是不是我,后世历数大唐诗百篇,其中必有我一席之地!”

      至于其中那幽怨之气,便被李白选择性地忽视掉了。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这首诗,只觉得越品越妙。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嗨呀!也不知是我大唐哪位才子写出如此妙语。”

      李世民的嘴角疯狂上扬。

      “江汉宁静、地无巨寇、海晏河清,故任公子罢钓竿,王者征伐皆除也!想来大唐彼时定是一片太平繁华之景了。”

      越想越美,嘿!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正在召见赵高,令他据天幕所示研究一份以考授官的方案。

      如此重任在肩,可赵高接到这个重任却并不欣喜,他只觉得遍体生寒。

      他自认皇帝此前虽宠幸自己,却并不将朝中重事交予他,赵高知道自己的定位就只是一个宠臣佞臣而已。

      如今接到这必将影响大秦国祚的重任,他终于有了能正大光明插手朝政的机会,若是之前他必然欣喜若狂,可若是联系上之前天幕透露的消息——

      自古以来哪有变法不流血的?又有哪个变法之人有好下场?商君前车之鉴尚在眼前,他在陛下眼中的份量及得上先王之商君吗?

      可他能拒绝皇帝吗?

      赵高只得两股战战地接下了这个命令,他跪地俯首,额头触地。

      “臣,万死不辞。”

      始皇帝脸上却毫无波动,也没让赵高起身,就让他一直跪着。

      待到始皇帝看见一考生翻页,在名篇名句默写一栏其中一题写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之句后,浑身上下散发的暴怒之气更是让殿中所有人战战兢兢。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2]

      在帝陵监工的章邯:???

      司马欣和董翳:???

      “备马,吾要回咸阳请罪!”章邯一刻也不敢耽搁,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咸阳宫中,始皇帝用力闭了闭眼。

      若此章邯为彼章邯,那大秦不说没有千百年绵延的国祚,甚至可能是二三世而亡!

      这下他再也不能用冷静的眼光看胡亥上位这件事了!

      而始皇帝看向赵高这个极有可能为祸首之人的眼神,也带上了森冷的杀意。

      “陛下!陛下!臣对陛下、对大秦之忠心日月可鉴!这其中定有天大的误会!”

      赵高是何等心思灵敏之人,他几乎是顷刻间就洞悉了这份杀意,连忙涕泗横流地表忠心。

      “你退下吧。”凝视了片刻后,始皇帝冷漠地打断了他的自陈之言,只吩咐要他做好手上这件事。

      赵高惶恐地告退。

      他现在唯一的奢求,就是能将这考试之事办好,以此功抵罪让皇帝网开一面,如曾经赦免他的罪一般予他一线生机。

      ——前提是,那个扶持公子胡亥的人不是他,或者说,后世没有透露那个人是他。

      可是他亲近胡亥远甚于扶苏,明眼人都知道他为罪魁的可能性极大。

      始皇帝看着他战战兢兢的背影,冷冷地道:“去查查他。”

      殿内的寺人没有回应,而某不显眼之处,一个人影匆匆离开。

      始皇帝用力攥了攥拳头,深深吐出一口气,沉下心来继续在天幕中挖掘可用的信息。

      原六国各地。

      六国遗族皆高歌畅饮,欢喜得如同过年。

      “暴秦终亡!故国可复矣!”

      “必是我等大业已成!”

      韩地。

      张良看着已经开始饮宴庆祝的一干人,脸色并不好看。

      “诸位,不说此事尚无定论,便是为真,后世将天机泄露之后,暴君必有防备,再现几乎不可能了!吾等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坐在首座的原韩国贵族笑道:“只要我六国之人齐心合力,还怕大事不成吗?子房,你放心吧!”

      “是极是极,难得如此高兴,该大醉一场才是!”

      张良强行忍下不耐,耐下性子与这群乌合之众虚与委蛇,心中琢磨着:

      “也不知这项羽是何方人士?莫不是楚国项氏一族?得去楚地一趟,赶在秦兵之前寻到人才是!”

      泗水郡。

      年少的项籍与伙伴们在嬉戏,他原本无心观看天幕上那些蝇头小字,但伙伴当中有人指着那句“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大呼小叫,引起了项籍的注意。

      项籍双眼发亮道:
      “不知这是我项氏一族哪位儿郎?大丈夫当如是也!”

      屋中的项梁倒吸一口冷气。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羽”原本就是他为侄儿取字的备选之一!

      项梁来不及为侄儿未来的成就高兴,连忙吩咐家仆收拾好行李家当,万一事情有变就要举族搬迁。

      .

      汉高祖时空。

      刘邦搂着戚夫人拍腿笑道:

      “彼世之项羽危矣!”

      戚夫人微微蹙眉,担忧道:“妾担心,若是后世透露更多,那陛下岂不也会陷入危险之中?”

      刘邦得意地抿了口酒。

      “造反的是我刘邦,跟他刘季有什么关系?”

      .

      考生们浑然不觉自己正在被千年间的老祖宗们评头论足,也不知道他们五花八门的答案让老祖宗们充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他们的答题已经到了最后的作文阶段。

      各朝各代的读书人们:终于到了我能理解的作答题目了!

      但是!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3]

      众多读书人:???

      什么东西?!

      一干古人受到了亿点点小小震撼。

      “荒谬!不问朝政、不论国策,此考何用?”这是吹胡子瞪眼的老学究。

      “不少于八百字?!这如何写得出来?”这是被八百字大长篇吓的学子。

      “为何不能写诗歌?!”这是众多爱诗之人。

      “这……这题何解?如何破题?”这是沉迷科举、练习破题的考生。

      “这写的什么东西?满纸空言!”这是看到了某些来来回回水字数的考卷的读书人。

      ……

      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百态众生,尽在其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参加一高考(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