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十五章 大学一日游(三) ...

  •   【上午的活动结束,云青青以想在学校走一走为理由,告别了老师和校友们。

      云青青熟练地走向食堂。

      “接下来逛一逛吧。”云青青和直播间的观众们打招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不短的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大学之所以叫大学,是取自儒学经典《大学》,后来才知道现代大学和古代的学校不是一回事。

      我国的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近现代大学直接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虽然中国也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许多教育史家把中国的高等学府也称之为大学,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那个时候换算到中国就是……嚯,居然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有了大学了吗?那个时候还是宋哲宗元祐三年呢!

      在北宋还沉湎于繁荣的文治景象,拼了老命跟辽和西夏两个恶邻打出狗脑子的时候,原来在世界的另一边,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萌芽了吗?”】

      .

      宋哲宗时空。
      正在用膳的赵煦:???

      一口白米饭哽在喉头。

      元祐三年不就是五年前?

      赵煦现在的心情就好像一条狗蹲在路边,突然被人踹了一脚。

      赵煦:看后人的乐子,怎么还能牵扯到朕?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敏锐地抓住了一个词——北宋。

      赵匡胤:什么北宋?莫不是朕竟未能挥兵灭南唐统一江南?

      刚灭亡南汉的宋太祖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紧迫感。

      “朕即位之初,南唐即纳贡称臣,朕若对南方用兵,只怕名不正言不顺啊。”赵匡胤有点发愁。

      大宋与南唐双方心知肚明,彼此之间早晚有一战,赵匡胤早就想统一江南好安定后方,一心一意图谋燕云十六州。

      无奈那李煜实在油滑得很,见势不对立马称臣,一边对大宋毕恭毕敬,一边又设龙翔军,教练水军,一看就不是个省心的。

      “等等那边有什么反应。”赵匡胤心想:管他什么反应,只要我不要脸,总能找到借口的。

      江南,势必是要一统的。

      江宁。
      自宋军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灭亡南汉而屯兵汉阳已有段时日,南唐朝堂上下皆是人心惶惶,李煜也寝食难安。

      今日一听天幕提及“北宋”,他不免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莫不是赵宋竟未能攻克我朝?”李煜喜形于色,转而脸色又凝重起来,“那赵匡胤必然也能想到此处,只怕他会更加提防!不成,朕要想想法子,打消他的戒心。”

      李煜在殿内踱步,思来想去,突然他右手成拳猛地击左掌心,喜道:“朕欲遣郑王入宋朝贡,上表再奏请罢除诏书不名之礼,并请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如此一来定能迷惑赵宋君臣!”

      .

      宋仁宗时空。
      赵祯面色有些凝重,他的心神也为“北宋”二字而震动。

      他不是开国的赵匡胤,会认为是自己没能统一南方而被称为北宋,他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如同两汉两晋一般,大宋国运被腰斩而分为两段,北宋对应的不就是——南宋?

      南方之朝廷?那会发生了什么呢?如王莽篡汉,还是似五胡乱华?

      依如今形势观之,只怕是后者吧?

      辽国竟如此势大,以致衣冠南渡之景于我大宋重现吗?

      陈州。
      狄青看着天幕,郁郁地喝了口茶。

      “古时秦以军功起家,秦人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秦得以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汉唐皆以武力震慑周边诸国,独我大宋重文治而轻武功,故青心中常怀异族之忧啊。”

      狄青的目光忍不住游移至府邸大门方向。

      “算算日子,官家派来的天使又要到了吧?”

      .

      【云青青到了食堂,熟门熟路地找到熟悉的档口,拿到餐点之后找了一个角落的桌子坐下,一边漫不经心地吃饭,一边继续对观众们叨叨。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现在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让我看看1809年是什么时候?哦,清朝的嘉庆十四年。中世纪大学主要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大学的职能范围之外,咦,这个跟我印象里咱们古代的国子监好像挺像的,就天天学那些所谓的圣人之学,也没见有学出什么成果推动进步造福民生。”

      云青青忍不住吐槽了一下,“说实话我有点好奇,是不是古代人觉得自己把那些四书五经学透了就能治理好一个县乃至一个国家了?且不说四书五经学没学透呢,就算学透了,理论也不能脱离实践吧,要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

      云青青毫不优雅地翻了个白眼。

      “话题歪了,扯回来。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科学研究,将增扩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主要任务。一般我们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是北洋大学堂,也就是当年甲午海战清朝败给了小日本之后,国内变法之声四起,所以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

      甲午战败啊!

      想起来就心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致远舰、定远舰等沉没,管带邓世昌等一干人殉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地,搞得现在台湾还没能收回来的那一次战败。

      这一战的结果就是清朝水军一下就在国际上扬了名,全世界都知道清朝的水师弱,谁都敢冲着中国这块肉咬上一口。忍不住要再骂一句,清政府实在是烂到家了!”

      云青青气得狠狠扒了两口饭,整张脸都在做咀嚼的动作。】

      .

      明太祖时空。
      云青青的前半段话,朱元璋表示很赞。

      “澹澹生烟说得对!”朱元璋乐得拍了拍桌子,对旁边处理着六宫宫务的马皇后道,“那些酸儒!圣人之言都没学透呢,就削尖了脑袋上朝廷讨要官职了,也不想想他们配吗?还当人人都是百室先生?哼!”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噗嗤——”马皇后忍不住喷笑出声,她斜斜瞪了一眼朱元璋,笑骂道:“陛下这话可别让朝中百官知晓,不然朝中那么多只乌鸦有得你好受的。”

      “咱老朱还怕他们不成?”

      而听到云青青后面说的话,殿内轻快的气氛一扫而空,朱元璋勃然大怒。

      “这清朝究竟是个什么来路?竟让我汉人被倭国一弹丸小国欺负?这种废物竟然也配代我大明享国祚?!混账!”

      .

      清圣祖时空。
      康熙的脸黑得简直可以滴出墨汁。

      云青青这就是指着他的鼻子在骂,哦,不只是他的鼻子,还有他祖宗和子孙的鼻子。

      “日本!”他愤怒地锤了一下桌案。

      康熙二十四年,清廷正式废除“迁海令”,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致使赴长崎的唐船骤增三四倍以上,而日本政府却颁布“贞享令”限制中国商船的贸易,康熙原本对此并无所谓,但如今他想起来却觉得如鲠在喉。

      “朕要封锁日本国海上商路,歼灭其水师!若其胆敢畜养水师,则视同我大清宣战!”
      康熙叫人宣了大皇子进帐。

      “皇阿玛。”胤禔朝康熙行礼。

      康熙看着身材高大、脸上犹有愤色的儿子,沉声道:“保清,朕要你去福建,替朕看着日本的水师早葬身海底!”

      “儿臣遵旨!”

      .

      汉武帝时空。
      董仲舒虽然也愤怒于甲午海战的失利,但毕竟清朝离他太远了,他的重点还是落在眼下的大汉,落在大汉的教育和文治之上。

      “经此一事,吾若向陛下上疏,再陈兴教化之举,陛下必然悦而纳之。”

      说干就干,董仲舒翻出了元光元年答皇帝贤良文学诏之事的策论,找到那一卷写着“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1]……”的篇章,品读再三,在此基础上飞快写成新的策论。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董仲舒在最后写道。

      .

      隋炀帝时空。
      杨广皱眉看着天幕,问身边伺候的宫人。

      “朕记得去年倭国遣人携国书来隋,欲学习我大隋佛法?”

      “陛下果真好记性!去岁倭国确实遣使者来朝见。”

      “哼,朕想起来了,区区弹丸之地,竟敢自称‘日出天子’,狂妄至极!”杨广越回想越生气,“那日本莫非就是这倭国?十有八九!去问问,不是裴世清跟着他们渡海而去了吗?回来了没有?若是回来了,叫他即刻来见朕!”

      .

      唐高宗时空。
      帝后二人的脸色是如出一辙的阴沉,怀中可爱的小女儿也不能让他们展颜。

      “日本,好啊!”武后咬牙。“两年前打得还是太轻了。”

      “叫刘仁轨好好训练水师。”李治道,“待平定高丽,必然还有出兵之机。”

      “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大学一日游(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