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7、第一八七章 世界(二十六) ...

  •   【“在郑和率领着船队在深海上远洋之时,亚欧大陆的另一边,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仍在持续,虽然法兰西这次□□得很,但到了十五世纪20年代左右,法兰西事实上已经岌岌可危,在1420年,法兰西甚至被迫签署了《特鲁瓦条约》,这个条约几乎昭示着法兰西将要亡国——因为该条约的内容包括让英王成为法兰西的摄政王,英王亨利五世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兰西的王位,而这份条约也并没有带来和平,次年,博热之战爆发,1422年,两位旧王同年去世,新王登基之后的两国就法兰西王位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锋。

      法兰西节节败退,英军一路高歌挺近了法兰西的南方要塞——奥尔良城,发生在这一座城市的奥尔良战役涌现出了法兰西的民族英雄——贞德,这个十九岁的少女亲率三千余人救援被困半年已久的奥尔良,并率领士气高涨的法军连下三座要塞,不仅解救了奥尔良,还一举扭转了法兰西的不利局势!自此以后,英法之间攻守易形了!”

      云青青用手机投屏出来一张油画的照片,上面是因为身披甲胄、腰悬宝剑、手持大旗的将军,她眼神坚毅,身躯挺拔,像是一杆标枪高高伫立在那里。

      “在1453年,法军终于收复了加来以外的全部领土,在同年,奥斯曼土耳其也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拜占庭正式灭亡!到此,罗马的太阳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永远落下了。”】

      .

      唐高祖时空。

      “善!”李三娘看着那英姿勃发的女将军,忍不住喝彩。

      柴令武看了看贞德的画像,又偏过头看了眼一身利落打扮,手持长枪的母亲,点评道:“不如阿娘远矣!”这些日子他从母亲、二叔还有许多长辈口中知晓了母亲当年起兵的往事,正是心怀激荡、与有荣焉的时候,自然看谁都比不上自家天下第一好的母亲。

      李三娘捏了捏儿子的脸颊,笑骂道:“油嘴滑舌!你说好话也没用!该扎的马步还是得扎!”

      “把屁股沉下去!把手举好了!”

      柴令武:……一时之间,心如死灰。

      .

      汉高祖时空。

      刘邦朝着西方遥遥举杯:“敬大汉那未曾谋面但神交已久的朋友!”

      喝完这一杯之后,他又兴致勃勃地看向张良:“子房,你说乃公派人西行,去寻一寻那罗马的消息如何?”

      张良强忍着没有翻白眼:“陛下,及至汉武时张骞出使仍被匈奴所掳掠,如今匈奴势大,当先谋眼下,再谈将来!”

      不要好高骛远,先保证大汉能熬到你曾孙子出生再说吧!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贞德的画像有些出神,他落寞地低声询问:“观音婢,你还记得三姐的模样吗?”

      长孙皇后沉默了片刻,才露出笑脸道:“怎么不记得呢?公主明艳璀璨、风采过人,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义气,别说是其他人,就是妾见了,又岂能不为之倾倒呢?”

      李世民被妻子的俏皮话逗笑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道:“我如今还记得,却担心日后……若是我们都没了,后人又从哪里窥见三姐的风采呢?”

      长孙皇后又怎会不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她温声道:“不若召宫中画师研习画技,习得西方这绘制人像的技艺,再令其绘制三姐的肖像?”

      “此为朕之所想也!”

      .

      【“但对于十五世纪的欧洲来说,最重要的故事既不是英法百年恩怨,也不是罗马的落幕,而是由两个之前的故事中并不起眼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带来的。

      在说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做马可·波罗。”

      云青青在原本的PPT内容之外插入了一段讲解,“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十七岁时他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四年抵达元朝的首都,朝见了当时的皇帝——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这一年是1275年。此后十七年间他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地,他每到一处都会详细地考察当地地理、风俗人情等。

      在1295年末,马可·波罗回到了家乡,后来他根据其在中国的经历和见闻写出了《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书中的东方繁盛昌明,像是神明一般的国度,那夸大甚至神话般的世界激发了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的好奇与向往,许多冒险者开始孜孜寻找前往东方的道路,西方的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云青青向镜头展示了手机上放大的地图照片。】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狠狠皱眉,阴谋论道:“这人莫不是西方派来的细作?历时十七年,走遍中国各地,又将这些信息带回欧洲、夸大其词地大肆宣扬,岂不是在激起那些贪婪成性的欧洲人对于东方的觊觎之心?”

      他更不解的是:“那忽必烈为何要将此人放回去?十七年还不够他将人收拢?若是思念亲人,完全可以遣人将其家人带来啊!蒙古的大军不是横扫亚欧吗?”

      若是此人有才、有用,为其大张旗鼓完全是值得的;若是他江郎才尽,或是不能再为我所用,自然就可以给他一个体面的退场以彰显君王慈悲,亦不负君臣一场。

      主父偃等点了个赞。

      .

      【“出于对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东方财富的渴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控制了路上丝绸之路,让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变得困难重重,总之这两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海上探险,只为寻找到新航道,重新与东方连接。更巧的是,两个国家默契地选择了背道而驰的两条路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向东的葡萄牙稍快一步,1487年,迪亚士就抵达了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大陆一路南下,于次年抵达印度,开辟了到亚洲的新航道;

      向西的西班牙后来居上,1492年,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一路向西,虽然没能找到梦想中的东方,但运气爆棚地抵达了美洲大陆,并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将其占领;

      新航道的开辟让葡萄牙通过贸易获取了大量的财富,而新大陆的发现令西班牙通过掠夺得到了美洲大量的黄金白银,这两个国家都从航海中获取了暴利,也因此在欧洲掀起了大航海的浪潮。”

      “而西班牙与葡萄牙更是在1494年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企图将欧洲以外的世界瓜分,两国将佛得角群岛以西、大约位于西经46度左右的南北经线作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

      秦始皇时空。

      “瓜分世界?哼!他们好大的胃口!”始皇帝的脸色像是被这两个国家的口气熏到了,“区区弹丸之地,也敢妄图世界?”

      在冷声嗤笑之后,始皇帝收敛了怒容,沉思这两个小国敢如此大放厥词的底气——

      “大航海……的确是暴利!”始皇帝何等敏锐的心思与眼光,更何况这‘大航海’背后隐藏的资源掠夺已经是昭然若揭,“以世界之力供养两国,只怕这西班牙、葡萄牙所谓的冒险者也不过是游侠流寇一般的亡命之徒,其所到之地原住民也要步上那印第安人的后尘了!”

      资源被掠夺、土地被侵占、原住民被屠杀!

      “该让那昔日的诸国来好好瞧一瞧,什么才是真正的野蛮!在他们面前,匈奴契丹之流都要甘拜下风。”

      .

      明代宗时空。

      朱祁钰也被气笑了。

      “也不怕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口撑爆了自己的肚子!”朱祁钰捏住了龙椅的扶手,“虽然大明遭瓦剌重创,但练出一支精锐海师还是能够做到的!”

      来日挥师西去,到那两个蕞尔小国跟前,教他们好好称一称自己是个什么斤两!

      朱祁钰想:“插上一面旗就能宣告占领一片地方?那我大明为何不能先到先得?”不论是否会与原住民发生冲突,但至少,大明还是愿意教化当地,建立秩序,怎么就不能是云青青所说的“扶贫”?

      .

      唐高宗时空。

      李治问武后:“那朱明一朝七下西洋的郑和所作《出使水程》可尽数誊抄下来了?”

      武后点点头,答:“已让兵部去研究了,另还有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等一并在研究后世历代造船之术,近日已颇有所得。”

      李治面露微笑:“不只是朝廷,只怕民间那些漕运海商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造船之法呢,相信很快就有技艺先进的大船下水了。”

      “陛下是想?”武后犹疑地看向笑容依旧的天子,只见后者微微颔首,“世界之大,大唐百姓总有想去看看的嘛。”

      还有那些不成器的宗室勋贵,也完全可以给点钱粮兵马打发出去,那什么美洲非洲都是沃土,叫他们插上一面旗帜圈上一块地盘,让当地原住民沐浴在大唐的鸿恩之下,不也是一桩美事吗?

      这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7章 第一八七章 世界(二十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