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第一七二章 世界(十一) ...

  •   【“在农业社会,水利建设与农业丰欠息息相关,太宗陛下大力整顿治水机构,推动国家水利建设,光是贞观年间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就达到了27个,其中不少水利设施一直惠泽后世千年。

      同时推动土地改革和种植技术改良,极大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效率飞速提高,人均每年粮食产量最后甚至达到了七百斤左右,这是一个在当时根本吃不完的数目。

      粮食的丰产直接催生出唐朝各种花里胡哨的面食和极度发达的酿酒业,要知道很多朝代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下了禁酒令的,但唐朝的美酒可是入了青莲的豪肠酿出了一个冠绝古今的诗仙。

      而农业的发达为唐朝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唐上上下下武德十分充沛。国家有钱养兵也有粮动兵,于是从高句丽到百济、从吐谷浑到高昌、从中天竺到小勃律,大唐的兵锋横扫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拓疆足有万里。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了。《西游记》的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离国西行,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真经,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然后大家就知道了,这本珍贵的典籍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本死亡笔记。

      去时异国他乡,归来东土大唐。

      玄奘法师如果在天竺那块再多待几年,不仅国境线会向他走来,还有一个名叫王玄策的年轻人,也会跟随使团再度造访中天竺,又因为遇上天竺军队劫掠使团,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灭国擒王,达成‘一人灭一国’的成就。”】

      .

      汉惠帝时空。

      听闻大唐粮食多得可以用来酿酒——还是许多种酒,吕后情真意切地酸了。

      大汉施行禁酒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商贾逐利以致民间私酿成风,大量消耗粮食以致动摇国本,若是粮食富足,至少大秦就有了选择的权力。

      “粮食丰产方能酿酒,取酒之精华方能用于消杀伤口之外邪。”

      粮食,是发展的基础,也是稳定的前提啊。

      “明日当传治栗内史询问育种一事。”

      .

      唐太宗时空。

      “一人灭一国?”

      李世民的眼睛倏地亮起来了。

      “此等英雄人物,此时竟不知身在何处?”

      他恨不得王玄策此刻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十余年后此人仍年岁尚轻,那此时他应当尚是孩童,先记下此人罢。”

      将“王玄策”这个名字狠狠记在心里,李世民突然想到——

      “也不知有了这后世种种佛法之后,玄奘法师可还有西行计划啊?”

      这样心智坚忍、佛法高深的大师,应当代表东土大唐前往西方好生交流一番佛法才是!

      .

      汉武帝时空。

      刘彻陷入了幻想:“也不知张骞能否如这王玄策一般?”

      他回想了一下之前张骞汇报的出使过程,最终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野有遗才,竟不能为朕所用。”刘彻想起了前三次颁行天下的求贤令收效甚微,心中十分窝火。

      “朕欲重新颁布察举诏令,若有不举孝、不奉诏者,当以不敬论;若有不察廉者,不胜任也,当免。”

      更何况,如今他有了天幕的评论区,足以将这道求贤令以最快的速度流传开来。

      .

      【“而除此之外,唐朝上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下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可以说,自信和豪迈浸透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益于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交流与贸易逐渐取代了征伐与争斗,大食人、突厥人、波斯人、栗特人、吐蕃人、新罗人等等各国人云集于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为其带来的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也在来往之间将大唐的文化、制度和典章传到了各国,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正在逐渐成型。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不外如是。”】

      .

      唐高宗至唐玄宗的一众唐朝时空,百姓,尤其是长安的百姓分外自豪:

      “是极是极!”

      “大唐盛世自长安就能看见!”

      而所有安史之乱之后的时空莫不黯然垂泪。

      “忆昔开元全盛日……呜呜呜呜。”

      “叛贼万死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

      唐肃宗时空。

      时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的王维也不由得孤立窗前,仿佛在月色斑驳的竹影摇曳之中看见当年的盛世长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去岁,同为中书舍人的同僚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他与杜甫、岑参三人皆作诗应和,他当时便写下了这首七言,如今听闻后人念及,心中留存的只有落寞与怅惘。

      “我此生还能得见开元盛世之气象吗?”

      王维突觉心灰意冷,心中竟生了辞官之念。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在心生与有荣焉的豪气之时,脑中突然划过了一个念头——

      “异域外邦,学的是什么文化和制度?又是带走了什么典章?”

      诗词歌赋也就罢了,不过是小道,被人学去了也无伤大雅。可若是治国驭民之道呢?若是先进的富国强兵的技艺呢?

      尤其是历代史书,后朝修前代史书之时往往都会总结前代得失,这其中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治国思路,可以说读懂一朝一代史书,就能明白国家的运行规律,能让人从中学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这么要命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轻易学走?

      “史书乃一国一朝之精要,若非史官,其他人等非皇令皆不可观,即使是朕也是在一统六国后,才得以尽观六国史书。”

      “这唐太宗也是一代英主,应当不至于愚蠢至此?”

      .

      【“高宗皇帝更进一步,将西面波斯以东的广袤土地划归安西都护府,在东边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使单于都护府治内蒙、安北都护府治外蒙,于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南面则置安南都护府治理越南。

      而在高宗皇帝之后,一件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了!”

      云青青的语调变得格外高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帝正式登基!

      终于有一个女人挣破了千年以来男人设立的重重枷锁,登上了权力的最巅峰!不再是分享丈夫、儿子权力的皇后和太后,而是手握至高的天子!

      而女皇在位期间,虽然后人诟病于她的任用酷吏、玩弄权术,但她完善科举,开殿试、武举之先河,又收复安西四镇,平定营州之乱,曾一度使后突厥归降,国内人口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后世称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同时女皇还能慧眼识英才,她提拔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后来都在开元一朝担任了玄宗皇帝的宰相,这些贤相不仅辅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上了最鼎盛的高峰,还能对皇帝不好的言行加以规劝和制止。

      李三郎心里怕奶奶怕得要死,但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嘛,等到女皇甄选的人才库用完,他自己挑选出来的宰相,就是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祸国殃民的货色了。”】

      .

      汉高祖时空。

      “女皇?!!”
      吕雉心下大震。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她的心中甚至不可遏制地闪过了一丝野望,若是……

      “不,不成。”她很快冷静下来。

      天下初定,大汉草创不过一世,即使皇帝崩逝,开国的那些老臣大部分都还活得好好的呢,还有那些远在封地、并不安分的刘氏诸王,他们决不会允许神器被其他人窃取。

      “只盼盈儿争气……”

      但吕雉又想到评论区带着“汉惠帝时空”前缀的那些言论,明里暗里之间许多政策都来源于“太后”,只怕……

      “唉……”吕雉闭上眼睛,叹了口气,若是天子不足以压制老臣和诸王,为了稳住朝野,她会做什么呢?

      大概是会大肆分封吕氏,以此来辖制各方势力吧?而一旦她也薨逝,没有什么根基的吕氏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都不必多说了。

      .

      唐高宗时空。

      李治锐利的目光直直落到了武后身上,而后者也不甘示弱,回以暗藏锋芒的笑容。

      在大气也不敢出的宫人们感知下,帝后二人对视了仿佛一个世纪,最后皇帝轻笑出声——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啊……”

      “承太宗之业,奠后世之基,此等功绩又岂是一人之功?”武后笑道。

      殿内气氛倏地为之一松。

      .

      周武皇时空。

      “母皇!”

      女帝扫了眼坐立不安的太平公主,脸上没有露出任何端倪。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想来后世对朕还是颇有赞同的。”但不赞同又能怎样呢?天下人皆不赞同,她不还是登基践祚了?可见这世人的赞同与否,其实也不是那么需要在意。

      女皇现在关注的是——

      “后面的帝王仍是李氏,是朕立了太子,还是李唐复辟?”

      太平公主不敢多言,但她知道,这番话女皇堂而皇之地讲出来之后,皇嗣们又得战战兢兢好长一段时间了。

      更不用说,听到云青青此话之后,武承嗣等人对皇嗣的攻讦只怕又要更上一层了。

      “去将楚王叫过来。”

      女皇的这个命令让太平公主的心又悬起来了。

      ——楚王正是皇嗣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

      去岁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女皇杀裴范二人后,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庐陵王的三个儿子皆被幽闭宫中,不得出门庭。

      算起来,太平公主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个侄儿了,此时女皇宣他觐见,是否会涉及储位?

      .

      唐太宗时空。

      “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这祸国殃民,不会是朕想的那个祸国殃民吧?”

      .

      【“时间回到贞观九年,也就是公元635年,从这一年开始,阿拉伯帝国的大军一路向北。

      其实最开始的阿军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他们只是想北上打个秋风,但是没想到没想到对方太菜,变成了一路推塔,像极了当年金兵一路南下时本只想去大宋抢一波,没想到宋画宗跪得这么快,一路推到了大宋京师,打出了将赵宋宗室、大臣、百姓一锅端的成就,这个我们稍后讲大宋的时候会提到。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小视频——”

      云青青播放了插在PPT里面的小视频,可以明确地看到地图上中央,代表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疆域的颜色板块在不断扩大,但云青青要讲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在画面右上角的一角。

      “在这个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偌大的西突厥汗国最后也化为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所辖之地。事实上,在这一年,大唐平了吐谷浑,大唐王朝在不断扩张之下,这个世纪最为强大的两个帝国已然接壤。”】

      .

      宋太祖时空。

      “宋画宗又是哪个王八羔子?有画这个谥号吗?”

      赵匡胤捂着胸口缓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这可能又是后人的一种浑称,就像龙凤猪一样。

      “无妨无妨,等会会讲到大宋的!”

      王八羔子,等着承受祖宗的怒火吧!

      .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不悦至极,但也知道云青青接下来讲的内容可能关乎大唐国祚,只得强行按捺住心中怒火侧耳倾听。

      朕为了大唐可委屈坏了。

      “后人误解朕至深!”

      同时,李隆基又在暗暗琢磨。

      “张说好像被朕贬了?贬去哪里了?相州还是岳州来着?

      张九龄好像今年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家了?此二人皆与姚崇不睦……”

      李隆基开始摇摆,一时思考不出要如何选择,但有一点是确认的——

      “既然是已经史册留名的贤相,自不能任其流落乡野了。”

      还有——

      “李林甫和杨国忠又是什么人?”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在短暂的心慌意乱之后,立马调节好了情绪。

      “多想无益。”他盯着动图的眼睛却没有跟着云青青的讲述,而是落到了大唐的西南方——吐蕃。

      “吐蕃势大至此,若大唐一直强盛或可镇压,但一旦中原衰微,只怕引来兵祸。”

      看来,就算是联姻,最好也是多送一点佛法高深的高僧过去,让佛光普照那雪域高原吧,至于工匠什么的能少则少。另外,技术纵然不可能完全垄断,但还是得尽可能阻止其外流,至少周边邻国绝不能获得最先进的技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2章 第一七二章 世界(十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