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5、第一四五章 途中 ...

  •   【在空乘人员再一次检查了乘客们的状态之后,飞机终于开始滑行。

      云青青再次确认自己已经将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然后就将目光落在了舷窗之外。

      “来了。”云青青低低地提醒同事,下一刻云青青就有了超重感,她猛地攥紧了背包肩带,知道这一阵不适过去才轻轻呼了一口气。

      “还是不习惯,要不是没高铁直达,咱也不至于跑这么远来坐飞机。”

      “好好休息一下吧。”同事将墨镜一戴,开始闭目养神。“今天确实起床有点早。”

      云青青没有再打扰同事,只是透过舷窗看着逐渐缩小的地面建筑。】

      .

      明世宗时空。

      大惊失色之下,朱厚熜手上力道一松,差点将手中的祭文掉落,他连忙回神。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

      由于他没有赶上云青青上一次乘坐飞机的时候,所以乍一见到凡人之躯也能直达云天,朱厚熜心头的震撼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少。

      ——最多就是比他的堂哥多了一丝并没有什么用的心理准备。

      “若凡人能御风而行,那岂不是更有机会得见仙人?”

      虽然云青青表现出不信鬼神的样子,但朱厚熜仍然坚持着他的信念,并且他认为后世的种种科技不过是为求仙问道提供种种助力。

      “上九天、下深渊,后世之人也不过是在以科学之名问道。”

      .

      唐高祖时空。

      秦王李世民也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他几乎是失态地起身快步凑到天幕前,眼珠子都要粘上去了。

      “这、这、这……”李世民心神惧颤,半晌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直到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在云海之上平稳地飞行,李世民的情绪才跟着一起稳定下来了。

      他闭了闭眼,想起方才惊鸿一瞥的俯视图,山脉与江河、城市与农村,那些虽然引人入胜,但李世民印象最深的确实那些分明的线条——代表着公路、铁轨与高架桥。

      “竟能至如此往来通达。”

      即使是不通例证,但是一个国家能够投入海量资源大力发展交通,这说明交通发达背后带来的战略意义、经济收益远超原本的投入。

      “秦之驰道,想来同理。”李世民深深地记住这一刻的震撼,他在心中暗暗决定:

      待日后,定要大力修路筑桥,不仅要连通大唐内部,也要打通外邦!

      至于是哪个日后?那就不是现在方便说出口的。

      但如今太子一系手段频出,太极宫的那位似乎也坐不住了,想来已经快到了胜负分晓的关头。

      .

      元成宗时空。

      高克恭盯着舷窗外的云海,眼中异彩连连。

      “妙啊!”

      他虽出生于色目世家,但平生素爱汉文化,其山水画更是师从米芾父子,继而师法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于当世颇有声名。

      如今得以近观这云海渺渺,顿时为之神魂颠倒,觉得往日那些颇为自傲的青山白云的作品都少了一丝韵味,再看悬挂与室内的这几副作品便味同嚼蜡了。

      “切不可自傲啊!”他命仆从取下画卷收好,重新挥毫。

      .

      宋徽宗时空。

      王希孟回味着云海下的重重山河,心神摇曳。

      “千里江山,自成画卷。”他十来岁便入“画学”为生徒,后蒙受圣恩得以受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官家左右,更是幸运地受到官家青睐,亲授笔墨技法。

      官家素爱丹青,王希孟想要绘出一副传世之作献上,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主题。

      但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哪里需要凭空想象?大宋山河便是不世之画卷,他只需要将其落在纸上。

      更何况,若要献于圣上,还有比江山图更合适的吗?

      王希孟心底有了外出采风的想法。

      “访名山大川,游江河湖海,只有见过才能画出来。”

      .

      【云青青本想拉下遮光板睡觉,但鉴于评论区强烈诉求,她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戴上眼罩补觉,将窗外的云海留给观众们。

      再醒来就是空乘人员在发放飞机餐了,云青青打着哈欠要了杯温开水,然后开始吃东西。

      嗯,这顿飞机餐完美符合她对飞机餐的刻板印象。

      云青青本着不浪费食物的原则吃完了,然后开始和同事商量行程。

      ——主要是在公事之余如何最大化旅游的攻略。】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被云青青和同事交谈的内容气得眉毛一跳。

      尤其是当他联想到官员们是否也会借出差之便,花着公中的钱来四处游玩之后,老朱的脸色更难看了。

      那花的都是咱的钱!

      “还是得加大监察百官的力度,光靠御史台不太够用啊。”朱元璋琢磨着,要做到这些无疑需要一支脱离现有官员体系、只听从天子调令的队伍,思来想去他的思绪最后落到了拱卫司上。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带着浩浩荡荡一大批人到了皇庄中,今天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日子——

      在皇庄中试种的那一批土豆要收获了!

      此事关乎国朝之本,皇帝带着朝堂诸公亲自来视察,就为了亲眼目睹这“活万民之粮”究竟产量几何。

      这辈子哪见过这么多朝堂大员?更遑论天子了。

      庄头声音哆嗦地安排人开始采收,话音落地又觉得不妥,忙颠颠地自己带头下了地。

      当开始挖第一株土豆的时候,饶是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庄头还是越到后头呼吸越是粗重,最后为了防止伤到土豆,庄头竟然伸出手直接在土里刨了起来。

      当这一从土豆被尽数翻出来的时候,庄头惊喜得破音——

      “天啊!”

      反应过来之后,他立马将这一连串土豆奉上,小太监接过略微抖掉一些泥巴,就珍而重之地放到了早已备好的托盘上,刘瑾亲自捧着托盘献到朱厚照面前。

      少年天子早就坐不住了,他等不及刘瑾走近,快步迎上去,端详了片刻大笑出声:“好!好啊!赏!统统有赏!”

      “刘伴伴,你让诸公也都掌掌眼!”

      刘瑾于是将这一串土豆又一一展示给朝堂诸公们,这下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都顾不上嫌弃他是个阉宦了,纷纷凑上前用火热的目光盯着这一串仍然带着泥土的土豆,更有甚者还要上手摸一摸。

      “好!好啊!”张懋激动得双手颤抖,李东阳的目光则落在这一块地上,看着正在收获的农户,一贯舌灿莲花的西涯先生也觉得自己笨嘴拙舌了。

      “若是每一株都有这样的产量、这样的个头,那这亩产……”

      李东阳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周围人为这未尽之言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高伴伴,朕叫你带上的厨子呢?”

      高凤连忙命随侍的几位御厨上前,接过几株土豆拿下去清洗烹饪。

      “说得千好万好也不如吃到嘴里好,这第一批土豆朕就拿几株来和诸公一道尝一尝,剩下的便还是留作种子吧。”

      诸公自然是不会在这小事上让天子不愉快,纷纷俯首称是。

      刘瑾则小心将那第一株收获的土豆小心装入了垫着明黄丝绸的木盒。

      ——这是天子要供奉给列祖列宗的。

      嗯,虽然现在列祖列宗也可以直接看到,因为朱厚照发了个全服公告。

      但生死两算,仪式还是要到位的。

      .

      明孝宗时空。

      看到这条消息,朱祐樘眼前一亮。

      “这是吾儿啊!”

      虽然这个儿子暂时还没有影子,但是不妨碍老父亲已经开始为儿子感到骄傲了。

      “吾儿已种出土豆,为人父可不能落后太多了!”

      .

      明太祖时空。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也高兴地拊掌大笑。

      “好哇!不愧是咱老朱的子孙!”

      乐了半晌,朱元璋突然一咂嘴,品出不对味了。

      虽然此时《祖训录》还没有开始编纂,但朱元璋已经在琢磨着定下子孙后代的字辈了,而且他已经打好草稿了。

      “厚照、厚照,厚……朱棣!!!”

      再一次路过门口的朱棣扭头就跑,扯开嗓子喊。

      “爹!肯定不是我抢了大哥的位子啊!我一片衷心天地可鉴啊!

      你想开一点!

      万一是我暂时还没影儿的大侄子有问题呢?”

      朱标:……

      大明的太子殿下默默放下了阻拦的手,也闭上了劝告的嘴。

      弟弟太皮怎么办?不用慌,让爹打一顿就好了。

      .

      明成祖时空。

      朱棣感到后背一寒。

      “瞒不下去了啊。”

      这段时间他看着评论区里的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冒泡,就是不见老朱家的皇帝,自然就知道他的那些子孙们一个个的都不敢冒出来戳老爷子的肺管子呢。

      当然,朱棣也不敢,所以他也没冒泡。

      在他这个老祖宗带头认怂的情况下,他这一脉的皇帝们在以刘野猪为首的老刘家皇帝的对比下,简直安静如鸡。

      朱棣将思绪从另一个时空遭殃的自己身上移开,想到了朱厚照时空已经成功种植了土豆,既然好玄孙能够种出来,那在永乐朝找到土豆并种植也很正常吧。

      “美洲大陆。”朱棣的目光又落在了墙上的世界地图上。

      “郑和,你可要快些回来啊。”

      朕还等着你自那美洲为大明寻来黄金和作物呢。

      .

      秦始皇时空。

      跟鸡飞狗跳的明朝不同,该时空的公输家弟子们仍然痴迷于木鹞的制作,对着他们描绘的飞机草图展开了技术方面的激烈讨论。

      公输家在憋着一股气搞研发,决心要在这里狠狠踩墨家一脚。

      “为何这些飞机都是这样曲线?”

      “看着倒是有点像飞鸟?莫不是借了飞鸟之形?”

      他们有了一些新的思路,而墨家弟子们的关注点则更杂一些。

      “云层之上仍是云,那天究竟有多高?”

      “吾观破云之前天色阴暗不见日光,为何破云之后日光如此灿烂?云层遮住太阳以至天阴,那是不是太阳一直在此?”

      “为何飞机会颠簸?遇到气流?气流又是什么?如四时之风吗?”

      “飞机能飞起来,便是这气流之功吗?”

      ……

      一些朴素的自然科学正在这些疑问之中萌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5章 第一四五章 途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