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第一一一章 观影(三) ...

  •   【阵地被成功夺取,为最后的战争胜利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战果。

      电影放映结束,放映厅之中的观众们先是久久静默不言,片刻后全场掌声雷动。

      云青青一边鼓掌一边起身,不经意间回头才发现身后两三排的位置坐了一个老人。

      他身穿黄色的军装,双眼含泪,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闪耀着自豪与怀念,胸前的军功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云青青不由得顿了一下,这一下就对上了老人的目光,于是云青青朝他微微弯腰,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放映厅。】

      .

      “那是谁?”

      “他好像穿着和那里面的人一样的衣服?”

      “他是当年参加战争的人吗?”

      “那他岂不是后世人的英雄?”

      “那自然是!”

      “当年青葱少年,到如今耄耋白首,期间种种必然是风云跌宕。”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摩挲着衣袖,思索。

      “后世人似乎都颇为长寿,也不知他们是否都是修习那养生长寿之法?”

      自从他开始按照云青青所描述、侍医们所完善后的养生之法开始保养之后,便感觉自己的身体确有好转,但这种好转并不明显,他还是希望有更行之有效的法子出现。

      “可惜这女郎日常所示甚少,只盼侍医们能从后世那些医书中有所获了。”

      “至于那老卒身上所佩之物……”始皇帝隐隐约约察觉到了军功章的作用,“以荣誉激励士卒立功,似乎有我大秦军功封爵之影……”

      .

      【云青青行走在街边人行道上,心情仍旧久久不能平息。

      “立国之战的意思就是说,在打完这场漫长而惨烈的战争之后,我们的国家才真正地、有尊严地站立在了世界诸国之林,那些当年侵.略我们的、看不起我们的国家才真的正视我们。”

      云青青的语调开始变得激昂,“什么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就是这一战让人再也不敢轻视我们!我们才有时间发展自身的经济、军事等等综合实力,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强盛安宁。

      就像他说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跪下去是得不到尊严的,尊严是自己挣来的!”】

      .

      宋高宗时空。

      岳飞心中激荡万分,赞同道:“没错,‘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今宋与金、夏两国之势,又与此言何其相似。

      屈膝求和犹如抱薪救火,两国狼子野心,又岂是三五城池可以满足的?而弱己身而强敌国,实非明智之举也!”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好啊,说的真好,话糙理不糙!”一旁的王彦点头附和。

      扬州。
      赵构暴躁地在殿内走来走去,看着评论区一片赞同之声连连摇头。

      “如今金国势大,彼方兵强马壮岂是大宋可与之相媲的?这群莽夫眼里只有军功!”

      堂下一众主和派官员连番阿谀:

      “官家高见!官家英明!”

      “官家怜爱百姓不忍其受战乱之苦,才决心忍一时之气,那些武官不能理解官家良苦用心,实在可恨!”

      “是极是极,之前那娘子还说我大宋终其一朝未能北上,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经营南地,与金国划江而治,双方友好往来岂不妙哉?”

      赵构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愉悦的表情,不枉他这些时日连连提拔这些人,果然会说话的人讲的话听起来就是舒服。

      .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脸上露出不甚赞同的神情。

      “怎么能这么说?这世界何其广阔,自然要厉兵秣马、开疆拓土,要让大汉疆域之中的太阳永不落下!”

      ——他还惦记着云青青之前说的“日不落帝国”呢。

      .

      唐高宗时空。

      “后世子孙所处环境果然不容乐观啊。”李治的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但如今的大唐尚且是世间的雄主,自然要尽力让我们的子孙不再承受异族侵略之苦。”

      武后轻轻搭住丈夫的手,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吾辈当为后世子孙计。”

      之后,她示意李治屏退左右,直到宫人尽数退下,空荡荡的宫殿内只剩下至尊的夫妻二人之时才道:

      “陛下,妾近日阅读呈上来的那宋之史书,实在是让人心中憋闷不耻!”

      武后说了一些宋朝典型操作,果然李治也气得满脸通红,如此之王朝竟也敢与大唐并称?那样的皇帝还敢去泰山封禅?

      ——李治感觉自己和泰山一起脏了。

      “媚娘的意思是,大唐亡于地方作乱?”

      而李治毕竟是李治,短暂的情绪上涌之后,他很快就恢复了一贯的清晰思维。

      如果宋朝对于武官如此防备,定然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而大唐的武德也确实充沛,稍加联想,李治便不难猜出大唐的最终结局。

      “虽然太宗陛下于贞观元年裁撤了许多都督府,但如今各地仍然存在都督与刺史为同一人且都督一职世袭之况,长此以往,怕是于中央不利。”

      “目前而言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李治沉吟片刻,“各地都督劳苦功高,无过岂能随意发落?当令不可兼任都督与刺史,并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为上。”

      “妾明白了。”无需多言,多年的默契让武后马上理解了李治的未尽之语。

      .

      【“一说起求和绥靖我就生气!啊,大清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说,那我就说一下大宋吧。”

      云青青开了个头,却一时语塞没能说下去。

      “啊,太多恶心操作了,我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从哪里说起。

      算了情绪过去了,不说了。给大家讲个笑话吧。”】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简直想冲进去摇晃云青青的肩膀,对着她喊:“你说啊!你有本事吊胃口,怎么没本事继续往下说了?”

      赵匡胤真的是抓心挠肺。

      这段时间云青青在直播中零零散散透露的对于大宋只言片语的消息,让他日夜难寐,她对于大宋那些负面的评价与态度更是让他寝食难安。

      而在可以查阅典籍之后,赵匡胤绝望地发现他们根本无法查阅本朝的史书,于是他只能命人优先查阅后世的书籍,在浩如烟海的书山中寻得只言片语。

      ——而这只言片语让他的心态更不好了。

      这种焦虑听到在云青青讲的笑话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

      【“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和宋高宗赵构三人乘船同游,突遇湖上大风,三帝纷纷落水,请问谁得救了?”

      云青青停顿了一下,给了大家一些缓冲的时间,然后露出一个冷笑。

      “当然是我们大宋得救了!”】

      .

      读了宋史血压升高的历朝历代人们:很难不赞同,很难不支持。

      宋太祖赵匡胤:破防了!心态崩了!

      无论是正在任上还是正在北国旅游的徽钦二帝及完颜构:骂骂咧咧,无能狂怒。

      .

      宋哲宗时空。

      赵煦悚然一惊。

      “为何会是十一弟登基?”赵煦只能想到一个原因——他早逝,且无子!

      “但就算朕早逝,继位之君也当是十三弟,为何会是赵佶?”

      神宗皇帝第十三子赵似与赵煦是同母兄弟,若是兄终弟及自然该轮到他,不然就是虽是异母但年龄居长的弟弟赵佖,于情于理怎么也轮不到赵佶啊!

      “除非……”赵煦的目光落到了后宫之中的慈德宫方向,神色逐渐变得阴沉。

      “是了,那位素来偏爱遂宁郡王,又与母妃不睦,又岂能愿意我的胞弟再继皇位?”

      虽然他已下令宫殿不得再饰以朱砂,并已将常去的几个地方先行整顿完毕,但谁也不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他的身子受损多少,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有子嗣、寿数几何。

      “就算朕有个万一,也绝不能让赵佶继位。”

      赵煦低着头,心中暗自下了决定。若真有那么一天,不若就让遂宁郡王一脉守陵去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1章 第一一一章 观影(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