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第百零八章 资助 ...

  •   自从上次出差被困获救后,云青青和同事返回了公司——在他们被困的时间里,公司派了另外一波人去解决客户的问题。

      于是云青青回长沙第二天无缝上班。

      ——没办法,打工人就是这么卑微。

      .

      【“上次说要看电影结果遇上了出差,我重新订了今天晚上的票,等会下班了去外面吃个饭正好赶上放映。”

      出了车间,云青青摘下安全帽甩了甩湿透的刘海。

      突然想起的手机铃声吓得她一抖。

      “不是吧,每次说完看电影就来电话?要是再要出差我可不去了。”

      云青青嘟囔着掏出手机,一看来电人名顿时眉开眼笑。

      “是一个小朋友!”她接通了电话。

      “青青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九月份就要去上大学了!”

      电话那头传来轻快的女声,“拿到通知书我第一个打电话给你!我好开心啊!”

      云青青也笑出了声:“恭喜你啊,什么时候来长沙玩?我请你吃饭。”

      “不用不用,该我请你吃饭才是,这几年多亏了你一直资助我。”

      两个人在电话里简单交流了近况,又高高兴兴地分享了喜悦,有时间见面吃饭。

      云青青带着笑意挂断了电话。】

      .

      隋文帝时空。

      颜之推的注意力被云青青与女孩交谈中提及的“公费师范生”和“助学金”吸引了。

      “这助学金上次那毕业典礼发言之女郎也提及过先,此一词尚可由名推其意,可这公费师范生又是什么呢?听着其中好像很是有一番章程?”

      自从接待了陈国使者之后,他就渐渐淡出了官场,在家潜心钻研学问,一边编纂《颜氏家训》,一边撰写呼吁读书人立足生活、学习经世致用之学识的文章。

      云青青两人的一番交谈,激起了他对后世教育空前的好奇心。

      于是他第一次在评论区留下了提问。

      .

      【云青青也看到了他的提问,正好她离办公室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就爽快地低声回答:

      “公费师范生有两种,一种是国家一种是地方,简单来说都是是国家或者当地财政出钱负责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且发放生活补贴,但是学生毕业以后就要到国家或者是地方指定的学校任教若干年。

      还有公费医学生,都是公家出钱让你上学,但是你毕业后必须服从安排前往基层服务。

      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改善基层教育、医疗人员短缺的情况,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学生上学费用和毕业去向的问题。”

      “这个妹妹就是考上了师范生,将来会成为一名基层小学老师。”】

      .

      宋神宗时空。

      赵顼听完,询问王安石道:“依王公所见,这公费生如何?”

      “此法甚好,可惜不能用于大宋。”王安石摇摇头,“其一国库不丰,且大宋尚无相应一系政策托底,暂不能将其化为己用。

      其二,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十余年,为的是于庙堂奏对于君前,鲜有人愿于偏僻乡野筑杏坛。

      其三,太史公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荒僻之地百姓尚未能饱腹,又何谈读书识字呢?”

      赵顼只觉得满心壮志被浇了盆冷水,怔了怔道:“是我想当然了。”

      “陛下拳拳爱民之心,天下百姓自当涕零。”王安石话锋一转,“不过,澹澹娘子现在所言之助学金、奖学金倒是未尝不能一试。”

      赵顼于是再去听云青青的介绍,顿时精神大振。

      .

      【云青青讲完了公费生,又讲到大学里面的奖助学金。

      “奖学金和助学金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院级,甚至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的,可以说,只要好好学习,不仅上学花不了钱甚至还有可能赚钱。”

      云青青笑了笑,笑容中有着自豪,“不是有句话吗?你只管好好读书,剩下的交给国家。”】

      .

      清圣祖时空。

      书院之中的学子面露惊异之色,议论纷纷。

      “这不就是书院发放膏火之政?”

      “举诸生中有文行者与焉,课举业经艺外,兼课诗赋杂文,月凡再举,择优定额,月给膏火笔札以奖励之。[1]李兄,你今年获得了几次膏火?”

      “在下不才,区区三次。不知王贤弟得奖几回?”

      “侥幸比李兄多一回而已,说不定本月李兄就追上来了。”

      学霸们在虚伪地谦虚,而学渣们在真实地拈酸。

      “虚伪!哼,得意什么!”

      “宋兄,你管他们怎么说呢。你要不先别抄旧日文章了。”

      “是啊是啊,书院规定读书宜实事求是,无得草率,凡应课不得抄录陈文,违者罚除膏火一月[2]。你这都连着被罚了半年了!”

      “我又不会写,不抄的话我能怎么办?”

      这大概就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吧。

      .

      宋英宗时空。

      夏姓富商坐在自家酒楼之中,看着大堂中宾客满座、人来人往的客流,得意地捻了捻胡子。

      “还是老爷我的法子妙啊!”他洋洋自得道。

      自从他自奖助学金一事中获得启发,第二日便捧了银两粮食和笔墨纸砚找上了城中的书院,成为了书院奖助学金的赞助人——要求是其署名为“夏家某某酒楼奖助学金”。

      但凡书院考核优先者,皆可获得一笔奖学金,而家中贫困的学子也能获得助学金。

      而在每次考核之后,夏家的酒楼里就会张贴出书院排行榜单,并展示优秀学子的课业文章。

      这让他的酒楼一下子从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城最炙手可热的“仁善酒楼”。

      读书人呼朋唤友来此聚会,带动了其他富商之流前来沾染文气、附庸风雅,而官老爷们也对他家的酒楼乃至他本人另眼相看,更不用说如今巷陌之间传颂的“夏大善人”之名更让他每日如何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了。

      “这笔生意做得太值了!”

      .

      【“这个小妹妹家以前是贫困户,所以她读书都是有补贴的,我大学支教正好是去她们那里,就跟她熟悉了。

      她们家五个孩子她排第四,家里父亲身体不好全靠母亲撑着,所以我之后每个月买点吃的用的送到她们学校。”

      云青青没说她是拜托给了支教时认识的一位女老师,寄过去的要么是卫生巾这种女性必需品,要么就每天泡一杯牛奶、吃几个鸡蛋什么的,都要她每天去老师办公室吃完再走。

      这些东西花费的钱都是她勤工俭学或是课外兼职赚出来的。

      云青青不想以恶意来揣度一个困难的家庭,但她无法保证寄过去的钱会留在孩子手里而不是被父母拿过去补贴家用,也不能保证这些吃的不会分给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只能用这种方式断绝那些不可控的可能。

      所幸,小朋友健健康康地长大、读书,又在高考超常发挥,而公费生又让她的大学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1]选自《东城学舍记》;
      [2]选自《龙潭书院学约》;

      除了奖和罚,清代不少书院还会根据成绩的高低,来发放不同等级的膏火,这更接近于我们所理解的奖学金。

      比如山西平遥超山书院规定:“从二月起至十一月止,每月十八日官课甄别一次,生员取超等六名,月给膏火银一两二钱;特等六名,给膏火银八钱;童生上取六名,月给膏火银一两;中取六名,月给膏火银六钱,以为定额。”考课奖赏膏火用以助学成为书院的定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8章 第百零八章 资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