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03
肩膀陡然被拍,我一个激灵,侧首见是柳华灵在挑眉。
我收了神,端端正正听起课来。
我与柳华灵皆是研究所的成员,她三十出头,我二十有余,因研究价值过低,于是被遣送至伊甸园,尽一个女子该为人类文明延续的责任。
男子在讲着基地的历史,声音朗朗,穿透耳膜。
现在是3000年。
212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核辐射遍布全球。国家名存实亡,全球崩坏,大部分通讯设备遭受破坏,发电站等也会摧毁,没有电力,没有通讯信号,人们无法请求救援。地球人几乎毁于一旦。
十几年来,地球上的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生存资源的稀缺,不时的地震或火山爆发,夺取更多生命,及至地球在引力的作用下重新粘合,人类似乎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但那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人类基因出现了变异,大多数人因此死于非命,尤其是三岁至七岁左右的小孩子,他们首当其冲,死亡率高于百分之八十,而成年人的死亡率则高于百分之四十。
植物动物也不免于此,人类生存空间变小,而生存资源更为稀缺。之后,人们致力于寻找生存资源,争夺抢劫,兵刃相向,一片混乱。
于是,为了保存人类生命的火种,人们以基地作为新的建城方式,蜂巢分工开始。军方统一管辖,研究所则负责研究基因变异的难题,避免更多人死于非命。
时值2147年,基地建成。
初步统计,基地初建成时,人口仅十万左右。为了统辖管理,军方建立新制度,无论男女,必须去野外采集物资来换取资源,以供在基地生活,用以维持基地的运转。
人们以为这是新生的希望。
可动植物大多死于基因变异,无法再生长,动物或幼年死亡,植物或幼年枯萎,存活下来的更多,寻找回来的物资还要经研究所确认能否安全食用。
而基地人口庞大,需要更多的资源,于是人们出发去更远的地方寻找物资。而野外时不时有地震、猛兽等袭击,在外丧生者越来越多。
研究所研究十多年,仍无法攻破基因难题,老人老死,小孩病死,野外寻求资源者亦身首异处,而基地人口呈现负增长,越来越少。
等2152年再统计时,基地只剩下6万左右的人。五年死了四万人,按照此趋势走下去,不出十年,基地必亡。
于是军方和研究所提议,希望女性能为人类族群的延续做出贡献。新生儿的希望,全寄托在女性身上。
女性们深感责任重大,纷纷同意基地要求,愿意为人类族群的延续而奋斗。基地对所有幸存人数做了统计,所有人以有无血缘关系来区别,统一命名,以姓氏命名。为了避免近亲结婚,基地实行同姓不能相配制度。
新生儿以父母姓氏相合为新的姓氏,姓氏不够则创造新姓氏,这是基地的新方案。
伊甸园曾名作物繁殖、培育中心,是研究员们培育作物的地方,后来更名为人类繁殖、培育中心,担负新生儿的养育重任。
人口出生率增加,而作物培育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基地人口终于维持稳定,保持在4万左右,时值2159年。
“近年来基地人口有上升的趋势,基地正蒸蒸日上,未来定然是光明的,这全感激各位女性的无私奉献。”
男子名林安南,长相儒雅俊秀。他讲完此事,向在座的女性们鞠了一躬,座下之人纷纷鼓掌,响声一片:“我感谢各位女性的付出,人类会永远铭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