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大围剿 ...

  •   南城娘子军出发去往甘州,义阳王私下也传了消息过去,做好圈套等娘子军。

      程香颂一行人抵达甘州不久,尚未稍作休息,忽闻北狄来犯,竟要直接上战场。

      在甘州统军的将军名叫步施仁,最初由赵王举荐才得重用,赵王之子义阳王的信一来,他就开始做准备,赶着娘子军做前锋,再故意露出破绽,叫北狄钻空子,围困娘子军。

      娘子军被困,他既不援救,也不设法输送粮草,只等北狄人拿下娘子军,任他是杀是奸,即便有人侥幸存活,名声也尽毁,回来后用几句流言就可以逼死。

      步施仁打得好主意,刻意瞒报消息,京都不知甘州状况,娘子军已经和大军失联。

      失联当天,程香颂反应过来她们被算计,但不能把实情告诉众人,免得士气不振,只激励道:“重挫北狄,可拜将封侯。”

      末了,程香颂将杜延善找来商议对策,解决粮草补给问题,不然时间一长,娘子们发觉真相,引起恐慌,那才是真正的无力回天。

      杜延善道:“既然退不了,那就进,北狄周边有诸多小国、部落,好打,以战养战或可支撑。”

      程香颂思量半晌,选用杜延善的建议,立即带娘子军往西飞奔而去,攻袭部落,也不恋战,抢了物资就走,再根据受降部落提供的情报,经过分析后接着打一个地方。

      娘子军失去消息两个多月,冰天雪地,冻饿交加,就是神兵天将也早死了,步施仁这才装作惊慌失措地上报。

      徐景得知此事大惊,急忙询问群臣:“谁能领兵前去援救?”

      想象中,应该是董靖、冯廉他们举荐不同的人,供她选择,然而回应她却是沉默。

      半晌后,冯廉站出来说:“陛下,北地寒冷,狄人凶残,而且放归士卒,各地军力皆有削减,不宜作战,援救南城娘子军难如登天,或许她们已遇不测,实在不该再做无谓的牺牲。”

      朝臣不语,想法大多和冯廉一样,还有人说:“娘子军初赴战场就折损进去,可见还是适宜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才是本务。”

      徐景瞪大眼睛,目光跳过冯廉,从他身后朝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冷漠无情,袖手旁观,幸灾乐祸,各类神情都有,他们竟然都不想救援娘子军,心顿时沉下去。

      “谁愿意前去援救?”徐景声音低了低,又问一遍。

      空气凝结似的,无人出声。

      “陛下,臣愿领兵前往。”

      一道女声打破静寂,工部尚书何大花迈步上前,眼神里充满不满和愤怒,同徐景的心情相似,平时自诩无所不能的男人们在这个时候一致失声。

      不是不能救,而是这些男人认为不值得救,这让何大花心里的火噌地上窜,顾不上王素心告诫她明哲保身的那些话,果断站出。

      徐景听到有人愿意,面上一喜,然而转头看去,却见出来的是何大花,老祖宗特别交代,绝对不能用的人,刚落下的一颗心重新悬起。

      要不要任命何大花。
      徐景陷入两难,用何大花,违逆老祖宗的叮嘱。可不用她,没人愿意援救娘子军,她以娘子军代替归乡士卒的法子也没用了,更加糟糕。

      情势不容徐景多想,赶在其他人出声前,她作出决定:“好,金州、云州等地的娘子军皆由你接手,再拨给你五千精兵,可有把握救出南城娘子军?”

      何大花看出徐景脸上的犹豫,本来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私下去找徐景表表心意,以求回转,谁知徐景竟然当场允准,她诧异地抬头往上面看,是许多年未见的信任。

      “不需五千精兵,金云两州娘子军足矣。”何大花激动地单膝跪下,眼里迸发闪亮的光芒。

      冯廉撇嘴,对何大花的自信不以为意。她率五千精兵去救人都够呛,还敢在这里放大话,仅凭那些个还不如南城娘子军的妇人?

      其他人心中皆作此念,何大花真要那五千精兵,他们会说她心思不纯,以属意兵权攻击她。
      没有五千精兵,无异于前去送死,对一个快死的人,他们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何大花说完,百官纷纷道出她从前的累累功绩,正是救援南城娘子军的不二人选。

      徐景见朝臣们没有意见,此事就这样定下来。

      散朝后,徐景回紫宸殿亲自拟旨,旁边默默侍奉文墨的曹才人倏地跪下请求:“陛下,臣闻甘州娘子军陷于北狄,何尚书将率兵前去救援,臣自知身份低微,但也想尽一份力。”

      徐景的目光偏过去,有些意外。

      案几旁的孟春来看着眼前的女子,知道曹才人胸怀大志,看中了这次机会,不是等待时间一到就辞官嫁人的女子,故而有意助她一臂之力,帮忙从中说合。

      孟春来道:“陛下,何尚书身边还缺个监军的位置,曹才人侍奉陛下左右,算是近臣,又文墨兼通,正适合做监军,帮何尚书协理军务。”

      孟春来的话说得有几分道理,徐景欣然同意,颔首道:“也好,那就由曹才人担任监军,随何尚书一起出发。”

      曹才人谢恩,起身后感激地看了孟春来一眼。

      孟春来轻轻勾起嘴角,机会是曹才人自己求来的,她最该感谢自己。

      事不宜迟,何大花拿着虎符策马疾驰,和曹才人等人连夜赶路,先是整顿金云两州的娘子军,优中选优,提拔几个得力助手,何大花才率领娘子军往甘州而去。

      众人都等着看何大花的笑话,谁知何大花刚到甘州,北狄那边就出了事,原来南城娘子军避开正面冲突,围着北狄周边打,不少小国受降,想要得到大夏的庇护。
      有了支持,南城娘子军便让小国们联合起来,向北狄发起进攻。

      时机正好,何大花从甘州出来,和南城娘子军联合的小国们加在一起,形成夹击之势,北狄手忙脚乱。

      混乱中,谭麦娘杀了北狄可汗,北狄散乱成一窝粥,出逃的出逃,受降的受降。

      何大花和程香颂的队伍汇合,见到谭麦娘和杜延善这些老朋友欣喜若狂。
      紧接着,杜延善身后的许四娘低垂脑袋,不好意思让人看,扭扭捏捏地走出来,何大花嘴角的笑意登时僵住,眼睛瞪得圆鼓鼓的,指着许四娘,结巴半天吐不出话。

      杜延善拉着许四娘,热情地给何大花介绍:“这是我亲家那边的小娘子,许四娘,天资聪颖,是块儿好料子。”

      当今圣上的女儿,能不是好料子吗!

      何大花吞下震惊,为免招惹麻烦,她没有和废太女相认,确认废太女安全无恙就放心了。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询问这些年状况,胡侃几乎进入正题,商量扶持谁做可汗,安稳北狄局势。

      程香颂道:“北狄狼子野心,扶持幼子也是养虎为患,索性让可敦的幼女继承汗位,可敦辅政,算是名正言顺。”

      何大花点头说:“我朝圣上便是女子,选立幼女,理所当然,纵然他们有异议,我们也理直气壮。”

      况且北狄战败,敢有异议的不是死了,就是外逃,只能乖乖接受安排。

      商定人选,曹才人写奏报回长安,将军情事无巨细地交代清楚,请立可敦幼女杜尔为北狄汗王。

      作为大夏劲敌的北狄竟然败于娘子军之手,朝野震惊,徐景则是长舒一口气,批准杜尔继位之事,下旨册封。

      徐景高兴之余,想到老祖宗不许她任用何大花,喜意便散了三分,愁眉苦脸起来。

      她有些不解,何大花看着也不像有异心的样子,她们之间存在什么矛盾呢?

      徐景叹口气,脑中突然响起徐汇英的声音:“徐景?”

      “老祖宗!”徐景立马正襟危坐。

      “你在那边都做了什么?”

      对面声音很平静,听着不像生气,徐景小心翼翼地说:“放士卒归乡,我用娘子军填补空缺……老祖宗,那边发生什么事?”

      徐汇英淡声道:“没什么,就是扶持你继位的宦官不见了,现在是一个名叫李德善的女子独揽大权。”

      从张德善变成赵德善,变化几次,姓氏更改,名字不变,身份也不变,都是宦官。
      然而前不久徐汇英醒来,不知为何,推她上位做傀儡的人竟变成一个女权臣,朝臣也多为女官。

      这些变化的源头,只能是徐景那里。

      徐景闻言愕然失色,紧忙把娘子军的事情和盘托出。

      徐汇英恍然,沉默半晌,张口给急得坐立不安的徐景解释:“娘子军大败北狄,站稳脚跟,形成威势,吸引更多女子从军,以军功进入朝堂议政,代代累积下来,地位升高,便不乏女相权臣。”

      徐景惴惴不安,“那……这是好,还是不好?”

      “你自己回来就知道了。”
      这很难说,一方面联系支持自己的朝臣时更容易,没那么多阻力;另一方面李德善篡位的难度变小,不无改朝换代的可能。
      宦官毕竟是宦官,最终当不成皇帝,而权臣就容易许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大围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