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9、秦始皇本纪(七) ...

  •   嬴政十三年,桓齮攻打赵国平阳,杀了赵国的将领扈辄,斩首十万人。有个感觉,嬴政亲政之后,征讨的对象向赵国偏移。嬴政到了河南(应该是黄河以南的某个地区,很可能是跟赵国接壤前线或者接近前线的地方)。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份桓齮攻打赵国。

      不知道这一句是不是有串行,还是说嬴政十三年的正月出了彗星,十月份桓齮开始打赵国。然后秦王到了前线视察。

      嬴政十四年,继续攻打平阳(可能是之前没有打下来,也可能是打下来过又丢了)。夺取宜安,打败对手并杀了对方的将领。最终桓齮平定了平阳武城。

      这一年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嬴政是非常喜欢韩非的理念的,他曾经看过韩非的文章,非常希望能见到韩非。但是韩非心系祖国,又因为李斯(也有人说别的人)的嫉妒,韩非被关进秦国牢狱,最终被毒死。

      韩非的去世让韩王也很挫败,“自请为臣”,我承认我死心了,我低您一级。怎么安排,您看着来吧。

      嬴政十五年,大举兴兵,一支军队达到邺。邺这个地方嬴政十一年的时候不是打过吗?国家之间的战争很多就是拉锯战,翻来覆去的打,归属谁,要分时间段。

      另一支军队到太原,夺取了“狼孟”。

      狼孟之地这是赵国祖先兴起之地,对赵国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仗的胜负,对于两国的士气来说影响深远。我们讲“追本溯源”,赵国老祖宗可是从这里起的家,你们这块地方都保不住了,你们国家的气运就断了,合该着我们来统治。所以,这一战,双方都调动了能调动的绝对兵力,所谓“大兴兵”,超多人参战,也一定会很惨烈。

      这一年,发生了地震。既然没有讲哪里,很可能是都城咸阳。

      嬴政十六年九月,秦国派兵收取韩国进献的南阳地区,并任命内史腾做代理太守。内史腾不姓“内史”,具体姓什么也不清楚了,反正后来做到了内史(主管京畿要地的执行官)的位置。秦始皇这是派自己人去接管新占区了。这一年开始让男性记录年龄(感觉还是要征兵)。

      魏国看见韩国那么怂,自己也怂了,给秦国上供地盘,秦国设置了丽邑。

      嬴政十七年,内史腾安定好南阳地区后,继续攻打韩国,并且俘虏了韩王安,把整个韩国都纳入版图,建立了颍川郡。

      这一年又地震了。华阳太后去世,爆发了大的饥荒。

      这一年讲起来主要是四件事。

      第一韩国被打下来了,韩王被俘,整个韩国并入秦国版图。

      第二,地震。能被记录的地震规模不会小,赈灾是需要人需要钱的,可秦国那么多人去打仗了,所以作为战胜国的百姓,未必是多么幸福。当然要跟战败国的人比,大部分可能还是要好一些的。

      第三,华阳太后去世了。华阳太后是安国君的妻子,秦庄襄王的嫡母,也是嬴政的嫡祖母,出身楚国,是嬴政时期后宫里为数不多的长辈之一,很可能给过少年时期以及青年时期的嬴政一些教导或者温暖。

      从嬴政继位到华阳太后去世,没有大规模的秦楚战争。一方面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关系,一方面可能也跟秦楚两国关系相对缓和有关。华阳太后的去世,可能让嬴政从长辈那里获得的女性的最后一点温柔也没有了。

      有人说赵姬不是还活着吗?她活着不活着,从情感供养方面看,对嬴政应该不具有多少积极意义。

      第四年事,大的饥荒。一个写进史书的“大”字足可以表明饥荒的程度,赤地千里,易子而食。造成饥荒的可能性不外乎不产粮,产了粮都被征调了,最惨产的又少又都被征调了。这种原因看起来可能性最大。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嬴政十八年,秦国又大量征兵攻打赵国。征兵不要人吗?不要车马兵器吗?不要粮草吗?但是打仗就是打仗。前线人命往里头填呢,能不给吃饱饭吗?

      十八年的这次攻打赵国,王翦统领上地的军队,攻占了井阱。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羌瘣也带兵攻打赵国。分兵三路,各有统领,算得上“大兴兵”了。也说明了嬴政对赵国势在必得的决心。

      嬴政十九年,王翦羌瘣基本平定了赵国,并攻破东阳俘获了赵王。因为预计继续攻打燕国,所以秦国军队驻扎在中山整顿待命。

      邯郸城被围,秦王嬴政从秦国到了邯郸,把那些跟他在赵国的时候跟他母家有仇的人全找出来,活埋了。

      说到活埋,真的是一件很残忍的刑罚,它的残忍之处在于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感受过程,当然跟后世的凌迟相比,可能程度要轻一些,但是凌迟的刑罚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的,据说最早出现在宋朝的文献里。相比秦国当时的死刑,比如五马分尸,砍头,活埋可以在时间上有所控制,而整个过程的恐惧绝望和生理上逐步窒息很容易击碎人的理性,是很容易让人发疯的刑罚。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嬴政心里是积压了太多太多负面的情绪,以至于要看着这些仇人在恐惧中挣扎。我们也能再次推理嬴政在赵国的不愉快的童年。

      眼看着赵国的这些仇人死了,嬴政经由太原(原赵国)上郡(原魏国)回到都城咸阳。

      这一年嬴政的生母赵姬去世了。这一年嬴政31岁,赵姬应该不超过五十岁,毕竟离嫪毐造反才九年,赵姬那时候还给嫪毐生过孩子。结合华阳太后去世的年龄,赵姬算命短的。我们照着赵姬的性格看,很可能嬴政的那一场坑杀,摧毁了赵姬最后的生存欲。

      赵姬看起来是一个离不了男人的浪/□□人,或者说必须有男人去依附才能活的下去的女人。说起来,一个家妓,她从小学的就是怎么讨好男人,依附男人,男人就是她的立足之本,这是很早就刻在思维里的东西。哪怕后来她位置上去了,她最需要的也是有个暖身子的异性,让她去哄去依附。然而,庄襄王去世了,嫪毐被杀了,吕不韦自杀了,她的儿子像饿狼一样凶狠,又对她多方位否定(她本身也确实不是一个好妈),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去,多年前有过争执伤害(可能对她来讲有些是温情)的人被儿子活埋了,赵姬感受到的未必是大仇得报,更多的可能是对儿子的恐惧,憎恨。

      一个没有什么政局观的人,一个不能杀伐决断的人,听到熟悉的人以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罪名被活埋,心理上承受不住,所以枯萎了。

      这都是我的猜测,做不得准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五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