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尧舜禹(一) ...

  •   我们先说尧。

      说起尧必须说他的父亲帝喾。帝喾应该娶了不止四个老婆——有点穿越男既视感。娶陈锋氏的女子,生了个儿子叫放勋;又娶了娵訾氏的女子,这位生了挚。帝喾死了以后,挚接手帝位,然而他不好(具体怎么不好不知道)然后他的弟弟(异母的)上位了,这就是尧。

      总感觉自己看书的时候有一颗熊熊燃烧的八卦心,看这段文字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宫斗小说。皇帝老爹喜欢的小老婆生的儿子继承了家业,不被喜欢的小老婆的儿子忍辱负重夺了权,翻身农奴把歌唱。其实人家能成功,很大部分是实力加运气。

      那大老婆和大老婆的儿子呢?帝喾的大老婆叫姜原,据说踩着巨人的脚印就怀孕了,生了个儿子丢了好几回没丢掉,就取名字叫弃,弃后来成为了周朝的先祖——姜原和弃的故事被后人脑补出了姜原与人通奸生子的故事(很可能那个时代女性氏族还是存在的,依旧有很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帝喾不要姜原生的儿子继承帝位,姜原也几次三番的要扔掉亲生子。但是当时也没有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大约弃也确实不适合做首领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弃后来为尧所用,被举为农师,想来尧没继位前,跟弃关系也不会太差。我觉得有必要再强调一番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当朝太/祖也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实我读《史记》关于尧舜禹的故事,总觉得有些混乱,三个人的故事交杂纠结在一起,而且时间记载混乱,所以我就按着我理解的大约的时间讲吧。

      尧,也就是放勋,像上天一样仁德,像神灵一样聪明,虽然富有但不骄傲,虽然身份贵重却却不放纵。靠近他就跟靠近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覆润万物。他带黄色的帽子,穿黑色的衣服,乘红色的车,骑白色的马。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这里出现了一个词“百姓”,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如今意义上的百姓,前面说过,有名有姓的一般是部落、部落首领以及部落的重要人物。可以理解为官员。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比如说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阳)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

      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夏季雨多,所以要住高处),鸟兽毛羽稀疏——换毛季节。

      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要冷了,厚毛好过冬。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由黄帝开始人们对于季节交替与星辰变换的联系掌握得越来越详细,到尧已经把生长收藏四个步骤的节奏掌握的不错了。

      尧在位时间很长据说是九十八年,一说一百一十八年。这都是司马迁写的,只是前后矛盾了。我取九十八年,虽然还是疑惑古人的长生。

      有一天尧问大家说:“你们看谁能继承我的事业呢?”

      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就挺好啊。”

      尧说:“不行啊。丹朱又愚顽又凶恶,你们再说一个。”

      讙兜说:“共工广泛地积聚民众,功劳不小啊。”

      尧说:“共工这个人,好讲漂亮话,其实呢用心不正。看上去虽然很恭敬的样子,其实呢,心底很不诚实。不能用他。”

      尧又说:“如今洪水滔天,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坡,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谁能治理呢?”

      大家都说鲧这个人可以。但是尧又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也不能用他。”

      四岳都说:“就先任用他吧,不行再换。”于是衮开始负责治水的事宜,但是用了九年衮也没有把洪水治理好,于是尧(另一种说法是舜)就把衮在羽山给杀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给流放到羽山。

      这里出现了几个人物,我们稍微讲一讲。

      第一个“放齐”,放齐的资料几乎没有,只知道他是尧的臣子,对尧推荐过丹朱。应该是丹朱一派或者丹朱的对头——毕竟尧光儿子就九个或者十个。

      第二个“丹朱”,尧的儿子。尧可能不喜欢他,也可能觉得他能力确实不行,没让他继承地位。但是考虑到当时洪水滔天的情况,一般人还真干不了,没干好的衮就给杀了(一说流放了),所以为了保儿子的小命说他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别人的实力已经在丹朱之上,尧已经觉得无能为力了。

      下一个是“讙兜”,讙兜的资料也非常少,只说他是佞臣,推荐了共工,后来被流放了。

      这里说到了“共工”,共工是什么人呢?据有人考证说,共工是炎帝的后代,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发展农业。黄帝跟炎帝很久以前打过一仗。这是黄帝系的所谓“外族”。所以哪怕他表现的很恭敬,尧也认为他内心是很不诚实的,共工后来也被流放了。

      四岳是谁呢?有人说是曦氏和氏,他们主管四方山岳的祭祀;有人说是诸侯之首,反正应该是位重权高的人。位高权重的人推荐了谁呢?推荐了鲧。鲧谁呢?司马迁在《夏本纪》里说,鲧是颛顼帝的儿子,也有人说他是颛顼的孙子或者五世孙。尧的父亲帝喾在颛顼帝去世后继承的帝位。鲧和尧是同族。然而尧说:“鲧不行啊,他违背天命,毁败同族(暗搓搓地想这同族是不是就是尧或者帝喾这一脉?),不可以任用他。”

      尧提出反对,然而四岳说:“先让他试试吧,不行再说。”于是鲧上任了。

      然而用了九年的时间也没有取得成果,然后就悲剧了。不知道四岳后来有没有被流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尧舜禹(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五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