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黄帝 ...

  •   司马迁开篇第一个就写的黄帝的故事。黄帝是有熊氏的后代,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叫轩辕。据说黄帝自幼就与众不同,“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总而言之,从小智商情商就高出周围的小朋友好几头,是所谓的天才儿童。而且这个天才儿童并没有伤仲永,长大成人后更是了不起。

      那时候正统的管理者神农氏的掌控力越来越弱,然后各个部落打来打去,老百姓好苦啊。但是神农氏已经管不了了,于是这位有熊氏的公孙轩辕,就努力练兵,对于不给神农氏面子的那些人,坚决予以打击,于是诸侯就都来听轩辕的话。这句话写的很有意思,公孙轩辕最开始征讨的是什么人呢?不听神农氏的话的人。造成的结果呢,大家都开始听他的话。这件事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春秋时期“尊王攘夷”的齐桓公,还有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确实很可能除了姓名不同,时代不同,所用的工具不同,大家干的都是同一回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就连工具都是相同的。

      据说那个时代有蚩尤一族,武力强盛,谁都打不过他们。另外还有炎帝一族,也老想着扩大地盘。《史记》说炎帝“欲侵凌诸侯”,这里面的“欲”字,被翻译做“喜欢”,说炎帝喜欢侵犯欺凌各诸侯。我查了词典,词典里“欲”有五种解释,没有一种是说明已经付诸行动的,按照字典解释,就是炎帝打算侵凌诸侯,于是大家就都跑到不是天子的公孙轩辕那里,去听他的话了。说大家都很眼明心亮,知道谁是善是恶,很英明地选对了领导。

      公孙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公孙轩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整顿军队,研究节气的变化,种植农作物,抚恤万民,丈量土地。我个人比较在意的是丈量土地的事,毕竟神农氏时期已经开始种植作物,而丈量土地的作用是什么呢?显然不是挖土。土地是要长作物的,公孙轩辕丈量了土地,目的自然是地上长出来的农作物。当时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以及产出如何分配是真正关系生死的大事。不管他是把粮食统一收获后再分配,还是按比例抽税,他应该是用丈量土地的方法,掌握了很多人的命运。

      内部兵力物资准备了,然后“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关于“熊罴貔貅貙虎”,对国学有兴趣的人可能说古代人们可以沟通天地,役使鬼神,自然也能役使猛兽;无神论者可能会说猛兽是各个部落的图腾,那个时代每个部落都有不同的崇拜对象。总之公孙轩辕带着这些势力跟炎帝在阪泉这个地方打起来了,打了三次,或者很多次,(古代“三”一般也带便次数多)把炎帝打败了。这应该是长时间持续性的战争,因为在后面的涿鹿之战,据说两个部落还有了联合,共同对付蚩尤。其实这才是一般化政治常态吧,政治没有绝对的敌人,没有绝对的朋友,根据具体的情态,结盟与背叛都是很经常的事。

      有人说炎帝就是神农氏,所以才称之为“帝”,也有人说炎帝只是另一个部落的首领。但是“帝”这个词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个人倾向于他是神农氏后人。很可能,黄帝打着炎帝的旗号打了不少仗,然后把炎帝也给干倒了。当然炎帝是另一个部落首领也有可能。

      关于“蚩尤”,有个小爆点,“蚩”的意思是“蠢”,“尤”的意思是“极其、顶点”,“蚩尤”这个名字的意思连到一块就是“那个超级蠢货”。谁说过去的人都宽厚呢。

      《史记》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句说蚩尤部落不听话,你给人家什么指引或者好处了呢,就要管理人家。而且我们不知道是不听还是天子的神农后裔的话,还是不听已经壮大起来的公孙轩辕的话。大概就是天灾人祸或者人口繁衍多了,大家都需要更多资源,各种碰撞,最后只一个字“打”。于是有了涿鹿之战。

      关于这场战争,有很多传说,比如蚩尤呼风唤雨,制造浓雾;比如黄帝知人善任,风后、力牧等人大力协助,又造出指南车等等。结果是蚩尤被擒杀,于是各个诸侯就不搭理还是天子的神农氏,改尊公孙轩辕作为新的天子。锃明瓦亮的黄帝登场了。

      下面又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说黄帝只要有不归顺他的就去打,平定以后就离开,翻山越岭的走啊,都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静地安宁地呆着过。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黄帝的影子。但是等等,不是说“诸侯咸归黄帝”吗?难道这是“诗人的艺术性夸张手法”?其实是必然的,哪里有这么整齐划一的事呢?就是我们自己偶尔还会在心里跟自己斗争一下。

      那么黄帝到底都打到了哪里呢?“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也就是说黄帝的足迹都到了哪里呢?向东到了大海,等了丸山泰山,也就是今山东境内;向西到了空桐,登了鸡头山,到达甘肃;向南到了“江”,我不知道是不是指长江,但是如果是的话,熊湘两座山就可能是湖南境内的熊耳山和湘山;向北驱逐荤粥,到达了釜山,并在今河北涿鹿建立的居住区。

      也就是说黄帝的活动范围不仅在黄河流域,甚至翻过秦岭,到达了长江流域的某些地区。那么我们把他走过的区域看一下,会不会觉得其实不服他的大有人在呢?所以他才要“迁徙往来无常处”,到了哪里就把哪里当做中央。或者说,黄帝扩大了统治范围,去开疆拓土了?去把以前没有纳入神农氏范围的部落也收纳进来?这是侵略。而打了就跑,很像后期的草原民族的做法。

      再或者说,他在哪里都很难扎下根去,不断被驱逐?而且考虑到当时的“走路完全靠腿,传达绝对靠嘴”的情况,想象不出后勤如何运输,或者说干脆些,黄帝的流动兵团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司马迁这么推崇黄帝呢?毕竟对他来说,黄帝也不过是个几千年前的传说中的英雄。如果他推崇的是强权,胜者为王,可以理解,毕竟黄帝胜了。然而刘季其实也是胜了的啊,怎么没见他多推崇?大概也许可能是因为时代变迁黄帝即便做过不那么道德的事,流传千年改动的太多了,并且更符合作者的期待,被美化;而老刘家的不太名誉的事还在流传并被现实感受,且不太符合史马迁的道德观吧。

      我们回来看黄帝的集团的建制“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既有侍卫兵团,也有监督附属国的势力,似乎在各国还有常住人口的样子。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这里有一个信息,说黄帝多次封禅,也就是举行祭天类的活动。那时候据说没有无神论者,族中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都要向上天汇报,很多首领兼职祭祀,与天地沟通,与鬼神交流。

      说到“获宝鼎”,那个时代最少在那个时代之前,似乎是新石器时代,金属的冶炼还没有提上日程。不管是宝鼎从天而降,还是黄帝开始了金属冶炼,似乎都可以说明黄帝政权的正统。而关于黄帝的死亡,还有一个跟鼎和神龙有关的传说。

      据说黄帝采掘首山铜矿,于荆山下铸鼎,鼎铸成时,有髯龙自天而降,接他上天。黄帝就骑上龙背,同时骑龙上天的,有大臣和后宫嫔妃七十余人。还有一批官职卑微的小臣没能攀上,以至攀援时,拔掉龙须又堕落下来。就连黄帝的靴子、雕弓也弄落在地。髯龙驮黄帝上天去了,百姓们知道后,或抱着黄帝的靴子、雕弓等遗物,或捧着散落在地的龙须仰天哭号。

      修仙者以此为据认为可以成仙,阴谋论者以此为论认为黄帝死于政变——要不怎么亲近的大臣妃子一起都没了呢?尸体不知道被藏到那里了吧?历史早已经过去几千年,真正的事件我们已经无从了解。司马迁并没有认同这个故事,只是说黄帝死掉了,他的孙子颛顼继位了。

      让我们再回来,黄帝获得了宝鼎,又“迎日推筴”,根据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并且他善于用人,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

      另外,据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成为中华文字的鼻祖。创造文字是将具体的事物抽象概括,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文字整体提升种族内横向(人与人)纵向(时间长度)知识的传播,文字的创造将人和其他种族明确区分开来,使人成为万灵之长。据说仓颉造字成功,山川震动,神鬼齐哭。

      黄帝还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中医界有本非常著名的《黄帝内经》,相传就是黄帝所做,后人考证说是战国、先秦或者汉代有人假托黄帝之名写的),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就到此为止,我们开始下一位颛顼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黄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五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