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周家有女初长成 ...
-
说起包产到户后的好日子,姥姥合不拢嘴,生活总会馈赠勤劳的人,你姥爷那几年手艺没荒废,反而勤学苦练成为了大师傅,所以后面十里八乡甚至全市出名,没底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说着姥爷出来透透气,摸摸我的头,笑着对姥姥说,“说啥哩,咋说的嫩开心,你也悠着点干,别累坏了,馍从街上买机器馍吃,别再自己做了,我们吃点咸菜,蒜瓣就行,没嫩多讲究。”姥姥心疼的说:“那咋行,你们这个都是体力活,正是要劲的时候得吃饱吃好,我让庆刚去割了点肉,晚上给你们炖肉吃,的吃好”。姥爷摸摸姥姥的手说:“我是怕你累着了,水凉,让敏霞多烧点开水,你用热水,别摸嫩多凉水”。说着就要去拿水壶倒热水。姥姥坐那捶捶腰说:“刚正和珺林说你年轻的光辉事迹,你也少批评庆刚,你学多少年,他学多少年,你十年才出师,别天天嗓门嫩大,吓坏了珺林,以后珺林还要跟庆刚学哩。”
姥爷说:“我当年可不是这样,我是求上去,凑旁边,人家还撵我,现在可是手把手带、教,也是想让庆刚赶紧挑大梁,这样珺林和敏霞的日子才好过。是吧,小珺林,你爸以后还要给你买多多的花裙子和糖,你不最喜欢吃糖。咱们家孙女可不能受这种罪,我才不让她学炒茶,吃这个苦干啥,好好学习,天天漂漂亮亮不好吗”。
“珺林以后是要读大学,去北京的人,山沟沟里晒太阳吃这个苦干啥,好好读书去大城市才是正事,所以庆刚要抓紧出师,多接点活”。姥爷边喝茶边说。
姥姥毫不客气的戳穿姥爷,“我看你是心里一直有气,人家好好一个读书的料,你给人家留屋里当姑爷,让人家接班,庆刚还是脾气好,尊敬你这个老丈人”。
姥姥心疼的说起父亲庆刚,对我说:“珺林,你爸可是好样的,比你姥爷强,学问比谁都高,你以后要好好学习,走出这里”。
姥姥给懵懂的我讲起了爸爸的故事。这是一个要爱情甘心做山茶客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还是一双大辫子的故事。妈妈敏霞继承了姥姥的美貌,白到发光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加上那个时候乌黑油亮的两条大辫子,也是迷倒一片人。可是姥姥家没有儿子,家里几个人都是女人,屋里的活姥姥一个人操持不完,所以妈妈早早下学帮助姥姥带妹妹们,并帮姥爷干点山上除草培土的农活,那时候姥爷一心想找个能干的女婿留在家里帮忙干活,顺便继承他的手艺。谁想到最后却找来了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妈妈跟着村里人去镇上卖茶,刚好碰到了去买茶的爸爸,爸爸老远被一双大辫子吸引,家里的妹妹总是嫌弃头发发焦发黄,他从没见过一双那么黝黑粗壮的辫子,他盯着哪个辫子背影,背影一回头一双忽闪的大眼睛,白到日光都失色的细嫩皮肤,女孩子笑眯眯的问,“买茶吗”,顿时父亲脸红了,手足无措的问:“好喝吗”。妈妈笑嘻嘻的说:“不好喝不要钱,你闻闻干茶多香,我给你泡点尝尝,说着从背篓里拿出茶瓶给爸爸泡了一杯茶,爸爸端着杯子手足无措,一口热水喝下去,妈妈吓得赶紧说:“这多烫啊,等一下再喝,好茶不怕等”。爸爸看着对面女孩关切的笑容,心里跟喝了蜜一样,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妈妈的茶。买了茶也舍不得走,呆在妈妈身边,痴痴的看着她,周围的人都笑话妈妈,妈妈气的赶父亲走,父亲守在街口,一直等到妈妈回去,妈妈看着这个呆子,忍不住说他:赶紧回家吧,天都黑了。
爸爸也是一个呆子,摇摇头说我送你回去,就这样送了一路,啥也不说。从此以后妈妈多了一个卖茶的小跟班,爸爸总是看着妈妈笑,却说不出话,唯一会的就是拿起她的背篓,瘦弱的父亲总是抢着拿妈妈手里的活计,看着这个坚定的跟班,妈妈也渐渐默认了这个沉默的身影,这个口笨拙舌的年轻人也成为了笑语连珠的妈妈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