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江南岸 ...

  •   三月里,正是春风和煦。江南刚过了场蒙蒙雨,花鲜草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景如画。
      街上有打马而过的白衣少侠,舫上是吟诗弄词的青衫书生,小贩软侬的叫卖像在唱曲,还有一二队高鼻鹰眼的西域商人,民风尚算开放,女子出门自不必带面纱。
      沈明栩走在路上,是十分打眼的存在,十五六岁的少年,风度翩翩,行步潇洒,甚至会有楼上掷下几朵花,在旁的沈明枫抬眼寻去,已不见人,大梁民风再是开放,也是有度的。沈明枫打趣道:“若非跟你出门,寻常怕是难见到这等逸事。”
      沈明栩微微一笑:“能让你说这样的话,倒是我的荣幸。”
      沈明枫也笑,他与这位堂弟相识不过两月,自他记事起,父亲沈万锋就是江南书院的教瑜,母亲明氏出身江湖名门,倒是常带他出外游历,但从未踏足京都。
      他只知道他有一个声名赫赫的大伯,是父亲的嫡兄,民间众口相传的丞相沈万铭。沈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出过三位尚书,即使有过没落的时期,但子弟俱是上进的,沈万锋虽是庶出,也品性端正,学问更是扎实,江南书院的教瑜并非寻常举人能做的,他一做就是二十年,学生中有两个金榜题名的进士,八位举人,数十位秀才。
      众人谈起沈万锋,都赞他一句名师,也有人叹他当年不应离开仕途,他若继续科考,进士之位不在话下,朝中又有位高权重的兄长,当是一路平坦。沈明枫知道,父亲当初选择远离朝局,多半是为了避嫌,父亲对大伯十分敬重,正如他亲口所说:“我对自己还是了解的,即便入朝做官,也难有大建树,你大伯如今已是高处不胜寒,我,给不了他多少助力,倒不如远离,教书育人,教化众生,也不枉我寒窗所学,不枉我沈家祖训。”
      沈明枫没有见过那位大伯,只知那是父亲的兄长,百姓爱戴的沈相,虽未曾谋面,却在心中以他为豪。连带堂弟沈明栩在京都的英名也略有耳闻,十三岁就考过童生试,十五岁便取乡试头名,成为大梁开朝以来年纪最小的“解元”,京都名门间流传着“为父当比沈相,生子当如沈家郎”的话。
      正如沈万锋所言,高处不胜寒,不过两个月,谁能想到最受圣上倚重的沈相会卷入太子结党案?圣上要废除甚至根除的太子,沈相却不顾后果的为之求情,触犯圣威,被判斩刑,许是沈相的死让大家看清了圣上的决心,满朝再无人有异议,废太子以自尽的结局为妻儿们换取一条生路,最终废太子府的皇孙们随太子妃一起流放瘴州。
      沈明栩在父亲被斩后收押天牢,吏部尚书穆清扬联名十三位臣子上表求情,穆清扬是宜阳长公主的夫婿,圣上对早逝的长姐还是有几分感情在,没有为难穆清扬,不过一个未入仕的孩子,沈万铭为相多年,对自己还是有几分功劳的,就放过他的这点血脉吧。
      沈明栩出狱后先是在穆家休养了两天,而后叔父沈万锋来京,简单操办了父亲的丧事,便带着他到了江南。这位昨日还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终究是与仕途无缘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