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良妇 ...

  •   定北侯府李家大爷殁了。
      留下一众妻妾和寥寥无几子女,还有不算薄的家产,着实有些凄惨。
      李家大爷是个荒唐的主儿,先祖的爵位承到他头上还有一代,他不上进想着立家业,每天只在脂粉堆里和他的美妾们厮混风月。
      京里做官的人家提起定北侯就止不住摇头,李家这是落魄了。
      幸而,李家有一位良妇,料理内宅上下打点帮衬着,李家才吊住最后一口气。
      二十年前,李家大爷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迎娶了郑家的嫡出小姐,夫妻二人也曾窗前描眉浓情蜜意几载。
      可惜好景不长,不出三年李家大爷痴心复发,一位又一位地往侯府里抬姨娘,有能歌昆曲的伶人、也有吴侬软语善评弹的艺伎。
      直至李家大爷殁了的前半月,定北侯府才迎来第十七位姨娘,是个水灵灵的姑娘,梳着乌溜溜大辫子,一顶小轿晃悠悠地从偏门抬入。
      这种事换做旁人怕是早就哭着跑回娘家了,李郑氏则不然。
      她不哭不怨,十几年如一日地服侍婆母,贤良地为李家大爷打理内院,满院子姬妾乖顺听话,上至老夫人下至丫鬟婆子一家子都心服口服。
      京中凡是家里有儿媳的官家夫人无不羡慕李老夫人得此贤妇;更有甚者拿李郑氏作为榜样教育家中女孩儿。连宫中的圣人也有所耳闻,亲自召见了李郑氏,御赐二品诰命夫人。
      貌恭淑德,端赖柔嘉,圣人的赞誉传遍京中。李家得此良妇,实在是祖上余荫积德修来的好福气。

      郑柔回到卧房内,坐在梳妆镜前卸下素色耳环。守了一天灵,她早已精疲力竭,这几日打发前来吊唁的王公贵族、应付内院女眷,她乏了。
      镜中不算年轻的妇人脸上显露出一丝倦态,她对镜扶了扶鬓旁的白玉簪花,嘴角轻轻勾起一个笑。
      她的丈夫死了,此后她就是名门中的寡妇,坐拥万顷家产、博得一世美名的诰命侯夫人。
      郑柔已经有些记不清李轩的脸了,他已经很久没有踏进她的院子了,一个月还是三个月?
      她不记得了,也不想记得了。
      人人都说她是良妇,李氏积德百年才娶了她。人人都以为她是贤妻良母。殊不知,她的恨。
      她恨她的夫君,李轩。
      昔年成婚时,那个男人曾对她亲口许下诺言 ,此生只爱她一人,护她一世。
      只可惜,男人的话大多数时候只能当做耳旁风,尤其是床笫之间所说的那些。
      李轩负了她。
      成婚不过三载,他就抬进了第一房姨娘,是个唱昆曲出身的名伶,一副伶俐的嗓子,钓得男人失魂落魄,哄得李轩迎她进门。之后,二房、三房也跟着进来,直到第十七房姨娘。
      她也曾为李轩流过泪,对着红烛、泪阑干。后来,她的泪干了,心也不再痛了。少年爱慕消磨得差不多了,便只剩下对负心人的恨。
      她绝不原谅负心之人。
      自始至终郑柔都知道她在做什么,她要博一个美名,叫世人都挑不出她的错。
      于是她主动为李轩纳妾,又将后院治理地服服帖帖。她从不期盼李轩回心转意,有时候看着那些女人争风吃醋暗中使绊子的模样只觉得无比可笑。
      一个没有心的男人,有什么好争的?
      她打压那些心高气盛的妾,抬举失宠的姨娘,彼此相互制衡,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她不允许她们有孩子。
      郑柔想了想,她想起第一位死在她手里的妾,三姨娘。那位原是花楼里的一名胡姬,被李轩一眼相中,赎身、抬了成三姨娘。
      三姨娘明艳动人不负虚名,可惜就是太不听话,扔掉了郑柔送给她装着避子药的香囊,怀上了。
      郑柔将她接到院中,亲自照料,谁想冬日一场风寒要了她的命,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她什么也没做,只是撤走了三姨娘卧房内挡风的屏风,美名其曰屏风坏了风水损了三姨娘的胎。
      痴人如三姨娘真的信了,咽气前还不忘拉着她的手诉说着此生福薄,辜负了夫人的美意。
      但凡做事不能都做绝了,郑柔也不是那么狠心的人,她也救过一位女子。
      五姨娘,江南水乡一般温柔的女子,弱柳扶风气质的病美人,在后院中不争不抢,安分守己。
      她允许五姨娘为李轩生下一个孩子,只是产子历来是鬼门关前过九死一生,五姨娘没熬过来。
      那孩子一出生便没了亲娘,最后还是主母大发善心,将他记在自己的名下,悉心抚育成人。
      只是这样太辛苦了,李轩一房又一房姬妾往回抬,又不知在外面落了多少种。所以她在他的饭中下了药,让其后半生都只能骋风流,而不能再下流。
      李轩至死也没发现这件事,他何其相信他的贤妻,“良妇”的美名。
      他死得也荒唐。酒酣意浓时,一口气没提上来便去了。
      未过不惑之年却死在女人身上,这其中或许有郑柔那一剂药的功效,或许是上天看不惯负心人,终要收了他去。
      小丫鬟端着泡好的茶走进来,毕恭毕敬地递给主母,郑柔揭开杯盖抿了一口。翠绿的茶叶悬浮在茶水中,叫她想起了她的婆母李老夫人。
      年轻时她也向老夫人诉过苦,可她忘了,天下父母哪有不偏心自己儿女的?一次安慰,二次劝诫,三次不耐,郑柔便再也不多说一字。
      她孝顺地服侍着婆母,每日奉茶在老夫人最爱的老君眉中掺了一星半点□□。想来再过半月,老夫人便会因白发人送黑发人过度悲恸而撒手人寰。
      郑柔懒懒地打了个哈欠,解开妇人发髻、褪下手臂上的玉钏,只留下鬓间一朵小小的白簪花,斜靠在软榻上。
      让她好好思索一番,府里的这些美人余生该如何处置——
      夫君生前最宠爱十五,就赐她一道白绫,对外称是为夫殉情。
      老七和老八年老色衰,李氏宗祠也许还少两位扫撒的婆子。
      十一命不好,生得儿子却是个跛脚,还是留在后院里吧。
      ……
      袅袅檀香中,李郑氏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梦到了什么呢?
      兴许是当年秋千架上一袭薄粉春衫的少女初见她未来的夫君,年轻俊秀的王侯子孙对着她发下誓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她本非善人,奈何李氏满门盼她为良妇。
      那她便做个良妇。
      这是她的美名,她的幌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