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夜晚,寂静的水面漂着一个尸体。
随后一个身着黑衣的人从水面上飞过,片刻就消失不见。
清晨,天亮的钟声响起
一群宫女在河边放着折的小船祈愿。
其中一个紫衫宫女说道:“我们的纸船在放龙舟,不一会就能漂出宫墙了。”
另一个蓝衫宫女说:“那我娘能看到我的小船吗?”
紫衫宫女:“能,一定能。”
“这条河连着东都的洛水,你娘不就住在洛水边上吗?”
突然一个宫女疾呼,“你们看,那是什么?”
众宫女顺着那声音看去,一个宫女正漂在水中,瞬间惊吓的跑离了河边。
在跑的路上正好一个宫女踩到了陈总督。
陈总督旁边的小太监训斥道:“你们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不长眼睛吗?”
小宫女此时惊魂未定,吓的断断续续说道:“河里……河里有一个……”
小太监看她惊吓的样子,嫌弃地说道:“什么有一个,你见鬼了。”
小宫女吓得说不出话,听到小太监说的瞬间点头。并指向河里的女尸。
陈总督赶紧让人把尸体弄出来。
此时仙语和景晨也路过此地,看到前方乱哄哄的。
仙语对着景晨问道:“那边乱哄哄的,出什么事了?”
景晨摇了摇头,“不太清楚,听他们嚷嚷好像河里有具尸体”
“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会漂到这儿”
说完看向仙语接着说道:“仙语兄,你的嗅觉超出常人,可闻到了什么?”
仙语状似傻白甜地说道“我闻到了一种很异样的味道”
“淡淡的,好似花朵零落成泥,散发出的最后一丝甜香,这是少女死亡的气息。”
说完就扇动自己手中的扇子,就要往尸体方向走去,被景晨拦住,“仙语兄,陈公公在此,不可莽撞。”
这边陈总督正愁苦地坐在凉亭凳子上,看着被捞起来的尸体。
小太监开口道:“公公,人已经捞上来了。”
陈总督:“这死人会不会是从外面漂进来的。”
“这死的人身上,穿的咱们宫里的衣裳呢。”小太监如是说着。
陈公公疑惑道:“她到底是谁哪?”
想往下看看是谁,又不敢,于是对着小太监说:“要不……你下去看看?”
小太监也害怕地回道:“那您再去看看。”
听了小太监的话,陈公公生气地说道:“我看什么?我让你下去看看。”
小太监胆怯地说:“我眼珠子有点儿哆嗦”
陈公公直接骂了一句:“不中用的东西。”
此时仙语跟景晨也走了过来。
仙语:“陈公公,可否让仙语近前一看。”
陈公公指着尸体的方向疑惑地问:“你要去看看?”
仙语:“此刻还没有宫娥失踪的呈报,那就只有从尸身上辨认了。”
听了她的话,陈公公可是不相信,能从尸体就认识是谁,嘲笑道:“这宫院里可是成百上千的人,你都认识啊?”
仙语直接摇着手中的扇子,自豪道:“凡是见过的都会有些印象”
“况且各院宫人的衣饰、服色,都会有所不同。”
陈公公看她这样说,“好,你想看你就去看。”
于是仙语转身来到尸体旁边,掀开盖着尸体的白布,发现女子的手腕处有两个红色的咬痕。看向女子的面容,仙语盖上白布,起来转过身回答道:
“陈公公,如果我没有记错”
“死者应该是陈尚仪身边的宫女秀娥”
还不等仙语接着说什么,一个小太监急忙喊着“报”,跑过来。
“公公,陈尚仪派小的紧急禀报公公”
“她,她那里少一个小宫娥”
陈公公赶紧问:“姓甚名谁”
小太监刚开口说:“秀……秀……”
陈公公旁边的小太监抢先说道:“秀娥”
小太监:“正是”
陈公公听完感觉不妙,正巧看见陈尚仪过来了。
陈尚仪看到秀娥死了,伤心地说:“秀娥,她昨晚还好好的。”
陈公公不想把事情闹大,叹了口气说:“人各有命。”
陈尚仪:“陈公公,秀娥她毕竟是我身边的人。”
“如今突然横遭惨祸总该有个了断吧。”
陈公公一听不乐意了,“哟,陈尚仪,你不觉得此事已然了断了吗。
常言说的好,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陈尚仪听到这,还想找陈公公找回公道:“陈公公。”
被陈公公打断,“陈尚仪,你是个明白人!眼下咱们上阳宫一等一的头等大事,那就是要办好皇上的千秋华诞”
“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得好。”
这时陈公公身旁的小太监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开口道:“所有人注意啦。陈公公有话要训示。”
陈公公:“今有尚仪院宫女名唤秀娥者,少不更事,子夜出行,不慎落水而亡。正所谓人各有命,在劫难逃,事已至此,无需再议。
善后事宜按内廷惯例办理。”
说完还不忘问一句陈尚仪:“陈尚仪,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陈尚仪轻叹了一口气,“但凭陈公公处置吧。”
陈公公赶紧说道:“那好,此事就地了结,老奴还有正事要办。”说完就转身走。
仙语看到这,急忙喊道:“陈公公,陈公公请留步。”
陈公公转身看到是仙语,不耐烦地说:“怎么又是你。”
仙语:“敢问公公,秀娥入葬前是否请仵作再检验一下。”
陈公公:“还验?”
仙语:“仵作验过之后,死亡原因方可确认无疑。”
陈公公不耐烦地道:“她是掉进水里的,那不是水淹死的,难道还是火烧死的不成啊。”
仙语反驳道:“但溺水者不一定就是失足落水,也可能是被别人加害之后推下去的。”
陈公公一听到这话,直接恼了,“放肆,你个仙语,你个小小的九品小官,竟敢如此跟本公这样说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陈公公身旁的小太监看到公公生气,接着说道:“你就是后宫一个小小的巡视使,拿着鸡毛当令箭。”
小太监说完之后,陈公公直接“哼”了一声,转身生气地走了。
……
这边夜天风高,一个黑衣人跳进一个院子,他轻悄悄地打开一个房门,掏出一个匕首,缓缓走近床边,看着熟睡的男子一刀砍了下去,男子直接死了。
另一边,一个妖艳的女子正被一个仆人领着走进宴会亭。宴会亭里的宾客正在载歌载舞,一个两边的宾客都在恭维正座上的人。
随着女子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
那个仆人看到众人的状态,接着对正座之人说道:“刘大人,我是照我们家老爷吩咐,这是特邀轻莺歌女来给大人跳舞助兴。”
高座上刘大人眼睛从歌女身上移开,对着仆人说道:“那就有劳了。”
仆人下去,歌女轻莺进行她的舞蹈,刘大人则不知是怎么回事,在歌女出现后,就饮酒甚少,还开始提防两旁的人。
一舞结束,轻莺走到刘大人桌前,倒了一杯酒敬刘大人。
只见刘大人眼神飘忽,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让刘大人接受美人儿的酒。
刘大人看了一下四周,想了一下,还是接过酒喝了。
不料喝了之后,整个宴会厅的灯都熄灭了,黑暗中,歌女惊讶地发现,身边之人都死了,于是在躲过暗器后,逃走了。
……
清晨的朝堂上,众百官拜见皇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中一个官员出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上:“何喜之有啊?”
官员:“洛水河畔天降五色祥石一块,字迹浑然天成,上书陛下临人,永昌帝业。”
另一个官员接着说道:“回禀皇上,今日有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皇上:“如实讲来。”
官员:“昨夜门内道飞骑传来凶信,天后为查明济州王永自缢一案,所派遣的钦差已被暗杀。”
听到这,皇上震怒,“岂有此理,朝廷刚刚派去的钦差,上任伊始竟遭人暗算,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
尹官员:“启奏皇上,是有人唯恐钦差到任查明真相,故而暗下毒手由此可见那王参军之死必有冤情。”
李官员接着说道:“逆党王永,受命于前济州刺史于昭德,私调屯粮十万石以谋起事,事败之后自知罪孽深重,自缢身亡,证据确凿,翻案之说不足为提。”
尹官员:“若无冤情,其妻怎会为夫喊冤舍身自焚,皇上已设同轨,天下人皆可投诉举报,王妻为夫鸣冤投轨告状即可,又何必自焚,可见自知罪孽深重,故而反咬一口啊。”
皇上:“那王妻皆因替夫鸣冤缺乏实证,自知投诉无望,方在同轨前自焚明志,如此义烈之女岂可漠视于她,更何况派去的钦差竟遭暗算,更给此案又多了一重扑朔迷离,务必从速彻查。”
李官员:“皇上明鉴。”
又一个官员说道:“皇上,臣刘为之愿为皇上分忧,即刻前往关中彻查此案。”
皇上:“准奏。朕就任命你为新任关内京都两道巡按,即日西行,务必从速查明,王永之死及钦差被害真相,将罪魁祸首一并归案。”
刘为之:“领旨,臣此去定当尽心竭力,破济州迷雾,振朝廷声威,鞠躬尽瘁,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