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大秦二世而亡了? ...

  •   幽冥地府观测的人间和其他朝代属于是大世界/小世界/平行世界的关系。

      为了方便起见,始皇我就直接写嬴政,秦政只在开始吕不韦喊了一声,底下科普一下。

      正文如下

      ……

      ……

      秦王政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秦王政取泰皇之皇,兼采上古帝位之号,称皇帝,使命为‘制’,令为‘诏’,皇帝自称曰‘朕’。”

      秦皇以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认为则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故废谥法。

      自命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众臣子,上言建议分封诸子,以固守边境,始皇未从,下其议于群臣,众臣都认为这很合时宜。

      只有廷尉李斯反对,并举出周天子分封后不能节制诸侯,以至于天下动乱数百年。

      嬴政于是废分封,设郡县,分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收天下兵,铸金人十二,置于宫廷,令车同轨,书文字,统一度量衡。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完成这一切后,嬴政稍稍放松了些心神,但他并没有就此懈怠,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他。

      事实证明嬴政他没有想错,他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但不限于敌视他的六国贵族,不是很能适应秦法的六国子民,灭掉六国后需要改良的耕战制度,以及……

      想借着寻仙人长生不老药的名头蹭吃蹭喝,获得荣华富贵的方士,以及部分敌视他的儒家。

      当然,后面的那些还在未来,此时的始皇帝还不知道未来的残酷,比如没有得到长生,突然驾崩,最宠爱的儿子杀死了他几乎全部的儿子和女儿,并奋七世之余烈,灭掉了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国家。

      本来他不用这么早面临这些残酷的事实的,但凡事都有意外,谁让,幽冥地府的监控系统突然抽了风了呢?

      抽风的结果就是,很多小世界的天空中,都同步出现了它录像里的内容。

      大秦,

      始皇二十八年,

      泰山,

      登基称皇帝的嬴政看着突然出现在天空的画面,眉头皱了起来。

      神迹固然值得欣喜,但那声音……

      他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呢?

      他确实应该耳熟,因为,此刻在值班室里的分别是商鞅,吕不韦,韩非。

      监控系统只是通俗说法,准确地来说,它应该叫太微鉴,太,大也,微,小也,而鉴是镜,从字面意思上也能得知太微鉴是什么。

      太微鉴是执掌幽冥的东岳帝君的道器,按理来说,它这种存在应该是对付敌人才会出场的,但凡事都有意外,它的主人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要搞改革。

      《国语·鲁语上》中就有:“改革,以更功具,以新政要。”

      改革嘛,总是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原先地府里盘踞的那些倒还好解决,虽然都是钉子户,但千百年下来,生前的功德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但接下来的就是硬骨头了。

      大庭氏的继任者想出来了个好办法,集有才之鬼,观察君王的弱点,然后在他们下地府后,重点点击,势必让他们成为地府守法的好公民。

      人间和幽冥毕竟有界限,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它身上。

      而它奉命观察的第一个君王就是秦王政,也是第一个皇帝。

      “太微,现在是哪一年了?”

      实时监控当然不能快进,但鉴于太微鉴开发出了保存影像的功能,所以负责观察嬴政的鬼们也是能朝九晚五地上班,只不过他们需要倍速播放视频罢了。

      但这没关系,谁让他们人/鬼多,所以就算这样,也毫不费力。

      这也是为什么太微鉴会被问时间的原因。

      “始皇三十五年,”太微精准地报出了年限,然后把保存的影像投在了自己的分身上,让商鞅,吕不韦,韩非可以清晰观看。

      “秦政他又干了什么事?”问这话的是吕不韦,他颇有些有气无力,至于为什么?

      地府改革,他也要加班,虽然加班费到位,但也是很耗费精力的。

      《左传》隐公五年孔颖达的疏注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计僖伯之孙始得以臧为氏。今于僖伯之上已加臧者,以僖伯为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

      这是孔颖达的疏,始皇出生时,秦王是后来的秦昭襄王,他的儿子是公子,孙子是公孙(异人)而公孙之子(政)就要另外立氏,所谓赵政的赵是以地/国为氏,比如在三家分晋前的晋国六卿battle时,赵氏的一个小宗就以邯郸为氏(邯郸是地名。)

      这里设秦国王室的氏是秦,就可以解释公孙之子的政为何要以赵为氏。)

      吕不韦是战国人,他所经历的时代姓氏尚未合二为一,甚至还有很多人没有姓氏,虽然他是个商人,但他却是有姓有氏,姓姜,氏吕,与姜齐太公一个姓氏。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虽然看上去是高大上了,但十分不方便,举个例子吧,韩非的老师,荀子,他的氏是荀,姓是姬,名是况,字是卿,如果再按春秋左传的各种称呼法,简直是让地府的办公鬼吏头秃。

      另外还有女子,听起来女子称姓是不是简单了呢?但是,要是按春秋时的叫法,那荀子的女儿就叫伯姬,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的夫人,也叫伯姬,当然,她在史书上的称呼也叫穆姬。

      这姓姬的多了去了,生的嫡长女也多了去了,叫一声伯姬,大街上回头女鬼的至少得有六分之一吧!

      在这种情侣下,府君果断拍板,改!先从姓氏改。

      没姓的找姓,有姓无氏的不用想着用氏那玩意了,有姓有氏的你选一个吧,看用姓用氏作为今后的姓,男女一致,姓在前名在后,字不在录入范畴,私下里可以互相称呼,拿到正式场合,不好意思,我们地府不认。

      这改革也算是顺应时代潮流,一方面鬼不像人,需要生孩子,所以姓氏就没有很大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人多了,姓氏又都用,就很复杂麻烦,不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最后是地府也需要通过对姓氏的合而为一,来淡化血缘认同,瓦解宗族势力,这其中许多生前是奴隶平民的鬼民发挥了重大作用。

      “要杯大椿牌绿茶吗?”太微鉴看到帝君的工具人们这般劳累,适时地表现出了自己的体贴,“庄周刚刚培育出来的,神农氏品尝着很不错,特意给你们送来的,要不要试试?”

      吕不韦:啊,东岳和神农氏可真贴心啊!

      商鞅:毕竟我们是工具人嘛!

      韩非:使劲快进中。

      “对了,我老师今天怎么没来?”韩非百忙之中,终于想到了同僚还有一位他的老师,不由发问。

      “他今天请假了,估计现在正陪着他的妻子儿女。”太微鉴调出了荀子的请假条,展示在了本体上。

      商鞅叹了一声,“羡慕呀!”

      虽然不知道这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的日子能持续多久,但有一天是一天,总比一天都没有要好。

      与此同时,泰山上,

      嬴政已经反应过来那熟悉的声音都是谁了,一个是吕不韦,别看他都死了十四年了,这声音,他忘不了,至于另一个,他也很熟悉,正是死在云阳的韩非。

      死去的人重新出现,他想到了一个地方,传说中亡魂所居的幽冥,不过,为何他们说是三十五年?明明今年才是他即位的二十八年!

      他隐约猜想到了什么,同时,眉头也皱了起来。

      吕不韦韩非的本事他还是清楚的,这样两个人死后被重用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就是……

      要他没猜错的话,这三个人主要盯得是他对吧?

      此时的荀子已经被嬴政选择性的忽略。

      以嬴政对吕不韦的了解,他十分清除刚才那句话里的那个“他”说的是谁。

      这要是地府对他是这个态度……

      有些事可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身为皇帝怎能受制于人?鬼也不行!

      话说李斯不愧是能辅佐嬴政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才,此刻他们的脑回路统一了,可能这就是政客的政治嗅觉,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不对劲。

      可能这就是人吧,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鬼斗其乐无穷。

      比如晋国的卿大夫们的掐架,从十几个家族掐到六个,最后掐成了三家分晋。

      不过,李斯抽空为老师的生活而感到欣慰,老婆孩子热坑头,又得重用,可以说是非常好了。

      不怪其他的人/鬼羡慕老师。

      (本文人生赢家是荀子,)

      地府的吕不韦还不知道他们的话已经被外放了出去,他看着太微鉴的熟练操作,忍不住道,“太微啊,你这样的镜子能批量造吗?我觉得如果用在吏员工作中会很节省时间精力。”

      这多好用啊!

      太微鉴:“你觉得呢?”

      它这种有三观,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有主人的道器是随便能复制的吗?

      “看你的录像吧,上班时间摸鱼我要扣你的俸禄!”

      吕不韦:……

      商鞅:……

      很好,太微,你不但学到了府君的体贴,还学到了她御人/鬼的本事。

      “现在给你们放的是始皇三十五年,嬴政征发徭役,堑山堙谷建造了从九原抵云阳的驰道。”

      商鞅看到这里,微微点头,毕竟国家养的军队是有限度的,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军队去维持统治,就是个一个问题了,修建驰道,方便军队平叛,对于刚刚统一的秦而言,这很合适,性价比也相当不错,就是前期投入比较大,更何况这时帝国还在修建着皇帝的陵墓。

      而且,这条驰道又与其他的不同,它通往九原,而在两年前,始皇派蒙恬大举北伐匈奴,尽取河套西北地区。秦军越过黄河,夺取了高阙、阳山、北假等地,重新设置九原郡,这条直道正是为了加强关中与九原郡的关系。

      所以,要是嬴政能把陵墓修小点就好了。

      想到这里,商鞅忍不住腹议,你修这么好做什么,又不能带下来。

      太微并没有停止,它接下来的话,也让商鞅的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接下来嬴政又嫌弃先王的宫廷小,要修建更大的朝宫。

      商鞅:我有点麻,没记错的话,北边是不是还建造着长城?而南边前两年才修好灵渠,之前其他的驰道也在修建,还有你的陵墓。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商鞅:我果然还是太天真了。

      接下来是卢生侯生逃跑不肯寻药,始皇坑方士,他的长子谏言,结果被发配上郡去监督蒙恬了。

      吕不韦:震惊脸jpg

      韩非:……

      商鞅默默捂住了脸,他心想,幸好晋国那群大夫们没来,不然那群经历过太子申生被废事件的一众晋国大夫们估计就要冷嘲热讽了。

      秦晋之好是有过没错,但是论起掐架,也掐的挺狠的。

      当然,顺便几人讨论了寻仙问道求长生这种事。

      首先,确认了,人间想长生,不要想了,不可能。

      其次,地府想不死不灭,不好意思,你的灵魂没那么强,不过地府倒是能修行,就是修不好了,容易魂飞魄散罢了。

      听到鬼这么说,嬴政有些失落,但他很快调整过来,没关系,他现在知道有鬼的存在了,等他下去了他也要修行,争取在地下再建大秦帝国!

      很快,就到了正午,商鞅吕不韦韩非开始下班,吃饭的吃饭,午睡休息的休息,整个画面安静了下来,直到下午一群人,不,鬼的到来。

      商鞅看到以士蔿,狐突,里克,荀息为首的一众前辈们,一时无言。

      说曹操曹操到,面对这么一群狠人,商鞅发生了一个疑问,今天下午是要出什么事了吗?

      他忍着内心的疑惑,开始办公。

      得知秦皇在他继位第三十五年干了什么的一众晋国大夫们齐齐揪住了自己的胡子。

      “我怎么就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呢?”狐突摸着胡子,cue一把里克。

      当年晋献公那个渣爹让太子领兵时,狐突曾对太子申生建言,说你爹要废你了,你快点走吧,还能活命。

      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后来也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

      后来杀了骊姬儿子和骊姬妹妹儿子的里克又做了什么呢?

      他建议君主不要令太子将兵,然而晋献公这个渣爹表示,我有很多儿子。不知道立哪一个。

      里克也就不做什么了,面对申生的询问,还教导他为人臣,为人子的忠孝。

      他们俩不作为,太子申生后来也被骊姬陷害,自缢身亡,而里克在后来又杀掉了骊姬的儿子和她妹妹的儿子。

      里克:doble kill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晋国乱了,如今似曾相识的一幕再次发生,还是发生在百年来落实嫡长子继承制的秦国身上。

      至于为什么弑君作乱的里克能出现在这里……

      里克:我蹲完监狱后,改过自新出来被特殊用一下不行吗?

      易牙还能去食堂做饭呢!

      里克表示,自己就是个工具人,不要太在意他。

      狠人里克发言,他说,“这修建宫殿是是历代秦王的爱好还说得过去,”

      毕竟关中离宫别馆甚多,

      “那把视为继承人的长子丢出去总不能还有理由吧?难道他准备立王后,有嫡子了?”

      那问题是嬴政他立后了吗?他有嫡子吗?

      里克:没有吧?

      商鞅:“……”

      这我能怎么说呢?

      我总不能说魏惠王的太子申曾经领兵,但是在马陵之战中死去,后来魏国太子也没再没领过兵。

      而且,当初太子申领兵攻齐时,还有人劝他回国,而不是继续打,从此可见当时人对于太子的看法。

      除了太子领兵在外会有挂掉的风险,其次就是,太子去当质子,其威胁国君地位的能力远远不如领兵。

      典型代表,后来的李世民,有兵权,直接以下克上。

      所以古代不止有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帝和储君的矛盾也贯穿始终。

      “太子是冢宰,自然不应将兵,但扶苏又不是太子,为父分忧,外出监兵又有什么事呢?狐突你多想了!”吕不韦笑呵呵地道,“还有里克前辈啊!别那么急嘛,说不定过段时间秦政他就立王后有嫡子了呢!”

      商鞅:论起阴阳怪气,吕不韦,我服你。

      “哦,不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里克也会装傻充愣,“不过这扶苏可就危险了,你说是吧,荀息。”

      荀息是晋献公那个渣爹的安排的托孤之臣,但并没有能阻拦里克弑君,大家多年同僚,他当然明白里克是什么意思,无外乎是嬴政要学献公。

      其实,在他看来,扶苏是不是太子不是很重要,就算他是又怎么样呢?

      郑文公也有太子,太子也是亲儿子,太子的同母弟也是亲儿子,还不是都干掉了?

      他这样想的,也这样说了。

      天幕之外,一众文臣武将目瞪口呆,不止是听到了狐突,荀息,里克,还有那个叫不韦男人的大名是其中原因,最重要的是,你们这么直白,真的好吗?

      虽然郑文公是狠心干掉了自己两个儿子没错,但是你们不考虑我们陛下的心情的吗?

      商鞅:我会考虑我迷弟的感情,但问题是,晋国那群老家伙们会吗?

      如一众朝臣所想,嬴政此刻心中十分愤怒,他少时在邯郸长大,为质生涯辛酸苦楚只有他自己清楚,做了父亲他将心比心,怎么会想自己的孩子受这般苦楚?

      可想而知被这样揣测的始皇帝内心是何等不悦了。

      好一个效仿郑文公杀子?好一个荀息!

      朕一定要好好找你算一算这笔账。

      假如其他朝代也在看,

      西汉初年

      刘邦大概会疯狂大笑,但他有有点心虚,大概是……他也有类似的想法,废长立幼,能废了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他肯定乐意去做,就是后来发现废不了罢了。

      鉴于皇后吕雉在他身边,为了转移话题,刘邦就质疑为什么自己的偶像信陵君不在其中,里克吕不韦都能在,信陵君为什么不可以?

      里克吕不韦对此一无所知,他们要知道,大概会……

      要你管!

      正当壮年的汉武帝,看着自己的太子十分自豪,表示,他绝对不会像始皇那样晚年昏庸。

      未来的江充:是吗?

      还有,陛下您是不是忘了您的大哥废太子刘荣是怎么没的?

      你们刘家的皇帝也是一群狠人。

      大唐,

      李世民和妻子长孙皇后,还有几个儿子女儿一起在看,顺便点评始皇,(毕竟他翻车的结果是惨痛的,后世都记住了这种教训,生前不立个太子占个位置,谁知道你死后上来的会是什么鬼?)

      末了又说里克果然不是好臣子,荀息这种忠臣也堕落了,这地府有问题!

      里克:我是你的臣子吗?

      怎么,你一个后代的皇帝还要管我一个前朝的鬼?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我里克要是墨守成规的人,不,鬼,我能干掉两个幼主?

      李治和武则天也在看,从结果看,他们有四个儿子,所以试错空间大,但就废太子这事,两个人也不是没做过。

      李治有两个废太子,

      武则天有一个废太子和一个废皇帝,

      被废太子的下场不怎么好,都挂了。

      武皇次子,章怀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文明元年,高宗驾崩,中宗李显继位,但仅一个多月就被武后废黜,改立睿宗李旦,武后由此把持朝政。

      不久后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庶人李贤的住宅,以防备谋反隐患。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

      武则天得知李贤死讯后,曾在洛阳显福门举哀,并将丘神勣贬斥,但不久重获启用。

      至于高宗的第一个废太子李忠,他被废后,中书令许敬宗陷害李忠联合宰相上官仪、宦官王伏胜谋反,坐罪赐死,时年二十二岁。

      至于李隆基,他现在不重要。

      反正知道他一日杀三子的人,肯定会把这件事拉出啦。

      申生有反心吗?

      郑文公的太子华是有异心,他的同母弟有吗?

      李隆基的三个儿子有吗?

      说起李隆基来,他的功过属于是盖棺定论了,毕竟已经死了一千多年,就他的私德问题,还不如卫灵公呢,虽然人家是男女通吃,非常看脸(分桃之癖的弥子瑕晚年失宠),生活作风非常放得开(比如听说老婆南子有前男友,就把他叫过来,让两人在洮地相会。)

      但是要说像李隆基这样把已经嫁给儿子的儿媳妇弄过来……

      卫灵公还真没干过。

      春秋晋国大夫组合表示,这种“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事,我们可看得太多了,从晋国到郑国,从齐国到卫国,楚国也有,什么手足相残,儿子娶小妈,只能说春秋不愧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接下来就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以及,今年祖龙死事件。

      里面的始皇帝当然是我不信我不信。

      这就要论人对鬼神的迷信的双标行为了,

      方士说有仙人的长生不老药我信,说我今年死,朕不信!

      (非常灵活的迷信呢)

      里克在这时插刀,说当年晋献公也是,他想立以骊姬为夫人,龟甲占卜不吉利;筮草占卜吉利,晋献公从筮,等到了长女伯姬出嫁时,情况反了过来,他又从卜,可以说非常灵活就是了。

      看到天幕把当时的情景展现了个一清二楚。

      这种造谣事件,看清楚就没什么好怕的,大秦君臣这么想,地府的老鬼们也这么想,于是边看视频,一群人又顺着点评起大秦的内政军事起来。

      首先要说一件事,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草包,商鞅韩非就不说了,法家的扛把子,荀息也是足智多谋,假虢灭道便是出自于他手,而接连干掉两位少主的里克更是狠人一个。

      在晋献公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中,里克善于将兵,凭借着自己独当一面的统御之才,成为了献公开疆拓土的最得力的副手。在献公诸臣之中,没有谁的地位能在里克之上。

      (以上粘贴百度百科)

      献公只是个渣爹,不像胡亥是个人渣。

      上面那些人除了韩非,都是有实操治国经验的,所以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也相对中肯,不是说完全没用的那种。

      四舍五入等于一份完整的变法计划了。

      各有各的观点,甚至说着说着,有些挑刺的意思了。

      陪同记录的史官痛并快乐着。

      别问为什么开始挑刺,问就是,什么情况人才会夸耀丰功伟业呢?

      当然是……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四海升平?

      然而事实是,武王克商,周公宵衣旰食,

      三家分晋,魏文武侯变法图强,

      一切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享受?

      那是亡国之君会考虑的事,当然,鉴于情况的复杂性,不会立刻亡国,不过那不重要,反正无论是忽视还是加码,在未来总是会展露出来。

      你说是不是?

      曲沃代晋后把桓庄之辈杀干净,又把自己太子弄死,儿子重耳夷吾赶出去的晋献公?

      让元帅执政卿(大概就是后来的太尉和丞相)合二为一,军政一把抓的晋襄公。

      (军政一把抓培养权臣起来那是杠杠滴)

      乐衷于享受,熬死春日之阳赵武,带领晋国公室持续没落的晋平公?

      还有被田氏代齐的姜姓齐国?

      都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所以晋国没有外部压力,内部的卿大夫又开始掐起来。

      荀息和吕不韦讨论,顺便cue一把商鞅关于耕战制度如何改变,毕竟灭六国后,其余地方并没有多么富庶,开发难度比较大,治理天下和建立王朝是不一样的。

      几个人各有看法,顺便也开始摇人,反正提出的方法挺多的,不乏有用的,嬴政李斯听得双眼明亮。

      心想会说的话就多说点,你们不是都有关系网,有后辈嘛,快把人都喊上来,人多我们不怕,打起来我们更不怕。

      (两边都是乐子人/鬼)

      “都记下来了么?”

      嬴政问,史官们齐齐点头,表示,当然,全都记录在册,包括一群晋国大夫们的掐架。

      如果说以上还算可以接受,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对始皇和众人的暴击了。

      你问为什么?

      那大概是李斯赵高胡亥三个“小天使”开始放飞自我了。

      最开始,虽然众臣看着三个密谋,但内心并不是有很大的波澜,结果无外乎成与不成,不成则扶苏继位,长公子的能力他们是知道的,灭国之君还不至于。

      至少扶苏不会干掉蒙恬蒙毅,还有冯劫冯去疾这么可以顶事的文臣武将,也不至于陵墓,宫殿,长城三线工程并开,更不至于干掉自己的所有兄弟姐妹。

      至于不成……

      大臣们同样没有猜到胡亥会干什么,直到一个人的到来。

      他就是季扎,春秋吴国贵族,吴太伯二十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之弟,史书上又称他为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

      季札淡泊权位,有远见卓识。他曾出使诸国,观看礼乐,并发表了一系列言论,最著名的大概属于来到晋国,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赵、魏三家之手。

      季扎出生晚荀息,里克等人七八十年,死亡早于商鞅九十多年,他们生前没见过,死后却有了交集。

      季扎这种偶像级人物,是很受欢迎的。

      吕不韦十分惊讶,他说,“季子你怎么来了?”

      按理来说,他不该在外出使的吗?

      有其他种族也在幽冥生活,季扎在外交方面贡献了小小的力量。

      季扎说,他刚刚回来,这次是替府君送份东西,说着将盒子掏出来。

      表示,这是神农氏培育的帝休树的果子,吃了可以忘忧,府君说你们最近压力有些大,可以吃点,放松放松。

      吕不韦笑呵呵地收了,然后给大家分了分。

      众人吃了果子,气氛其乐融融起来。

      吃完了,商鞅说,既然来了,那一起看吧!

      一群家伙开始cue季扎,问他你怎么看。

      季扎实话实说,

      他严肃脸:这大秦估计要二世而亡了吧!

      韩非:???

      吕不韦:!!!

      商鞅:……

      听到这话的嬴政一把折断了手中的竹简,

      他心想,这怎么说话呢?朕下去以后……

      他突然顿住,这要是不下去,就收拾不了这些人,下去了,他就死了啊!

      真是两难!

      另外,尽管感情上他不愿意相信,但理智告诉他,延陵季子这个人眼光非常好,他说的,十有八九会成真。

      再联想到之前一群鬼讽刺他脑子不清醒,嬴政的心沉了下去,该不会是扶苏真的……

      当爹的比较了解儿子,但是吧……知人知面不知心,嬴政估计怎么也想不到亡国之君里有胡亥这种奇葩。

      当然啦,对秦国整个体系造成重大打击的还是赵高,看看赵高干了什么就知道了,只能说,他有一颗当权臣的心,当皇帝的心,但并没有相应的脑子。

      阴谋诡计对付别人是真的好用,然后呢?

      外部不安稳,又把内部搞得一团乱,这大秦怎能不亡?

      地府,一群鬼面面相觑,都说不至于吧!

      季扎严肃道,“至于!”

      “胡亥是真的不行,”

      我延陵季子盖章的那种不行,

      他说,“蠢人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尤其当两个笨蛋在一起时。”

      “两个笨蛋?”

      还有谁?

      泰山上,嬴政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李斯也提起了心,没办法,他的后半生都在为秦效力,理想富贵都寄托在这里,又怎能不担心,不忧虑?

      “胡亥赵高的破坏力那是一加一大于三,再加上李斯这个人又想当荀息,但是他又没有荀息的心志。”季扎一下子点出了三个人,并把胡亥,赵高,李斯的生活剪辑拉出来,解释他为什么这么说。

      季扎观人很有一套,顺便说了扶苏和嬴政的毛病。

      最后,季扎总结,并做出了自己的猜测,他说,这对父子都要栽,不,这群人都要栽。

      里克闻弦歌而知雅意,一下子就猜到了,他就说他要透透气,就出去了。

      商鞅,吕不韦,韩非有些莫名,因为不是好友,有些隐私他们不知道。

      就在这时,狐突叹了口气,说,里克他想到太子申生了。

      申生是个好儿子,好臣子,好人,但是老实人容易被欺负,尤其他生在春秋时期,还有个渣爹。

      反正在里克心里,太子申生自杀一直让他觉得难受。

      “不过好消息是,申生现在也学会和他爹保持距离了。”

      距离产生美,以及,时代变了。

      李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不敢松气,目前他没有被死亡凝视是因为皇帝被打击到了,从他的方向能看到皇帝陛下面沉如水。

      然后天幕上的画面证实了季扎的猜测。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一时怒,一时悲,竟是五味杂陈起来。

      为逆子佞臣的事而怒,对扶苏的恨铁不成钢,但是,不可否认他心中的酸涩,对于帝王而言,总是要担心儿子是否等不及,在觊觎他的位置,时刻准备取而代之。

      如今嬴政看到了未来,他想,他确实不必担心这些,他是幸运的,但也是他的不幸。

      福祸相依,本就如此。

      对扶苏而言,他的父亲也是君王,对嬴政来说,他是皇帝,也是父亲,这二者本就是分不开的。

      地府,

      一众人鬼表示:延陵季子,名不虚传!

      接下就是赵高胡亥一顿操作猛如虎,赔了夫人又折兵,论亡国的本事,他俩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吕不韦目瞪口呆。

      商鞅捂眼,表示自己想静静。

      韩非默默写着报告。

      (非常优秀的员工)

      晋国大夫特别感叹地看着季扎,表示,延陵季子名不虚传,后生,你真的可以!

      然后齐齐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要对秦国那边说,恭喜你们啊,你们的后辈胡亥,接替他的父亲,达成了灭七国的丰功伟绩。

      后无来者不一定,但前无古人是真的真。

      在咸阳监国的扶苏心情复杂,但因为在臣子面前,还还是保持了镇定,倒是人都走了后,他的心情有些低沉。

      改变,自然是可以的,可是改到何种程度是他需要考虑的,以及父皇又是否愿意继续信任他呢?

      他所恐惧的,究竟是父亲的失望,还是家国的倾覆,亦或者是死亡?

      ……

      ……

      接下来就是赵高狗带,胡亥被虐,李斯……

      有用的李斯只能为了不狗带,尽职尽责地为大秦发光发热。

      什么,难道他不可以逃?不可以反秦?

      朋友们,别太天真,那些六国不愿意屈服秦国的臣子们怎么了?

      扶苏和嬴政这对父子也因为窥探未来,政策原因,消除了往日的隔阂。

      对扶苏来说,他爹不是晋献公,不是郑文公,真是太美好了。

      嬴政想的是,虽然影像中扶苏的表现让我恨铁不成钢,但还好,我还不至于气死,有胡亥这种儿子估计我泉下有知,棺材板都要开了。

      哦,还有吕不韦,里克,荀息,等着,等朕下去,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始皇这样想着,然后就发现季扎突然发声,他说,“太微,帝君让我问你,你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太微:???

      我哪里有问题?

      季扎:帝君说,我们刚才的画面大概被当事人看到了。

      太微:???

      太微鉴火速开始查问题。

      大秦君臣:???

      是他们想的那样吗?太微鉴查到了问题是不是就要关了?

      他们的心中都是有一丝不舍的,开挂的感觉谁用谁知道。

      果不其然,很快,声音没了,伴随着画面的闪烁,迅速地,天空的光幕消失了。

      但是,嬴政的内心却并没有那么多的慌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大秦兴也兴于人,亡也亡于人。

      所谓天幕,对他而言,最有价值的不是未来,而是人杰们的智慧结晶。

      至于说为什么说商鞅等人是人杰

      嬴政: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是一群死了还当自己是人的鬼。

      其他朝代:不,别走啊!

      只有秦吗?

      这也太双标了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大秦二世而亡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