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平定边疆 ...

  •   东汉元初四年(西元117年),护羌校尉任尚与骑都尉马贤率军大破西羌,斩杀了五千多人。西羌不得不投降。长达十多年的西羌之乱总算平定了。

      平望侯刘毅感念邓太后攘外的功勋与安内的德政,认为必须永垂青史,特地于次年(西元118年)阴历正月上书禀奏皇帝:“臣闻《易》载羲、农而皇德著,《书》述唐、虞而帝道崇,故虽圣明,必书功于竹帛,流音于管弦。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干坤之德,齐踪虞妃,比迹任、姒。孝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绝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正位内朝,流化四海。及元兴、延平之际,国无储副,仰观干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汉室,绥静四海。又遭水潦,东州饥荒。垂恩元元,冠盖交路,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损膳解骖,以赡黎苗。恻隐之恩,犹视赤子。克已引愆,显扬仄陋。崇晏晏之政,敷在宽之教。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追还徙人,蠲除禁锢。政非惠和,不图于心,制非旧典,不访于朝。弘德洋溢,充塞宇宙;洪泽丰沛,漫衍八方。华夏乐化,戎狄混并。丕功著于大汉,硕惠加于生人。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古之帝王,左右置史;汉之旧典,世有注记。夫道有夷崇,治有进退。若善政不述,细异辄书,是为尧、汤负洪水大旱之责,而无咸熙假天之美;高宗、成王有雉迅风之变,而无中兴康宁之功也。上考《诗》、《书》,有虞二妃,周室三母,修行佐德,思不逾阈。未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览总大麓,经营天物,功德巍巍若兹者也。宜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摅之罔极,以崇陛下烝烝之孝。 ”

      毫无实权的青年皇帝刘祜看了这封奏章,当然只有批准,并谕令史官们开始撰写《长乐宫注》与《圣德颂》。虽然他内心很不满养母紧握大权不放,却不得不做表面文章,显示皇帝对太后应有的孝道。

      刘祜真不知道,邓太后何时才会愿意归政于皇帝?随着岁月推移,已成年的刘祜越来越受不了太后专权,却又无力反抗,乃致暗中赌气———凡是邓太后明言肯定的人、事、物,刘祜就一概打从心底排斥,甚至连他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由于邓绥经常提醒刘祜要多关心保儿,刘祜就故意阳奉阴违,嘴上唯唯诺诺,却从不付诸行动。刘祜对于庶出的保儿简直不闻不问,许多闲暇时光几乎皆与他心愛的皇后阎姬共渡。

      邓绥看出了刘祜敢怒不敢言的反抗心理,未免对刘祜颇为失望,也不禁由此心生怨怼:你以为只要朕把朝政交给你,你就真正君临天下了?治国哪有那么简单?要在水旱频仍、外患不息的时代治国,更是难上加难!你应付得了吗?每次朕问你对某件大事有没有什么看法,你都讲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你让朕怎能放心把江山交给你?

      尽管邓绥恨不得直接对刘祜这样喊出心声,把刘祜狠狠教训一顿,却终究压抑住了。邓绥只是默默怀疑:刘祜毫不感恩,反倒记恨,究竟适不适合留在皇帝宝座上?朕既能拥立他,也就能废掉他!何况,他身居皇帝之位这些年,天灾人祸连年不止,实在足以宣称他不修德行而触怒上天,作为废立的理由…

      假设果真要换掉刘祜,该选谁来接替他呢?保儿年纪太小,恐怕会遭到众臣议论太后立幼主的动机是长期专权。最好从宗室挑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花费十年好好培训他,那么等他成器了,朕也差不多到了四五十岁,可以退居幕后去颐养天年了…

      然而,兹事体大,邓绥不敢轻举妄动,只好盘算要先栽培一些宗室子弟,再看看其中是否有可造之材能够取代刘祜。于是,邓绥于次年(西元119年)阴历正月下诏征召济北王、河间王所有虚岁五岁以上的子女共四十餘人,以及邓氏近亲子孙三十餘人,一律进入在京城新设的一所学堂学习经书。这七十多名学童包括女孩,当然是由于邓绥向来主张女子应受教育。此外,这种兼收男女孩童的做法也能遮掩邓绥不欲人知的初衷。

      邓绥为了避免臣民猜疑太后为何突然起意培育宗室子弟,刻意在诏书中解释:“所以引纳群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褒崇圣道,以匡失俗。传不云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先功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修,不触罗网。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则足矣。其勉之哉!”

      这一番说辞条理分明,成功防止了关于此一学堂的流言。最重要的是,邓绥最需要防范的刘祜并未因此起疑心。不过后来,邓绥在这批学子之中最欣赏河间王刘开的儿子刘翼,却导致刘祜不安…

      刘祜风闻了邓太后初见刘翼时,就夸赞刘翼相貌不凡。此后,邓太后每次驾临她成立的贵族学堂巡视,都点名呼叫刘翼来考他一些经书问题,而刘翼总是对答如流…

      欠缺自信的刘祜难免感到了威胁。于是,他在夜半无人私语时,对他最信任的阎姬诉出了心事…

      阎姬一听,随即点头应道:“皇上如此忧虑,恐怕不是太敏感!为了预防万一,皇上得要设法自保才行。”

      “依你看,朕该要如何自保呢?”刘祜焦急问道。

      “邓太后若是真有心废立,为的无非是要另立幼主,才好长久执掌大权。”阎姬有条不紊分析道:“皇上已经成年了,她却迟迟不还政于皇上,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难怪她会那般赞赏十一二岁的刘翼,恨不得把皇位转交给刘翼,好让她自己名正言顺继续摄政。可是,要换皇帝并不容易,她不至于任意行动,一定会伺机而动。皇上就要小心,不给她抓到把柄的机会!”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朕要怎样小心行事,才不会给她抓到把柄呢?”刘祜接口问道。

      “凡事遵照她的旨意去做吧!”阎姬无奈叹道:“譬如,她要皇上多去看保儿,皇上就别只管嘴上答应,也要付诸实行!”

      “啊!姬妹,你真是好会为朕着想,心胸太宽大了!”刘祜满怀感动,赞叹道。

      “臣妾多谢皇上不弃!”阎姬谦逊称谢,接着提议道:“皇上一方面要事事顺着她,让她无可挑剔;另一方面呢,常言道夜长梦多,皇上要能越快亲政越好。”

      “朕哪有办法尽快亲政呢?”刘祜蹙眉问道:“看样子,她是打算一辈子不放手吧?虽然,奶娘凭着人生阅历,估计她活不长,但是天意莫测,谁能保证算得准?”

      “天意既不可测,就只能靠人为了。”阎姬淡淡笑道。

      “什么?”刘祜惊问:“你的意思是———?”

      “皇上请放心!臣妾不是要下毒,那只怕太难做到,风险也太大。”阎姬气定神闲答道:“值得考虑的是,除了急性中毒会致命以外,慢性中毒最后也会要命,尽管时间拖长一些,好处却是神不知、鬼不觉。”

      “慢性中毒?”刘祜不解,纳闷问道。

      “是啊!”阎姬狡黠笑着答道:“就是不用毒药,而利用食物相克原理,慢慢损害健康。”

      “什么食物相克?”刘祜好奇问道。

      “比方说,臣妾注意到了她常喝荼水,为的是提神吧!荼叶就跟羊肉相克,会导致便秘。”阎姬胸有成竹答道:“对了,因为臣妾小时候体弱多病,所以从小很愛读医书,在药物、食物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一般人不懂的知识。如今臣妾忝为皇后,有权管理御膳,而邓太后每天忙碌不停,只吃早晚两餐,又从不交代御厨为她准备特定的菜肴,只说一荤一素就好。那么,臣妾叫御厨拿荼叶炖羊肉给太后送去,想必太后就算吃出了荼叶的味道,也就照吃不误,无暇追究是怎么回事了。她本来就喝很多荼水,再吃荼叶炖羊肉,铁定会便秘。一个人排泄不畅通,身体迟早会出问题。”

      阎姬见刘祜听呆了,没有反应,干脆迳自接下去说道:“邓太后平日禁用山珍海味,通常吃的肉类就是羊肉、鸡肉这两种。臣妾大可以选择一些跟羊肉、鸡肉相克的食材,叫御厨拿来为太后烹调羊肉或鸡肉。这些相克的食物本身无毒,拿银筷子也验不出毒性来,可是会造成时常便秘或消化不良之类小毛病。邓太后天性好强,有点小毛病八成宁愿忍着,不看御医,也不肯多休息。这样日积月累,她总有一天会垮下来啊!”

      “对!你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刘祜双眼发亮,兴奋笑道。

      从次日起,阎姬就开始实现她的密谋。果然不出阎姬所料,邓绥太忙于政务,对饮食难免漫不经心,以致并未察觉膳食有异,也没为还算轻微的肠胃不适而传召御医…

      邓绥的体力日渐走下坡,她只以为是过度劳累,加上年近四十所致。毕竟在平均寿命不长的东汉时期,四十岁应算是初老了。

      后来,邓绥在元初七年阴历二月初二日(西元120年阳历三月十八日)静静渡过了毫无公开庆祝活动的虚岁四十大寿,自觉似乎老了,提不起劲来发动废立皇帝那样必会惊动朝野的大事了。她考虑再三,结果决定:不妨暂且留着刘祜,但要赶快确立保儿的皇嗣地位,以免保儿遭到阎姬的毒手…

      邓绥打定了主意,就在这一年阴历四月十一日(阳历五月二十五日)册立刘保为皇太子。她也趁此吉日改元永宁,意在召来天下安宁、己身康宁的好运。

      同时,邓绥也没忘记她最赏识的刘翼,而在三天后册封刘翼为平原王,继承已故的刘胜之王位。由于刘胜是和帝亲生的长子,邓绥这就等于让刘翼成为和帝的后人。虽然,邓绥也在同一天之内另给两名宗室子弟封王,以分散众臣的注意力,却免不了引起亦是和帝养子的皇帝刘祜多心…

      刘祜并非太过虑。邓绥确实有意留一手,准备观望日后是否有名目可废刘祜,改立刘翼…

      不过无论废立与否,邓绥都从未动念要改朝换代。她一直忠于大汉皇朝,自信对得起刘汉列祖列宗!

      尤其到了这一年阴历腊月,辽西鲜卑向度辽将军邓遵投降。邓绥闻讯,越发坚信自己不负刘汉所讬江山!

      邓绥特地率众前往汉光武帝的原陵去祭祀,当众向光武帝的灵位禀报:陇西羌族与辽西鲜卑皆已归顺大汉。这在表面上是告慰光武帝在天之灵,实际上却是宣扬邓绥本身的功绩。邓绥主祭时,轩昂的气势简直等同一位皇帝!

      这是邓绥一生的至高点!她在意兴风发之际,难免丝毫预料不到,最高峰过后的下坡路,会走得无比仓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平定边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