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再相见 ...

  •   黎州戒严一个多月后,没有再发生其他流血事件,通缉的贼寇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一个都不见踪影,估计逃窜到其他州县去了,林知州只好撤销了戒严令,老百姓的日子又归于平静,大街上恢复了热闹,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生活好像又回到从前的样子。

      直到这时,人们才把目光放到今年的文坛新秀身上,而十六岁夺魁的赵家公子,无疑是当前整个黎州最为耀眼瞩目的新星,茶余饭后,人们都在谈论他的来历,小小的南星,如何能出此等天资聪颖的麒麟儿,当得知是归隐县令之子时,人们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赵玉皋声名鹊起以后,南星书院每日都有媒婆上门,黎州城的达官显贵们几乎都见过赵玉皋,但凡家中有适婚女子,都想与赵家结成秦晋之好,毕竟赵家虽然落魄,但好歹是书香门第,往常官场上的关系或多或少还在,不是寻常人家可比的。

      况且赵玉皋又以如此年纪考中了秀才,往后必定前途无量,此时若不抓紧机会,等以后人家飞黄腾达了,放眼黎州恐怕都没有哪个能入人家的法眼了。

      赵玉皋目睹了南星客栈的惨状后就痛定思痛,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关生活,赵栋臣夫妇看到儿子的变化也欣慰不已,没有让每天上门的媒婆打扰到他。

      当然,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用不着赵玉皋自己操心。

      最近这段日子,赵家收到了数十份精巧雅致的简历,上面的妙龄少女个个都被描述的兰心蕙质,温婉动人,不仅孝顺长辈,还有大屁股能生儿子。

      当然,除了本人的优秀,其家境也是一个比一个优渥,娶进门后绝对能给夫家带来极大的助力,赵栋臣夫妇简直挑的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怎么选了,干脆挑选了几个纸面实力最优秀的选手,一一给她们回信,让她们过些日子亲自来南星书院来参加茶话会,角逐冠军宝座,胜者将抱得才子归,成为赵家的乘龙快媳。

      此次赛事由南星书院举办,云梦湘不仅是发起人,还是评委,只是她除了定下赢家通吃的规则和奖品以外,赛事规则全都模棱两可,全靠自己的感觉。

      参赛选手们几乎都被蒙在鼓里,她们稀里糊涂的就被投了简历,报上了名,然后在长辈的安排下,她们需要在某月某日打扮的端庄秀丽,去某个未知的地方去参加一场茶话会。

      最后,林知州的小女儿林清儿顺理成章的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呵!这真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比赛。

      那日,杨一刀等人用屠刀反抗暴□□出了生命的代价,只希望杀出一条活路,杀出一个朗朗青天,可他们死后,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变得好起来,当权者越发贪婪,为虎作伥者也越发变本加厉,税收越来越重,名目越来越多,没办法,因为贼寇袭击了官府和军营,需要钱来恢复,始作俑者又死的死逃的逃,只能从百姓身上找补了!

      很快,往日繁华的南星变得萧条了许多,连往来茶马驿道的商贾都少了多半,不知从何时起,南街北巷多了许多不知道哪儿来的乞丐,平日里他们都窝在角落里捉捉虱子,相互依偎取暖,保存体力,赶集时他们就出来要饭讨生活,不时有人饥肠辘辘,贫病交加,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见此惨状,人们不由得怀念起从前的日子来,许多人每次路过南星客栈都会驻足,停下来朝废墟里吐口水,咒骂该死的杨一刀,闲得没事去惹官府干嘛?你们倒是一死了之了,如今官府就在我们身上找补了,你们犯的罪为何要我们来承担?真是吃饱了撑的,死有余辜!!

      可叹杨一刀和那些死去的袍哥,活着时他们为自身鸣不平,为众人披荆斩棘,拾柴抱薪,到头来却困顿于荆棘,冻毙于风雪,还要受人唾骂……

      与流民乞丐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她每天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挎着篮子游荡在南街北巷,像只怯怯的小鹿一样,提着篮子在青石板街上蹦蹦跳跳,躲躲藏藏,不是杨小碗又是谁?只是她已彻底打扮回女儿身,在街上时不时低声叫卖:“卖卤肉啦!新鲜出炉的卤肉哟!”

      可惜民生凋敝,许多人眼巴巴的看着篮子里的卤肉咽口水,奈何囊中羞涩无钱买,杨小碗只好主动降价,并且总送食客一些添头,一篮子卤肉,只要耐心的转悠到傍晚,大多时候还是能卖完的。

      一群流浪的猫狗和小乞丐随时都跟在她身后,只要她停下脚步,立刻就有猫咪和小狗去舔她的裙摆,小乞丐们则像小兔子一样,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面黄肌瘦的小脸上只有眼睛最大最清亮,他们都眼巴巴的盯着篮子,杨小碗于心不忍,如果有昨天没有卖完的卤肉,她都会一边咽口水一边用剪刀剪成均匀的小块,分给孩子们和小猫小狗解馋,但也不敢分多了,因为还要卖钱,养活娘亲和哥哥。

      杨一刀带队离开南星之前,就让妻儿离开了客栈,到别处暂时安顿一下,等风波过后再去接他们回来,哪晓得就此一去不回,如今活着的杨家人都被通缉,所幸官府不知道杨小碗是女儿身,所以娘亲和哥哥只能让她每天出门卖卤肉,养家糊口了。

      不过,每次遇到收税的官兵,杨小碗都吓得落荒而逃,一口气跑到北巷尾的南星书院藏起来,等官兵走后她才出来,毕竟是上了通缉名单的人,她若是被发现,肯定会被抓走,只怕不死都会受尽折磨,或者被卖到青楼,沦落风尘!

      而今的南星镇,各家都被繁重的税收弄得焦头烂额,几家有官员入股的店面不仅带头交税,还呼吁大家都得交,说是同为大清子民,皇粮国税是与生俱来的义务,不交税就是不忠君不爱国,可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玩的不过是手套游戏,左手给右手交税,右手给左手交税,其目的就是名正言顺的从平民百姓的兜里收刮银子,真正不用交税又没有官员入股撑腰的,就只有南星书院的赵家了,所以杨小碗躲到南星书院,是最明智最安全的选择了。

      正在苦读的赵玉皋已经许多天没有出门了,吃喝拉撒都在后院的房间里,杨小碗的到来他根本就不知道,不过,这天中午吃到卤肉后,他激动的浑身颤抖,一路奔跑着来到前厅,拉住母亲迫切的问:“娘,小碗,就是杨二铁他是不是来过?”

      母亲摇摇头,否认道:“没有啊,他来过的话,肯定会大声喊白大十的,你听到过没有?”

      “这倒没有,那你这个卤肉是哪里买的?”

      “就是,就是北巷张大娘家门口买的!”

      “卖卤肉的人长什么样子?”

      “是一个花甲老人,可能是走江湖的吧!从前我都没有看到过他,哎呀,你娘再怎么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你的好朋友都不认识吧?”

      赵玉皋这才半信半疑的点点头,又回到后院读书去了,看到他离开,云梦湘心底终于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隔天杨小碗又来了,她本以为凭自己和白大十的交情,伯父伯母无论如何也要帮自己,谁知道这一次官兵走后,杨小碗跟上次一样,从篮子里拿出一块卤肉放在桌上,恭敬的说:“伯母,小碗没有其他东西能感谢你们的,只有卤肉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云梦湘叹了一口气,道:“杨姑娘,你也不容易,卤肉你就收回去吧!最近我家老爷在减肥,不能吃的这么油腻!”

      “不用了伯母,白大十哦不,玉皋喜欢吃,他可以吃呀!”

      “不必了!你拿走吧!还有,你也知道你现在的身份,我希望你能有自知之明,往后就不要再往我家躲了!镇上人多嘴杂,长此以往,我怕招来祸事!”

      杨小碗咬了咬嘴唇,泪水模糊了眼眶,但还是深吸了一口气,把眼泪憋了回去,她点点头,把卤肉再次放回到篮子里,她环顾四周,看了看宽阔的院子,转身朝门口走去,正当她快走到大门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大喊道:“杨小碗!你准备就这样走了么?”

      杨小碗停住脚步,缓缓转身回头,只见一个黑影飞快的朝自己扑过来,可惜她还来不及看清来人的模样,泪水就再次模糊了双眼。

      很快,这个黑影一下子和杨小碗撞了个满怀,而后狠狠将她抱住,附在她耳边如释重负的说:“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我就知道你还活着的!”

      此时此刻,杨小碗的心好像被人狠狠地了捏了一下,连日以来故作坚强的外表瞬间支离破碎,手上的篮子“咚”的一声落在地上,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抱住赵玉皋嚎啕大哭起来,可怜又柔弱,一旁准备劝阻的云梦湘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半晌后,杨小碗平复了心情,哽咽着说:“白大十,我爹没了!客栈也没了!”

      赵玉皋点点头,也红着眼眶说:“我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对我来说,你还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杨小碗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两个年轻人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仿佛天地间只剩他们两人,直到一旁的云梦湘看不下去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杨姑娘,既然这样,你今晚就留下来吃完饭再回去吧!”

      两人这才分开。

      “还回去什么?娘,待会儿你把后院我看书的房间收拾一下,小碗就在那儿睡了!以后都在我们家住了!”赵玉皋难得的开口反驳母亲的主张。

      云梦湘一时间让儿子噎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些下不来台,好在杨小碗摇了摇头说:“不行的,我娘和哥哥在家等我,我不回去的话,他们会担心的!”

      云梦湘这才松了一口气。

      赵玉皋只好退而求其次,挽留道:“小碗,那你就吃了饭再走!”

      杨小碗看了云梦湘一眼,得到其眼神肯定后,才点了点头。

      赵玉皋高兴的跳了起来,他好多天没有这样开心了,杨小碗的突然出现,像是一抹阳光驱散了连绵的阴霾,为了多跟杨小碗待一会儿,在家从不做事的他今日居然主动把烧火的任务揽在自己身上。

      吃饭时,赵栋臣回来了,杨小碗赶紧起身打招呼,他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云梦湘对自己的自作主张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夫君脸色没变,不然又得挨训了!

      饭后,杨小碗主动帮着云梦湘收拾残羹冷炙,洗碗刷锅,赵玉皋也想去帮忙,赵栋臣制止道:“玉皋,你就别去了,爹有话跟你说!”

      赵玉皋只好作罢。

      见妇人们走了,赵栋臣才开口说道:“林知州想送你去省城的尊经书院继续深造,你想不想去?”

      “尊经书院?那是个什么书院?”

      “尊经书院是近年来蜀中声名赫赫的官办书院,以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为主要教育方针,并不以科举为最终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其生源是由各州县按名额在优秀的贡生中推荐选送,书院择优录取,可谓是天才云集,藏龙卧虎。”

      “不以科举为目的,那学成后怎么做官?算了,我还是不去了,我现在就想当官,还要当大官!”

      “你这个思想就错了,首先,不以科举为目的,并不是不能考取功名,其次,你以为大官就是那么好当的吗?对你这样没有后台的人来说,除了需要优异的成绩,还需要过人的心智,最关键的还需要好运气,缺一不可!再说了,除了皇上,再大的官也是从小官做起的!”

      “好吧,是我见识短浅了,只是您说的这个中体西用,到底是怎么个用法?我怕我去了不适应啊!”

      赵栋臣捋了捋胡子,说:“具体怎么用,我也不大明白,这几天我让林知州找人了解了一下这所书院的情况,别的不说,我觉得相比康熙年间成立的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完全有资格与其并驾齐驱,名扬四海的湘绮先生王闿运曾经都当过尊经书院多年的山长,洋务派领袖人物张之洞张大人,工部侍郎薛焕薛大人,以及一众蜀地名流大儒都曾是书院的老师,这些人可都是我大清国凤毛麟角的人物,可惜你爹早生了几十年,不然我说什么也要去见识见识这些大儒的浩然正气!”

      “爹,这个尊经书院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吗?以前我怎么没听说过?”

      赵栋臣哼了一声,不屑的说:“就你那点见识,没听过的事物多了去了,我还听说尊经书院教学新颖,学生思想开放,近年来已经成为蜀地名副其实的文化风向,李中堂说如今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觉得锦江书院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尊经书院才是未来,你在书院学成后,以你的才智,就算没能跻身京城的权力中心,也必将成为蜀地的一代名儒!”

      “好吧,我去!那何时动身呢?”

      “等下个月初九,你和林府的小姐林清儿订婚后,我找人选个宜出行的黄道吉日,你就去书院报到!”

      “初九订婚?林府的小姐?林清儿?她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都不认识她,怎么就要跟她订婚了?”赵玉皋瞬间冒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什么叫从哪儿冒出来的?人家是林知州的掌上明珠,论相貌和家世,哪里配不上你了?况且她哥哥前些日子被你的好朋友给废了,往后你们成了亲,林知州定会把你当亲儿子来对待的!”

      “林知州的闺女?那关我屁事啊?我现在就想修身,还没想过齐家!”

      “我管你同不同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时候你不同意也得同意!你以为刚才跟你说的尊经书院是想进就进的吗?整个黎州就一个名额,你知不知道在你后面有多少人盯着你这个名额?你要不跟林清儿订婚,人家凭什么要让你占这个名额?就凭你考了个黎州文魁?黎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散州,出过的文魁多了去了,丢进尊经书院你连号都排不上,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

      “那尊经书院我就不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赵某人不去尊经书院这辈子就活不出个人样了!如果你们非要我成婚,那我就把小碗娶回家,她现在那么可怜,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受苦!”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怜就要娶回家?天底下可怜的姑娘多了去了,你都要娶回家吗?”赵栋臣气的吹胡子瞪眼。

      “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我就是要把她娶回家!林清儿再好又怎样?我又不喜欢她,凭什么就要娶她?”

      “喜欢能当饭吃吗?喜欢就能把自己陷于危墙之下吗?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被儿女情长蒙蔽了双眼,就此裹足不前?”

      “我就是胸无大志,我就是愿意被小碗蒙蔽双眼,只要有她在我身边,我哪儿都可以不去!”

      “你这逆子真的是离经叛道,不可理喻!”面对又臭又硬的赵玉皋,赵栋臣后悔当年没有将其掐死,他气的浑身颤抖,拂袖摔门而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