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陈先生自述 01 我的光源,可能回来了 ...
-
南方初春的时节,空气里夹杂着花草的清香,我回来这个南方的小县城已有一年多,上个月我的实习期结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小县城里的一名无业游民,说来也挺顺理成章的,我普通二本毕业,家庭普通,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注定给不了我太大的帮助,通过几个亲戚把我介绍进这个单位实习,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在我实习后两三个月里,心里慢慢地不再迷茫了,甚至有一种偏安一隅的踏实感。
我的去年生活就这样的慢慢地安定了,上班,下班,时不时回趟老家看望父母,一直到去年七月。
那是一个夏日的周末,太阳毒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我跟平常一样搭班车回乡下老家,刚下车就见到了她——那个我以为这一生再也见不到的人。
她穿着素色碎花连衣裙,领口上有一个绿色的蝴蝶结,黑色皮鞋和白色袜子,是我自认识她起,从未见过的打扮。我点起一支烟,看着她的裙摆从我面前飘过。
她应该没记得我吧。刚刚她路过我的时候,看到我面前的烟雾甚至还皱了下眉,一句话也没说,就这么过去了,和记忆里的以往一样,就这么过去了。
也是,一个连话都没讲过几句的人,她怎么可能会记得。
只是,我那慢慢想要偏安一隅,过我的安稳生活的心又开始因为这个人,掀起惊涛骇浪。
她渐渐的走远了,我拿出手机,上面的几个未接电话都来自我父母,我猛地吸了一口烟,又慢慢呼出,回了个电话给他们后,才跟华子他们发了个消息过去。
我家在离镇上不远的一个小村庄里,需要路过几个池塘,池塘边上的绿柳在大太阳下也变得蔫巴巴的,再往里进去,路过一块菜地,果不其然,父母都在菜地里忙活着,见我回来,脸上也有了笑意,父亲喊道:“晨晨,过来拿西瓜,刚摘的,你等下顺道带回去。”
我随意应了一声,心不在焉的抱着瓜回家。
晚饭过后,母亲照例在灶台边洗碗,父亲拿了条长凳在门口,我知道,又到了“例行公事”的时候了。
我找了个小椅子坐在门前边,父亲端着个杯子出来,喝口茶,照例先问了遍最近生活和工作,但很快,我们也难免陷入沉默。
我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我们这边,到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普遍都入学偏晚,等到我本科毕业,也正好过了第二个本命年,而现在的我,过了生日后,就25岁了,工作上的事情尚未完全安定,自个也仍旧单着,房、车、钱还有终身大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家人担心的事。
可我终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只好一点点的跟父亲说,在考试了,考上了就可以过安稳日子,至于结婚,强求不得。
一般听了这些话后,父亲会点着头,慢慢地啜两口茶,支应着:“你心里有数就行。”
我又何尝不知,这些只是口头上的话,除了安慰之外毫无作用?
夜幕已然降临,我进房间后,打开微信,果不其然,群里已经开始热闹了。
华子发了两张照片过来,问:“是她吗?”
我点开照片,那还是高中时刚毕业的她,长发披散在肩后,撑着一把蓝色的伞,戴着眼镜站在□□门前的马路上温柔的笑着。我的心又如当年一般,莫名的动了。
我发了个消息过去:“哪来的照片?我从没见过。”
消息刚过去,华子就打了电话过来,我们两向来有话说话,毕竟十几年的朋友了。
“真的是她?她真的在老家了?”
“嗯。”我应,“我到街上下车的时候看到了她。”
“哦~”华子果不其然地开始起哄,挑挑眉,说:“你的机会来了。”
我皱了下眉头,低声道:“别闹,人都不认识我。”
华子在屏幕对面点了根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你都从没跟人说过一句话,在她面前,又没啥存在感,不认识你很正常。”
“不过,这倒是刷个好感的好机会。”
我又何尝不知道机会难得,初高中时曾无意中听过她与她的好友讲过她的人生规划:借着高考考出去,接着读研,再出国读博,然后定居国外,是再也不打算回老家的,尤其是听说高中时她家里出了事,导致她多年的辛苦尽付诸一炬后,她对老家该是毫无留恋的吧。
我叹了口气,说道:“哪那么容易啊。她都拿我当个陌生人了吧。”
“以她的性格,咱班上的男生她估计都不记得,拿你当陌生人是正常的。”华子毫不犹豫地捅刀,“不过这也挺好,到时候我们找以前的同学聊聊,没准就能聊起来,还能要个联系方式。”
“我记得,我们初三时同班的夏琦,高中时跟她是同宿舍的,我给她发个消息,要个微信再推给你?”华子在对面大爷似的往后一坐,“接着你加到她微信来,多刷刷存在感,投其所好,然后,顺理成章的……”
我从口袋里抽了根烟出来,但想了想,还是放下了。华子还在对面乱七八糟的讲了一堆,我却已经完全分心了。
“哎……”华子凑近屏幕,说道:“你记不记得咱初中时候,坐最后一排,你老喜欢盯着她发呆,我老想问你到底在想啥呢,有事憋着,看着都烦。”
我苦笑了下,道:“能想啥,就想知道她咋那么多作业,那么多书,像是永远都做不完似的,我也鬼迷了心窍,甚至有时候妄想着能帮她做点,哪怕一道题呢……”
华子也跟着点头,若有所思。我盯着他指间的烟,看那烟雾袅袅升起,也从那段少年时光里发现我的心事。
话匣子打开后,才发现原来有些事情,在心里就算压得再久,也还是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