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昨天投稿出了点问题,录入时的作者顺序搞错了,老师的二作变成三作。
从昨天开始一直担心,以我浅薄的认知,定稿时的作者排名才是最终结果,在上传文件之前只是程序的小失误。
事情不大,今天已经和老师讲了。还是觉得有点难过。总是在事前想得太少,事后又想得太多。
小论文排名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最重要的。默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论文的主要撰写人,做了最多的工作,对文章负全责。但是并不代表后面的作者排名不重要,综测规则根据论文作者个数和排名对作者能够获得的分数有严格规定,认可程度天差地别。
尽管我在写论文时就考虑到了这个事情,但是仍旧忽略了录入顺序默认作者排序的可能性,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无法修改。
没经验也好,欠考虑也罢,结果无法更改,按理来说应该选择积极解决。那一刻我却选择退缩,甚至考虑这个期刊给我退稿就好了,早一点退我就可以当作错误没有发生,谁也不知道我也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和忐忑。
这很可笑,我知道。遇到问题不是解决而是逃避,这不对。
虽然最后也有积极和老师沟通,但是之前的犹豫和忐忑完全是无意义的,出现问题要立刻解决问题,只需要考虑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要不要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是技巧,要不要是态度。耽搁解决问题时,时间上的不紧迫会产生也不顾如此问题不大的错觉,直到避无可避。考虑的时间越长,对问题的权衡时间越久,越倾向于放弃或者躲避的消极态度。当问题已无可避免或者到了关键时机,缺少解决方案或者心态上的疲劳会让解决变得更难,最后搞砸。内耗的过程+无准备的结果,无论哪一个都不会好受。
我很久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总是在犹豫要不要,在脑子里预设很多结果,心情焦灼。好的结果未必能实现,坏的结果似乎也没必要努力,无论哪种结构都存在太多变量,索性放弃。
在现实打败我之前,内心的退缩先击败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