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唐门往事之唐知秋 ...


  •   深夜时分,唐知秋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走向掌门居住的正院。秋意正浓,他未带一个随从,孤身提灯,脚步声踩着落叶,沙沙作响,分外寂寥。

      刚踏上回廊,拐角阴暗的角落里闪出一道人影,几步走过来,拉住他的衣袖将他扯了过去。唐知秋站定,眼前站着的是他的两个兄弟,唐知夏和唐知冬。

      哥哥唐知夏显然是已经睡下再起身的,此时身上衣冠稍为不整,发髻也未束起,却越发显得他那张脸俊美不可方物。小弟唐知冬正当少年,虽比不得唐知夏的成熟风韵,却也白面朱唇,潘安之貌。

      唐知夏是唐知秋的亲哥哥,唐知冬则是三叔家的独生子。三人上面还有个堂哥名唤唐知春。现任唐门掌门正是唐知春的父亲,三人的大伯父。而为表示亲昵,他们堂兄弟之间都按序称大哥二哥三哥……其实唐知春身为下任掌门继承人,从未正眼瞧过他们。

      “知秋,你知不知道大房里那位发生什么事了?”唐知夏瞥了一眼不远处掌门灯火通明的房间。

      唐知秋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你说大伯父?他被段家父子弄成废人一个已经好几年了吧?有什么好说的。”

      “谁说那个!那是他咎由自取,没事去找人家麻烦,怪不得人家下狠手。”唐知夏拢了拢衣襟,凑过来,神情微妙,唇边浮出点点笑意,在唐知秋手中的灯笼下看来有些可怖。

      唐知秋干脆灭了灯火:“那你说的是什么事?”

      “我说的是唐知春啊,你知道他这段时间消失,去了哪儿么?”

      “八成又是去花天酒地了吧。”

      唐知夏摇摇头,笑意更浓,吐出的话忽而有些阴冷:“他去送死了。”

      唐知秋微微一怔。

      唐知冬年轻气盛,受不了唐知夏一直卖关子,径自拉了一把唐知秋道:“三哥,我告诉你。大哥他投靠了首辅,结果被段衍之……”他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段衍之?”唐知秋皱眉:“青云公子段衍之?”

      唐知冬点头,嘴边也微微噙笑:“三哥,这可是你们二房的好机会,大伯父如今生不如死,又断了后,掌门之位必然是属于二哥的了。”

      唐知夏又拢了拢衣襟,黑暗中看不出神情,但唐知秋琢磨出他这个细微动作的含义。像是从天而降了一个机会,他肯定满心欢喜,却又隐隐慌张。唐知秋不动声色,唐知冬这么识趣的将机会拱手相让,倒是让他很惊讶。

      “大房并未断后,你们忘了堂嫂生了两个儿子么?”

      唐知冬嗤笑:“嗬,两个娃娃而已,也要大伯父有那么长寿,能等到他们有本事继任掌门啊。”

      唐知秋淡淡道:“大伯父叫我们过去,只怕已经有了计较,大哥已死,我们做兄弟的万万不可表现的太出格,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到底是自家亲兄弟,唐知秋免不了要提醒唐知夏一句。后者也明白,点头附和之后,整理好衣裳,示意二人随他去见大伯父。

      唐掌门全身瘫痪,被下人扶着坐在太师椅里,刚年过五旬,却颓然似行将就木。而有关于他的境况,则要追溯到数年前江湖上发生过的一件以多欺少的秘事。

      中原武林日渐颓废,彼时有志之士希望各派结成同盟,选举盟主,以达到振兴武林的目的。这样的位置必然会为有心之人觊觎,于是纯粹的武力比试,比起用虚无缥缈的道德资历来衡量,要实际的多。

      可是谁也没想到会在此时横生出一个新门派。这个门派名号青云,据点在塞外,宗主是个年纪未满弱冠的小子。他在塞北和西域一带名声愈闯愈响,也就愈发引发中原武林不满。而其门人多为蒙古族人,又让朝廷倍加重视。

      让人惊喜的是,青云派宗主居然跟朝廷有关联,他们的政敌出面召集江湖人士剿杀此人,正中一些人的下怀。

      青云派宗主,年纪轻轻的段衍之以为自己身份并未暴露,与父亲——开国功臣定安侯的世子,仅二人一起上路,从塞北返回京城,夜宿驿站时遇伏。

      段父为保护儿子身中剧毒,不治而亡。段衍之盛怒之下血屠各派,而直接造成其父中毒的唐门掌门自然没有好结果,浑身筋脉尽被挑断,成为一个瘫痪的废人……

      这之后段衍之一人独大,坐上武林盟主之位。不过他大概是唯一一个从未召集过下面门派聚集过的盟主,也是唯一一个从不把自己当盟主的盟主。

      经此之后,段家算是与唐门结下了仇怨,然而谁会想到如今掌门的独子唐知春又死在了段衍之手里呢?这又是一笔血债,雪上加霜。

      大概是一向放荡不羁,唐知夏一直为长辈不喜,唐知秋却因恪守本分而很讨掌门喜欢。于是唐知夏一进门,首先就以眼神示意唐知秋上前问候掌门。唐知冬到底年少,对掌门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似乎有些害怕,居然站得老远。

      唐知秋放下手中灯笼,不紧不慢地走过去,注意到周围没有一个下人,心中百转千回。

      “掌门,侄儿们疏懒,此时才来,您身子可有不适?”唐知秋恪守本分的地方就在于此,他从不叫伯父,只叫掌门。

      唐掌门抬起眼皮子,浑浊的眼珠微微转动,忽然溢出泪水来:“知秋……你若是我儿子多好……知春有你半分懂事,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唐知秋故作慌张地跪下:“掌门何故如此?堂兄发生何事了?”唐知夏和唐知冬见状也连忙跪了下来。

      “他步上了我的后尘啊……”唐掌门以手捶腿,仰面痛哭,威严退去,俨然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老人。

      唐知秋心中悄悄思索着,他知道他的伯父定然是有什么话要交代,否则这样情绪失控的表现是不会这么轻易展示给他们小辈瞧的。这屋中一早就没有下人,想必老人家是早就准备好要演这一场了。

      “如今出了这事,我唐门之中,能担大任的也就你们几兄弟了……”唐掌门果然切入正题,在此之前免不了要插叙一下上一辈的手足之情。想当初他们三兄弟如何相亲相爱携手同心共同投身光大唐门的伟大事业中等等……

      唐知秋注意到他哥哥唐知夏整理衣襟的手改为紧紧揪着领口,知道他是在压抑情绪。虽然当初年幼,但所谓上一代的兄弟之情究竟如何,他们并非一无所知。除非他们三兄弟是傻子,才会觉得父辈三兄弟一个做掌门,一个英年早逝,一个重病卧床还常年隐居,就是兄弟情深。

      唐掌门插叙完毕,继续正题:“……如今你们堂兄不在了,我痛不欲生,但好在他还留有血脉,我时日无多,你们堂嫂妇道人家一个,我只有指望你们了。”

      唐掌门坐直身子,朝唐知夏看了一眼,他不能动,后者接到眼神示意,立即会意,屈着膝盖挪上前。

      “伯父有何吩咐尽管说。”

      “知夏,你成亲至今还无所出,不如将你堂兄长子过继给你如何?”

      唐知夏猛地抬头,唐知秋已经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裤脚,他这才隐忍着称是。

      “知冬,你虽未成亲,但谁都知道,你堂兄家那小儿子最喜欢你,我本来想将他过继给知秋,不过一想,还是觉得过继给你最好。不过你要是嫌弃会妨碍你成亲,就不勉强了。”

      唐知冬忙道不敢,恭恭敬敬称是,并且再三道谢。

      唐掌门交代完毕,摆摆手示意二人出去,却独独留下了唐知秋,脸上还在流泪,看起来似乎只是留个贴心人,权作安慰。

      唐知夏和唐知冬二人退出门外时尚且恭敬,转过回廊就各自愤懑地低咒起来。

      “老不死的,这是以退为进套着我们呢!”

      “可不是,分明是怕孙子出事,干脆塞到我们手里,万一出事,我们都得担着责任!”

      唐知冬瞅了瞅唐知夏,又回身远远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房间:“二哥,你说大伯父独独留下三哥,是不是有别的交代?为何他没有摊上这等差事?难不成,堂兄死了,伯父看上的是三哥?”

      唐知夏的脸色忽而有些难看,快步走出去几步,忽儿回身低语了一句:“我跟知秋是亲兄弟,相依为命过来的,你少挑拨生事!”

      唐知冬似乎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连连道歉。唐知夏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转头走了。

      唐知冬目送他背影消失,又回头去看掌门的房间,隐隐灯火倒映进他眼中,似入泥潭,幽暗明灭。他在廊下等了半个时辰,不见唐知秋出来,咬了咬牙,终于离去。

      连续五年相安无事,第六年时,唐知夏开始悄悄安排心腹插入各堂口事务,唐掌门并未察觉,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

      唐知冬这年成亲,新娘家颇有背景,但对方一听他已有个养子,居然不愿意。唐知冬当着所有人的面义愤填膺地退了婚,转头娶了唐门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弟子。

      据说唐掌门因此甚为欣慰。

      唐知秋倒是一如既往,恪守本分,但常年在外,当时有人风传他与江湖上一对姐妹花交往甚密,但他每次回来,都对私事绝口不提。

      到第七年,唐掌门身体状况忽然急转而下。唐知秋这次回来,没有再出去,有关他与那对姐妹花的传闻已经了无后续。

      没过一年,他娶了个富家小姐。开始似乎挺美满,但没过一年新婚妻子就颇多怨言,似乎怪他冷落自己。不过并没有他金屋藏娇的传言,当然也没有他有断袖之癖的传言……

      随后事情开始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娇妻与人有染,败露后自杀而亡。他当然隐藏了消息,只说她是重病不治。

      有段衍之在,唐门想出头是越来越难了。唐掌门已到了最后时刻,虽不是英雄,却迟暮之态尽显,终日唉声叹气,似乎颇为不甘,颇为担忧。这些年,他两个孙子武艺修为毫无进展,坏毛病倒是学了一大堆,他是看在眼里的。

      但是至少能保住命。

      然而事与愿违。没多久,唐知春刚满十岁的长子被人发现溺毙于后院池中,几乎片刻后,众人就发现了袖口湿透的唐知夏。

      但唐知夏对此事矢口否认,坚持说自己袖口湿透是巧合。但是几大堂主收到密报,发现了他安插心腹的事,怎么可能相信他?

      唐掌门急火攻心,盛怒之下叫人给他灌了剧毒。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唐知冬。

      唐知秋赶到时,兄长已经辞世,唐知冬倒在一旁痛哭流涕,双手颤抖。而唐掌门仍旧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气愤难掩。

      他走过去,收敛了兄长尸体,第一次没有恭敬地对掌门行礼。

      最多就是半个月的事,唐知春的幼子吃了掺毒的糕点,毒发身亡。

      唐知秋被推到风口浪尖,因为那毒药只有他有,据说是他一手研制的。而作为少主之一,他当然也有本事让糕点不经过下人之手直接送到小侄子手中。

      唐知春的发妻一连失去两个孩子,得了失心疯,开始成天咒骂诅咒,却是口口声声骂她的死鬼丈夫。众人只有随她去,谁让唐知春生前风流成性,又一肚子坏水。谁都知道他们夫妻感情不和。

      唐知秋被带去见掌门,这属于家事,除了几个堂主,没有人知道内情。唐知冬这次还没被逼着灌人毒药就开始痛哭流涕,望着唐知秋泪如雨下,似乎失望痛心到了极点。

      唐知秋看着他:“你这是做什么?”

      “三哥……我知道二哥去了你心有不甘,但他那是咎由自取,你何必想不开要替他报仇……”

      “这倒是个好理由。”

      唐知冬似乎察觉他话中有话,猛地停下了话头。

      唐知秋忽然道:“你当初挺有魄力的,居然舍得主动断了那么一桩好姻缘。”

      唐知冬像是被踩到了痛脚,猛地叫起来:“不是我主动断的!是她们家嫌弃我收养了大哥家的儿子!”

      “出嫁从夫,这有什么好嫌弃的。除非你故意说了什么,人家姑娘衡量再三,觉得还不如早点退婚的好。”

      “……”唐知冬脸色微微泛白,悄悄看一眼唐掌门,他双目微合,似乎已经睡着。

      “三哥,你是不是弄错什么了?今日你在此是要替自己做过的事赎罪来的!”

      “我不曾做过,为何要赎罪?”

      唐知冬一声冷笑:“可是那毒药出自你手不是么?”

      唐知秋点头:“不过一月前我那里失了窃,什么都没丢,唯此毒药丢了一瓶。对了,当日弟媳去过我那里,说是思念亡嫂,要去她房中凭吊。”

      “……你什么意思?”

      唐知秋缓缓抬起眼眸看他,过往的淡然和平静似乎随着这个动作揭去,像是从幽深洞中吐出信子的毒蛇,只一眼就叫人觉得阴冷。

      “知冬,二哥出了那事后,我就把所有手上的毒药送过来给掌门了。是他最信任的刘堂主去取的,检查干净,亲手点算。不然你以为我是如何发现那毒药会少了一瓶?”

      “……”

      唐知秋从袖中取出一瓶毒药,冲他微微笑起来。唐知冬蓦地后退,他觉得这笑容与唐知夏颇有几分相似。

      “这是来此之前,我去问弟媳要来的,她该说的都说了,你做丈夫的,也要有担当些。”

      唐知冬双目睁圆:“你把她怎么了?”

      唐知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轻轻摇了摇瓶身,轻声道:“少了些计量,到底已取了两条人命了……”

      唐知冬骇然地后退一步,猛地扭头扑向唐掌门:“大伯父,您千万别信他的话!他这是嫁祸啊!”

      瘫痪的唐掌门浑身无法动弹,只双目愈发合紧,不言不语。

      唐知冬的肩头被一只手扣住,那只手顺着他的锁骨移到他下巴上,拇指与食指猛地按住他下颌,迫使他张嘴。

      他惊慌失措地仰头,看见唐知秋阴沉沉的双目,奋力挣扎却浑身软绵没有力气,唯有气愤地大喊:“你这个骗子,一直在演戏!我就知道你不是好人!装的跟什么都不在乎一样!好了,这下我们都死了,掌门之位就是你的了!”

      唐知秋微笑:“谁说你们都死了,大哥还有个儿子你不知道?”

      唐掌门猛地睁开双目:“你胡说什么!”

      唐知秋的视线移到他脸上,笑意更浓:“不是掌门您那晚亲口告诉我的么?”

      “没有!我何时说过!”

      “您叫我找个机会,把大哥院中一个丫鬟处理掉,这件事我处理的挺干净的,您当时还夸我了。不过事实是,我去时她已经准备投井,临死前将手中襁褓交给了我。别的倒没说什么,只说了句‘大少爷一死,我就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不是大少奶奶来找我,就是掌门来找我’。我觉得这个丫鬟挺聪明的,所以那孩子断断是不能留下了。”

      唐掌门身子一抖,似乎想要站起来,但努力也是徒劳,嘴唇翕张,喉中怪声嘶嘶,半晌说不出半个字来。

      唐知秋安慰般看了他一眼:“我刚研制的软筋香,是不是挺有效果的?”

      唐知冬似乎又想骂,但已经软糯似泥,说不出话来。唐知秋蹲下身去,捏开他的嘴,注视着他惊恐的双眼,将毒药送到他唇边。

      “大伯父,看着我们兄弟相残,你是不是觉得很安慰?这种事情都是代代相传的。”

      “……”唐掌门喘着粗气,双目通红。

      “知冬,去吧,不过我不会替你哭的,假哭也不会。”唐知秋随手丢开空瓶,站起身来。

      门外吵吵嚷嚷的声音伴随着脚步声传来,门被撞开,几位德高望重的堂主闯将进来,见到现状,首先就是围到唐掌门身前护驾。

      唐知秋数了一下来的人,有些讶然道:“竟然有六个人?我一直觉得以唐门的现状,顶多四个堂主就够用了。”

      六位堂主俱是一愣,面面相觑。唐掌门终于在此时憋足劲吼出声来:“给我把这个孽障杀了!”

      堂主们立即要上前,一运功却觉乏力无比,顿觉不可思议。

      唐知秋在几人面前踱着步子:“其实这几年唐门里拿得出手的毒药都是出自我手,也只有我能制出让你们都察觉不出的毒来。我刻意隐瞒着,不过是自保罢了。其实仔细想想,如我这般,才适合做掌门吧?大伯父,您说是不是?”他走到唐掌门跟前,从他胸口摸出掌门令牌:“此后我就不再叫您掌门了,因为掌门马上就要换人了。”

      唐掌门浑身颤抖,双目似要凸出来,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

      唐知秋拍了拍他的肩头,举步出门。从外涌入几人,为首二人一高一矮,黑衣蒙面,来势迅速,后面跟着四个年轻弟子,见到他都立即行礼,对屋中其他人却视而不见。

      “处理了这里的人,明日新掌门与四位新堂主一并上任。”

      “是。”

      他走出门,在池边凉亭站定,月上中天,茅草上寒霜粼粼映波。他脱去沾了些许毒液的外衫,露出簇新的紫色锦袍,将令牌别在腰间。

      池水在夜色中仿佛是面黑色的镜子,嵌着天上圆月,他的脸在下方若隐若现,竟已隐隐露出沧桑。

      高个黑衣人率先处理完事情,回到他身旁。

      “我改变主意了。”他轻轻摩挲着手下栏杆:“把那个孩子除了。”

      “属下正是来禀报此事的。”黑衣人的声音粗嘎难听,却异常恭敬:“那个孩子……今日趁我们调派人手控制此处时,逃走了……”

      唐知秋手下一顿,意外地笑起来:“还挺聪明,看来我当初留他是个错误。”

      “属下已经派人去追,不过才几岁的孩子,跑不了多远。”

      唐知秋却像是没听见他的话,望着池水喃喃自语:“当年大伯父除去我父亲时,哥哥看到了一切,他缩在角落里,但还是被找到了。大伯父死死盯着他,我从昏睡中醒过来,走过去拉住他的手,指着我哥哥说:‘伯父您看,哥哥胆子一直最小,我丢他一个人在这里,他就吓得尿裤子了。’然后哥哥开始抽搐颤抖,翻着白眼倒在地上。我就冲过去大哭,说:‘哥哥别死,爹爹说大夫说你活不过二十岁的话是骗人的,你千万别信。’然后我跟哥哥就活下来了。”

      黑衣人垂着头,默默无言。

      “哈哈……”唐知秋忽然大声笑起来:“当然是骗人的!我哥跟我合起伙来骗人的!我们甚至后来还故意装作中毒,买通大夫说我们失了幼年记忆。不然以伯父的心狠手辣怎么可能留下我们?千万别小看小孩子,他们最懂得如何自保了!”他忽然转身就走:“我亲自去将那小子捉回来。”

      他带着人急匆匆地出了大门,正要跨上马,寂静的街道上忽然传来脚步声。

      黑衣人松了口气,对唐知秋道:“看来已经有人先一步找到了他,掌门可以放心了。”

      唐知秋拧摇摇头:“不像。”

      脚步声很孤单,轻浅而缓慢。月色下,渐渐露出一道纤瘦的小小身影。

      唐知秋一直耐心等待着,直到孩子冻得乌紫的小脸出现在眼前。

      “怎么,没跑掉,你又回来了?”

      孩子看看他,似乎有些害怕,后退几步,停住,摇摇头。

      唐知秋见他不说话,接过手下递过来的灯笼,视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忽然注意到他浑身脏兮兮的衣裳,脚上却穿了一双新鞋,而且是成年人的大鞋。

      “你这是什么装束?”他有些好笑。

      孩子缩着脖子看他,黑亮的眼睛在灯火下怯懦而害怕:“她给的……她说你不会杀我的……她叫我放心回来……”

      唐知秋莫名其妙:“什么乱七八糟的!她是谁?”

      孩子摇摇头:“我不认识,女的……”

      唐知秋已然猜到大概,估计这小子逃跑出去时怕有声响没有穿鞋,后来半路遇到一个女人,人家把给自己丈夫做的鞋给他穿了。他的手按在腰间匕首上,似漫不经心般问他:“那看来是她救了你了,怎么反而叫你回来了?”

      “她说你不会杀我的,她说你不坏……”

      “嘁,这么说,她还认识我了?”

      “我不知道……”孩子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在身上摸索了一阵,从怀里摸出什么东西捏在手心里,小拳头因为格外用力,还发出细微的摩挲声。

      “你手里拿着什么?”唐知秋居高临下地望着他。

      孩子又后退几步,但身后站着唐知秋的手下,他退不了太远,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害怕,浑身直哆嗦:“不能给你……她说这个可以保我命的……”

      “哈哈,除非她是观世音下凡,能将你救出这修罗地狱。”唐知秋看到他这模样就想起年幼的自己,心烦气躁地叫人上前去查看。

      高个黑衣人上前,强行掰开他的手,月光下,半块玉玦躺在小小的手心里,因为孩子握得太用力,不算齐整的断口已经刺破他的手心,沾了一些血渍。

      “这是……”唐知秋心神大震,一把夺过来,放在眼前凝视:“这是谁给你的?”

      “一个……女……女……”孩子吓得说不出话来。

      “是不是姓玄名秀?”

      孩子摇头:“我不知道,她没告诉我……”

      唐知秋怔忪着,又去看孩子脚上的鞋。

      他想起就在分别之前不久,她还笑着说他脚上的鞋破成这样了还穿着,改天一定给他做一双新的。然而没几天,她就与妹妹发生了一场生死决斗。

      那天晚上,他刚想给她看他制成的新毒药,她却找到他,跟他告别。

      “我已经没有其余亲人,只有这个妹妹。可是为了你,我差点杀了她……我们还是……”她眼中盈盈带泪,最后的话没有明说,早已不言自喻。然后她从怀中取出当初他赠送的玉玦还给他。

      唐知秋默默地看着她,忽然将玉玦一磕两断,捡了其中一半:“我没有你这么蠢,亲情这种东西谁会在意?你若是想通了,就带着另外半块玉玦来找我。”他甚至连新毒药的解药也一并送给了她。对于制毒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解药更珍贵?

      他没有说过他等她,不过直到成亲之前,甚至入洞房之前,他都在期望她的出现。

      唐知夏曾经嘲笑他说:“你是不是因为咱们娘亲去世的早才看上她的?那女子忒没情趣,性格温吞,倒适合做人母亲。”唐知秋没理睬他,但从那时起就不再告诉他关于自己的一切。

      唐知夏后来逢人就说:“我家知秋什么都好,就是眼神儿不好。不过年轻人嘛,总有一天会想通的……”

      唐知秋没想通,穷其一生也陷在里面不得挣脱。他握紧玉玦,咬牙切齿地看着孩子:“算你狠,我终日想见都见不到的人,你不过跑出去了一趟就遇到了!天都要留你呢!”

      黑衣人凑近,低声询问:“掌门,不作处理了?”

      “当然处理,不是说我不坏么?我会好好把他养大的。”唐知秋冷笑着转身往回走:“他太瘦了,找一套强身健体的功夫给他练,再过几年就丢进暗门去训练。”

      黑衣人闻言立即了然,强身健体的功夫……那便是要这孩子一事无成了。到时候进了暗门,还能活着出来?

      唐知秋忽而停下,背对着孩子冷声道:“你若有本事,可以再逃一次试试,看还有没有人来救你。”

      孩子只是瘪着嘴,盯着他的手心,小声呢喃:“保命的……”

      唐知秋转头瞥他一眼:“你这样子是装的最好,若不是真痴傻懦弱,那看来我将来只有任倒霉了。看就看你我叔侄,谁的命更硬了。”

      这时有人快马而来,凑近唐知秋小声禀报,西域圣教派人来要答复了。唐知秋无奈一笑,举步进门。他借魔教势力夺到掌门之位,如今当牛做马的时候到了。

      值得么?他捏紧手心里的半块玉玦。

      值得么……

      十年后,唐门成为魔教附庸和被青云派打压的现状让所有人渐生不满。此时唐家另一个族人又出来跟唐知秋争夺掌门之位,如火如荼之际,从暗门里出来不久的少年唐印有了喘息之机,他被随便指派去做各种任务。

      某日重伤,遇到一个好心的朴素女子施药相救。唐印始终对人怀揣戒心,但表面却要表现的毫无心机,他很快就跟女子混熟,问其姓名,答曰:玄秀。

      唐印怔了怔,忽然笑起来:“若他日有人问起你我何时相识,你能不能不要告诉他?”

      玄秀不解:“你似乎藏着许多秘密,年纪轻轻背着这么多负担,不累么?”

      “你可答应?”

      玄秀对他的执着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我保证不说。”

      唐印点头道谢,忽然说了句:“多谢你当初的救命之恩。”

      玄秀错愕不已:“我曾经救过你吗?”

      唐印笑得意味深长:“你的一个影子,就足够救我了。”

      “……”

      其实那夜他并没有遇到玄秀,没有遇到任何人,除了唐知秋派去杀他的人。之所以回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

      他爬进一户人家,偷了主家一双新鞋套在脚上。而手中那半块玉玦,是他逃走时从唐知秋房中偷出来的。只是因为时常见唐知秋没事就将这玉玦握在手里出神把玩,便觉得这东西他定然十分宝贝,以为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用来要挟他以保命。不过生平唯一一次见识过唐知秋醉酒的过程后,他就明白唐知秋在乎的不是玉玦,而是玉玦的主人。

      那是一个女子,一个答应为他做一双鞋的女子。

      他当然不明白唐知秋为什么这么在意那个女子,他甚至觉得唐知秋脑子有病,但这个病人控制着他的生死。再小的年纪也拥有活命的欲望。

      他不知道那女子姓甚名谁,不知道她长得是美是丑,对着唐知秋撒谎的时候故意说得含糊不清,只用一个“她”代指。怕唐知秋认出玉玦来,故意刺破手心沾上血渍,起码可以在夜色下蒙混过去。至于之后唐知秋再找不到另外半块,他可以另想办法。而脚上的鞋子却是他最担心的,唐知秋走近他时,他几乎颤抖地浑身哆嗦。

      他担心唐知秋脱下鞋比划大小。如果是为唐知秋做的,却又不合他的脚,那就败露了……

      那日与玄秀相谈甚欢,成了莫逆之交。临别之际,他忽然很想弄清楚十几年来的疑惑:“你说,如果一个男子心狠手辣,却独独在乎一个女子,是为什么?”

      玄秀认真地思索了一番,道:“那自然是情深一片,再狠毒的人,也有真情实意。”

      唐印意味不明地笑,心想看来这真情实意会左右人的判断,只怕之后唐知秋会抱憾终身呢,不要也罢。

      玄秀看他笑,也忍不住笑了:“你才多大,别急,以后遇到了就知道了。”

      唐印笑而不语,也不反驳,告辞离去。

      这之后没多久他就遇到了金花。他的第一感觉是,这姑娘真美;第二感觉是,她跟之前唐门中接触过的女子不同,率真可爱,敢爱敢恨。然后他得出结论,所谓男子对女子的感情不过如此,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牵肠挂肚的,唐知秋简直连他还不如。

      他以为他已尝到世间情爱滋味,但忽然有一天,金花无奈地跟他说,她要跟别人走。他问为什么,她什么也没说。

      很多年后,她才告诉他缘由:“你不会爱人。”

      那时候他正一步步将另一个女子推入深渊。而多年前,他还在廊下跟她一起晒着太阳,眯着眼睛自觉懂得一切一样感慨:“女人呐……”

      当时间掩埋一切,回首再看,原来他自以为是的隐忍和深沉也不过是一场轻狂。不过他仍旧觉得唐知秋不如他。

      眼前烛火的灯芯被伸过来的一只手挑亮,初衔白看了他一眼:“你傻坐着想什么呢?”

      天印微微一笑,没头没尾地问:“晚上吃什么?”

      “鱼。”

      他立即蹙眉。

      “哦,我又忘了刮鳞去肠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唐门往事之唐知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