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追忆似水流年 ...
-
正月初二下午值班结束。李晨提前和老友约好,初三带孩子们去看看从小就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李晨回自己家收拾出了礼品,是她从网上买的阿胶口服液和虫草口服液。就两盒。提着也轻快。她给父母的也是这些口服液和网购的新鲜水果,而她姐则拿了两瓶茅台。结果她老爸没舍得喝,1800一瓶卖了。之后,姐和她吐槽,以后别给爸妈买太好的,不识货,要么卖掉了。
这让她想起来她和姐在99年在京读书时,好不容易姐第一年毕业回家过年,带了礼物去三姨家,姐买的吴裕泰明前茶,因为她妈妈总说姨家帮了很多。就买了2两。花了近一千块。当时一千老值钱了。她都有点觉得太贵。姐也舍不得,但是北京的好东西1000块也不算啥。结果春节去拜年,就当场被三姨夫嫌弃。出来后,李晨和姐吐槽:“以后不要给他们买了。不懂装懂。牛嚼牡丹。爱好书画,养花,喝茶,连明前茶都喝不出来。”“附庸风雅,自觉高人一等。就这一次了。咱妈的人情债让她自己去还吧。”
此后,姊妹两人都毕业后,姐买了房子,父母在2004年也跟着搬过来后,就再也没去走过亲戚。现在连过春节,李晨都不愿意和那些表姐妹表兄弟来往。当然也没有共同语言,而且他们想的是找什么项目,她又没有在政府部门工作,在国企上班,自然也瞧不上她。当然她也不需要他们这些表兄妹们看得上。成家之后,也不怎么回老家,和他们关系就更疏远了。果然在接下来的22年因为李晨给姨家寄南方的沃柑,结果被骂了。说他们在家隔离,难受呢。他们家什么水果没有。不需要给寄什么水果。虽然是妈妈给她的200块钱,说她出钱给三妹妹买水果吃。但还是把李晨气得够呛。什么人呢。
虽然是因为三姨夫去世一年了,他们全家难受可以理解,可是自己的老妈好心被辜负了。自此再也不喜的搭理他们一家。特别是当她听到她妈说她三妹家的孙女孙子在初中一个考年级第一,一个班级第三时,她一声都没吭。然后就被妈妈批评,说她瞧不起人。李晨真的是无语问苍天。她很忙的好不。她的孩子考不了年级第一又能怎样,考不了第三又能怎样。也没到真正大考的时候,试卷都不一样。
当她带着孩子坐地铁六号线到了通州,北运河大街时,老友已经在地铁口迎接了。三个孩子齐声叫“爸爸,爸爸。”一点都没有几年不见的隔阂。果然颜值高,形象好沾光。李晨吐槽,“你算是占大便宜了,一分钱不花,三个孩子都叫你爸爸。”“是啊,我也觉得赚大了。什么都不用管。”三个孩子走在前面,两人走在后面,很快到了小区。因为是小区内的人出来领的,所以也没检查健康宝,就直接进了楼。到的时候中午了,两位老人对孩子们的到来,特别是亲手照顾到大的双胞胎感情深厚,李晨问了好,孩子们嘴更甜,像在自己家一样熟悉。毕竟疫情几乎每个周末都来。双胞胎已经长得快160cm了,超过了照顾他们的奶奶的身高。
看着他们特意换上的羊绒衫,李晨觉得他们家的人很会做人。很注重这些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喜欢,至少当你的面没有说不好,像她三姨家那样,当着她和姐的面,当场说不好,嫌弃。要不是发票还在,就差说买的劣质费钱了。怪不得人家培养的儿子能做公务员,自己也是政府部门退休的。倒不是说三姨家不好,而是太没有边界,不懂得社交。要不是她和姐脸皮厚,不然当场就翻脸了。那也真的让人笑掉大牙了。
李晨在那里帮不上忙,也不会做饭,也不会和人聊天,又不想尬聊,她就借口出去出去超市,让老友章雷陪着她去超市了。两人出了单元,走在小区里,碰见了小区里的人,老友点个头就过去了。李晨见他没介绍的意思,她就更不在意了。她也就点头笑笑走了。管他谁呢,笑就对了。去了附近的lotus超市。
“我好久都没来这个超市了。大四大五那会,周末和刘力一起去远大路那边有个小吃一条街,吃完会去对面的金源,金源旁边就是lotus。”“我就在远大路旁边的北大万柳公寓住着,看样子离着小吃街也不远,却从没去过。”“现在拆了。变成了地铁十号线的一个站,长春桥吧,记不清了。”“那时你们俩都吃什么?”“那时没毕业,2000年,那会就吃水煎包,一块钱五个,韭菜鸡蛋虾皮的,我每次都要买三块钱的。春天的韭菜营养最高,可以补肾,你知道的。我和刘力就边走边吃。顺着长春桥再走回紫竹院。去时刷月票,回去是顺着路走,两个傻子一路吃,一路在树底下溜达。想想挺逗的。”“我那时还在北大本部,忙着和毕业,和女友约会,然后她出国留学去了。倒也没觉得多难过。毕竟已经保研了。”
“你是大几谈的?”“大三。”“哦,大三下学期,刘力出国交换了,担心我出轨,恋上别人。看他当时紧张的样子,估计是知道你在北大吧。我知道你在北大,是听别人说的。那尹小杰喜欢打听,就是听她说的。我高中没和她一班过,她学了文,最后读了南大的中文博士。好像现在浙江一个大学当中文老师。”“那你都没来找我,”“没时间,天天学习,考证。教师资格证,针灸证,然后我就没去过几个学校。就连清华好像就开学去了一次。学医老累了,总担心不及格,挂科。我又不是记忆力特好的人,那时,也没有别的心思,就是和刘力一起都是周末去国家图书馆。”“你们约会都与众不同。”“也没觉得是约会,和高中差不多,就是各学各的。就吃饭一起。学累了,就去紫竹院溜达,你知道紫竹院免费的。”“刘力没耽误学习,也不需要买礼物哄女朋友,就陪着一起泡图书馆。但是你身边有男生,自然就没有其他男生搭讪了。”“我当时那么普通,怎么会有男生搭讪呢。”“越普通的男生越觉得好追吧。毕竟谁也不想伺候个祖宗。”“那倒也是。”
“长城也没和他一起爬过,故宫也没有,颐和园也没有。都是和家人一起去的。之后就几乎没出去过,周末干活。几乎一年365天干活。我还讲过医学基础课。那时候讲课的人不多。要求不高,我一本科生刚毕业就能讲。一上午就能450块钱。那时一个周末挣得,赶上一半月工资了。”“赶上我一年学费了。然后工作第二年刘力满了22岁,暑假八月份我们就领证了。在此之前,我们就凑钱买房子。我那时毕业一年就攒了十几万。”李晨回忆起20年前的自己,也有些唏嘘,“那时,可节省了。买衣服几十块,打折的艾格,去西单商场,去复兴商业城,那时买一百多的就感觉贵死了。不舍得。”“我都还没挣钱呢。耐克阿迪都买不起。穿假的。”“我没穿假的,我穿咱老家的双星运动鞋和金羊皮鞋。”
“现在可不一样了,买东西都是批发,花几万块不眨眼。”“只是偶尔。最近可节省了。我买的衣服几乎没有超过两千。觉得一千块出头就顶好的面料做工和设计了。我说的是裙子,当然原价贵一点,我买的都是打折的。买的号都偏大。裤子价格反而便宜,大一码,衣服大一码,所以裙子大一码,大两码,从M到L XL,我都穿。碰见合适的就下手。不合适,再便宜也不要。买回去不穿,那不是浪费。可能是年纪大了,愿意穿宽松的,20岁时,恨不得穿童装,露着细腰。”李晨想起她和姐在西单商场买的艾格T恤。”
“20年变化太大了。我们都成中老年了。人家说能保持友谊十年以上就是特别好的朋友了。很多人中途都断了。”“是啊,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任何变化的太不容易了。”
两人去了lotus超市,买了水果,包括富士苹果,库尔勒香梨,广西沃柑,果冻橙,草莓也买了两盒。她甚至还买了大包的立白洗衣液,蜂花生姜洗发水,护发素,海飞丝,潘婷也拿了。全是超市做活动的。看着购物车满满的,“呃,我买习惯了。反正你经常加班,就提前买了吧。我给我爸妈买东西也这样。其实蜂花生姜洗发水护头发。比宝洁系列好用还便宜。”“老一代其实习惯了用国货。国货质量不错。”
李晨结了账。“三个小孩要在这又吃,又闹。我买这点还不知道够不够。别和我客气。你妈妈还要吃药。”“其实父母健康长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对啊,我姐也说过类似的话。我爸也做过心脏搭桥了。七十年来第一次。多亏报销了一大半。我姐说再晚去清华长庚医院十分钟,人就救不过来了。我爸营养过剩,现在不爱运动。又爱吃肉。高血压高血脂。就差点糖尿病了。”“千金难买老来瘦。”“所以一定不能胖下去,保持健康体重太重要了。”看着老友几十年如一日的瘦削身材,“你一直都没变吧。”“经常锻炼,也吃的不多。营养够了就行。”
“我也是如此。我有个高中学妹,她跟着当时的同乡男朋友进了航天一院,就六营门那个,说单位的饭太好吃了。然后不到五年,把自己吃成了胖子,生孩子生了十几年,胎停了好几次。医生甚至说肥鸡没有卵。直到38岁好不容易生了儿子。太不容易了。好几次在离婚的边缘。被婆婆骂到狗血淋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谁也取代不了。”
“她当时当上团委书记是捡的,因为前任书记要保胎,她就主动申请,其他竞争者还不知道,她的任命就下来了。当时她29岁,结婚三年。团委书记当时33岁,为了保胎就主动退下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单位压力太大,她直到38岁才生下孩子。期间吃了多少苦的中药,花了几十万来治。她的孩子已经念小学了。她比我小一岁,上学比我晚两年,生孩子比我晚七八年。如果我刚毕业就生孩子的话,妈呀,我的孩子已经念大学了。”“那就多生一代人。怪不得人家说36岁当爷爷奶奶呢。”“我十几岁就当姑姑了。我爸就是老生子。”
“不过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咱们国家典型的未富先老。”“放心,中国最不缺人,多播种就是了。”“哈哈,你以为是日本天皇下命令让武士去全国各地播种呢,生出来田中,松下来。”“你也知道这个典故啊。”“我大学修过二外日语。”“我是为了看蜡笔小新,东京爱情故事才学的二外。”李晨心里却不会告诉他说这是前世的记忆了。“我越学越不喜欢日语,里面很多都是中国故事改编的,仙鹤报恩,那不是中国的民间传说,田螺姑娘吗?连平假名都是汉字的草书……”“我也看了。我用的我姐考研的北外日语系课本,田螺在日本岛不稀罕,那里没有仙鹤,所以换成仙鹤很正常啊。民间故事而已。现在也没有版权,而且期限都过了。全人类的文明了。”“你倒是格局大的很。”“敝帚自珍没错,但是一直捂着,说不定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了。养那么多孩子,都没什么用。建筑,著作才能留下痕迹。你还记得你的曾祖父吗?”“不记得,连名字都不知道。”“那就是了。”
“每次跟你聊天都有新收获。”“说明我们俩有点共同语言。”两人分别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回到了小区。“买了这么多,赶紧放下,就等你们俩就开饭了。”杯筹交错间,李晨喝了点红酒。脸不自觉发热。她觉得头有些晕。就不再喝了。饭也吃的少。水果反而吃的多些。饭后,应老人的强烈要求,双胞胎留在那里住两天,她带着老大回去了。“你要中考了。你人生的关键时刻。比高考竞争还厉害。”“我明白。”
初三晚上娘俩一张床睡的。李晨负责解决孩子的心理,学习压力和情感问题。她发现无论多大的孩子,总是渴望母亲的关怀的。她给孩子讲了,先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在高中要拼命努力学习。还给她讲了自己高中的学习经历。高中寒暑假去大姨的大学里找大学生一对一辅导,提前做高考题,刷大本,不会问老师,但是老师可能没时间搭理,就自己找个学习搭档。
其中爸爸就是主动找的学习搭档。只是没想到后来成了一家人。小学六年级和初中的学习搭档是昨天去拜访的章雷。“妈妈,你这招不错。我也要试试。”“可以,就是不许谈恋爱,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各科当中。不许爱上大学生。”“不会的,妈妈。我要么找同龄的,要么比我小的。我记得你说过,女性寿命比男性的长。我可不想老夫少妻。当遗孀。”没想到女儿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妈妈,你太落后了。现在流行姐弟恋。”想到女儿岁数小,“就怕由不得你。有时候你想的和你最后得到的并不一致。顺其自然就好了。爱情来了,也别拒绝。恋爱学分也是要修的。妈妈并不想你一下子就怎样,订婚结婚。多看看世界。不结婚,都没问题。关键是能养活自己。”“妈妈,你真好。我好爱你。我同学家长都不让谈恋爱。只认分数。”
“认分数也没错。毕竟没分哪个学校都不要你。”“妈妈,你变脸好快。”“傻瓜,这是社会现实。你的分数就是你的脸。睡吧,妈妈有些犯困了。”然而她的初三晚上却是难受了后半夜。为了不影响孩子,她跑到了靠近卫生间的主卧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