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2、当年之战(下) ...

  •   几人脸色沉肃,面面相觑。他们自然知道缺席的谢正吾、谢重璘顾虑什么,缘何激烈反对,可那又何尝不是他们最担心的?

      一军主帅拼的不是个人修为武力,也非一隅成败得失,更不能随意离帐去巡视各大战场的实况,故而对仅凭军报盲控全局、粮草军需保障供给、决策方略整体调度的能力要求尤为苛刻,谓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说起来只是简单八个字,实践起来却难如登天,任何一环出了毫厘的差池,便容易祸及全军。这样的英才在常年作战的谢氏军中都屈指可数,而况经历如此特殊的谢重珩。

      对面那人道:“其实我也不甚赞同。再者说,大家应该都明白,这个王朝的体系已彻底崩废,嫡系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时代过去了。”

      “此战无论胜负,他们都不可能再有活命的机会,纵然少数子弟能侥幸逃出生天,也将全盘丧失对灵尘的优势和控制权。谢煜竭尽全力将谢重珩送出来,也许不过是想给本支脉留一点血脉而已。”

      “嫡系对我们从此既无丝毫助力又没有任何威胁,我们完全不必再担着巨大的风险卖他们的面子。至于凤北宸,”他重重冷哼一声,“都快撕破脸了,他算哪根葱?不提也罢。”

      先前那人悠悠放下茶杯:“倒不是面子的事。掌执的理由是,谢重珩本人自成势力,虽无法协同对付尾鬼,却可以援助部分物资,同时能保住我们的后方不被凤北宸暗中捅刀子,留最后的退路。”

      对浴血奋战的将士而言,这两点都是至为重要的保障,任谁也绝难抗拒。

      谢重珩出手就以二十万兵力接管碧血防线为条件,硬生生逼得昭明帝公开下诏,放谢重珣归家的事,他们都有耳闻。今上出了名的残暴刚愎,其中难度和惊险,不啻孤身斩杀尾鬼神侍后全身而退。

      没有人知道那么多人马如何从天而降,但毋庸置疑,谢煜所言非虚,而此人有这实力和手段。

      可凡事都如剑之双刃,众人还有一点不太能摆上台面但心照不宣的私心:

      谢重珩能成为强援不假,却同时也是足够与他们争夺权柄的巨大威胁。兼且此战必定导致旁系元气大伤,届时他稍有异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若非考虑这两点,他们也不必集体在此纠结。

      另一人道:“但,若是正吾、重璘两个长老下辖的将士不服,我们却强行认可谢重珩,届时前线恐要分成两派。诸位,你们敢拿剩下三十几万将士的生死和半壁江山的存亡来赌吗?”

      他点到为止。强敌压境,自己内部却闹出这种动摇根本的矛盾,在座都曾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什么后果不必多说。

      众人相顾无言,都有些举棋不定,但总体仍是更偏向反对。

      正堂里寂然一片,被议论的人却谈着与他们的担忧毫不相干的话题。

      待谢正廷情绪平复了些,谢重珩方才闲聊般若无其事问:“叔祖既然都说到这里了,为何不索性将战事最后那点结尾一并说出来?”

      老人默了默,慢慢放下手,却没有抬头:“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的。”

      “那侄孙换个问法。”谢重珩淡淡道,“第一,阴阳神侍如何能确信,御使神侍对上的一定是嫡系诸人?”

      “若是他判断失误,对手哪怕只有半数人马配备了相应防御之物,他的‘玉碎’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他们两大神侍付出的代价岂非就算白费了?”

      “按之前交战的规律,他们也能猜到大将军很可能会如此安排。再说他们总有刺探消息的渠道。”谢正廷道。

      若是连部署都能被敌方摸得如此透彻,那谢烽也不是谢烽了。谢重珩没有继续争论这个问题:“第二,知己知彼,论对四神侍的性情心思与作战风格的了解,整个谢氏无出大将军之右者。”

      “照说跟其余几队相比,你们是最容易成为突破口的。先父都防备着尾鬼有不为人知的杀招,何以大将军给你们这支队伍的竟全是寻常配置,除外只有各人私下自备的防物?”

      他语气平静,问题却越来越尖锐,几有咄咄逼人之势。谢正廷几不可察地一震。

      本以为他听完谢正修的懦弱无耻行径,恨怒之下再不会注意到旁的细枝末节,不想就这么直接问了出来。

      理智上谢正廷知道胞弟罪无可恕,是致使亲族们战死的直接缘由。但私心里,他下意识地也想为其开脱一二,哪怕只是减轻稍许罪孽也好。

      至少,谢正修不该担负全部责任。

      可谢重珩日后在灵尘离不开谢烽的鼎力支持,于情于理都该尽量避免一切引发矛盾的可能,遑论这种涉及生父生母之死的隐秘。谢正廷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更希望谢重珩察觉问题,还是全然忽略。

      片刻,他哑声道:“大将军有令,万不得已时其余三神侍都可以暂且不管,唯独阴阳神侍及其所率门下高手堪称心腹大患,是必杀目标,绝不许走漏一人。”

      “物资吃紧,尤其是对付他们的专属兵力和器物,自然要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你什么意思?”

      谢重珩不答,自顾继续:“就算是这样。阴阳神侍因施展‘玉碎’,修为提前耗去大半,决战时对上他们的那支谢氏军损失比预计的小了很多。旁人也许未必会想到什么,但大将军一生掌兵,绝不可能毫无察觉。”

      “如此明显的问题,再联系嫡系那头反常的全军覆没,他为什么没有追根究底?”

      甚至在手札抄本中对此都没有提出任何疑虑。

      谢正廷木然抬头,从喉咙里强行挤出一句:“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情形都可能发生,不奇怪。”

      他自己都觉得这番辩解太过苍白。谢重珩沉默地看着他,片刻方道:“叔祖,若你从未怀疑过,又为什么要隐去最后所见?你连胞弟临阵脱逃的事都说了,为什么还要替他瞒着?”

      这下谢正廷有些克制不住颤抖了,面具下传来死死咬着牙关的轻微动静,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其实最后也没什么特别。两声舰船相撞的巨响先后传来时,他终于拼着同归于尽杀上尾鬼主舰,径直冲进指挥舱,却发现敌方主将并非他们之前以为的阴阳神侍,而确是御使神侍无疑。

      只是他大部分躯体都早已化去,仅剩颗头颅,断无生还之机。

      御使神侍还没死透,脖颈下支撑着一蓬乌沉沉蠕动的诡线,只有半人高,犹如站立的畸形大章鱼。他嘲弄地笑着,翻着白眼仰视不速之客,用大昭话几不可闻地艰难说了句:“原来都是鱼饵啊!‘玉碎’的滋味如何?”

      他们对上嫡系诸人本是意料中的事,可短短一句话,说明他也发现尾鬼得到的消息是被人刻意引导。

      谢正廷麻木地一刀将那头颅斩碎,踉跄冲到甲板上茫然四顾,正好隐约看见谢焕夫妇的舰船彻底没入涌动的碧涛间。至于他们究竟是沉海而死还是同样化为阴怨,却已不可考。

      刹那想通了这场战的所有关窍,他一时间仿佛万千心绪塞得胸腔都要炸开,又仿佛只是具全无感触的行尸走肉,脑海里只剩一句话反复回荡:

      死得太不值。

      若是谢烽提前透露一点点口风,谢焕有所防范,后半场及时转为保守防御,散到外层围而不攻,待对方阴怨之力耗尽,就能达成此战的目标。即使没有相应的装备,也根本不必牺牲那么多。

      换言之,他们那队大多数人,数万将士包括谢焕夫妇,都白死了。

      直到四十年后的现在,谢正廷都分不出那时是什么心情:是任务完成的痛快?是没能手刃敌人的憾恨?是同袍、族亲们枉送性命的悲恸?还是被人蒙在鼓里当做诱饵派出去送死的愤怒?

      “所以这个诱敌之计是专为阴阳神侍而设。”他虽仍是闭口不言,谢重珩却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推断,“大将军也猜测对方可能有玉石俱焚的搏命之招,又无法确定,故而将你们的对战目标泄露了出去。”

      “做戏做全套,为让尾鬼人深信不疑,他非但没有将真正的计划暗示先父,连相应的防御器物都一概没有给你们配备。左右将领们都有自备的护身之物,就算战事再惨烈也是底层兵士伤亡居多,骨干力量不会有太大损失。”

      “若如他所料,另一头便会压力大减,阴阳神侍所部必死无疑。反之,那边也做好了正面硬拼全体阵亡的准备。”

      收到探子的确切消息,阴阳神侍不惜提前耗损修为,在御使神侍那里暗中布下杀招,打算重创毫无准备的嫡系所部,作为突破口,却以自己为饵,试图牵制谢氏军主力。不成想兜来转去,正好落了谢烽的圈套。

      谢烽一直对嫡系诸人颇为关照,对谢焕的看重更是众所周知,谁会想到他最后却不动声色地决然将他们抛出去做了饵呢?莫说尾鬼人,这些年就连谢氏两部上万同族,都几乎没有人往这上面怀疑过。

      谢正廷道:“不错。尾鬼蛮荒化外,自恃学了几分龙裔先贤的传承就敢班门弄斧,但论兵法谋略,又岂能与天龙大地真正的将帅相提并论?”

      “但如果我是大将军,我必然会暗中遣出一支队伍,跟在你们后面接应。”谢重珩道。

      沉默一会,谢正廷嘶哑道:“有的。可往年的卷宗上从未有过‘玉碎’类似的相关记载,他终究对阴阳神侍的杀手锏一无所知,低估了他们的威力和诡异程度。再者,”

      又停顿片刻,剩下的话几乎都成了气音:“谁也没想到阿修那等行径,导致变故加剧,形势急遽崩坏。否则……”

      他说不下去了。

      否则,他们至少能坚持到有序撤离中心危险区,跟援兵汇合,重新调整对策。

      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接应队伍尚未到达预定地点,雾中惊惧痛苦的惨号声已响成一片。他们对战况一无所知,派出的探子也一去不回,根本无法贸然闯入。

      待声响止歇雾气渐散,战事已经结束,他们只来得及清理战场。敌我双方莫说活人,尸首数量都少得明显异常。只谢正廷、谢正修兄弟毕竟出自永安谢氏第二大支脉,倾尽各类护身器物,虽重伤濒死,总算留住性命,被救回旁系。

      谢正廷摆脱死亡的威胁醒来,已是一年后。

      彼时所有参与决战的骨干将领,无论嫡系旁系、死的活的,都已经被写进了史册架上了神坛,天下景仰。他本人则成了亲斩御使神侍之人,被奉为智勇双全的顶级英杰、抗击敌寇的大义楷模,万众传颂。

      作为指挥整场战争的主帅,谢烽更是威震天龙大地,连帝王朝堂都嘉勉不已,一致同意凿出巨型白玉雕像,迎入昭烈神殿,与大昭数千年里的三十三位于王朝有大功业者并列,孤身站在了神坛最高处。

      在世人心中,他们非但代表着谢氏的声威,凝聚着全体大昭将士的意志,更象征着世代龙裔族人英武不屈、誓死捍卫家国的血性与傲骨,岂容有污?王朝需要这样的英雄,他们只需被展示赫赫功业就好,而不被允许有任何可供质疑之处。

      荣耀如山,足够压住一切不堪。

      到了这一步,不管是谢正廷还是谢烽,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大局,都已绝无可能再去就各自的疑问寻根究底。所有英|烈的牺牲都只能是合情合理,再无真相一说。

      战后两人再未见过面,却都心照不宣,尘封了那段过往。唯二的知情者不露半点风声,甚至很可能有意掩盖证据,即使以谢煜的智计和手段都无从探查事实究竟如何。

      谢正廷醒后仅过了一日,他的幼弟,那片战场的另一个幸存者,与他同住一处、仍在昏迷的谢正修宣告不治,被发现时已然气绝。

      沉吟一瞬,谢重珩终究没将那句“谢正修到底是怎么死的”问出口。

      该知道的事都问得差不多了,他正准备告辞离去,谢正廷忽然抬头盯过来。面具黑洞洞的窟窿下,老人晦暗的目光第一次显出了生死交锋中磨炼出的锐利和坚毅:“谢重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2章 当年之战(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