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 ...
-
那些穿越人士要么有一门手艺,要么有文化,要么投胎好,自己是要啥啥没有。
她就是一枚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上班追剧吃零食,小说综艺加熬夜。
真实的古代世界比她相信的还残酷严峻。作为一个乞丐,她连打听事都会被人驱赶,更何况是谋事了。
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大半天,一无所获的往回走。
远远看着李井一个人站在土地庙前,林清意着急的跑过去。
“宝宝呢?”
“你别急。”李井扶住她的身体道“我托付给一户人家看管一下,过来等你。”
“安全吗?靠谱吗?”古代可到处都是人贩子。
“走,边走边说。”
原来李井找偏僻的地方捡树枝给宝宝熬米汤,看见一个小乞丐,就搭话问了一些事。
有一个叫永安巷的地方,打听到一户人家刚生了小孩,就花了五文钱,请她代为喂一下。
好在女孩不值钱,人贩子也不要没长大的婴儿,他就把宝宝放在那里寄养一下。
跟着李井往巷子里走,残破的气息充斥着两旁的房屋,几乎没有正常的房子,到处都是塌陷的房梁屋顶,脱框的窗户。
往院子里望去,坐在阴影里暮气沉沉的老人,断了一臂的砍柴大叔,披头散发背着身哭的女人。
屋里争吵的声音,男人赌博的声音,街上光脚跑的小孩,满脸鼻涕,又瘦又黑,瘦到仿佛能看见头骨的轮廓。
大大的眼睛盯着人看,莫名瘆得慌。
林清意才反应过来,这是贫民窟啊。
他们接了宝宝,李井带她找到一处破落的房屋,门已经没有了,外墙倒了一半,小小的院子里都是杂草。
进屋里看,什么家具都没有,家徒四壁。地上有一些零碎的草屑,屋里潮湿,看起来很脏。抬起头,可以看见大片的天空,瓦片也要落不落的。
“这里的房子都是这样的,但是比土地庙还宽敞一点。”李井怕她难过,毫无底气的解释。
“嗯,是好一点。”
“这是给你留的包子,我怕你没吃饭。”李井掏出怀里的包子。
“你吃了吗?”
“我吃了,你快吃吧,这小孩还挺乖的,米汤也吃。”
“我吃过了你吃吧,我看街上有羊奶,只是太贵了,那家人也穷,他们自己的孩子都喂不饱呢,没什么用。”
“啊,没用吗?还花了五文钱呢。”
“也不是,吃几口都是赚的,毕竟不知道这么小,米汤能不能养活。”
“喔,那这个包子,留着你明天吃。”
林清意收回打量屋子的眼睛,看着李井“你是不是没吃饭?”
李井吞了吞口水不敢看她“吃了,喂了米汤之后的粥都是我吃了。”
“我说晚饭。”相处这么多天,他每次吃完自己的都会眼巴巴的看着食物,今天却一直克制闪躲。
“能吃上粥已经很不错了。好些人都没有吃的。”
林清意沉默的看着他。他是知道钱很难赚,才饿着肚子节省的吧。
顶不住压力,李井嗫嚅的开口“已经用了六文钱了,我以前也经常饿肚子,有粥喝真的已经很好了。”
“唉,你把包子吃了,我今天赚了两文钱呢,开销不大。”
李井看了她几眼,没有再争辩,开心的吃起冷包子。林清意抱过宝宝检查她的状况,睡的挺安稳的。
“这里太难找柴了,我在山里一找一筐,这里还需要买,早上勉勉强强才把水烧开。明天我去城外找柴火背回来,我们就能生火堆了。”
“嗯,好。”
林清意情绪有些低落,为他们的处境,也为外面那些人的处境,想必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个悲惨的故事。
对于身处现代的她,从来不曾体会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里的人却从出生就开始过这样的生活。
一个冬天就可以让他们失去亲人,只能悲凉的努力挣扎求活,原来满目荒凉不是形容词。
第二日一早,李井背着宝宝去城外捡一些柴回来,以满足日常煮饭生火。
林清意再次奔走于各个街道,回想往日看过的小说剧情,做肥皂?她不会。写话本?她还是个文盲,做美食?她没有材料本钱。
等到太阳西斜,林清意路过一家茶肆。远远望进去,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台下看客寥寥无几。
电视剧里面不都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吗?
对啊,她看了那么多小说,知道一些名著,可以卖给他们,赚一笔钱。
她坐在茶馆外面的台阶上,等到太阳快落山了才看见那个说书先生出来,赶紧跟过去。
“先生留步。”
老先生回过身,看见一及腰乞儿,脏乱的头发和衣服,一只脚有鞋一只脚光着。遂不再理会继续往巷子里走。
“等等,先生请等一下。”林清意跑过他身旁拦住他。“先生好,我这里有些故事,想要卖与先生,可不可以试着听一下。”
“你这小儿,小小年纪就口出妄言,这般年纪哪有什么一些故事。”说着避开她继续往里走。
“别走啊,您听个开头再说不迟。”林清意遂跟着他的脚步一边走一边推销。
“先生你们这边都喜欢听什么故事?一般,乱世咏英雄,盛世叹情爱。”
老先生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倒是言之有物。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贵族王府里的公子出生含玉,与身世凄苦的林黛玉一段不得圆满的爱情故事,故事里讲述了大观园里金陵十二钗的爱恨情仇和贾府从兴盛走向衰败的历程。”
“不用说了,这事你可去寻掌柜。”
“可最终还是由您决定啊,还有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很好的故事。”
“您看茶楼没有生意,您的工钱也无法保障,好的故事可以吸引人过来喝茶,您好我好茶楼好,你试着听一下,觉得好,才有谈下去的机会。”
老先生终于站住了脚,“说书说书,你连书都没有,如何与我说。”
“额,先生既能说书,自当是读书之人,我的故事都在脑子里,说与先生书写,我要价低,您推荐给掌柜还能赚个差价。”
他思付了一下,如果她真有才华故事,不仅可以卖与掌柜,出给书铺也是一笔银钱。
“天色已晚,你明日来我家,我且听一回再说二话。”
“好的好的,我先跟您回家认个门。”
今日总算有些进展,林清意回去的路上都是蹦蹦跳跳的,当真是身体小了,心态也像小孩了。
回去的时候李井煮米汤喂小宝宝,小小的火堆照的人身上暖洋洋的。
他们没有床,林清意坐在石头上靠着墙睡,思绪整理着明天要说的故事。
没有发现李井愁眉苦脸的看着她,看她一个女孩子在外奔波,他又没有能力做更多,还怕开口会给她压力。
只能尽量做一些家事,让她少为他俩操心。
第二日被李井叫醒,林清意匆匆赶往说书先生家。开门的是一慈眉善目的妇人,引她进堂屋隔出的一小块书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桌上面摆着笔墨纸砚。
林清意大致讲了三个故事,老先生选了西厢记,红楼梦太多女性视角,梁山伯又有些短小简单。
而西厢记是高官之女的小姐和书生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更符合茶馆的受众人群。
接下来就是谈价格了,林清意停下介绍故事的侃侃而谈,掩下紧张。
“这本子,售价五两银子,故事讲一半付一半的的钱,结尾再付另一半,先生以为如何。”
老先生冷笑一声“你可知,普通人家一年也只挣得二两银子,你空口白牙的张嘴就是五两?”
“先生也是读书人,自然知道学识价高,何况并不是先生全掏,盈利在茶肆。”见老先生抚须不语。
“不仅可以卖与掌柜,先生还能署名增加名气,肯定是只赚不赔的。再说,价格还可以商量商量,看先生出价多少?”
“我不与你多言,虽然有意买你的故事,可是你一没有笔墨纸砚书写出来,二是并不知道后面反响如果,做不得高价。”
说着伸出手比划了个二,“你也不用再讲,我只能出到这个价格。”
“老先生,你也太会砍价了,对半转弯啊。再涨点吧,你看我穷苦无依比不得您有才有家业,再给让点利?”林清意学着比了个四。
老先生摆摆手,“不用再说,你不同意就可去了。”
“别呀,三,三两,不能再少了。”
见他已不说话,揣手转身,一身傲气。林清意明白,她现在的地位,是争取不到更多利益的。
“行行行,二两,不过尾款要在结尾之前给我。给了才讲结局。”
“可。”
接下来就是一个说一个记,好在先生精通先写重点后期补齐的道理,进展的还算快速。
得感谢小时候家里的几本名著,不准看电视的时候就拿来打发时间,长大了还温习过一遍所以记忆深刻。
其实她家还有一本三国演义,可惜年幼的她更喜欢情情爱爱,记忆不深刻,不然三国可以卖不少钱吧。
大半个上午过去,故事已说了一半,老先生痛快的付给她一两银子,让她家去。
林清意紧紧拽着银子,心情很是激动。飞快的往回跑,想要跟李井分享喜悦。